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洁  马坤伟  李亚超 《湖北植保》2019,(2):23-24,53
为进一步优化水稻配方肥的施肥比例,在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农场开展了水稻肥料效应试验。结果表明,施纯氮12kg/667m^2、纯磷5.5kg/667m^2、纯钾7.5kg/667m^2,相比习惯施肥能显著提高穗长和穗粒数,增产76.6kg/667m^2,增幅17.3%,增值185.9元/667m^2,产投比为11.1。  相似文献   

2.
试验结果表明,水稻生产上施用芸乐收或芸天力10m L+常规杀菌剂667m2用量的80%,能有效控制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定局防效均达90%以上。芸乐收、芸天力能促进水稻分蘖,增加田间有效穗,成熟后期叶片清秀,功能期延长,比对照667m2增产12.2%以上。  相似文献   

3.
2020年进行了芸乐收(0.01%芸苔素内酯+25%吡唑醚菌酯+75%肟菌·戊唑醇)在水稻上的应用小区试验和大田示范。小区试验结果显示,芸乐收对水稻稻瘟病有较好的防效,对叶瘟防效77.6%,对穗颈瘟防效79.6%。并且能提高水稻的分蘖能力,增加田间有效穗,有效增加粒重,实产比对照增产198.2kg/667m~2,增产率44.0%。大田示范显示,水稻施用芸乐收,与常规用药对照,平均667m~2增产146.09kg,平均增产率24.69%。主要表现为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的增加,而且水稻籽粒鲜亮饱满、出米率高,商品性和品质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4.
为探索北京通州设施黄瓜根结线虫药剂防治技术,选择了4种药剂分别进行土壤处理,调查并比较各处理对大棚内黄瓜根结线虫病及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发现供试药剂处理土壤后对根结线虫均具抑制作用。其中,99%二甲基二硫醚土壤熏蒸剂26.68 kg/667m^2处理和40.02 kg/667m^2处理对根结线虫病的病指防效达80%以上,较空白对照增产超过100%;20%异硫氰酸烯丙酯可溶液剂3 kg/667m^2处理和5 kg/667m^2处理的病指防效在70%左右,较对照增产60%以上。  相似文献   

5.
40%老铁WP防除花生田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具有效果好、药效期长、杀草谱广、施药期较宽等优点。最安全的用法在花生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用药量150g/667m^2左右,对水量至少45kg/667m^2。  相似文献   

6.
2017年,驻马店市开展了综合应用抗性品种、健身栽培、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花生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示范结果显示,对花生茎腐病、白绢病的防治效果分别达到82.96%和78.37%;对地下害虫的防效达83.53%,对2代和3代棉铃虫的相对防效分别为81.94%、76.92%;对田间自生麦苗、马唐、马齿苋等杂草群体有较好的防控效果。测产结果显示,绿色防控区花生果单产347.87 kg/667m~2,比常规防治区增产13.23%;花生售价高于常规防治区,总收益2087.22元/667m~2,比常规防治区提高27.21%。示范区减少使用农药2次,减少农药折百量189 g/667m~2。  相似文献   

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及其不同剂量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0.4%氯虫苯甲酰胺颗粒剂在防治期内施用600 g/667m^2、700 g/667m^2、800 g/667m^2防治二化螟均具有较好防治效果。于水稻二化螟2龄盛发期前10 d施药,药后21 d防治效果为86.18%-100%、药后30 d防治效果为84.62%-96.41%、药后40 d防治效果为82.28%-92.86%,持效期达40 d。其中700-800 g/667m^2药剂效果最佳,速效性高、持效期长,明显优于对照药剂。生产上推广使用时,以水稻二化螟2龄盛发期前10 d按剂量每667 m^2拌细土10 kg均匀撒施最好。  相似文献   

8.
2018年,在北京市大兴区针对秋茬露地花椰菜田病害开展了全程绿色防控技术集成试验。结果表明,综合应用性诱剂+生物农药+化学农药+微生物菌肥+1.5%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可湿性粉剂的处理,较性诱剂+化学防治的处理,增产450kg/667m^2,增收587元/667m^2,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192g/667m^2,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良好。  相似文献   

9.
24%井冈霉素A水剂(菌刀)用于防治水稻稻曲病,当用量为30ml/667m2时,病穗率防效和病指防效均达85%以上,且增产效果明显,最高增量73kg/667m2,增幅为10.7%,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荔波县早熟马铃薯最佳播期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懿  韦荣珍  刘伦 《植物医生》2011,24(1):36-37
研究11月30日、12月10日、12月20日3个播期对早熟马铃薯产量、商品薯率、种植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11月30日播期处理,每667m^2产量为2024kg.商品薯率为85%.每667m^2产值为2753元;12月10日播期处理,每667m^2产量为2496kg,商品薯率为92%,每667m^2产值为3214元;12月20日播期处理,每667m^2产量为2043kg.商品薯率为87%,每667m^2产值为2310元。试验表明,在荔波县种植早熟马铃薯,将播期安排在12月10日左右较为适合,既能避过1月上中旬低温的影响和薯块膨大期的高温,又能提早上市,产量高,商品薯率高,市场价格好.有利于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1.
毒死蜱3%颗粒剂防治花生地下害虫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3%颗粒剂对花生地下害虫防效高,持效期长,相同剂量下防效高于辛硫磷3%颗粒剂,试验过程中,毒死蜱3%颗粒剂对花生生长安全,宜在花生花期施药,推荐使用剂量4.5kg-5kg/667m^2。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鄂北岗地小麦倒伏后施用不同药剂对小麦纹枯病及条锈病防效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倒伏严重程度均达4级时,及时施药进行防治补救,也能够减轻小麦茎部纹枯病、叶部小麦条锈病发生,不同程度提高了小麦的千粒重、穗实粒,进而增加小麦单产。两次施用云乐收套餐(0.01%芸苔素内酯可溶剂20 mL/667m2,9%吡唑醚菌酯60 mL/667m2,专用助剂15 g/667m2,)对增产、防治纹枯病效果最佳,增幅达45.5%;两次施用磷酸二氢钾50 g/667m2+氟环唑30 mL/667m2条件下对小麦条锈病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经田间试验,30%爱苗乳油15ml/667m2在纹枯病发病初期和隔10d施药2次的处理防治纹枯病效果最佳,达到65.3%;30%爱苗乳油15ml/667m2在破口前三天和齐穗期用药2次跟20%井冈霉素粉剂30g/667m2在纹枯病发病初期和隔10d施药2次的处理防治效果分别达到61.7%和61.9%,50%水稻病菌清可湿性粉剂50g/667m2在破口前三天和齐穗期用药2次处理防治效果为57.2%。30%爱苗乳油对水稻有增产效果,2个处理比空白对照分别增产7.69%和6.15%,比20%井冈霉素处理增产1.54%的水平分别高6.15和4.61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4.
选用满洲里先锋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茂勃艾米乐微生物菌剂,在小麦、油菜生育前期进行喷施。结果表明:每667 m2应用磷酸二氢钾100 g+液态氮50 g+麦黄金30 g+茂勃艾米乐菌剂100 mL喷施小麦后,每667 m2产量237.3 kg,较每667 m2用磷酸二氢钾100 g+液态氮50 g+麦黄金30 g处理增产8.6 kg,增产3.8%;用菌剂单独喷施后,每667 m2产量比清水对照高19 kg,增产6.9%。油菜应用该菌剂处理后,产量比清水对照高19 kg,增幅6.9%。小麦应用微生物菌剂与叶面肥混施处理后,穗粒数增加16%,用微生物菌剂单独喷施后,较对照穗粒数增加4.17%。施用该菌剂后,油菜苗期长势旺盛,叶片肥大,有效角果数较对照增加10.67%。该微生物菌剂可在小麦、油菜种植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防治花生蛴螬具有良好效果,播种时喷穴和6月初灌墩,收获时每m2蛴螬幼虫分别为0.6头和0.5头,荚果为害率分别为0.94%和0.84%,防治效果均达96%以上,持效期长达120d以上。每667m2增产分别为111.4kg和115.5kg,增产率分别为40.17%和41.65%。经国家食品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检测,籽仁中未检出辛硫磷,表明35%辛硫磷微胶囊剂在花生田施用无污染,无残留,对花生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16.
宋举仁  杨宏 《广西植保》2011,24(1):24-25
试验采用江苏盐城双宁农化有限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WP与25%噻嗪酮WP、10%吡虫啉WP进行防治稻飞虱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5%吡蚜酮WP 24g/667m^2对稻飞虱的防效达97.0%,显著高于25%噻嗪酮WP 50g/667m^2和10%吡虫啉WP 20g/667m^2。因此,25%吡蚜酮WP在防治稻飞虱值得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建议每667m^2用24g对水60kg喷洒水稻。  相似文献   

17.
在小麦绿色防控示范工作中,我们狠抓宣传发动,播种前培训;播种时做到"五统一",在病虫发生的关键时期统一使用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统防统治,示范区平均单产量达到410.6kg/667m2,比对照(农户自由种植区)增产65.9kg,增产率为19.1%,增效170.75元/667m2。实践证明开展绿色防控挖掘了小麦增产潜力,应加大扶持力度,大面积推广这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大悟县应用花生优化防治病虫草害技术,以播种时按1kg种仁拌2.5%的咯菌腈悬浮剂防治根腐病和茎腐病及初花期、饱果期667m2分别兑水喷施30%苯醚.甲环唑乳油20ml防治叶斑病与疮痂病效果达98.3%;而以每kg种仁用70%噻虫嗪3g拌种防治蛴螬、金针虫等效果为65.1%;以播种盖土后667m2用96%精异丙甲草胺80ml兑水进行芽前除草效果达100%。不同组合化学药剂均能促进花生生长,A(噻虫嗪+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溴氰菊酯)、B(精异丙甲草胺+苯醚.甲环唑+噻虫.高氯氟)和C(乙草胺+多菌灵+溴氰菊酯),比对照分别增产18.8%、14.9%和0.8%。  相似文献   

19.
28.7%噻虫·咯霜灵悬浮种衣剂667m2用50ml拌种15kg,播种后进行96%金都尔乳油667m2用100ml封闭除草,花针期进行2次喷施30%苯甲·丙环唑乳油667m2用20ml,该套餐组合能促进花生生长,有效防除杂草和花生病虫害,试验结果表明提高荚果量56.8%,效果十分明显。优于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30ml拌种15kg、72%异丙甲草胺100ml+50%广佳安乳油70ml封闭除草、花针期分2次叶面喷施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和大功臣可湿性粉剂20g的常规施药套餐组合。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对咸宁市中稻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咸安区向阳湖镇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商品有机肥与复混肥配合使用,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稻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其中,667m^2施商品有机肥100kg、复混肥30kg和尿素10kg效果最佳,产投比最高,相比对照可增产23kg,增收54.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