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叫日本脑炎,是由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性疾病。这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畜健康的蚊媒传染病。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流行中蚊虫是重要的传播媒介。猪是乙脑的危害对象,同时  相似文献   

2.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是由一种嗜神经性虫媒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多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均可感染该病,该病主要由蚊子等吸血昆虫传播。在临床上,怀孕母猪感染后出现流产和死胎,公猪发生睾丸炎,育肥猪引起持续高热,仔猪呈现脑炎症状。  相似文献   

3.
钟崇伟 《畜禽业》2013,(5):93-94
<正>猪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传染病。常发生在炎热季节,主要特征高热、流产、死胎和公猪睾丸炎症。目前无特效的治疗方法,而且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感染猪可长期带毒,给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猪乙型脑炎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对称的球型,是一种有囊膜的单股RNA病毒。  相似文献   

4.
杨永刚 《畜禽业》2012,(3):78-79
<正>猪乙型脑炎又称日本脑炎,是乙型脑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共患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猪发病后的临床特征为妊娠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公猪表现为睾丸炎。有明显的季节性。传播媒介为蚊子。该病主要分  相似文献   

5.
我国稻田养鱼,早在“三国”时期就已有记载。由于稻田养鱼后,鱼类的摄食、代谢和活动等,对稻田起到消灭或抑制杂草、虫害的生长,以及增肥、松土等作用,所以,可增产稻谷4—15%,高的达24—40%。鱼类还能吃掉了水田中的孑孓、钉螺,从而减少脑炎、丝虫病、疟疾、血吸虫病等对人类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09,(7):27-27
猪乙型脑炎:乙型脑炎流行环节和传播途径有其特征性。除人、马和猪外。多数感染动物无临床症状。受感染的多种畜禽和人互为传染源。尤其是猪感染该病毒后。病毒在其体内可大量增殖,从而成为其他动物及人的传染源。该病流行的季节与蚊虫的繁殖和活动有很大的关系,蚊虫是该病的重要传播媒介。野禽和其他哺乳类动物及冷血动物,也可散播本病。在我国,约有90%的病例发生在7、8、93个月内,而在12月至次年4月几乎无病例发生。乙脑发病形式具有高度散发的特点。但局部地区的大流行也时有发生。猪的发病年龄多在生后6个月左右。  相似文献   

7.
<正>猪乙型脑炎又称流行性乙型脑炎、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虫媒病毒性疾病。本病是猪繁殖障碍性疾病之一,导致怀孕母猪死胎和其他繁殖障碍,公猪感染后发生急性  相似文献   

8.
<正>猪乙型脑炎(又名猪日本乙型脑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吸血昆虫蚊子传播的一种人、兽共患传染病,各种家畜、禽类及人等动物均可感染。猪感染发病后,临床表现以妊娠猪流产、产死胎和公猪睾丸肿大为特征,少数  相似文献   

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黄疸和贫血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猪附红细胞体主要通过接触被病原污染的血液、胎盘感染、蚊虫叮咬等途径传播。主要对猪附红细胞体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预防及治疗等进行了综述,并提出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猪附红细胞体病。  相似文献   

10.
猪钩端螺旋体病是养猪临床常见病,呈世界流行,多发生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危害较大;消化道传播、皮肤黏膜接触传播和蚊虫媒介传播是该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根据临床发病缓急,该病可分为急性型、亚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主要表现全身症状、黄疸和流产;预防该病必须做好猪场选址,加强卫生管理,做好对猪群的定期普查工作;链霉素、土霉素、四环素和多西环素等药物可用于该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11.
<正>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又称日本乙型脑炎,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是蚊类等吸血昆虫传播,怀孕母猪感染后表现流产、死胎或木乃伊胎,公猪发生睾丸炎,育肥猪持续高热,仔猪常呈脑炎症状。JEV对猪的致死率不高,但此病造成怀孕母猪发生繁殖障碍是主要的经济损失,对作为畜牧业支柱产业的养猪业持续增产造成巨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舒黛廉  邢钊 《畜禽业》2003,(3):11-11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我国现有20多个省(市)流行猪链球菌病,发病率较高,急性败血型和脑炎型多呈地方性爆发,死亡快,给养猪业造成的损失比猪瘟还厉害。虽然各地也开始用链球菌病疫苗预防,但由于疫苗抗原的菌群单一或与流行的菌群不相符,结果常造成免疫失败。链球菌有20个血清型,而在国内主要是C、D、E三群,C、D两群引起败血型和脑炎型,E群主要引起慢性脓肿和关节炎等;此外,C群和E群还可导致母猪流产和产死胎。各种年龄的猪均可发病,以断奶仔猪多发。本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但以冬末春初季节多发。…  相似文献   

13.
<正> 1980年冬,我们在全省11个地区进行了稻田养鱼调查。稻田养鱼是我省山区、丘陵区农村养鱼的一种传统方式,是解决群众吃鱼的一条不可忽视的途径,也是改善水稻生态结构,促进稻谷增产的有力措施。本文根据调查材料,就湖南省稻田养鱼的现状和今后发展,提出粗浅看法。一、稻田养鱼的概况和区域分布我省的湘西、湘南是我国稻田养鱼的策源地之一。地处湘南的临武县,稻田养鱼历史,可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汉朝。解放后,我  相似文献   

14.
猪布鲁氏病(简称猪布病)是一种严重危害养猪业的人畜共患传染病。该病主要引起怀孕母猪的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公猪睾丸炎、关节炎等病征。同时也能感染给人,引起相应的病变。白2002年起,我们对该病在种猪中的传播状况进行了跟踪调查.并及时分析总结,摸清流行现状。  相似文献   

15.
《畜禽业》2014,(4)
<正>几年来,流行性乙型脑炎在犬、猪、羊中流行极为普遍,死亡率极高,严重影响了畜牧业的生产。1病原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是一种小病毒,属于核糖核酸型披盖病素,存在于神经系统和血液中。该病毒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100℃2 min即可杀死,一般的消毒剂及酒精都有良好的杀灭效果。2流行特点该传染病是一种自然性疫源性传染病。传染途径主要通过蚊虫叮咬感染,在夏季流行较多,其它季节散发。其易感  相似文献   

16.
稻田养鱼方式目前稻田养鱼在国内外都有新的发展。印度洋──太平洋地区是稻田养鱼最发达的地区,我国是居首位的,其他有日本、印尼、泰国、越南、马来西亚、印度和南韩等,也有近百年养殖历史,这些地区除我国以外,稻田养鱼面积已超过了200万亩。欧洲、非洲及美国稻...  相似文献   

17.
我省有稻田近5,000万亩,可利用养鱼的有1,000多万亩,是发展水产生产的一大优势.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稻田养鱼有了较快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央“决不放松粮食生产,积极发展多种经营”的方针,从根本上调动了千百万农民发展稻田养鱼的积极性.1979年全省稻田养鱼面积为101万亩,产鱼910万斤;1980年为161万亩,产鱼1,280万斤;1981年为194万亩,产鱼1,350万斤;1982年达到235万亩,2,000万斤.三年跨了三大步.稻田养鱼面积比全省塘、库、湖、堰已养  相似文献   

18.
胡兴权 《畜禽业》2012,(7):35-36
<正>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是危害养猪业的重大疫病之一,是导致种猪繁殖障碍的元凶之一。该病以蚊为媒介而传播,所以,该病的发生有严格的季节性,每年在炎热的7—9月发生最多,随着天气转凉,蚊虫减少,发病也减少。其病毒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不强,56℃加热30min或100℃2min均可使其灭活。常用消毒药如碘酊、来苏水、甲醛等都有对其迅速灭活作用。病毒对酸和胰酶敏感。1临床症状病猪表现为体温突然升高达40~41℃,呈稽留热,精神不振,食欲不佳,结膜潮红,粪便干燥,如球状,附有黏液,尿深黄色,有的病例后肢呈轻度麻  相似文献   

19.
童水明 《内陆水产》1996,21(7):23-23
稻田养鱼的农药使用技术一、稻田养鱼农药的选用在使用农药时,必须注意选好农药。首先,不同的农药对稻田养鱼的主要养殖鱼类具有不同的毒理,毒性,不能简单地以农药对人畜的毒性来推测其对鱼类的毒性;其次,即使是同一种农药对不同鱼类的毒性也不尽相同。如甲壳类(虾...  相似文献   

20.
江西省万安县柏岩乡月形下村(属山区贫困地区)小组自1980年开展稻田养鱼以来,连续八年获得稻谷增产鱼丰收的好收成。他们在传统的稻田养鱼基础上,不断总结和完善,形成了一种有本地特色的模式耕作法一小池稻田养鱼。实践证明,小池稻田养鱼操作简便,技术容易掌握,在我县已得到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