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深入挖掘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的增产潜力及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大区对比试验方法,根据黑龙江垦区气候生态特点,在黑龙江东部第三积温带温暖气候区,采用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研究全程机械化密植高产栽培技术下的玉米产量和经济效益情况;结果表明,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较小垄密模式增产48.4%,增加经济效益911.20元/hm2,增产、增效较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玉米大垄行间覆膜全程机械化栽培,就是在行距1.3m的大垄上播种两行玉米,在两行玉米中间覆60cm宽的地膜.从整地、起垄、播种、施肥、覆膜、化除、田间管理、健身防病虫、收获等一系列农事活动,都由适合于农艺要求的相应机械来完成.玉米大垄行间覆膜全程机械化栽培与常规种植玉米的最大区别是行间覆膜,仅此一项技术就使玉米的前期生长发育得到了保护,协调了水、肥、气、热、光等因子,使玉米田的光合面积迅速增加,其结果使玉米的单产和品质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经济效益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3.
玉米机械化覆膜种植的应用效果及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3—2015年在宁夏中部干旱带平罗县的陶乐镇通过3年的定位试验表明,机械化覆膜种植具有调节地温、节约灌溉用水、经济效益高等覆盖效应。实行50%的地膜覆盖度表现最优,3年玉米平均增产336 kg/hm2,节本增效222元/hm2。规范化种植、机械化覆膜与残膜回收技术构成玉米机械化覆膜种植技术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简介大豆机械化行间覆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机械化行间覆膜栽培技术是针对黑龙江省春旱、低温气候特点所采取的以地膜为载体,以机械化覆膜为核心,良种良法配套,农艺农机相结合的一种新栽培模式。其突出特点是:具有抗旱、增温、保墒、提质、增产、增效、集雨以及防终霜冻害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索旱田新的轮作模式,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实现旱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2013年,友谊农场在第五管理区第一作业站进行了玉米全程机械化覆膜栽培,万亩高产攻关示范。示范结果获得了平均单产1000kg/亩,比常规栽培增产35%,籽粒水分降低3个百分点,每亩地增加纯经济效益高达150元,效益极其显著。  相似文献   

6.
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技术与传统的苗带覆膜方式相比,这项技术具有机械化作业速度快、省时、省工、管理方使、效率高,更具有便于残膜回收,免除白色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试验在行上覆膜、行间覆膜及不覆膜3种不同处理下,对玉米土壤水分动态变化、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从播种到6月中旬,不同覆膜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表现为:SPF-N>UPF-W>UPF-N>SPF-W>ck;6月中旬到7月下旬不同覆膜处理表层土壤含水量则表现为:UPFW>ck>SPFW>UPFN>SPFN;8月上旬到玉米收获,不同覆膜处理下表层土壤含水量差异较小.同时,玉米产量以行间覆膜处理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0568.8 kg/hm2,较对照增加2000.5 kg/hm2,增产18.9%;UPF处理次之,较对照增加1004.5 kg/hm2,增产10.5%.试验结果进一步表明,以行间覆膜处理水分利用效率为最高.  相似文献   

8.
地膜玉米不同覆膜方式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传统半膜覆盖、行间覆膜、双垄等行距宽覆膜、全覆膜双垄沟播几种玉米覆膜方式与常规不覆膜进行比较,进一步明确地膜玉米不同覆膜方式增温、促熟和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几种覆膜方式中,双垄等行距宽覆膜、半膜覆盖、全覆膜双垄沟播增温、促熟效果较好,双垄等行距宽覆膜比常规不覆膜增产26.09%,全覆膜双垄沟播比常规不覆膜增产21.60%,半膜覆盖比常规不覆膜增产14.49%,行间覆膜比常规不覆膜增产3.27%.  相似文献   

9.
籽用南瓜、角瓜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近些年种植结构调整后的主要经济作物。种植方法上,在经历了垄垄种、大小垄间隔覆膜定向栽培、大垄双行覆膜混作玉米的发展过程后,又开发了利用机械进行大垄行间覆膜、精量点播一次性作业的省时、省事、省力、精准的大垄垄上行间覆膜栽培模式,较不覆膜常规栽培增产20%以上,大板率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提早成熟10d以上。  相似文献   

10.
玉米覆膜技术是北方地区常用的在农业生产与经营活动中的御寒手段,通过对东北地区玉米地进行大垄行间的覆膜工程建设,可以有效的提高东北地区玉米的产量。同时,玉米覆膜技术的使用有增温、保湿、抗旱、提质、增产等效果,因此,如何提高玉米覆膜栽培技术成为东北地区能否增加玉米产量的重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1.
玉米全程机械化是指玉米田间生产各环节,全部采用机械化作业方式的一项以机械化为主导的玉米高效生产技术。实施玉米全程机械化,不但能大幅度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发挥良种、水肥等生产要素增产作用,为玉米生长创造最佳的生育条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量。同时,还将有利于玉米种植实现规模化、标准化,进而大幅度提高玉米产业的市场竞争力。笔者根据多年的调查,概括了邢台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过程中特点,并对玉米全程机械化进行初步分析,针对当前存在问题对加快玉米全程机械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九三分局为了落实好大豆振兴计划 ,探索出了一种适合本地区的大豆侧位覆膜栽培全过程机械化技术。这套技术包括大豆侧位覆膜与精密播种复式作业机械化、田间管理机械化、残膜回收机械化和整地机械化等方面 ,2 0 0 2年应用面积 1 8万 hm2 。1 大豆覆膜栽培整地  相似文献   

13.
彭阳县位于宁夏东南部边缘,1986年,彭阳县在全区率先引进了地膜玉米栽培技术,到1998年,全县地膜玉米栽培面积已达6000hm2,总产量达到4941万kg,2000年以来,彭阳县以建立抗旱长效机制为目标,先后引进并试验成功了机械化全膜双垄沟播、地膜玉米留膜留茬越冬、"一膜两季"等先进旱作节水农业技术,确保了粮食生产"九连增",农民收入"九连快"。文章就彭阳县机械化覆膜技术推广发展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4.
玉米覆膜机的型式多种多样,从小四轮的牵引到大型拖拉机的牵引,从分段播种、覆膜到一次性完成多条垄的起垄、施肥、播种、镇压、覆膜、覆土的作业,实现了玉米覆膜的机械化。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研制,海林市海丰机械厂生产的2BMP-2型玉米精量覆膜播种机,在海林农场进行了试验。试验证明,该机适于玉米覆膜点播作业,可一次完成侧深施肥、地膜覆盖、精量点播、种子及膜边覆土和镇压等作业。  相似文献   

15.
大垄行间覆膜栽培是一项农作物优质高产的栽培新技术,随着这项栽培技术的推广,大垄行间覆膜播种机也逐渐应用于生产中。由于覆膜播种机结构复杂、调整部位多、部件易损坏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这一农艺措施的实施。本文以2BQP-6型气吸式覆膜播种机为例,谈一谈大垄行间覆膜播种机的使用维护。[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玉米大垄双行覆膜高产种植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是一项新型的玉米栽培技术。该项技术的显著优势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农作物的边际效应,显著提高农作物的水肥利用率,保障玉米健康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大垄双行覆膜栽培技术与传统玉米栽培技术存在很大差异,为此就要求农技部门深入基层开展广泛的技术宣传,对选地施肥、起垄覆膜、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全程机械化与病虫害防治等技术要点进行推广,引导种植户及时转变传统种植模式,积极应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方法,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7.
随着辽宁省玉米种植面积的逐年增加,加上省内部分地区大量青壮年劳动力的外流,当地农户对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意愿强烈。针对这一情况,在简要阐述辽宁省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现状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几项适合辽宁地区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的配套关键技术,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为加快辽宁地区玉米现代化进程和高效、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大豆行间覆膜机械化栽培技术.是指在高寒地区有深松基础地块,利用机械进行行间覆膜,侧深施肥、精量播种、定位喷药灭草,苗间拾膜及联合收获等技术为核心的保护地栽培措施,从而达到增温、抗旱保墒致增产的提质增效技术。是继大豆垄三栽培、大豆窄行密植技术后又一重大增产技术,是大豆种植技术上的革命。  相似文献   

19.
通过人工作业和机械化作业的对比分析,指出机械化作业的显著优势,为今后机械化覆膜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玉米大垄垄上机械化行间覆膜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十五"至"十一五"初期玉米大垄垄上行间覆膜研究成果作以总结.主要技术要点:秋整地、秋施肥、秋起垄,选择秆强、耐密植品种,适时早播、种子分级精选、分级点播、限深播种、分层深施肥,适当密植、封闭灭草、适时揭膜,健身防病虫,机械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