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海峡拖网渔业技术经济的初步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台湾海峡是东海南部拖网渔船的主要作业渔场之一。六十年代以前,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在全省海洋捕捞产量中所占比重甚小。但自七十年代起,拖网渔业广泛采用导航助渔仪器,使拖网渔业得到迅速发展。1980年福建省拖网渔业产量为39,844吨,仅占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11.6%。而1989年拖网渔业产量已增加到168,456吨,是1980年的4倍多,占福建全省海洋捕捞总产量的21.7%;  相似文献   

2.
高强度聚乙烯拖网网具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4顶单船中层拖网和双船底拖网的前部以高强度聚乙烯网线替代常规聚乙烯网线,依田内渔具模型试验准则制成模型网,进行水池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应用高强度聚乙烯网线的拖网与原生产网相比,在2.5~4.5kn拖速下,网具阻力可平均下降6.5%~16.2%,网口垂直扩张可提高0.9%~25.7%,能耗系数下降14.5%~33.5%。  相似文献   

3.
张申  谭忠云 《齐鲁渔业》2000,17(6):22-24
为合理开发利用地方性、区域性和养殖区内的小型鱼虾贝类资源,对14.7kW渔船单拖网网具与网板进行了试验研究,在乳山,海阳沿海进行了单、双拖网捕捞对比试验,并扩大推广。结果,单拖网比双拖网增产增值35%~70%,经济效益显著,且对传统经济鱼虾类资源有一定保护作用。专家鉴定认为,本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合理开发利用巴蛸资源,为29.4~58.8kW渔船巴蛸拖网进行了改进设计,改成低口、长袖的结构形式,并配置驱赶铁链。与原拖网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新型巴蛸拖网比原底拖网增产巴蛸60%以上,增加产量50%以上,同时对传统经济鱼虾类有一定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改进设计的专用Ti鱼变水层拖网1994-1995年期间海上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该网的结构合理,网具有性能优良。网口高度达12.6m,拖速度提高到3.0-3.8节。拖网阻力比原生产网减少19%,平均网次产量比原生产网增产35.3%。  相似文献   

6.
绳拖网与普通拖网阻力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目大6m、8m、10.8m的绳拖网分别与疏目拖网、小目拖网的阻力进行了对比分析。据几顶有代表性的网具统计,绳拖网网口周长比同级渔船使用的疏目拖网增大1.16~1.43倍,比小目拖网增大1.88~2.16倍。网具阻力分别降低30%~34%和40%~45%,绳拖网阻力小,为大网快拖、增产增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此报告了双联式虾拖网在1995-1996年的生产试验结果。试验表明:使用该网具作业,在渔船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其平均网次总产量比网板虾拖网提高14.26%,平均网次虾产量提高23.68%,平均纯效益提高12.37%。同时对蟹类及底层鱼类的增产效果也十分明显,文内还简单分析了该网具与捕捞对象的渔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8.
芮少麟 《水产学报》1984,8(4):294-303
本文介绍了东、黄海拖网囊网网目的套网系列试验结果,指出当带鱼的刺鱼体周相当于网目内周时,其体长一般大于这种网目对带鱼的50%选择体长。文中比较了按照刺鱼体周求算网目内径同用50%选择体长决定网目内径的不同之处。根据网目内径与刺鱼体长的相关式,提出保护东海带鱼资源的拖网囊网最小网目内径为56毫米,并依据网目的选择性及带鱼的生物学资料,讨论了采用这一网目尺寸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林德芳  王民诚 《水产学报》1992,16(4):378-382
鳀(Engraulie japonieus)广泛分布于黄、东海,从五十年代起在我国进行过灯光围网、舷提网、中层拖网等的捕捞试验。由于对资源数量、洄游分布缺乏系统调查和鱼群探测手段落后等原因,都未获成功。1984年10月挪威王国政府赠给我国的“北斗”号渔业资源调查船到达后,对黄、东海中上层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评估结果认为鳀资源最高达300万吨,年可捕量约50万吨。越冬期间鱼群相对集中,渔场稳定。因此开展鳀变水层拖网试验研究,促进商业性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黄海水产研究所从1986年开始承担这一课题,在变水层拖网设计、作业网位控制、渔场探测和瞄准捕捞技术等方面,研究解决了一些技木难点,为采用变水层双拖网捕捞鳀提供了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0.
<正> 东海水产研究所渔捞研究室拖网组于1988年承担了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下达的“拖网渔具优化设计及性能的研究”的研究任务,经过三年来的努力,在对全国16顶具有代表性的拖网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又进行了6个系列的拖网模型试验,获得了大量的技术数据,并以此为依据,于1990年9月研制了1顶270马力对拖作业的“优化设计”试验网(简称优化网)。在常熟市海洋渔业公司3125、  相似文献   

11.
拖网渔业,在世界各国都认为是一种产量较高、渔获品种较好的捕捞方法,尤其是底拖网。在日本,同其他渔业一样,拖网也有许多不同的种类和设计方法。据日本渔协统计,国内有7种类型的拖网:1.母船式拖网;2.北太平洋拖网;3.南太平洋和大西洋拖网;4.外海虾拖网;5.东海对拖网;6.沿岸拖网;7.小型拖网(包括桁拖网和海湾爬网)。在7种拖网中,前一、二类是最主要的。它  相似文献   

12.
沈惠民  倪勇 《海洋渔业》1983,5(5):195-199
东海外海的底鱼资源调查始于1973年初,当时在“东海区鱼类资源调查组”领导下,由东海水产研究所与上海市海洋渔业公司协作,组织了3对底拖网渔轮进行为期2年的冬春季调查,目的为寻找新渔场及新资源。调查开始后的第2年即开发利用了东海南部绿鳍马面鲀资源,当年产量即达4.5万吨,从而为底拖网渔业打开了一条出路,渔轮由此跨出了80米等深线进行作业。以后,随着捕捞强度的逐年增加,马面鲀产量也逐年上升,  相似文献   

13.
变水层拖网捕捞小型中上层鱼类的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专门设计的用于捕劳中上层鱼类的变水层拖网在1997-1998年期间海上的试验结果。结果:该网的结构合理,网具性能优良,网口高度达25-30m,拖网阻力比原生产网减少14.3%,平均网次产量是原生产网的1.46倍。  相似文献   

14.
一、课题来源。“群众渔业近底层变位拖网的研究”系1988年4月农业部水产司下达的研究课题,上海市郊区渔指部、东海水产研究所等单位承担了该课题的研究,该项研究通过网具设计研究,模型网试验,实船测试以及试捕与推广使用等步骤,突破了双船拖网在一定的幅度内,调节网位的技术难关,提高了群众渔业底拖网的捕捞效益。1990年12月通过了部级技术鉴定,属国内外首创。  相似文献   

15.
北海大网目拖网技术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1996年2月~1997年11月期间北海市大网目拖网技术试验与推广的结果。拖网作业性能通过海上实测表明,新设计的80目×3000mm和66目×3000mm大网目拖网网口高度达14.2~15.1m,比普通生产网提高2倍以上。试验船的平均产量、产值和利税分别比普通生产船提高32.99%、61.11%和114.83%。由于捕捞效果明显,大网目拖网推广使用率达84.93%。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引进的大型中层拖网所使用的扩张帆布,通过拖网模型试验,设计了三种面积和三种不同冲角的扩张帆布调整试验,并比较了使用扩张帆布与使用塑料浮子对网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网口拉紧长度1040m,网口网目为a=20m六角形网目的大型中层拖网,使用长度为100m手纲、长度为48m叉纲、重锤重量为320kg×2、下袖端间距68.4m时,在帆布面积调整试验中,当冲角前纲长度为17.2m,冲角后纲长度为17.6m,拖速为2.57m·s^-1条件下,使用5.0m^2的扩张帆布比4.0m^2网口高度可提高11.92%,网具阻力上升6.74%,能耗系数下降6.5%。在冲角调整试验中,使用5.0m^2的扩张帆布,当冲角后纲的长度固定为17.6m,冲角前纲的长度从17.2m缩短为16.4m时,网口高度下降26.36%,网具阻力下降11.22%,能耗系数上升24.1%。大型中层拖网使用扩张帆布比使用塑料浮子在不同的拖速下网口高度变化幅度小,在高拖速时,有网口高、能耗系数低的优势,但在拖速低于2.06m·s^-1时,网口垂直扩张和能耗系数没有优势。试验的长宽比为20的扩张帆布的升力系数Cy可达1.16左右。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小型渔船单拖网平面矩形网板升阻比偏低、扩张力小、阻力大的问题,研制了双缝口平面矩形网板。14.1kW渔船,网板主尺度1.7m×0.5m,双缝口结构,第一缝口设在距网板前缘0.65m之处,缝口角度33°,缝口间距9cm,缝口尺度0.35cm×0.02m。海上生产试验表明;新型网板扩张力比普通网板提高18.7%以上,增加产量23.8~32.8%,增加产值31.1~40.6%。专家鉴定认为,本研究填补山东省空白,在同级单船底拖网产量中居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8.
杨吝 《水产科技》1990,(5):15-15
由南海水产研究所教授袅高级工程师冯取楼先生提出的,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列为科研项目的《四片式单拖网的研究》,经由南海水产研究所四片式单拖网课题组历时2年的试验研究,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在相同拖速下,网口高度提高50~100%,网具阻力有所减少,平均网产和时产分别增加23%和34%。于1990年5月正式通过了技术鉴定.专家们评价;  相似文献   

19.
东海区拖网网囊网目选择性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黄洪亮 《水产学报》2005,29(2):232-237
通过东海区拖网网囊网目对带鱼和小黄鱼的选择性试验,对拖网最适网囊网目尺寸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网囊网目45mm,小黄鱼和带鱼的逃逸率均较低,渔获中兼捕大量当年生经济幼鱼;2.网囊网目54mm,小黄鱼的50%选择体长尚小于其优势体长组范围,带鱼的50%,选择体长已部分进入其优势体长组范围;3.网囊网目65mm,选择体长范围与选择鱼种的优势体长组范围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目前东海区最理想的拖网网囊网目不小于60mm。  相似文献   

20.
最近,农业部发出通知,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除执行现行规定外,黄海北纬35度线以南至东海北纬27度以北,以机动渔船底拖网禁渔区线为西线向东平推三十海里为东线,在这一海域内,每年8月1日至10月31日禁止底拖网进入生产。其伏季休渔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