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白菜为试材,利用4种种衣剂进行拌种处理,调查白菜出苗及在穴盘和田间的生育指标,并分析其对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供试种衣剂显著影响白菜种子出苗,其中丁硫克百威、福克和克醇福美双显著降低种子出苗势和出苗率,其出苗势分别为61.2%、65.3%和63.5%,比对照降低28.2%、23.4%和25.5%,其出苗率分别为64.1%、75.3%和72.4%,比对照降低26.4%、13.5%和16.9%;供试种衣剂均显著影响白菜苗期生长,其中,福克和克醇福美双的影响最显著,地上部鲜重分别为1.32g/株和1.36g/株,比对照降低64.0%和62.9%,根鲜重分别为0.11g/株和0.09g/株,比对照降低57.7%和65.4%,供试4种种衣剂均显著降低白菜苗期根系活力,比对照降低14.8%~29.6%,而移栽后在田间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供试种衣剂均显著影响苗期白菜根际土壤酶活性,其中,丁硫克百威对白菜苗期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的影响最为显著,分别为47.04、62.40、1.90mg·mL·g~(-1),比对照降低46.3%、17.7%和37.9%。而移栽后在田间生育期种衣剂对白菜根际土壤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供试种衣剂显著影响白菜苗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减少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而增加真菌的数量。  相似文献   

2.
以2株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A21-4和HG28-5菌株为试材,在穴盘栽培条件下,探究了2种菌株浸种处理对辣椒出苗、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生态的影响,以及其在辣椒根际的定殖能力。结果表明:A21-4和HG28-5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辣椒出苗势,比对照分别提高40.54%和37.85%;同时,A21-4和HG28-5均显著促进辣椒苗期生长、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各比对照增加65.49%和43.66%,根系活力各比对照提高77.91%和55.81%;此外,A21-4和HG28-5均显著提高辣椒根际土壤酶活性、有机质和速效磷的含量,尤其是A21-4的脲酶活性比对照提高66.01%,有机质含量比对照增加66.62%,HG28-5的磷酸酶活性比对照提高88.16%,速效磷含量比对照增加67.53%。另外,A21-4和HG28-5均具有良好的根际定殖能力,在皿内采用双层滤纸法测定其定殖密度,分别为2.15×105 cfu/cm和4.75×105 cfu/cm,在穴盘育苗期间,A21-4和HG28-5在辣椒根部定殖密度各能维持105 cfu/cm和106 cfu/cm左右,在根际土壤能保持104 cfu/cm和105 cfu/cm以上的定殖密度。  相似文献   

3.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配施生物炭肥减施化肥对辣椒生长及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施生物炭肥 能够促进辣椒生长,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提高果实中蛋白质、VC 和可溶性糖含量,产量比常规施用化肥 显著增加13.04%。配施生物炭肥还能够提高辣椒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中 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减少真菌数量,提高根际土壤中速效氮、磷、钾含量,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态具有良好的调节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干旱胁迫下辣椒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辣椒苗为试材,采用盆栽称重法将辣椒土壤含水量控制在40%~50%,将不同浓度的维生素C溶液(0、20、40、60、80、100、120 mg·L-1)对辣椒叶面进行喷施,通过测定辣椒根系的形态指标和生理指标,研究了不同浓度维生素C对干旱胁迫下辣椒苗期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能够缓解干旱胁迫对辣椒根系生长的影响,提高辣椒根系的吸水和保水能力;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维生素C浓度为40 mg·L-1时,干旱缓解效果最显著,根系的含水量、质膜透性分别比对照减少2.58%和11.46%,辣椒根系长度、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脯氨酸(Pro)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0.273%、1.33%、11.1%和13.61%,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增加12倍。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肥对辣椒促生长及疫病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A21-4、G15-7和G28-6为试材,配制成不同配比单剂微生物肥(AF、BF、CF)和混合微生物肥(ABF、ACF、BCF、ABCF)施用于辣椒,探讨微生物肥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及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微生物肥均显著促进辣椒的生长,微生物肥(BF)对辣椒苗期株高和茎粗的促生效果显著,比对照CK2分别提高11.17%和26.54%;微生物肥(AF、BF、ABF)处理显著增加辣椒根部干鲜重;微生物肥显著提高叶绿素含量,其中AF、CF处理对叶绿素含量的提高最为显著,比CK2分别提高158.42%和155.12%;微生物肥(AF、ABF、ACF、BCF)处理显著增强根系活力,比CK2分别提高217.86%、235.71%、235.71%、239.29%。另外,供试微生物在辣椒根际土壤中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其定殖密度均达到106 cfu/g以上,对辣椒疫病均有一定防治效果,其中BF、CF处理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100%。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植物根际促生菌普城沙雷菌A21-4在黄瓜上的应用效果,将A21-4菌悬液灌注到黄瓜根际土壤,调查其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根部灌注A21-4能显著促进苗期和田间生育期黄瓜生长发育,并显著提高根系活力、产量和品质,黄瓜产量比对照增加32.22%,且黄瓜果实中蛋白质、可溶性糖和VC含量均比对照显著增加;同时,A21-4对黄瓜根际土壤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显著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还提高了黄瓜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及黄瓜根际土壤速效氮、磷、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促植物生长根际细菌HG28-5对黄瓜生长发育和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采用HG28-5菌悬液进行黄瓜浸种处理后播种到穴盘,调查出苗和苗期生育指标,确认其对黄瓜的促生作用;测定黄瓜苗期根际土壤酶活性、速效氮磷钾和微生物种群数量,了解HG28-5对黄瓜苗期根际土壤微生态的影响;并检测HG28-5在黄瓜苗期植株根部和根际土壤的定殖密度。结果表明,HG28-5浸种处理能显著提高黄瓜的出苗势、出苗指数,提高出苗整齐度;显著增加苗期黄瓜株高、叶片数、根长、地上部和根鲜质量,显著提高根系活力;显著提高黄瓜苗期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蔗糖酶的活性,显著增加根际土壤速效磷的含量;显著增加黄瓜苗期根际土壤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显著减少根际土壤真菌数量;另外,HG28-5在黄瓜根际具有良好的定殖能力,播种后第30天时,在黄瓜根系和根际土壤中的定殖密度分别为9.20×10~5cfu·g~(-1)和5.90×10~5cfu·g~(-1)。  相似文献   

8.
王帅 《蔬菜》2024,(2):39-44
为避免因茄子连年种植导致的土传病害增加而对茄子生产造成影响,形成健康、生态的解决办法,以茄子不间作为对照,研究分析了茄子与平菇、甘蓝、甘薯3种作物分别间作后对其长势、产量及根际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茄子与3种作物间作对茄子株高日均生长量、茎粗、单株坐果数、单果质量、667 m2平均产量以及根际土壤干质量、含水量、EC值、碳氮比、有机碳含量、无机碳含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均未造成显著影响;茄子与甘蓝间作较与平菇、甘薯间作可显著降低土壤干质量和速效钾含量,且较对照分别降低了8.58%和11.11%,这有利于土壤孔隙度的增加,同时较对照极显著提高了茄子根际细菌总量,显著提高了根际真菌总量及根际细菌与真菌总量比值,分别较对照提高114.44%、42.18%和49.56%,这有助于茄子连作障碍的消减及土传病害的防治;茄子与平菇间作极显著降低了根际土壤的pH值,较对照降低5.36%,极显著降低了土壤全碳含量和全氮含量,分别降低16.99%和17.10%,但显著提高了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幅达36.10%,极显著提高了根际细菌总量和真菌总量,分别提高71.84%和1...  相似文献   

9.
以芍药为试材,使用浸泡法和浇灌法将印度梨形孢(Serendipita indica)接种于芍药根系,将芍药进行促成栽培处理,研究印度梨形孢对芍药根系、生物量、株高、茎长、茎粗、花蕾数量、叶绿素含量、植株磷含量及其根际土壤磷含量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印度梨形孢对寄主植物的生长及磷素吸收利用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可侵染芍药当年新生的毛细根,但在多年生的根茎、块根中未发现定殖。接种印度梨形孢可提高芍药萌芽期、展叶期、现蕾期毛细根鲜质量14.14%、53.05%和39.62%;展叶期和现蕾期地上部鲜质量分别提高57.31%和49.46%;总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17.68%和34.15%;现蕾期茎长和花蕾数量分别提高22.84%和183.33%%。展叶期和现蕾期,芍药地上部磷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30.08%和40.61%,与萌芽期相比,现蕾期土壤全磷含量降低了9.38%,有效磷含量降低了31.49%。印度梨形孢可通过侵染芍药当年新生的毛细根,刺激毛细根生长、增强光合速率、增加芍药对有效磷的吸收、提高芍药地上部磷含量,促进芍药生长。  相似文献   

10.
以辣椒品种辛香8号为试验材料,设伴生大麦处理、伴生芥菜处理、单作辣椒处理(CK)和无苗处理(不栽培任何植物的连作土,CW),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伴生大麦和芥菜对连作辣椒叶片保护酶活性及根际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伴生芥菜处理的辣椒株高比CK显著增加了8.64%。伴生大麦和芥菜处理均可提高辣椒叶片POD和CAT活性,显著降低辣椒叶片H_2O_2含量,其中伴生芥菜处理效果较好,POD、CAT和APX活性分别比CK显著增加了12.61%、90.91%和38.71%。两种伴生处理的土壤中放线菌、细菌以及总菌数量均高于CK和CW,真菌数量显著降低,伴生处理还可以提高土壤中多酚氧化酶、脲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伴生芥菜处理的辣椒根际土壤p H值显著升高,电导率显著降低。综上,伴生大麦和芥菜栽培均可提高辣椒叶片保护酶活性,改善根际土壤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