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分析丘北辣椒不同间作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丘北辣椒与玉米、花生、大豆、向日葵间作的研究。结果表明:除辣椒间作大豆的3种模式总产值和纯收入较辣椒单作(CK)低外,其它间作模式均比CK高;其中,总产值和纯收入最高为SF2C10(2行向日葵‖10行辣椒)模式的30 824.5元/hm2和12 713.5元/hm2,其次为M2C8、M2C10模式的平均总产值25 495.9、26 686.4元/hm2和平均纯收入7 083.48、294.1元/hm2,3种模式的总产值分别比CK高47.2%、21.7%、27.4%,纯收入比CK提高了263.5%、91.3%和124.0%。说明这3种间作模式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适宜在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以半夏块茎为试材,采用盆栽的方法,研究了浸种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半夏块茎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以期为半夏增产与品质的提高提供参考依据.结果 表明:1)低浓度油菜素内酯(0.01、0.10、0.20 mg·L-1)可显著提高半夏块茎中生物碱、β-谷甾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2)高浓度油菜素内酯(1.20 mg·L-1)显著抑制了块茎中黄酮、生物碱、β-谷甾醇、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维生素C含量和苯丙氨酸解氨酶活性;3)当油菜素内酯浓度为0.05、0.10、0.20 mg·L-1和1.20 mg·L-1时显著增加了珠芽的产量,从而提高半夏的产量.综上所述,该试验条件下较低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处理(0.10~0.20mg:IL-1)不仅改善了半夏品质,而且提高了半夏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黔西北地区栽培的优质半夏资源,以解决本地长期留种导致的种源退化、产量降低、块茎腐烂病发生率增高等问题,从贵州、山东、湖北、河北等省引进了半夏资源10份,比较了各半夏资源的产量、平均径围、百粒质量、病害发生情况以及总酸、浸出物、水分、灰分含量等。结果表明:不同居群半夏的生态学性状、产量、质量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贵州赫章半夏的产量最高,其次为湖北潜江半夏;湖北潜江及湖北荆州半夏无块茎腐烂病情况发生;贵州赫章半夏的百粒质量及平均径围最大,其次为河南内乡半夏;湖南湘西半夏的总酸含量最高,其次为贵州赫章半夏;山西新绛半夏的浸出物含量最高,其次为贵州赫章半夏。来自贵州赫章和湖北潜江的半夏可作为高产半夏资源进一步观察试验;湖南湘西、山西新绛半夏可作为优质半夏种源进行栽培研究。  相似文献   

4.
河流故道区梨树-药材立体种植技术研究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河流故道区梨园内间作不同药材,研究立体模式种植技术及环境效益。结果表明:梨树-半夏复合系统中,间作半夏不会造成梨减产,半夏株行距3 cm×15 cm时,产量最高563.2kg/hm^2、收获指数最高4.6、商品指数最高57%。梨树-防风复合系统中,行距为40 cm时,防风产量最高21 610.8 kg/hm^2,收获指数最高9.3、商品指数最高100%。梨树-紫菀复合系统中,提出了氮、磷、钾肥料合理配比的施用量为1 hm^2中N∶P2O5∶K2O为115.8∶292.5∶303.5,紫菀产量为16 049.69 kg/hm^2,紫菀铜含量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对3种复合系统进行土地利用价值分析。结果表明:梨树-半夏的LER为1.8最大,梨树-紫菀的LER为1.4最低。  相似文献   

5.
设西瓜单作、西瓜辣椒间作2种种植模式,研究与辣椒间作对不同品种西瓜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作西瓜(CK1、CK2)相比,西瓜辣椒间作种植模式对西瓜主蔓长和主蔓粗没有显著影响,不会显著影响西瓜的主要农艺性状,对西瓜品质构成因素也没有显著影响.西瓜辣椒间作种植模式略降低西瓜产量,黑蜜霸与辣椒间作收益较京欣间...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不同树龄橡胶树与魔芋间作对魔芋光合作用及产量的影响,同时初步研究了间作魔芋对橡胶树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魔芋可极显著促进橡胶树的生长,其中3年生橡胶树与魔芋间作的效果最好,魔芋净光合速率和产量最高,且魔芋净光合速率与产量呈现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辣椒玉米间作对病害的控制作用及其增产效应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采用辣椒田间(5~10行) 边行外各间作1行玉米的方法进行6种不同模式辣椒、玉米多样性种植控制辣椒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 和玉米大斑病(Helminthosporium turcicum ) 、小斑病(Helminthosporiun maydis) 的病害研究。结果表明: 不同模式的辣椒、玉米间作对辣椒疫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病害发生均有显著的控制效果。与单作相比, 间作对辣椒疫病的防治效果随辣椒行数的减少由35.0%逐渐增加到69.6%; 间作对玉米大、小斑病的控制效果随辣椒行数的增加由43.0%逐渐提高到69.3%。同时, 辣椒玉米间作可显著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其中, 5行辣椒间作2行玉米的复合产量和土地利用率最高, 但经济效益相对较低; 10行辣椒间作2行玉米的复合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相对较低, 但经济效益最高。与单作辣椒相比, 辣椒玉米间作的总产值增加1 683~2 012元/hm2 , 增幅达10%~12%。证明利用辣椒玉米间作提高物种多样性、增强农田稳定性可达到有效控制辣椒疫病和玉米大、小斑病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对辣椒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沼液,结果表明:沼液可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还可改善辣椒的品质,提高辣椒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减少硝酸盐含量。以喷施60%的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4.9%;以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40.2%。以喷施80%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24.2%;以及硝酸盐含量最低,比对照下降20.5%。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在有机肥施用量不变的情况下,减施化学肥料对辣椒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化学肥料的减量施用,辣椒产量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复合肥减施25%时辣椒的产量和经济效益最高;辣椒的VC和可溶性糖含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先增后降,但仍显著高于对照(常规施肥处理)。综合考量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25%为最佳复合肥减施量。  相似文献   

10.
土壤水分含量与施肥量对辣椒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盆栽大方线辣椒,研究了土壤水分含量与施氮量对辣椒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含量和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显著,其中W2N2(土壤水分下限为60%Q,0.2gN/kg干土)产量最高;同一土壤水分含量,施氮能显著的增加辣椒素、维生素C、干物质和可溶性糖等物质含量,但施氮过多,辣椒素、维生素C含量下降;同一施氮量,土壤水分含量下降辣椒素、维生素C含量显著增加。综合来看,W2N2产量最高,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