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促进清流县花卉产业的发展,使其花卉业向市场提供高端、优质的花卉,本文从当前花卉存在的品种局限性、品牌效应不足,市场占有率较低、进入国际化程度低等主要问题,本人深入一线及走访国内大中型花卉市场,结合清流县花卉发展现状,从提高思想认识、全面布局规划、实施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政策扶持组织保障等方面加以阐述,以促进清流县花卉产业仍至全省花卉业走向国际市场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植物专类栽培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各种花卉组成的园林在各地都有出现,并且成为当地具有特色的景观之一。植物专类园不仅是一种富有艺术价值的园林形式体现,更是对旅游文化与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如何规划与布局植物专类园的建设尤为重要。文章以新疆五洋园林西域牡丹园为例,探讨对其进行牡丹专类园规划的理念与相关构思。  相似文献   

3.
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城市及周边乡村工业的繁荣,同时也带来了农业旅游发展过程中地域乡土文化的破坏及缺失,造成各地农业旅游严重的同质化。本文以南京溧水区休闲农业旅游规划为例,探讨了在休闲农业旅游规划中如何将规划地的自然肌理、风物要素等融入当代旅游活动之中,打造富有特色、品牌鲜明的旅游活动及产品,为今后类似的休闲农业旅游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等方面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我国旅游行业迎来了飞速发展时期,而"全域旅游"理念的提出,更是促使我国旅游产业迈向产业融合以及共建共享的发展道路。住建部提出的关于建设特色小镇的话题,就是希望能够地区特色产业为核心,借助当地的自然条件以及人文特色,构建具有专属性的旅游小镇。而花卉旅游作为生态旅游中极为重要的方面,花卉产业作为从第一产业衍生出的新兴产业,提供了美化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多种资源。将花卉产业有效与旅游产业相结合,既能够有效创新旅游特色小镇的业态性,同时也有利于旅游业的稳定发展。对此,本文将围绕花卉产业助力旅游特色小镇的创新模式方面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5.
云雪峰 《现代园艺》2014,(20):141-142
随着生态园林建设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态学、景观学的研究不断深入,传统植物造景的观念已经不能与现在的社会观念相适应。植物景园林植物造景不仅指通过对植物的利用为人们营造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效果,同时还包括文化以及生态等更深层的含义。随着时代与社会的不断发展,植物造景的概念也在不断延伸,所以,未来植物造景的内涵将会体现于生态效应、美学效应以及时代特色等多种内涵的和谐统一。本文在这种理念提出的前提下,对花卉在园林造景中的应用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与分析,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景观的结构与功能、生态整体性与空间异质性、景观多样性与稳定性以及景观变化等景观生态学理论,不仅可为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和方法,还可以为进一步完善改进规划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文章初步探讨景观生态学在风景区旅游规划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传统养生理论和养生旅游包括了深林养生旅游的内涵和特点,重点探讨了国内森林养生旅游的理论研究、资源研究、市场需求及市场调查现状、产品开发策略等,提高森林养生旅游的社会认知度,加强市场营销策略和旅游规划、开发以及森林养生旅游资源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丽乡村建设的提出,为新农村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与活力。花卉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载体,以其鲜艳的色彩和沁人的芳香备受人们青睐。在相当一段时期内,乡村花卉景观具有存在和发展的需求和空间。在对台州市乡村旅游开发中花卉景观的调研与考察基础上,总结并分析了台州市乡村花卉景观特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赖启航 《北方园艺》2011,(18):115-118
在分析杜鹃花旅游资源研究与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杜鹃花旅游资源具有无与伦比的观赏特性、多种多样的使用价值、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花卉之王的花界地位、享誉世界的社会影响等特点,提出了资源保护、文化挖掘、品种创新、品牌打造、产业化发展、宣传促销等开发策略,打造国内外著名的杜鹃花旅游品牌,促进我国杜鹃花旅游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旅游形态的多样化,特色小镇是以特色产业为主导、资源凝聚为原则、产城融合为理念的多元化发展模式,对促进区域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水果主题特色小镇规划建设是果业转型升级、果旅产业融合背景下的重要实践,是以果树为载体将农业与旅游业、新农村与人居环境、乡村与城市在要素配置、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等方面进行有机联系,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广阔思路,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结合乡村振兴的时代要求,对水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内涵、路径、形象设计进行系统论述,并从"三生融合"、人居环境建设等视角探讨水果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方向,对丰富特色小镇内涵、打造新时代的宜居乡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