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对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无土育苗移栽及直播3种栽培方式的苗期生长情况及产量的比较,结果表明:无土育苗方式移栽后生长有一定滞后,移栽成活率明显高于营养钵移栽方式;无土育苗方式显著提高单株果节数及单株成铃数,最终提高产量;为解决棉花生产中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密度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的适宜密度。[方法]以豫杂35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6个移栽密度:10 500、15 000、19 500、24 000、28 500和31 500株/hm2,3次重复,研究移栽密度对株高、絮铃、成铃、幼铃数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移栽密度与絮铃数呈正相关(R=0.908),与成铃数、幼铃数和株高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65、-0.909和-0.895。密度为10 500~31 500株/hm2时,絮铃占总铃数的比重由14.7%增加到23.4%,而成铃比重在61.2%~68.6%、幼铃比重在15.5%~17.0%。6个密度间株高存在显著、棉花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24 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当密度低于15 000株/hm2时,产量会明显降低。株高与产量的相关性较低(R=-0.696)。[结论]为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棉花无土苗适宜的移栽密度,以棉花南抗9号为材料,采用无土育苗方式,探讨了不同移栽密度对棉花无土苗产量及其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密度2.4万~3.0万株/hm2范围内,无土苗既有较高群体成铃数,又有较高的铃重和产量.其中移栽密度为2.4万株/hm2时,南抗9号无土苗籽棉产量达到4 284.0 kg/hm2.密度为3.0万株/hm2和2.4万株/hm2时,群体对氮、磷、钾的吸收量较高.  相似文献   

4.
2010年望江县棉花无土育苗移栽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10年望江县棉花无土育苗移栽试验结果表明,无土育苗移栽棉花籽棉产量达3 742.5 kg/hm2,较营养钵育苗移栽增产1.1%。  相似文献   

5.
通过无土育苗棉花与常规育苗棉花移栽后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特点的比较,结果表明,无土育苗棉花移栽后缓苗期推迟,棉苗偏小,蕾铃期营养生长量亦偏小,单株果枝、果节量偏低,棉花铃重相对较低;无土育苗棉花的优质铃成铃率较高,盛铃期后成铃速率高,持续时间长,结铃多,产量高;同时,棉花无土育苗技术具有省工节本效应。2005年试验中,无土育苗棉花前期活棵慢,发苗迟,苗间差异大。9号台风以后,秋桃成铃率降为最低,表明其根系比较浅,抗御干旱和雨涝的能力较差。  相似文献   

6.
以转Bt基因抗虫棉品种泗抗3号为材料,采用营养土塑料穴盘育苗的方式育苗移栽,探讨了地膜覆盖对棉花营养土穴盘苗产量及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技术可显著提高棉花营养土穴盘苗单株成铃数、铃重和籽棉产量,其中单株成铃34.0个、铃重6.26 g,最终籽棉产量达4 270.5 kg/hm2。覆盖地膜促进了穴盘苗对氮、磷、钾的吸收,在盛花后吸收各元素所占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7.
周口市棉花种子优质高效繁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河南省周口市棉花种子优质高效繁殖花栽培技术为:选择好种子繁殖田;宽径钵体,单粒干籽适时播种,双膜育苗;精细移栽,缩短返苗期;优化密度配置,化控塑造高光效群体;科学运筹肥水等措施,所产种子铃大,铃平均粒数多,健籽率高.  相似文献   

8.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显著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与当地主导栽培模式产量对比试验的分析,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能够在新乡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芦管育苗移栽棉的果枝、现蕾和铃数增长在早期显著低于营养钵育苗移栽棉,中后期则增长较快,逐渐赶上和接近对照;蕾、铃脱落则明显少于对照;单铃重及籽棉产量均无明显差异;芦管育苗移栽棉伏桃和早秋桃的铃壳重较低,棉铃经济系数较高,利于棉花经济高效形成.对芦管育苗移栽棉优质高产栽培实践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无土育苗地膜覆盖栽培棉花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地膜覆盖(地膜)和不覆盖(对照)2个处理,就无土育苗棉花在地膜覆盖栽培条件下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形成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膜覆盖苗在移栽后2周就进入快速生长期,解决了无土育苗棉花移栽后缓苗期长、形成老小苗的问题;苗蕾期的长势也快于对照,现蕾、成铃早于对照,由于前期形成大的营养体,中后期能保持较高的现蕾和成铃强度,且铃重较高,有利于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寻棉花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在河南省新乡市适宜种植密度,选择当地主导杂交棉品种豫杂35号为试验品种,采用工厂化育苗无土移栽技术,进行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1.35~3.1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范围内,籽棉产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新乡地区适宜密度为2.25~3.15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对棉花无土砂化育苗进行了试验研究,并总结了育苗及移栽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杨学富  付世好 《现代农业科技》2007,(17):140-140,143
2006年水阳镇开展了棉花无土育苗移栽和营养钵育苗移栽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营养钵育苗,无论前期长势,还是后期产量均明显好于无土育苗。无土育苗前期生长量小,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在同一密度条件下均不如营养钵育苗,适当增加密度可以获取相当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棉花穴盘育苗移栽高产示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对比设计,研究了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与地膜直播栽培方式(CK)对棉花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的棉花生育期较CK长12 d,虽然全生育期整齐度和苗期生长势较CK差,但花期和絮期的生长势好于CK,单株成铃数明显增多,增产显著。棉花穴盘育苗移栽栽培方式可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不同氮素及缩节铵运筹对棉花的源库影响的研究表明 :增施桃肥和增加化控能促进叶面积变化合理 ,后期下降缓慢 ,光合强度提高。在库上表现为单株果节数增多 ,成铃强度提高 ,叶铃比下降。在高肥力条件下 ,增强化控更能增加铃数 ,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以湘杂棉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L934正交设计,分析移栽密度、施氮量及肥料运筹等栽培措施对棉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湖南气候条件与栽培技术体系下,影响产量的主导因子是肥料运筹(C),其次是施氮量(B)和种植密度(A);影响纤维品质的主导因子是施氮量(B),其次是肥料运筹(C)和种植密度(A);移栽密度24 000株/hm2、施纯氮337.5 kg/hm2、肥料运筹(基肥∶苗肥∶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的单位面积产量最高;移栽密度24 000株/hm2、施纯氮225 kg/hm2、肥料运筹(基肥∶苗肥∶花铃肥)配比为3∶2∶5处理的纤维得分最高,纤维品质最优;湘杂棉3号高产栽培应在合理密植的前提下,以株结铃数、单铃质量、衣分为主攻目标,增加施氮量,重施花铃肥,将能提高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  相似文献   

18.
探索不同化控方式对棉花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影响。本试验对棉花产量及株高、铃数、叶片数、果枝数、单株铃重5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分析表明5个农艺性状对棉花产量构成具有一定的影响,其各处理的株高、铃数、叶片数、果枝数、单铃重与产量的相关性并不完全一致,以D3的5个性状与产量关系最为密切,均呈现极显著关系。各处理能使不同因子的结构和性状发生一定变化,产量因子的铃数、果枝数、铃重对产量有直接的贡献,生物性状因子对产量有间接效应的影响,而D3可使因子内性状间的协调促进作用更为合理,有益于棉花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棉花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和通径分析及其优质高产栽培途径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根据近几年“泗棉3号”有关栽培试验结果,对其产量组成因素进行了相关和通径分析。偏相关分析表明:泗棉3号每公顷铃数与产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单铃重和衣分与产量呈不显著的正相关。通径分析表明:每公顷铃数单铃重及衣分对产量的直接作用都是正向的,但以每公顷铃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因此高产栽培应以增加每公顷铃数作为主攻目标,兼顾提高单铃重。栽培中主要通过育苗移栽促早发,结合去早蕾及控晚蕾、适当扩大群体,辅之生长调节剂控制、重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防止早衰等措施,调节棉花盛花结铃期与最佳结铃期高度同步,延长同步期,提高同步期的成铃强度,力争同步期内多结铃,结大铃。  相似文献   

20.
为实现良种良法配套,设计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无土育苗移栽和麦后大苗移栽4个处理,研究了中棉所72适宜的种植方式.结果表明,棉花采用地膜覆盖,结铃较早,成铃较多,产量较高,但种子投入较大;采用麦后大苗移栽,结铃较晚,成铃较少,产量较低,但小麦可以满幅播种,小麦产量高,适合在小麦主产区推广;采用营养钵育苗移栽和无土育苗移栽,棉花产量居中,种子用毒较少,仍为目前比较适宜的种植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