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不同盘播量机插秧对秧苗素质的影响至关重要。通过对新科稻21设置不同的盘播量处理,研究其对其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量为86 g/盘的处理产量最高,实际产量达650.87 kg/亩。  相似文献   

2.
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方法]以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6为材料,研究不同秧龄和播量对水稻机插秧苗苗高、叶龄、成苗率、成苗数、素质、茎蘖动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秧龄和播量对机插秧苗素质及产量有显著影响。其中,20 d秧龄和80 g/盘播种量时机插秧苗素质最好,实测产量最高,达10 263.45 kg/hm~2。[结论]该试验为进一步完善机插育秧技术,加快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播量对水稻钵体毯式育秧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以水稻品种绥粳4号为材料,设置每穴3粒和每穴5粒播种及常规机械播种(125g/盘),结果每穴3粒和每穴5粒的秧苗素质均高于常规播种,其中每穴3粒秧苗素质更高;在30cm×14cm的人工移栽密度下,每穴5粒播种的秧苗移栽水稻产量更高。  相似文献   

4.
不同播种量对双季稻型机插秧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引进的双季稻型井关PZ80型插秧机秧盘(58cm×23cm)播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双季稻型秧盘(58×23cm)芽谷播量以120~140g/盘为宜,秧苗素质好,栽后漏穴率低、缓苗期短,早生快发,秧苗个体与群体生长均衡,产量高。  相似文献   

5.
不同播量对机插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完善盘锦稻区机插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体系,探讨机插秧高产适宜播量。以盐丰47为供试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播量处理,测定不同播量对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为97.5 g/盘的B3处理秧苗素质最好,本田群体生长量适宜,齐穗期和成熟期干物质产量最大,实际产量最高为10.95 t/hm2,比B2、B4、B1、B5处理分别高3.01%、5.80%、8.96%、12.77%。  相似文献   

6.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探讨播量(80、100、120 g/盘)、育秧基质(耕层土、耕层土+育秧伴侣、耕层土+壮秧剂、耕层土+有机质)对不同秧龄(20、25、30、35 d)机插水稻郑稻18号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及育秧基质对不同秧龄郑稻18号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有明显影响,在播量为100 g/盘、秧龄为25 d时可获得高素质秧苗并且水稻产量最高,比同一秧龄播量分别为80、120 g/盘处理的产量提高11.7%、12.5%,比同一播量秧龄分别为20、30、35 d处理的产量提高21.3%、12.5%、29.1%;在播量为100 g/盘条件下,当基质为耕层土+有机肥、秧龄为25 d时可获得高素质秧苗并且水稻产量最高,比同一秧龄耕层土、耕层土+育秧伴侣、耕层土+壮秧剂处理的产量分别提高15.3%、7.7%、5.2%,比同一基质秧龄分别为20、30、35 d处理的产量提高23.7%、16.0%、27.7%。综上,在耕层土+有机肥为育秧基质、播量为100 g/盘、秧龄为25 d时能培育出适合于机插的高素质秧苗,且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7.
机插稻基质育秧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农业废弃物稻草秸秆、菇渣和牛粪加工成的基质为材料,研究了不同配方基质对水稻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牛粪+稻草"基质育秧,其秧苗素质和产量均表现最佳;利用"牛粪+菇渣"基质育秧,秧苗在苗床上表现为苗体矮小、叶色偏黄,但并不影响在大田期的生长,最终结果产量略高于对照。因此,从机插稻商品化统一育秧、减轻取土难问题考虑,两种配方基质均可作为育秧基质。  相似文献   

8.
播量对滨海稻区机插水稻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4年、2015年连续2年以盐丰47为试验材料,采用小区对比试验,通过设置不同播量处理,探讨播量对水稻群体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逐渐减弱,秧苗抗逆性偏弱,缓苗期长,有效分蘖节位少,虽栽插苗数多,但高峰苗到达延后,后期茎蘖消亡快,成穗率降低;2年试验以播量为100 g/盘左右的B_2、C_2处理秧苗素质最好,齐穗期、成熟期干物质产量最大,水稻群体生长量适宜,实际产量最高,分别为11.46、10.99 t/hm~2,分别比B_1、B_3,C_1、C_3处理高5.69%、10.05%,2.23%、6.22%。  相似文献   

9.
不同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机插水稻秧苗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播量及基质配比对机插水稻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量及育秧基质对机插秧苗素质有明显影响,不同播量及不同基质配比的秧苗素质不同,较低播量(每平方米芽谷300~400 g)和适宜的基质配比[土与谷壳体积比1∶(2~3)]能培育出适合于机插的高素质秧苗。  相似文献   

10.
稀播长秧龄对秧苗素质和产量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金粳818为试验材料,研究了7寸盘中不同播种密度和不同秧龄对秧苗素质、栽插质量、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每个7寸盘种植2 500颗苗,秧苗素质和产量均较高;秧龄过长导致秧苗素质降低,秧龄为28 d时,秧苗素质较好,产量也处于较高水平,栽插质量也比较高。所以7寸盘种植2 500颗苗、秧龄28 d为最佳的播种密度和秧龄组合。  相似文献   

11.
水稻新品种盐粳228配套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小区对比试验方法,探讨了播量、行距、施氮量对水稻新品种盐粳228生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大、中、小播量,小、大行距条件下,所对应各处理单位面积最高茎蘖数、收获穗数与施氮量均呈正相关,成穗率与施氮量均呈负相关。在低氮量条件下,缩小行距,通过适宜增加基本苗数,有利于促进水稻增产;在中氮量条件下,通过扩大行距,提高秧苗素质,移栽适宜的基本苗数,可促进水稻增产;在高氮量条件下,只有通过扩大行距,提高秧苗素质,移栽适宜的基本苗数,才能促进水稻高产与稳产。在本试验条件下,水稻新品种盐粳228可获得700.9 kg/667m2的高产。  相似文献   

12.
播期和播量对水稻生育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播期和播量二因素三水平随机试验设计,研究了水稻秧龄和播量在抗逆方面的作用。结果表明:早播、稀播秧苗综合素质好,抗低温、抗盐碱能力强,可提早出穗,提前成熟3-5d,提高产量7.7%-15.0%。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双季机插晚稻适宜的播种量,为水稻机插秧技术推广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H优518和陆两优996为材料,研究不同播量(22.5、37.5、52.5和60.0 kg/hm2)对机插晚稻秧秧苗素质、分蘖动态、生育期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不同播量对机插双季晚稻秧苗素质、分蘖能力、生育期和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播种量的增加,秧苗素质、茎蘖成穗率、有效穗数、每穗粒数、实粒数和千粒重均呈下降趋势,水稻植株全生育期有所缩短.水稻产量随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间产量差异明显.[结论]在该研究中,H优518和陆两优996作双季晚稻机插栽培时,播种量以52.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旱直播稻高产稳产的适宜播量,特进行旱直播稻不同播量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随播量增加,各期苗数相应增加,但个体素质随之下降。产量构成除穗数呈增加趋势外,其余因素均呈减少趋势。在适宜播量范围内,随播量增加,产量有少许增加但不明显,播量过大产量反而减少,同时倒伏风险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5.
北方稻区杂交粳稻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水稻高产条件下的栽培模式,增加水稻产量,本研究采用规范化设计,以辽优9466为试材,研究了氮、穗肥施用、播量、插秧穴距和苗数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各试验因素对杂交稻产量的影响为施氮量>播量>插秧穴距>插秧苗数>穗肥施量.增施氮肥、适当降低栽插密度是实现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在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栽培措施的适宜取值为:施氮量172.4~177.6 kg/hm2,穗肥施量14.1~15.9 kg/hm2,播量2.2~2.4粒/钵,插秧穴距484.2~515.8 cm2,苗数2.9~3.1 株/穴,按此栽培方案,可获得9.97 t/hm2以上的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了给水稻无盘旱育抛秧技术配套合适的"旱育保姆"使用剂量,2009年在南丹县城关镇进行了不同用量无盘抛秧剂"旱育保姆"处理对秧苗素质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4个不同剂量处理间理论产量随着"旱育保姆"使用剂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际产量以"旱育保姆"剂量350g/667m2处理的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一、试验目的 采用不同的芽种播种量,试验不同芽种播种量与秧苗素质的关系,使农户了解芽种播量对秧苗素质的影响。为水稻播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通过不同播种量(300~1 500 kg/hm~2)处理获得了不同素质的秧苗,研究秧苗素质对水稻产量、干物质分配及光合特性的影响,为不同秧苗素质水稻高产群体构建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较好的秧苗素质有利于水稻高产群体的构建,与秧苗素质较差的处理(播种量为1 500 kg/hm~2)相比,秧苗素质较好的处理(播种量为900、600、300 kg/hm~2)产量分别提高了13.99%、15.76%和11.79%,地上部总生物量分别增加了30.68%、22.52%和23.12%,功能叶片SPAD值分别提高了3.50%、4.55%和2.93%,差异均达显著水平;秧苗素质主要影响水稻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_2浓度,而对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温无显著影响。因此,构建适当的水稻群体,提升水稻功能叶片的光合性能,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是提升水稻产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研究水稻不同育秧方式对秧苗素质、产量构成及实际大田应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钵育秧盘和毯式秧盘育秧方式的秧苗素质和产量构成均优于常规纸盘,其中钵育秧盘表现最好,产量为559.3kg/亩,较常规纸盘增产4.1%,但毯式秧苗更适合在实际大田生产中使用,且其产量及抗逆性均较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分析不同播量下杂交籼稻品种的机播育秧秧苗素质差异及秧苗素质与种子性状的关系,并根据关键的秧苗性状筛选出适合于四川地区机械化播种的品种。【方法】选取西南地区选育的27个杂交籼稻品种进行了种子性状和机播育秧秧苗素质考察工作。【结果】(1)杂交籼稻种子的形态特征受自身遗传特性的影响明显,不同品种间有显著差异;(2)采用机械流水线播种方式播种后,所育水稻秧苗受品种和播种量的影响显著,秧田生长状况差异明显。千粒重较低、长宽比相对较小的品种机播育秧秧苗素质和出苗均匀度较好,低播量水平下秧苗素质和出苗均匀度较好;(3)千粒重与株高和叶面积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秧苗均匀度与千粒重、粒长、长宽比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粒宽、粒厚、发芽率呈正相关关系;(4)初步筛选出绿优4923、F优498、隆两优1146等适宜机播的10个品种。【结论】不同播量下杂交籼稻品种的机播育秧秧苗素质差异明显,低播量下(60 g/盘)秧苗素质较好,选用千粒重较低,长宽比相对较小的种子有利于机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