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平菇播种后至出菇前称为发菌期.此段时期的技术管理程度如何,是决定平菇菌丝体能否在培养料中正常发育,能否获得今后平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取决于生产成败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至关重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平菇生产者认为平菇易种,管理粗放,播种之后往往忽视了发菌期的科学管理,掉以轻心,从而导致了平菇的减产欠收,严重者甚至血本无归,失败绝收.目前正值平菇秋季栽培的最佳季节,为了帮助广大生产者正确掌握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现将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浅述如下.发菌期的管理归纳起来即为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一、小白平菇1.配方。新鲜小白平菇8千克,白糖45千克,柠檬酸0.15千克。2.选料。选八九成熟、色泽正常、菇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形基本一  相似文献   

3.
介绍林下平菇秋季栽培技术,包括培养料的配制及装袋接种、菇棚搭建、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内容,以为平菇秋季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1.材料。新鲜小白平菇,白砂糖,石灰水,柠檬酸。2.选料。选择八九成熟、色泽正常、菇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型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异味的合格级小白平菇为坯料。3.制坯。用不锈钢小刀将小白平菇脚逐朵修削平整,菇脚长不超过1.5厘米。4.灰漂。将鲜坯料放入100∶5的石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食用菌栽培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绣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子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籽壳配方后,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子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比全用一枝黄花的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籽壳对照。其中平菇和姬菇栽培的产量分别增加19.05%、80.77%,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和绣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一枝黄花+棉籽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和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和73.07%,平菇高达117.04%,绣珍菇较低。  相似文献   

6.
平菇是世界上主要栽培食用菌之一,栽培产量仅次于双孢蘑菇、香菇,平菇,以其栽培原料适应性广,易于栽培,生产周期短,产量高且营养丰富而得到广泛推广[1].小白菇又名小白平菇,其菇体洁白、菇形美丽、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近年来新开发的平菇种类之一,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7.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来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陈建辉 《北京农业》2004,(12):20-20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温室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根据夏邑县气候条件,从菇房建设与消毒、培养料制备、装袋和灭菌、接种、日常管理、出菇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温室平菇的栽培技术,以期为温室平菇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月份-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月份~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潮~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平菇锯末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选用优良菌种,加强发菌期管理,出菇期管理,后期喷施营养液,加强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平菇锯末高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3.
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薛贞明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33-134,140
介绍了平菇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菌种制作、菌棒制作、出菇期管理、适时采收、转潮期管理等内容,以供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菇房准备、菇房消毒、培养料的准备、培养料的科学配制、拌料、装袋与灭菌、接种与培养、出菇期的管理等方面介绍平菇温室熟料栽培技术,以期为平菇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除鲜食,加工成干品,或盐渍、罐藏外,还可以深加工开发利用,制成各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蜜饯、调味品、糖果、酒类等,这对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大有裨益。下面介绍几种食用菌加工成蜜饯的方法。一、小白平菇蜜饯1配方:鲜品小白平菇80公斤,白砂糖45公斤、柠檬酸015公斤。2选料:选入八九分成熟,色泽正常。菇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型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异味的合格级原料为坯料。3制坯:用不锈钢小刀将小白平菇脚逐朵修削平整,菇脚长不超过15厘米。4灰漂:将鲜坯料放入100:5的石灰水中,每50…  相似文献   

16.
牟水元 《今日农村》2006,(11):45-46
食用菌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除鲜食加工成干品,或盐渍、罐藏外,还可以深加工开发利用,制成各种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蜜饯、调味品、糖果、酒类等,这对进一步提高食用菌的经济效益大有裨益。下面介绍几种食用菌加工成蜜饯的方法。小白平菇蜜饯1.配方鲜品小白平菇80公斤、白砂糖45公斤、柠檬酸0.15公斤。2.选料选入八九成熟,色泽正常。菇形完整、无机械损伤,朵型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异味的合格级原料为坯料。3.制坯用不锈钢小刀将小白平菇脚逐朵修削平整,菇脚长不超过1.5厘米。4.灰漂将鲜坯料放入100:5的石灰水中,每50公斤生坯需用70公斤石灰水…  相似文献   

17.
夏玉米套种平菇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选择、适时早播、合理密植、平衡施肥、灌溉与防涝、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并从品种选择、培养基配方、菌包制作、温湿度管理、通风与透光、出菇期管理等方面介绍了平菇栽培技术,以期促进夏玉米套种平菇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正> 1、配方。鲜品小白平菇80公斤,白砂糖45公斤,柠檬酸0.15公斤。2、选料。选八九分成熟、色泽正常、菇形光整、无机械损伤、朵型基本一致、无病虫害,无异味的原料为坯料。3、制坯。用不锈钢小刀将小白平菇脚逐朵修削平整,菇脚长不超过1.5厘米。4、灰漂。将鲜坯料放入100:5的  相似文献   

19.
结合教学生产经验,从菌种选择、场地选择及设施要求、原料配制及装袋、接种及发菌管理、出菇期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等6个重要环节总结了夏季平菇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平菇作为我国主栽食用菌种类,由于其所需栽培设施简单,栽培技术易于掌握,且营养丰富,市场销量大,所以备受菇农和消费者的青睐.平菇的栽培模式自20世纪70年代生料栽培成功以来,历经床架栽培、阳畦栽培,到目前的袋式立体栽培.由于袋式栽培占地少、空间利用率高且易于管理和控制,所以广为菇农所采用.从播种到出菇的发菌期管理是制约平菇栽培成功与否及产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我们在多年指导农户的生产过程中,就袋栽平菇发菌期常见的问题及对策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