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阐述了陕西自"四五"以来的甘薯品种研究进展以及"十五"以来甘薯产业研发取得的主要成就,进一步分析了陕西甘薯产业发展现状、存在的技术需求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甘薯是一种传统的粮食作物,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对甘薯营养价值的重新认识,食用甘薯成为城市生活的"时尚"。甘薯鲜食的比重越来越大,市场价格也不断提高,但是普通甘薯的薯块大,食用时量多且不易蒸煮。"迷你型"甘薯逐步进入人们特别是城市居民的视野,备受青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燃料乙醇用甘薯新品种选育"项目的立项背景、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取得的成果及今后甘薯育种研究的设想。  相似文献   

4.
甘薯(红薯、地瓜)通常作为粗粮和饲料消费,价值极低,但具有极大的加工增值潜力。"辽薯5号"是一个高产、优质、适宜加工的甘薯新品种,红皮红心,色泽鲜艳,富含胡萝卜素、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适用于甘薯脆片的加工。  相似文献   

5.
张贵景  苏玉鹤 《福建农业》2012,(6):12+15-12,15
甘薯又称番薯、地瓜,甘薯茎叶菜俗称"过沟菜",属旋花科甘薯属甘薯种,一年生草本植物。甘薯茎蔓的嫩尖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及钙、磷、铁、矿物质等。  相似文献   

6.
地膜栽培技术对甘薯生长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甘薯产量,笔者比较了露地栽培和地膜栽培对"苏薯8号"甘薯生长过程的影响,并总结出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7.
"济薯18号"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紫色甘薯新品种,2007年通过了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食用型紫色甘薯品种,薯蔓紫色、长度中等,分枝5~6个;叶片心形带齿、绿色,叶脉紫色;  相似文献   

8.
生物质能源是四川省重点发展的"十大优势特色种植业"之一。生物质能源可利用的资源非常丰富,其中甘薯加工燃料乙醇是四川发展生物质能源的重要途径。甘薯经过发酵、精馏可生产纯度高达99.9%以上的乙醇.乙醇加入化学变性剂后与汽油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如在汽油中掺入10%的纯度为99.9%以上的乙醇)后就可得到乙醇汽油,这样,普通的甘薯就转化成了生物质液态燃料。  相似文献   

9.
童玲 《当代农业》2014,(24):20-20
日前,正值甘薯收获之际,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双沟镇里热热闹闹。田里开着拖拉机正忙活的人叫王金良,自2011年家里的土地被流转后,他就成了"打工一族"。现在,他每天来回拖运甘薯十六七趟,每趟50元,这几个月就赚了近5000元。在双沟镇,1万多亩地被流转了出去,30多位承包商开始在这里种植甘薯.家住青阳镇的唐成义就是其中之一。2011年,他在双沟镇流转了130亩地种植甘薯,原本做印刷生意的他,是个十足的“门外汉”,可当地1家甘薯加工企业的出现给了他信心。  相似文献   

10.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能源型甘薯新品种"泰中9号"是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合作,2004年以徐薯18为母本,放任授粉选育而成。该品种参加了2007年-2008年山东省组织的甘薯新品种区域试验,6个点两年平均鲜薯产量2299.69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37.71kg/667m^2,增产幅度为17.21%;薯干产量701.39kg/667m^2,比对照增产99.64kg/667m^2,增产幅度为16.56%;2009年参加山东省甘薯新品种生产试验,4个点平均鲜薯产量2108.93kg/667m^2,比对照徐薯18增产323.65kg/667m^2,增产幅度为18.13%,薯干产量730.34kg/667m^2,比对照增产87.68kg/667m^2,增产幅度为13.66%;增产淀粉19.06kg/667m^2。三年试验的平均烘干率为32.27%,淀粉率为21.74%,属于高产、高干、高淀粉型甘薯新品种,可作为能源型的甘薯新种质。2010年通过山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引进脱毒甘薯"龙薯9号",两年大面积试验试种,总结出在德化县高产栽培的配套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李志超 《北京农业》2010,(12):18-18
近日,第三届北京大兴"庞各庄杯"全国甘薯擂台赛举行。经过层层评比,北京市大兴区农民张红梅带来的豫薯10号以22.8千克的绝对优势夺得薯王综合类冠军。  相似文献   

13.
甘薯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金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42-143
通过对甘薯施用氮、磷、钾3种肥料的"3414"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 11.19kg/667m~2、P_2O_5 3.06kg/667m~2、K_2O 23.19kg/667m~2,施肥利润为1522.64元/667m~2;最大的氮磷钾施肥量为N 11.88kg/667m~2、P_2O_5 3.31kg/667m~2、K_2O 24.43kg/667m~2,甘薯产量为5094.53kg/667m~2。  相似文献   

14.
1危害症状甘薯茎线虫病谷称"糠心病"、"空心病"、"空梆子",是一种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主要危害薯块,其次是薯苗和薯蔓,还可以在窖藏期引起烂窖,育苗时导致烂床,一般对薯蔓伸长和薯块发育无明显影响。病薯症状分为糠心型和裂皮型。糠心型:由薯苗和种薯带病,  相似文献   

15.
[目的]在有限的耕地上,在基本不影响大宗粮食作物生产的前提下,利用0.5熟光热资源,扩大马铃薯种植面积。[方法]通过填闲复种和间套增种,分区构建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新模式,提高马铃薯单产和效益。[结果]在平原丘陵区稻田构建"秋马铃薯/油菜-水稻"、"冬马铃薯-水稻-秋马铃薯"和"秋(冬)马铃薯-水稻"等3种新模式;在平原丘陵区旱地构建"春(冬)马铃薯/玉米/甘薯"、"春(冬)马铃薯/玉米-秋马铃薯"和"小麦+冬马铃薯/玉米/甘薯"等3种新模式;在高原山区构建"春马铃薯/玉米"新模式。[结论]新模式复种指数200%~300%,积温利用率68.9%~93.4%,光能利用率0.98%~1.59%,秸秆利用率50%~100%。与传统种植模式相比,新模式全年产量提高2.6%~93.0%,效益增加15.8%~284.3%。马铃薯多季高效种植模式已成为四川农作物增产增收的主体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一日三餐,常食精米细面、鸡鸭鱼肉,结果使得"富贵病"长驱直入。于是,五谷杂粮又成新宠。的确,粗粮与细粮搭配,可防止饮食调配不当造成的营养不良和由此产生的各种营养性疾病。五谷杂粮是个"大家族",诸如有籼米、秫米、小米、玉米、荞麦、黑豆、蚕豆、红豆、绿豆及甘薯等等。  相似文献   

17.
"浙薯75"是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甘薯新品种,2008年通过浙江省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认定。在诸暨市试种表现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的特点,生产上可作加工和鲜食兼用品种种植。为促进其推广,介绍其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连城县紫甘薯主要病虫害有甘薯瘟、甘薯细菌性黑腐病、甘薯蔓割病、甘薯黑斑病、甘薯病毒病、甘薯小象甲、甘薯大象甲、烦夜蛾和甘薯麦蛾。在研究其发生特点的基础上,从培育无病壮苗和大田期病虫防治方面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19.
对甘薯羽状斑驳病毒、甘薯病毒Y、甘薯病毒G、甘薯潜隐病毒、甘薯轻型斑点病毒、甘薯脉花叶病毒6种侵染甘薯的马铃薯Y属(Potyvirus)病毒及其分子生物学进行了综述,并对甘薯病毒的鉴定及甘薯脱毒种苗的检测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主要进行了淀粉甘薯、鲜食甘薯和紫心甘薯产量比较试验,筛选出淀粉甘薯、鲜食甘薯和紫心甘薯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