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畜禽业》2013,(2):5
<正>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文件要求,提升食品安全水平,改革和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制,加强综合协调联动,落实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监管责任,加快形成符合国情、科学完善的食品安全体系。文件要求,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农业生产过程环境监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产》2013,(5):5-6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国家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国务院机构改革的重点之一,就是推进相关食品监管机构和职责整合,设立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对生产、流通、消费环节的食品安全实施统一监督管理。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食品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2012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既为今后的食品安全监管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大家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切实贯彻到我们所做的具体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3.
一、面临形势 近一段时间.关于食品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内外媒体和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如今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不仅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而且上升到国与国之间经济贸易纠纷、甚至是政治议题的重大问题。2008年奥运会将在我国举办.国际上不少人以挑剔的目光审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为加强这方面管理工作,温家宝总理7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题研究加强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工作,审议并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  相似文献   

4.
当前,食品安全成为人类共同话题,食品安全不仅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稳定与发展。对动物检验检疫在动物性食品安全中的作用及其需要改进的措施等方面作以阐述,推动中国动物检疫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5,(10)
<正>被称为"史上最严"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新法条文由原来的104条增加到154条,重新定位了当今食品安全的监管领域,拓展了监管范围,加大了行政处罚与问责力度。新法强化了食品安全刑事责任的追究。新法规定,对非法添加化学物质、经营病死畜禽等行为,如果涉嫌犯罪,直接由公安部门进行侦查,追究刑事责任。对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处有  相似文献   

6.
欧盟最新食品安全政策调整对我国渔业生产和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最近几年,由于疯牛病、二恶英等食品污染事件的爆发,食品安全问题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保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重振消费者的信息,各国政府努力改善各自的食品安全状况,出台了加强食品安全的政策和措施。但是,问题在于,随着全球一体化市场进程的加快,各国制定的食品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不再是仅仅适用各自国内的市场管理,同时,也越来越影响到出口国的利益。有些食品安全政策和法律法规已经妨碍食品的国际贸易,并形成新的非关税贸易壁垒。应当说,目前各国政府特别是发达国家在有意  相似文献   

7.
浅谈我国食品安全与绿色食品的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食品污染与食品安全1、食品污染及其分类所谓食品污染,是指食品从原料的种植、生长到收获、捕捞、屠宰、加工、贮存、运输、销售到食用前的整个过程的各个环节,都有可能被某些有毒有害物质进入食品而使食品的营养价值和质量降低而对人体产食品受污染程度的不断加剧,使食品的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984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发表题为《食品安全在卫生和发展中的作用》的文件,对食品安全性做出的权威性定义为:“生产、加工、储存、分配和制作食品过程中确保食品安全可靠,有益于健康并且适合人们消费的种种必要条件和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2016年1月,广东省江门市食安委到台山开展2015年度食品安全工作考核,重点对机构改革、日常监督、食品安全宣传等情况进行考核。检查组随机抽查了5家食品、农产品企业,先后实地检查了台山一中饭堂、宝路水产养殖公司、达利糖果厂、富城市场,并对水步食药监所和水步镇政府、台城街道办履职情况进行检查核实。  相似文献   

9.
<正>从2003年探索建立食品安全综合监督体制开始,我国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改革已经走过近10年的探索历程。10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改革不断深化。《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食品安全监管理念发生重大变化;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成立,食品安全高端协调机制建立;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立,食品安全科学治理的基础加快形成;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广泛开展,全社会食品安全意识稳步提高。一、世界各国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动态     
《水产养殖》2015,(4):53-54
如何为水产品贴上"身份证"中国水产门户网报道:2014年,最受社会关注十大焦点问题,食品安全仍居首位,这已经是食品安全问题连续第三年位居"最受关注的十大焦点问题"榜首。近几年来,国家、各地政府和相关监管部门十分重视食品安全工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范食品市场,尤其是加大了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当然,要提升食品的安全性,单靠在食品流通环节的监管是不够的。遵循"从源头到餐桌"的食品流转过程,如何加强食品溯源监管工作,也是确保食品安全的一项重点工作。为食品溯源,等于是给食品贴上"身份证",这需要建立一套信息完整的可追溯体系。该系统必须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日益增长的经济条件下越来越高,人们对生活水平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食品安全等各种危及到人们身体健康的因素给予更多的关注。基于食品安全问题,分析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中面临的困境,并给出针对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21,(1):49-50
为人类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就是动物性食物,动物类食品包括畜禽肉、各种蛋类、水产类、奶及其奶制品。近年来,国际、国内动物食品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如何降低这些动物性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率,让人民群众享受安心菜篮子,做好动物检验检疫工作是把好食品安全最重要的一道关口。就动物性食品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和动物检验检疫对食品安全的作用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从农田到市场,麦咨达试图在整个过程中提供食品安全的一站式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食品。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研究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的热点科研领域。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以Web of Science科研资源库为基础,对2000—2017年间中国食品安全研究出版文献从数量、机构、引用、研究方向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明晰中国食品安全研究的发展轨迹与现状。结果显示,中国食品安全研究活动历经3个发展阶段,研究日趋活跃,发表文献数量日益增多;食品安全研究文献的多机构及与国外的合著情况增加,其中与美欧机构合作较多;发表文献的引用率、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的文献发表量持续增加,但与世界特别是先进国家还存在差距;在具体研究方向的分布上,中国与世界食品安全研究的交叉研究热点既有共性也有差异,其中共性表现在化学、农业同为世界和中国在食品安全研究领域交叉较多的方向。上述研究结果说明,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研究水平与影响力逐步提高,已成为世界食品安全研究领域的积极一员,但在H-index、高被引文献等方面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一定差距,中国的食品安全科研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5.
2009正全运会召开在即,济南海鲜大市场于4月3日特别启动了筑食品安全防线活动,旨在联合社会各界共同打造一个绿色、无污染、无食品安全隐患的海鲜市场,同时向全市食品流通行业发起倡议,倡导广大食品流通领域从业人员共同遵守食品安全法,迎和谐全运,筑食品安全防线。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4,(6)
<正>新京报讯:6月11日上午,在2014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开幕式上,国务院副总理汪洋表示,将在全国建立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汪洋说,要加快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建设,建立食品安全红、黑名单制度,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损的激励约束机制。让不讲诚信者付出高昂  相似文献   

17.
自HACCP的提出、应用到日渐完善已经历了二十多年的时间,它被证明是当今食品安全生产最有效的体系。水产食品加工厂能否实施HACCP管理程序,直接关系到其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及出口创汇。本文阐述了HACCP的发展、内容以及我国有关主管部门所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普青云 《畜禽业》2011,(10):6-8
食品安全倍受世人关注,当前法律、法规和与其相配套的规章尚未完全建立,食品安全涉及环境、水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各个环节,涉及多部门。基础设施滞后,监测设备、手段落后,技术水平普遍偏低的现实,食品安全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9.
食品安全评价及其方法简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是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的重要内容。本文综述了食品安全综合评价的各种方法,为食品安全综合评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畜禽业》2021,(2)
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不断涌现,食品溯源体系建设在我国受到了越来越多地关注,被公认为是管理和控制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对比国内、国外溯源体系的建设,着重分析了溯源体系的基本情况,提出了我国食品安全溯源体系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