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不同宽窄行及播种密度对玉米弘大8号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对紧凑型玉米弘大8号进行6种不同宽窄行和5种密度的组合试验。探讨紧凑型玉米的最佳宽窄行行距和密度。结果表明: 在不同的宽窄行行距下弘大8号的最佳种植密度不同,最佳种植密度分布79500-91500株/hm2之间;同一密度不同的宽窄行处理,弘大8号的产量不同,宽行80 cm窄行40cm的产量最高。在种植密度较大的条件下,实行宽窄行种植可增产。弘大8号的最佳宽窄行行距和密度组合是:宽行80 cm窄行40cm,密度79500株/hm2,产量为9950 kg/hm2。  相似文献   

2.
稻田免耕油菜不同行距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表明,油菜免耕等行距移栽产量最高,其次是宽行窄距,宽窄行产量最低,但各处理间产量未达到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不同带距配置种植方式对高粱品种红缨子产量的影响,设计不同带距配置方式对红缨子群体质量、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最适宜种植方式下,通过改变种植的宽窄行距、株距和移栽株数的不同设置可以寻找出带距及移栽株数最合适的配置,红缨子高粱在遵义采用宽窄行种植(宽行80cm+窄行40cm)×27.5cm),穴栽2株时产量最高,达490.01kg·(667m~2)~(-1),产量最低的是宽窄行((宽行80cm+窄行40cm)×41.5cm),穴栽3株种植方式,只有390.53kg·(667m~2)~(-1),但各带距处理的小区产量经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为薏苡高产栽培提供参考依据,采用2 因素裂区设计,设置2 种行距(等行距、宽窄行)和4 种密度(7 万、6 万、5 万、4 万株/hm2),研究不同的种植方式对薏苡花后光合生理、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改善了薏苡的群体结构,提高了叶片光合性能和籽粒灌浆能力,与等行距种植的薏苡相比,4 种密度种植的薏苡产量分别提高7.87%、7.90%、7.87%和8.75%;种植密度对薏苡产量影响显著,2 种行距配置的薏苡都以种植密度为5 万株/hm2时产量最高,分别达到4544.1、4901.9 kg/hm2。薏苡的适宜种植密度为5万株/hm2,宽窄行种植是薏苡高产栽培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茶肥1号"种子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种密度为2 667株/666.7m2(行距×株距为50.0cm×50.0cm)处理茶肥1号种子产量最高,平均产量为121.38kg/666.7m2,较其他处理增产4.5%~24.1%。  相似文献   

6.
行距配置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不同行距配置对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及光合性能的影响,明确山西省春玉米栽培适宜的种植行距,本试验于2015年在山西省农科院东阳试验基地展开,以‘大丰30’为试验材料,设置宽行种植(80 cm)、窄行种植(40 cm)、宽窄行种植(80 cm+40 cm)和等行距种植(60 cm)4种行距处理,分析了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叶面积指数(LAI)、光合参数及产量对不同行距处理的响应。结果表明,宽行种植和宽窄行种植较窄行距种植和等行距种植,玉米株高、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降低;抽雄期和灌浆期,不同节间茎秆硬皮穿刺强度和弯曲性能提高,LAI、叶片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提高;穗长、穗行数、行粒数、百粒重提高,产量分别提高17%、9%以上,且宽窄行种植更具优势。此外,抽雄期至成熟期,玉米籽粒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叶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总之,宽窄行种植(80 cm+40 cm)有利于提高玉米茎秆抗倒伏特性,提高光合作用,优化产量构成,提高籽粒产量,可为山西省玉米种植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探寻遵义市酒用高粱的合理种植规格,以高粱品种红缨为材料,研究等行距和宽窄行处理对其产量和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等行距栽培产量和效益高于宽窄行栽培,等行距栽培(行距60cm,穴距27.75cm,穴栽2株)产量最高,为398.03kg·(667m~2)~(-1),投入产比达1∶3.65。  相似文献   

8.
对秋薯“龙薯3号”进行了栽插密度、施氮量、施钾量及氮肥施用法四因素正交高产试验,结果表明,组合3(A1B3C3D3),即每666.7m2插植3000株,施氮12kg,施钾18kg,氮肥施法采用前多后少为最优组合,小区平均产量最高达68.4kg;其次为组合7(A3B1C3D2),即每666.7m2插植4000株,施氮8kg,施钾18kg,氮肥施法采用等量分施,小区平均产量达65.2kg。施钾量对产量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栽插密度和施氮量,氮肥施用法的影响最小。另外就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结构的影响作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不同种植方式对大豆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黄淮海地区存在传统"贴茬"的播种习惯和缺乏专用大豆播种机械的困难,所造成的产量低、田间管理难等问题,探讨了黄淮海地区大豆最佳种植方式。在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试验地,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3次重复,对4个品种‘周豆21’、‘周豆22’、‘周豆23’、‘中黄13’在同一密度、5种行距配置方式(ABCDE)下产量及农艺性状的数量差异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周豆21’、‘周豆22’和‘周豆23’均在C处理时产量最高分别为4172.40、3823.65、4088.25 kg/hm2;对于4个品种,ABCD各处理与E处理之间产量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C与E两处理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性水平。4个品种在宽行0.4 m、窄行0.2 m种植方式(C处理)时分枝荚数、总荚数、百粒重各项指标为最优。因此,‘周豆21’、‘周豆22’、‘周豆23’3个品种在密度为18.75万株/hm2下,宽行0.4 m、窄行0.2 m的种植方式更能发挥群体优势,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播种密度对甘蔗产量及土地复合产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适宜甘蔗套种的马铃薯最佳播种密度和栽培模式,为甘蔗套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推广工作提供理论依据,解决蔗区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粮蔗争地的矛盾。采用甘蔗套种马铃薯等行距栽培三重复随机区组试验,行距为1.1 m,马铃薯株距分别为0.20 m、0.25 m、0.30 m和0.35 m,通过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处理条件下甘蔗和马铃薯的经济产量及复合产值。结果表明,在该套种模式下马铃薯的小区产量随播种密度的提高而增加,最低产量为20100 kg/hm2,最高产量为27670 kg/hm2;甘蔗产量随马铃薯播种密度的加大而降低,最低产量为147510 kg/hm2,最高产量为176220 kg/hm2;套种后单位面积土地复合产值比净种条件下增加34.48%~42.24%,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甘蔗套种马铃薯等行距栽培中当马铃薯株距为0.25~0.30 m时,2种作物的产量及土地复合产值最高,经济效益最理想。  相似文献   

11.
不同行距对冬小麦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胜爱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4):194-198
为了寻求高产小麦所需的最佳播种方式和行距,实现冬小麦高产和稳产。2011—2013年在河北省藁城市进行了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影响的大田试验。试验处理包括冬小麦三密一稀(A)、四密一稀(B)和六密一稀(C)三种种植方式,其中三密一稀(A)种植方式为目前生产上大面积采用的种植方式,三种种植方式的平均行距分别为17.6 cm、15.0 cm和11.7 cm。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冬小麦四密一稀(B)种植产量最高,其次为六密一稀,三密一稀产量最低,四密一稀和六密一稀种植的冬小麦产量分别比三密一稀种植的产量2年平均提高12.2%和9.0%(P<0.05)。四密一稀(B)处理与三密一稀(A)处理相比具有增产效应,与六密一稀(C)处理相比农业生产中的可操作性强。因此,建议生产上可大面积推广小麦四密一稀的播种方式。7).。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膜下滴灌条件下西北旱区制种玉米高产节水最佳种植模式。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置了9种宽窄行种植模式处理。窄行间距为30 cm(N30)和40 cm(N40),宽行间距分别为60 cm(W60)、70 cm(W70)、80 cm(W80)、90 cm(W90)和100 cm(W100),其中对于N40处理,没有设置宽行间距为100cm的处理,株距统一为15 cm。结果表明,窄行间距相同时,随着宽行间距增大,株高呈减小趋势、茎粗及叶面积指数呈增大趋势;相同种植密度下,窄行行间距为30cm时,其植株茎粗小、株高高;各处理生育期累计耗水量ET范围约为525.10~545.18 mm;从群体总体产量水平来看,在相同种植密度情况下,N30处理的总体产量水平高于N40处理。[结论]从稳定高产角度考虑,推荐当地膜下滴灌制种玉米种植模式为:窄行和宽行种植间距分别为30和70 cm。  相似文献   

13.
夏大豆群体内植株分布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于2007—2008年进行, 在相同密度下,设置5种处理,即行距×株距分别为A:18 cm×18 cm,B:27 cm×12 cm,C:36 cm×9 cm,D:45 cm×7.2 cm,E:54 cm×6 cm,研究其对干物质积累分配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A、B处理叶面积指数分别高出E处理30%、25%,差异显著;A、B处理干物质总量分别高于E处理20%、19%,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A、B、C处理分枝豆荚重量和总豆荚重量显著高于E处理,D、E间无显著差异;A、B处理产量分别高于E处理11%、10%,差异显著,C、D、E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植株分布均匀性变差使群体内部对资源的利用产生激烈竞争,降低了群体叶面积指数,从而使干物质积累量以及分配比例减少,最终导致产量下降。因此,在确定的种植密度下较均匀的植株分布能够使光合产物积累分配合理,形成较高经济产量。由于A、B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而B处理方便于实际生产过程中的栽培管理,所以,本文推荐B处理为大田生产的最优群体。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方式减少玉米增密后对玉米植株产生的不利影响。以‘郑单958'为实验材料,本试验设置了等行距种植,宽窄行种植和双行交错稀植种植3种种植方式,设置3个处理:8.33万株/hm2,12.1万株/hm2和15.1万株/hm2,研究高产夏玉米合理的种植模式。本试验通过增加玉米种植密度,提高了根系干物质积累,增加了棒三叶总面积,提高玉米冠层顶部的日光截获率,将绝大部分的光截获并促使净光合速率(Pn)提前达到最大,在中午强光时进行午休,保护强光下的叶片光合系统免受破坏,进而显著地提高了玉米产量。双行交错种植(SHJC)比单行种植(DH)增产3402 kg/hm2,增产39.83%;比宽窄行种植(KZH)增产2774.7 kg/hm2,增产30.26%。双行交错种植在保证玉米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减少了单株的竞争,保障了个体发育潜力的发挥。双行交错种植方式显著改善了玉米群体的冠层光分布、提高了光合特性,提高了玉米产量;在本实验条件下,双行交错种植方式下15.1万株/hm2的玉米产量表现最佳。这为黄淮海地区玉米高产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高产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行距和穴内插秧密度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明确寒地粳稻优质高产栽培的最佳行距和穴内插秧密度,以优质粳稻品系‘东农09-51’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行距和穴内插秧密度及其互作效应对寒地粳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及RVA特性(除了回冷恢复值)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穴内插秧密度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及RVA特性(除了最低粘度和最终粘度)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二者互作效应对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加工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性状及RVA特性都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其中处理A2B2的产量为最高,为9775 kg/hm2,但其蒸煮食味品质并不是最佳的,较A3B2和A2B3处理稍差,这一点与RVA谱特性分析结果是一致的。从高产和优质的协调以及高效角度考虑,首先要充分利用行距和穴内插秧密度的互作效应,行株距30 cm×10 cm、穴内插秧4棵/穴更有利于提高寒地粳稻产量和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6.
空间配置是影响间作套种作物生长和产量构成的关键因素之一。本研究固定玉米–大豆套作带宽200 cm,玉米采用宽窄行种植,设置4个玉米窄行行距为20 cm(A1)、40 cm(A2)、60 cm(A3)和80 cm(A4)套作处理,2个玉米和大豆净作对照处理,研究行距配置对套作系统中玉米和大豆生物量、根系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作大豆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和红光/远红光比值均低于净作,且随着玉米窄行的增加而降低。套作系统中大豆地上地下生物量、总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从第三节龄期(V3)到盛花期(R2)逐渐增加,但随着玉米窄行的增加而降低。套作玉米地上地下生物量从抽雄期到成熟期逐渐增加,根体积却逐渐降低,但这些参数随玉米窄行的变宽而增加。玉米和大豆在带状套作系统中产量均低于净作,且随玉米窄行的变宽,玉米产量逐渐增加,2012和2013两年最大值平均为6181 kg hm–2,而大豆产量逐渐降低,两年最大值平均为1434 kg hm–2,产量变化与有效株数和粒数变化密切相关。此外,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群体土地当量比(LER)大于1.3,最大值出现在A2处理,分别为1.59(2012年)和1.61(2013年),且最大经济收益也出现在A2处理(2年每公顷平均收益为1.93万元)。因此,合理的行距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套作系统中作物的生长、产量构成和群体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播种方式对不同类型小麦品种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不同种植方式下,对豫麦18号、豫麦21号、豫麦49号、93中6等4个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产量构成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等行距与宽窄行之间产量无明显差异,低播量、高播量下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叶面积系数从开花到乳熟都呈下降趋势,只有93中6呈上升趋势,豫麦21号、豫麦49号、豫麦18号间无差异。豫麦18号灌浆速度最快,豫麦21号最慢,豫麦49号和93中6相比,前者前期灌浆快,后者一期灌浆快,93中6硝酸还原酶活性最高。豫麦18号次之,豫麦21号第3,豫麦49号最低。  相似文献   

18.
夏玉米行距与株距交互作用对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寻求华北平原粮食高产区夏玉米合理的种植密度,实现夏玉米高产和稳产。在大田条件下,进行了以玉米行距为主处理,不同株距为副处理的裂区试验对夏玉米产量及产量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60 cm行距的玉米产量低于50 cm的产量。在行距为50 cm时,以25 cm和28 cm株距的玉米产量较高,且差异不显著,33 cm株距的玉米产量居中,22 cm株距的玉米产量最低。在行距为60 cm时,以22 cm和25 cm株距的产量较高。不同行距和株距对玉米穗粒数的影响较大,各处理间的差异显著,宽行距和宽株距都有利于穗粒数的增加。而玉米的千粒重则受行距和株距的影响较小,60 cm和50 cm行距下的玉米千粒重差异不显著,25 cm和28 cm株距的千粒重较大。因此,华北平原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种植模式中,冬小麦收获后机械播种夏玉米,行株距为50 cm×28 cm组合有利于夏玉米产量的发挥。  相似文献   

19.
The effects of four row spacings (17.5, 35.0, 52.5 and 70.0 cm) and five seeding rates (50, 100, 200, 400 and 800 viable seeds m?2) on seed yield and some yield components of forage turnip (Brassica rapa L.) were evaluated under rainfed conditions in Bursa, Turkey in the 1998–1999 and 1999–2000 growing seasons. Plant height, stem diameter, pods/terminal raceme, total pods/plant, seeds/pod and primary branches/plant were measured individually. The number of plants per unit area was counted and the lodging rate of the plots was scored. The seed yield and 1000‐seed weight were also determined. Row spacing and seeding rate significantly affected most yield components measured. The number of plants per unit area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eding rate and decreasing row spacing. Plant height was not greatly influenced by row spacing and seeding rate, but higher seeding rates reduced the number of primary branches and the stem diameter. The number of pods/main stem was affected by row spacing and but not by the seeding rate. Also, the number of seeds per pod was not affected by either the row spacing or the seeding rate. In contrast, the number of pods per plant clearl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row spacing, but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seeding rate. The plots seeded at narrow row spacings and at high seeding rates were more sensitive to lodging. Seeding rate had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seed yield in both years. Seed yield was similar at all seeding rates, averaging 1151 kg ha?1. However, row spacing was associated with seed yield. The highest seed yield (1409 kg ha?1) was obtained for the 35.0‐cm row spacing and 200 seeds m?2 seeding rate combination without serious lodging problems.  相似文献   

20.
双季糯高粱间作大豆田间配置方式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减轻双季糯高粱连作障碍,优化双季糯高粱、大豆田间配置结构,提高两季作物产量效益,以常规双季糯高粱‘国窖红1 号’、‘南豆12’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田间配置方式对糯高粱、大豆复合种植、净作模式下产量、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种模式下作物总产量、总产值均高于双季糯高粱、大豆净作模式,头季糯高粱产量、千粒重、穗粒重和穗长随厢宽的增加而降低,再生季糯高粱、大豆表现为先增后减的趋势;双季糯高粱总产量最高的为1.7 m开厢处理,达8352.9 kg/hm2,大豆产量最高为1.8 m开厢处理,达1888.95 kg/hm2,两作物总产值、净收益以1.7 m 开厢处理最高,分别为47293.92 kg/hm2、29976.42 kg/hm2,其次为1.8 m开厢处理,以上两处理为最优田间配置方式。产投比以净作双季糯高粱最大,净作大豆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