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晚熟花椰菜品种主要有早慢种(120天)、旺心种(180天)、晚旺心(180天)及慢慢种(210天)等,这些品种可以排开播种,从12月份至翌年4月份均可上市,是冬春淡季及南菜北调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自1984年起,我们两站合作进行晚熟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的研究,成功地选育出一批自交不亲和系,配制出180天类型的丰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一代杂种申花五号,并进行了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浦东新区洋泾乡农业科技站,是上海郊区有名的蔬菜新品种选育单位,技术力量雄厚,选育手段先进。近年来在上级技术部门的支持下承担及参与了多项科研项目,选育的蔬菜新品种获得多项上海市及原川沙县科技进步奖,其中选育的洋杂一、二号粉红番茄,获1993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选育的花椰菜自交不亲和系及申花五号花椰菜,获199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选育的申花七号花椰菜和洋泾黄瓜分别获得原川沙县1992年及1988年科技进步二等奖。上述品种已累计推广近10万亩次,均获得种植单位的好评,累计增加经济效益达2000多万元。现将这些新品种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3.
一、改良城杂五号早中熟大白菜 曾在上海、江苏、甘肃、湖南等地大面积种植,一度成为当地的主栽品种。近年来,因城杂五号抗病性一般,病害时有发生,致使栽培面积逐年下降,亩产值减少。鉴于上述原因,青岛市蔬菜良种开发中心科技人员对原杂交组合进行改良,培育出改良城杂五号。该品种比城杂五号抗病性明显增强,而且单株重有所提高。1994年秋在上海青浦县赵屯乡进行了22个中晚熟品种比较试验,改良城杂五号表现最好,不仅比其他品种抗病,而且单株重也超过城杂五号。该品种在上海地区很受菜农的欢迎。  相似文献   

4.
引进4个花椰菜新品种在广西贺州市进行引种适应性研究和评价鉴定,为筛选出适合贺州市种植的品种。通过调查引进花椰菜的株高、株幅、叶片数、花纵径、花横径、纵横径比、花球形状、紧实度、商品性、始收期、熟性、单花重、地上部分生物产量及折合667 m2产量等14个性状指标,对引进的品种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紫依花椰菜和黄色花椰菜两个品种综合性状优良,分别为中、晚熟品种,花球形状均为扁圆形,紧实度好,商品性好,两者可进一步安排试验,进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播种时期对不同熟期类型花椰菜品种毛花发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早熟品种雪丰80天最佳播种期为7月18日,中熟品种雪王120天最佳播种期为8月25日,晚熟品种无敌九号最佳播种期为8月12日.不同熟期类型花椰菜采取适宜的播种期,可以减少花椰菜毛花发生率,提高花椰菜品质.  相似文献   

6.
十年来我们从荷兰、美国、日本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共引入300份花椰菜材料。经试种选出适于北京春季栽培的早熟品种Me-chelse Merano和中晚熟品种ErfurterMatra已参加北京市春花椰菜品种评比试验。我们从参试的208份材料中初步探讨了5个不同生育类型品种在北京的引种适应性。 1.极早熟类型英国花椰菜专家Br·Crisp根据花椰菜的起源及生态型划分,该  相似文献   

7.
60年代青岛地区晚熟番茄的主栽品种主要采用我所评选出的‘北京廿一号’。但经多年种植后,种性逐渐退化,60年代末发现该品种对黄萎病感病严重。 1970年又引入‘台湾红’,虽比‘北京廿一号’抗病、产量也较高,但仍不理想。为了解决我市番茄生产中存在的黄萎病严重为害问题,进一步提高番茄的单位面积产量,从1971年开始我所开展了广泛的引种试验,同年秋季由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所国外引种纵引入6个国外番茄品种经1972年初步观察‘弗洛雷德’的总产量最高,亩产4091.9公斤,比‘北京廿一号’增产4.01%-13.00%。1972—1975年我所先后试种了143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晚熟花椰菜于春节前后上市,正值晚冬早春季蔬菜供应空白期.此时菜价高,经济效益好,深受广大花椰菜种植户欢迎.因晚熟花椰菜生长期长,跨越秋、冬、春三季,易发生冻害、病害,所以对品种和栽培技术有严格的要求.温州市神鹿种业有限公司经过多年选育和品比试验,于2016年选育出晚冬早春茬口的花椰菜新品种东海明珠135天.经过近几年浙...  相似文献   

9.
花椰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蔬菜之一,栽培面积迅速扩大,但由于季节,气候以及品种影响,江苏镇江地区主要作早春大棚、夏季、秋季栽培,露地越冬栽培能在春节前后或二三月上市的晚熟耐寒优良品种很少。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镇江市农科所连续多年进行越冬花椰菜品种筛选,以期筛选出适合镇江地区露地越冬栽培的优良晚熟耐寒品种,为本地区农民增创效益。现将2007年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不同播期对西南地区花椰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西南地区夏秋花椰菜的最佳播期,于2014年在云南通海地区分别设置了3个播种期:5月21日、7月11日、9月5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播种期对不同熟性的花椰菜品种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播期对花椰菜生育期影响较大,且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平均每推迟1d全生育期增加0.11 ~0.96 d.其次,随着播种期的推迟,早熟品种产量呈下降趋势,而晚熟品种则相反.因此,综合考虑生育期和产量因素,早熟品种在西南地区夏秋季宜提前至夏季种植,而晚熟品种则宜延后至初秋播种.  相似文献   

11.
花椰菜,简称花菜或菜花,它的食用部分——花球,洁白柔嫩,风味特异,很受消费者欢迎。花椰菜原产欧洲,上海种植花椰菜已有一百余年历史,而川沙县严桥乡又是上海地区花椰菜的发源地。花椰菜的品种较多,一般分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类型。早熟类型有40天(日)、  相似文献   

12.
晚熟大果李新品种─—澳大利亚14号我家于1991年引进澳大利亚14号李,于4月5日以2×4米株行距栽植。1992年就开始见果,1993年株产达3—5公斤。于9月中下旬成熟,颇受消费者欢迎。下面介绍一下该品种生长与结果习性。1.果实性状:果实扁圆形,平...  相似文献   

13.
北京农大系列甜(辣)椒新品种农大40号甜椒:中晚熟品种。该品种生长势强,茎杆粗壮,株型紧凑,具有明显的抗病性和丰产性,亩产可达4000~5000公斤,比各地同类型品种增产20%上.二果实灯笼型,果色浓绿,果大肉厚,单果重可达150克以上,果面光滑,品...  相似文献   

14.
花椰菜属绿体春化型植物,只有通过春化阶段后才能形成花球.因此,春花椰菜栽培必须选用春季生态型品种,即生长期长和冬性较强的中晚熟品种,同时在栽培管理上要人为地进行控制,使其在分化足够的叶片后,再通过花芽分化,形成花球.  相似文献   

15.
《长江蔬菜》2005,(8):49-49
不同品种的花椰菜耐贮藏的能力不同,只有选择耐贮藏品种,才能实现贮藏保鲜,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目前耐贮藏的品种主要以中晚熟品种为主,早熟品种不宜贮藏。按品种生育期长短及当地适贮时期安排播种期,一般应比鲜食花椰菜适当晚播种、晚定植,使收获期赶在上冻之前,过早收获,气温  相似文献   

16.
花椰菜分为硬花型和松花型,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多为硬花型花菜.松花型花椰菜花球松大洁白、生脆可口、鲜美甜爽、久煮不糊,品质明显优于硬花型花椰菜,倍受消费者青睐.松花型花椰菜的蕾枝较长,花层较薄,花球松散,适宜在城市近郊地区种植、市内销售.为筛选出适合在浙江及周边地区种植的松花型花椰菜品种,2008年我们特引进早、中、晚熟22个松花型花椰菜品种,在杭州市种子总站乔司试验基地和浙江大学试验农场同时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为松花型花椰菜的推广提供技术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 选用高产品种 番茄品种不同,其生产能力有较大的差别,像在甘肃日光温室中应用的西红72—4,亩产通常在6500kg左右,而早熟的北京10号亩产仅3000—3500kg,所以选择生产能力高的品种种植是塑料日光温室番茄高产的一个先决条件。一般中晚熟品种比早熟品种产量高,非自封顶的较自封顶的产量高。所以一般在塑料日光  相似文献   

18.
云山1 号系以日本晚熟花椰菜F1 中分离定向筛选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91D 8 5 7 6 2 5 8 为母本,以美国晚熟花椰菜F1 中筛选的高代自交系91D 9 4 2 10 5 6 9 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花椰菜一代杂种,成熟期90 d( 天) 左右,产量比对照品种雪山增产27 .0 % ~42.4 % ,花球洁白,紧实,平均单球质量1.3~2 .1 kg,每667 m2 产量3 100 ~5 200 kg,叶片深绿色,蜡质多,株型紧凑,内叶护球,中抗TuMV。已在华北、西北、东北、华中、华南等地推广应用,推广面积达4 100 hm2 。  相似文献   

19.
<正>花椰菜(Brassica oleracea L Var.botrytis L.)为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是温州市重要的蔬菜作物,也是传统的名、特、优农产品,温州花椰菜种子产业曾一度占据了国内70%的市场份额。但目前温州市生产上应用的花椰菜品种多以中晚熟品种为主,由于生长周期长,成本高,加上采收时间赶上旺季,价格低,效益偏低。  相似文献   

20.
云山2号属春秋兼用型花椰菜一代杂种,母本是从日本晚熟花椰菜Snow Crown F1中分离定向选育的优良自交不亲和系,父本是以津选3198与埃阿利白峰杂交经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代优良自交系52-3-3-6。春季栽培成熟期59d(天)左右,平均单球质量0.63~0.75kg,每667m2产量1575~1875kg,比对照品种雪峰增产 88.0%左右,比雪山增产7.0%~10.5%。秋季栽培成熟期90~95d(天),平均单球质量1.21~1.91kg,每667m2产量3025~4775kg,比对照品种雪山增产13.0%~22.0%。花球呈半球形,洁白,紧实,VC含量755.6mg·kg-1(鲜样),蛋白质含量0.248%,抗TuMV,耐黑腐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