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适时的决定春蚕催青日期是养蚕生产上极其重要的问题,催青日期的决定意味着养蚕生产的开始。我们知这有机体和它的生活条件是统一的,外界环境条件对有机体特性的形成有着决定性的意义。蚕儿的生理作用和行为决定于外界环境条件,而桑叶是外界生活条件的主要因素。所以催青日期的决定主要是桑阡发育和蚕儿发育的统一问题。适时的催青使桑叶和蚕儿配合得好,从收蚁到上簇各龄蚕儿能吃到各龄须要的优良桑  相似文献   

2.
蚕的生长发育与其所处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与蚕的生理需求不符,都会导致其发育不齐。分析了目前生产上存在的诸多不利因素,提出了在蚕种补催青和饲育阶段促使蚕儿发育齐一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提高蚕种产、质量,关键在于各个环节必须有机地配合。 1.确定催青适期,以桑叶雀口后一星期出库催青为好,再根据后期的天气预报作适当调整,(品种是指东肥、苏12)如今年天气,蚕期前温度高,桑叶生长快,蚕期温度低,桑叶生长慢,所以催青要推迟几天。我们场考虑到桑叶的产量,所以适时偏迟一点  相似文献   

4.
蚕种催青的好坏直接影响蚁蚕孵化、蚕茧产量和质量,是养蚕生产的重要环节。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和生产布局的调整,养蚕业从过去较集中的生产队养蚕转变为分散到千家万户养蚕;同时新蚕区迅速发展,养蚕新手多,不懂得蚕种催青工作的重要性。我们发现蚕户把蚕种拿回家后,除个别有加温补湿催青外,大多数都是没有进行  相似文献   

5.
浅谈原种催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守金 《四川蚕业》2008,36(1):25-27
<正>蚕种催青与原蚕孵化、饲养和制种成绩的高低有密切的关系,现根椐生产上遇到的情况,谈谈原种催青应注意的几个问题。1必须掌握催青技术催青温度调节是关系到收蚁整齐与否的关键,春季越年原种的催青要求严格调节好  相似文献   

6.
蚕品种云蚕7、云蚕8发生不越年卵与催青温度、蚕期饲养的温度、光照及桑叶的质量密切相关:在高温30℃或低温15℃条件下催青,下一代有向不越年化性转变,壮蚕期饲养温度过高或过低以及光照时间太长或太短都有发生不越年卵的倾向;饲料桑叶的老嫩对不越卵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梁秀玲 《广西蚕业》2002,39(1):26-26
春季养蚕广西一般是在 3月中旬至 4月上旬 (惊蛰至清明 ) ,这时候的气候特点是低温多湿 ,而蚕是属于变温动物 ,其体温随外界温度的变化而改变。蚕正常生长的适合温度范围是 2 0~ 30℃ ,在这范围内 ,温度越高 ,发育越快。超过 30℃发育的速度则反而缓慢。但是很多蚕农不知道温度低对蚕儿生长发育有影响 ,领回来的蚕种不进行人工加温补催青 ,而是放在自然温度中等待蚕种孵化 ,往往比正常适温催青的蚕种孵化时间推迟 5~ 7天 ,而且孵化不整齐 ,蚁体弱等。养蚕期间温度低于 2 0℃以下 ,也不加温 ,任蚕自然发育 ,使蚕期比正常经过延长 1倍至 2倍…  相似文献   

8.
蚕种催青从丙_2胚子到蚁蚕孵出,时间极为短促,生理变化迅速而又复杂,所受外界环境条件影响很大,特别是温度的影响更为显著。如能合理催青,促使蚁蚕孵化齐一,对养好蚕是重要的前提。古代劳动人民单家独户养蚕,对于蚕种的催青,多是用包袱包好蚕种放在睡床的棉被上,盖上棉衣,或由老年妇女把蚕种贴在  相似文献   

9.
人们从来都认为夏秋蚕比春蚕难养,但是夏秋蚕能不能养好呢?在1958年蚕桑生产大跃进中,实践证明是完全能够养好的,并且可以超过春蚕。兹就我们饲养夏秋蚕的点滴体会,提出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关于催青护理问题,生物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合生命活动的外界环境。家蚕生存的环境条件范围不算小,伹适于顺利完满的完成整个世代的过程,同时又符合人们要求的蚕儿各个发育阶段的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浸酸和催青条件对广蚕三号×7532蚕种孵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蚕三号×7532品种自通过省级鉴定之后,在生产上正逐步扩大饲养。随着养蚕数量的增加,为能更好地把握蚕种在冷藏、浸酸、催青各个环节的技术处理措施,提高蚕种的孵化质量,解决在生产上所遇到的问题,于是我们进行了不同浸酸时间、温度以及不同温湿度的催青条件对广蚕三号×7532蚕种的孵化影响。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生产参考。材料与方法一、供试品种广蚕三号×7532正反交杂种。二、处理方法 1.浸酸处理用产后在75~78°F的常温条件下、经过20小时(以当天18时盛产~  相似文献   

11.
煤气中毒 在蚕卵催青期和小蚕龄期,蚕室温度低,需要加温。如果加温使用煤制品,煤炉上又无排气设施,产生的有毒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硫化氢、一氧化碳等,就会积聚在蚕室内,引起蚕卵和小蚕中毒。蚕卵在催青期中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19,(1):63-63
<正>四川省南充市桃园生物化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1987年创办的蚕业科技型企业。研发的科技产品曾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发明专利等;公司依托行业专家及科技人员,以科技成果转化为契机,广泛的开展跨学科的横向合作,逐渐发展到涉及桑树剪伐设备、切桑机、催青保种智控设备、智能共育室环境控制系统、蚕网、蚕用超声波补湿器、电热升温线、塑料蚕蔟、纸板方格蔟等蚕业配套技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蚕种智能催青保种测控系统该系统能对蚕种催青保种时期的温度、湿度、感光、温差、空气等环境变量进行自动巡回检测,并按照蚕卵发育过程所需的最佳催青保种工艺曲线而自动实施有效地控制,同时修正历史最佳工艺曲线,达到蚕种胚子  相似文献   

13.
通过饲养调节原种催青与原蚕小蚕期温湿度而生产的一代杂交蚕种证明,经过原种催青期、小蚕期适当提高温湿度后,其抗逆性和产量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蚕种催青直接关系到孵化率高低和蚕体强健度,是蚕茧丰收的基础和关键.目前农村小蚕共育弱化,分户养蚕多,蚕种补催青条件差,蚕种分得散.催青工作要达到适时发种,准时收蚁,一次收尽,确保蚁蚕头数,笔者认为,重点要抓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我们课题组前一阶段从家蚕sch群体中选育出来的对高温干燥催青条件敏感的sch种为父本,与广东生产品种“新九”相交制成杂种一代,作雄蚕饲育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其F_1雌性个体在高温干燥催青条件下不孵化,而雄性个体能正常孵化,且雄性个体的幼虫成活率及蛹羽化率相当高,可见高温干燥催青条件对该杂交组合F_1雄性个体的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不良影响极小。该杂交组合的雄蚕饲育比雌雄混养和雌蚕饲育的饲育成绩明显好得多,只要解决了正反交均能控制F_1雌性个体不孵化和提高丝茧经济性状的技术关键问题,在丝茧生产上推广雄蚕饲育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钱保  单怀军 《中国蚕业》2009,30(1):98-99
提高原种催青质量的主要体会是做好催青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健全原种催青制度,规范技术操作,制定原种催青标准,排好发育预计表,及时解剖胚胎并将不同发育阶段的胚胎保护在适宜的环境中,做好收蚁准备工作适时收蚁,为养好原蚕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养蚕生产的蚕种催青,通常是将蚕种放在25~26℃、相对湿度75~85%的条件下保护孵化。对普遍品种而言,催青温度如果超过30℃或低于20℃、相对湿度高于90%或低于60%,均不利于蚕胚胎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蚕卵不能孵化。为进一步探讨高温干燥催青对蚁色限性雌雄蚕体的影响,我们就蚁蚕生命力进行了试验调查。  相似文献   

18.
<正> 小蚕共育是由有技术、善经营、热心于蚕桑生产的单位或农户,建立或改造专用蚕房、设备及桑园,从补催青、收蚁开始对小蚕进行一定规模的规范饲养,直到3龄出售给蚕农。这种小蚕共育不仅符合小蚕生长发育要求,而且经我县多年实践证明,它省劳力、省桑  相似文献   

19.
蚕种(卵)催青期(胚胎开始发育到变成蚁蚕)的经过日数几乎等于蚕儿孵化后开始食桑到熟蚕的经过日数的一半,从这里可以了解催青期的重要了。因为对蚕的胚胎不好好培养,当然会影响蚕儿的健康成长。这问题是老生常谈,可是不少蚕种场、站推广蚕种人员在高温季节对催青工作及蚕种运输工作上均没按规定技术措拖进行,待到蚕业生产出了问题,又不从这些方面去总结经验教训。现在发表李同志等这篇文章,藉以提起大家的注意,今后不应在催青工作上出问题了。  相似文献   

20.
陈大志 《蚕桑通报》2009,40(3):54-55
补催青一般是县(市)蚕桑科技业务部门统一进行蚕种催青至转青后,及时将蚕种分发给各小蚕共育户或小蚕饲养农户,再由农户按蚕种对温湿度、空气的、光线等气象要素的生理要求,以及生产上的要求.继续进行孵化前处理的过程。蚕种补催青关系到小蚕孵化能否齐一,孵化率是否高,蚁体是否健壮,收蚁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这也是养好小蚕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