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莱芜市“四荒”治理现状与做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爱蕾 《农学学报》2013,3(10):20-21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水土保持法》,搞好“荒山、荒沟、荒丘、荒滩”水土流失防治工作,针对莱芜市“四荒”治理情况进行了分析,结合莱芜市实际简述了莱芜市“四荒”面积和治理开发现状,总结了莱芜市多年来“四荒”治理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及取得的效果,分析了当前莱芜市“四荒”治理开发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建议,以便于今后更好的开展“四荒”治理工作。  相似文献   

2.
朝阳市龙城区近年来将区域内的“四荒”资源以不同的方式分配给大户,效果非常显著。一是大户在治理“四荒”稿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要做好中长期总体规划,在各类工程的具体实施上要注重实效。二是大户治理“四荒”要建设真正的精品和样板工程。三是大户治理“四荒”要发挥科技的先导作用。四是大户治理“四荒”应依法防治水土流失。根据《水土保持法》的有关规定.将大户治理“四荒”。搞水土流失防治纳入法制化轨道,明确防治水土流失的法律责任,切实治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迁西县“四荒”拍卖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四荒”治理开发管理的主要措施,分析了“四荒”治理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4.
不让“四荒”再荒 我省是个农业大省,人多地少,耕地后备资源贫乏。1993年人均占有耕地仅1.17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耕地资源稀缺是我省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但是,我省“四荒”地资源相对丰富,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据统计,全省现有“四荒”地面积1684万亩。开发利用“四荒”资源,向“四荒”地要产出、要效益,以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是加快我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土地潜力得以充分发挥。在“四荒”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各地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采取集体开发,承包到户,分户治理  相似文献   

5.
《农友》2001,(9):5-5
农村“四荒”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的简称。另外荒地、荒坡、荒沙、荒草和荒水等也包括在“四荒”之列。为了调动广大群众治理开发农村“四荒”的积极性,国家制定了相关的优惠政策: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互助县毛斯湖的现状和成因、治理思路及治理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总结,为以后生态环境治理、园林绿化提供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7.
以互助县三山治理工作为例,介绍了其治理成果,分析了三山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以期为提高林业绿化效果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改革的深入,不少地区在“四荒”开发上创出了一条新路——产权改革。他们通过制定积极而有效的政策,大大促进了“四荒”的改造进程,对于治理生态环境,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央对于这项改革是支持和肯定的。江泽民总书记在视察山西吕梁地区时指出:“拍卖‘四荒’卖掉的是使用权,得到的是农民治山治水的积极性。”“四荒”的产权改革是一件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具体操作上怎样做才更稳妥呢?  相似文献   

9.
2016年前,毛斯湖水体污染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本文分析了互助县毛斯湖污染的成因,并提出治理思路及治理对策,以期为以后毛斯湖生态环境治理、园林绿化提供经验和思路。  相似文献   

10.
在互助县纳隆沟进行了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经观测测定,结果表明,治理后比治理前沟道内径流量、侵蚀量明显减少,植被覆盖度增加,生态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11.
互助县寺尔沟流域经过多年治理,形成了山顶林草平衡区、山腰基本农田区、沟底坝库经济区、村庄美化民族文化区的治理模式,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针对互助县丹高人畜饮水现状,分析饮用水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为饮用水污染的防范与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农村改革不断深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日益增多,互助县农民负担由减负向监管转变。针对当前互助县"减负"工作存在的问题,新形势下,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完善"五项制度"、规范一事一议,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工作,把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做为当前乡村治理的一个重点。  相似文献   

14.
互助县发展旅游农业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应兰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1):257-258
通过对互助县发展旅游农业的现状及优势的分析和研究,指出制约互助县旅游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王璞  严吉庆 《现代农业科技》2009,(17):249-249,251
互助县高寨镇西湾村荒山荒坡生态治理项目工程由一、二级泵站工程、蓄水工程和配套管网工程3部分组成,以湟水河为水源,用二级泵站将水提至西湾村荒山荒坡生态治理项目区蓄水池后,利用地形落差形成的压力水头,进行自压灌溉。  相似文献   

16.
查定全 《农友》2001,(2):6-6
通常人们所说的农村“四荒”资源,是指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还有一种叫法为农村集体所有的“荒地、荒沙、荒草和荒水”。按照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四荒”属于“未利用地”,耕地、林地、草原以及国有未利用土地不得作为农村“四荒”。  相似文献   

17.
枣庄市原有荒山、荒滩、荒沟、荒水等未开发资源和低水平开发的“四荒”面积50万亩。为充分治理开发这些后备资源,枣庄市自1992年秋开始探索依法拍卖使用权制度,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18.
互助县无公害胡萝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总结了互助县胡萝卜无公害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选地、整地施肥、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采收贮藏等方面内容,以期指导生产实践,提高互助县胡萝卜的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阐述互助县森林资源现状、林业在互助县经济社会发展及生态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重点分析了互助县当前林业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存在的资金投入不足、生态建设成果巩固难度大、资源利用率低和科技支撑力薄弱并存、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人为因素仍然存在、生态产业发展缓慢、城镇生态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生态文明建设的文化制度基础薄弱等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互助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两年,东丰县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农民承包荒山、荒滩、荒坡、荒沟,全县1000多亩“四荒”地,成了聚宝盆。东丰县是个地处半山区的农业县,多年来坚持不懈地进行人工植树造林,全县森林覆盖率高达40%,是全国人工造林先进县。但是,这个县还有一些不适宜植树造林的零散“四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