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2年,邹平县良种棉加工厂试验、示范种植鲁棉研18号6.7hm~2,全部种于多年连作,黄、枯萎病发病较重的棉田,虽然遇到了严重的旱灾,仍然表现突出,公顷皮棉产量达1534.5kg,比当前大面积推广的99B增产11.4%。……  相似文献   

2.
2004年,江苏省建湖县沿河镇征沟村4.87hm2鲁棉研15号棉田获得大丰收,平均每公顷总铃数125.85万个,产皮棉2422.5kg,其中产量最突出的赵春怀户的0.35hm2,每公顷总铃数达136.65万个,实收皮棉2670kg。1棉田基本情况该棉田位于地势低洼的里下河地区,土壤粘性,属油泥土,富含有机质及各种矿质养分。棉田原用于栽树,2003年后改植棉。由于栽树对田间水系标准要求较高,内墒深66cm,田间排灌十分便利,前茬为大麦,分4幅麦,每幅宽度70~75cm,5月24日大麦离田。2生育特点鲁棉研15号高产田平均株高133.6cm,呈塔形,果枝21个。分析其群体结构和产量构成,与大面…  相似文献   

3.
近10年来,兖州市通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了抗虫棉每公顷产1500 kg皮棉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2004年颜店镇0.64 hm2鲁棉研16号覆膜春播,平均每公顷产皮棉1522.5 kg.  相似文献   

4.
鲁棉研 1 5号是山东省棉花研究中心选育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 ,集高产、优质、抗虫、抗病于一体。建湖县于 2 0 0 0年开始引进试种 ,2 0 0 3年已占全县棉田面积的 46% ,成为本地区的当家品种。1特征特性1 .1生物学特性。鲁棉研 1 5号全生育期 1 33天 ,属中熟偏早类型 ,株型中等 ,呈筒型 ,果枝上举 ,出苗好 ,前期发育搭架快 ,长势稳健 ,开花结铃集中 ,结铃性强 ,棉铃呈卵圆型 ,铃大而均匀 ,单铃重 5 .84g,衣分 40 .8%。铃壳薄 ,吐絮畅而集中 ,易采摘 ,霜前花率 90 %以上。1 .2产量表现。鲁棉研 1 5增产潜力大 ,一般每公顷皮棉 1 5 0 0 kg以上 ,…  相似文献   

5.
2004年黄泛区农场开始种植鲁棉研19,当年在多雨寡照的不利气候条件下,60hm2鲁棉研19平均单产子棉2360kg,与当地农户麦套棉产量相当。2005年大面积种植平均单产子棉2680kg,高产田块达到3150kg,衣分41.2%。麦后直播抗虫短季棉鲁棉研19,不仅保证了粮食(小麦)产量,而且省工、省时,病虫害发生轻,投入少,提高了棉农的收益,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1施足底肥,抢时播种鲁棉研19前期发育搭架快,现蕾早、开花早,上桃快,开花结铃集中,肥料不足易形成早衰,因此要结合整地施足底肥,每公顷施尿素180kg、过磷酸钙450kg、硫酸钾225kg。麦收后立即整地,抢时播…  相似文献   

6.
1 种植表现 抗虫杂交棉鲁棉研15号(H9513)是山东省农科院棉花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抗虫杂交棉品种.1998年开始在江苏省射阳县小面积试种,表现突出.此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现将该品种在射阳县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两年品比试验结果平均,鲁棉研15号全生育期146.5天,株高100.9cm,果枝15.4个,单株结铃34.9个,单铃重5.62g,衣分为41.62%,公顷子棉产量4711.5 kg,皮棉产量为1962.3kg,比对照中棉所29增产达12.45%,霜前花率达85.13%.在参试的品种(1999年5个,2000年10个)中,鲁棉研15号子、皮棉及霜前子、皮棉产量均居第一位.大面积示范出现了不少公顷产量在2250kg以上的高产田块.  相似文献   

7.
盐碱地植棉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乐森 《中国棉花》2008,35(2):39-39
棉花是滨州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也是农业生产的支柱产业。目前种植的棉花品种有鲁棉研15号、鲁棉研20号、鲁棉研23号、鲁棉研25号等抗虫杂交棉和鲁棉研16号、鲁棉研21号、鲁棉研22号等常规抗虫棉,年均植棉13多万公顷。但该市地处鲁西北平原,盐碱地较多,占全市总耕地面积的30%以上,是植棉的主要区域。盐碱地主要成分为硫酸盐和氯化物,土壤含盐量在0.3%以上,最高可达1.5%。盐碱地棉田因历年缺苗晚熟、单产低而被称作“坠脚田”。为尽快改变这种低产状况,笔者经过多年在盐碱地上进行植棉田间试验与示范,总结出一些适合盐碱地植棉的经验措施。1压…  相似文献   

8.
鱼台县地处山东省西南部,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自然资源丰富,是全省棉花高产先进县。近几年推广了一系列高产优质的杂交棉品种,推广蒜棉套种或葱棉套种,涌现出一批棉花超高产栽培的地块。2005年鱼城镇双西村百亩连片种植鲁棉研15,公顷产子棉5640kg。1选用高产栽培配套品种根据最近几年的试验示范,病害较轻,土壤肥力高,后期不早衰的地块选用鲁棉研15;病害较重地块选用鲁棉研24、中棉所47等。2把好育苗关,培育无病均匀壮苗一是选购名牌厂家的芽势强、均匀饱满的包衣种子,适当推迟育苗时间,以4月上旬为宜。二是选择晴好天气干子播种。播前翻晒1…  相似文献   

9.
采用正交 L9( 34)设计 ,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对鄂抗虫棉 1号生物学特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每公顷施用氮素 1 80 kg、磷素 60 kg、钾素1 2 0 kg的常规施肥基础上 ,增施不同比例的氮磷钾肥后 ,鄂抗虫棉 1号生物学特性有所改观 ,产量也明显增加 ,每公顷增产子棉 2 98~ 5 5 6kg,增产 1 0 .4~ 1 9.48%。氮素、钾素增加到一定水平时 ,再增施氮素和钾素 ,产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新陆早33号在新疆博州的种植表现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陆早33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棉花所选育的优质、抗病、高产棉花新品种.2006年引进博州棉区示范种植,面积106.67 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261.55 kg,皮棉2052.00 kg;2007年种植面积达到1334 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为5207.70 kg,皮棉2031 kg.滴灌棉田平均单产皮棉2292 kg,部分高产棉田达到2673 kg.为进一步挖掘该品种增产潜力,总结其配套栽培技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该品种在本地区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由于棉农仍有自留种、自选分散购种的习惯,导致抗虫棉种子多、乱、杂现象十分严重,加之棉花良种配套技术应用不到位,棉花的产量低,品级也不高,严重影响了棉农的经济效益。因此,本县重点推广种植了优质、高产、抗虫的大铃品种邯郸109、中棉所41、标记杂交棉一号,并执行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统一供种,统一技术指导,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1选地增肥选择土地肥力基础好,水源方便的保浇水地。整地做到秋深耕,春浅耕及时耙耱保墒。每公顷施农家肥60~75吨,并按氮磷钾1∶0.8∶0.6的比例施足化肥,施纯氮300~345kg,五氧化二磷180~240kg,氧化钾135~180k…  相似文献   

12.
新疆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峰 《中国棉花》2005,32(8):27
2002-2004年兵团棉花每公顷皮棉2250kg以上的高产条田大量涌现,并出现许多每公顷皮棉超3000kg的高产典型条田,这是兵团大面积推广种植业“十大主体”技术、精准农业技术及棉花高密度高产栽培技术的结果。笔者对兵团近3年公顷皮棉达2250kg以上高产棉田的调查和验收资料进行分析,棉花高密度种植首先是选用早熟品种,还从株行距配置、收获株数、灌溉、产量结构等方面提出高产棉田栽培技术要点,为兵团棉花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提花理论依据。1高产棉田的产量结构2002-2004年,对兵团公顷皮棉2250kg以上近500个条田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得出,在中等以…  相似文献   

13.
2002年宿迁市引进示范种植科棉1号0.7hm2,平均每公顷产子棉5139kg;2003年和2004年泗洪县大面积推广,2004年种植1466.7hm2,平均单产子棉4461kg,较当地大面积种植的苏棉9号增收子棉1153.5kg,其中34.7hm2高产示范方单产子棉5823kg,表现出明显增产优势。为了进一步挖掘科棉1号高产潜力,提高本地棉花生产水平,现根据近几年来的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生产调查,对科棉1号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作如下探讨。1高产优质产量结构根据科棉1号生育特性,结合本市生产情况,确定的皮棉产量指标为每公顷1875~2250kg。据实践,其产量结构为:每公顷有效铃数90万~105万个,…  相似文献   

14.
氮磷钾是棉花正常生长发育和获取高产丰收的3要素。设计本研究是为了探讨滨海涂地地膜棉花棉株对氮磷钾的吸收和分配规律以及高产优质高效益栽培的氮磷钾合理用量和配比。1987年在浙江慈溪市五洞闸乡滨海涂地棉田中进行了本试验,采用3因子4水平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参试因子的氮磷钾用量水平分别为:N——0、66.5 kg/ha、111.9 kg/ha、187.5 kg/ha;P_2O_5——0、53.3 kg/ha、89.6 kg/ha、150.0 kg/ha;K_2O——0、53.3 kg/ha、89.6 kg/ha、150.0 kg/ba。结果表明:①供试土壤供氮能力较差,供钾能力较强,供磷能力中等。②不施氮处理经济系数最高而产量最低;最高施氮处理虽干物质积累较多,但因经济系数较低而表现产量不高。③磷或钾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受氮素供应量的制约而表现为不规则。④氮肥的增产作用是直接的,而磷钾肥则是通过增强营养体的生理功能间接地表现增产。⑤在不施有机肥或偏施氮肥情况下,必须强调钾肥的施用。⑥虽然土壤有一定的供肥能力,但增施适量氮磷钾可激发土壤的供肥能力。因此,根据土壤供肥能力和皮棉产量要求来确定氮磷钾的绝对施用量和配比,本研究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鲁棉研 18号 (原 2 5系 )是山东棉花研究中心最新育成的抗棉铃虫棉花新品种 ,经多年试验和生产上小面积示范种植 ,该品种不仅表现高抗棉铃虫 ,且又表现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抗旱碱、抗涝等多种抗逆性能 ,同时该品种又兼具高产、优质的突出优点 ,是目前棉花生产上难得的综合性状优良的棉花新品种 ,具有较高的生产利用价值。 2 0 0 0年该品种获农业部发展棉花生产专项资金项目资助。1 高抗棉铃虫1997— 2 0 0 0年试验鉴定 ,鲁棉研 18号高抗棉铃虫 ,且抗性稳定。 1998年在二代棉铃虫不防治条件下其断头率为 0 ,优于对照美棉 33B (2 6 % )…  相似文献   

16.
1鲁棉研16号鲁棉研16号(GK 30)是杂交选育的携带转B t杀虫基因的常规抗虫棉品种,以中棉所12为母本,A系(GK-12初始系)为父本,杂交后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2000年获农业部棉花生产基金项目资助,2001年5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纳入科技部“成果转化基金”支持重大项目,2005年4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1产量表现在1998年山东省区域试验中,对照品种为中棉所19,正常治虫管理,参试品种二代棉铃虫不防治,三、四代棉铃虫正常防治,皮棉产量平均每公顷1261.5 kg,霜前皮棉1095.0 kg,分别比对照增产0.2%和减产5.9%;199…  相似文献   

17.
棉花—西瓜套种的栽培模式在沧县张官屯、旧州两乡镇已推广多年,2004年发展到133hm2。西瓜平均每公顷产30t,效益1.5万元;棉花平均公顷产子棉450kg,效益2.3万元,两茬合计公顷效益3.8万元,效益较高。1品种选择缩短棉花、西瓜的共生期是品种选择的一项主要依据,西瓜选用中早熟品种,如京欣1号、郑杂9号、金钟冠龙等。棉花选用株型大、长势强、不早衰的高产抗虫棉品种,如国审668、邯333、GK12、冀棉25、sGK321等品种。2施肥重施底肥,公顷底施粗肥60~75m3、磷酸二铵375kg、碳酸氢铵375kg、钾肥150kg。棉花花期公顷追施尿素225kg。3播种西瓜、棉…  相似文献   

18.
新疆兵团农三师45团2000—2005年在精准施肥科研技术领域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微机决策平衡施肥系统软件。2005年采用此系统开展了耕地土壤平衡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滴灌技术达到了提高棉花单产、改进施肥模式、协调氮磷钾比例的作用,在棉花生产上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1应用微机决策施肥技术情况1.1尿素总量上升。2005年45团植棉5900hm2,全面开展精准施肥技术,微机决策施肥面积达到100%。每公顷施化肥825~1050kg,其中尿素基施150~270kg,三料磷肥225~300kg,硫酸钾60~120kg,油渣750~1200kg。棉花全生育期滴肥375~525kg,每次滴肥30~45kg,滴10…  相似文献   

19.
1978~1980年试验是在肥地棉田进行,亩施土杂肥8000斤,过磷酸钙100—150斤,鸡粪800—1000斤,尿素50~60斤,饼肥50~100斤。耕层土壤含有机质1.328~1.730%,全氮0.0828—0.0985%,全磷0.183—0.216%,有效钾200—314ppm。选用鲁棉1号、72系,优势组合F_1(鲁棉1号×岱字棉15和鲁棉1号×邢台6871)。采取塑膜栽培和育苗移栽,等行种植,降低密度(1800~3500株/亩),常规管理,大区对比。三年来获得亩产皮棉200~250斤,现将高产棉花的生育规律归总如下。(一)棉花蕾铃脱落状况高产棉田,在开花期前,除机损、虫害外,很少因内因而引起蕾铃脱落,一般随开花量增多而脱落加重,在开花期后30天上下的时间,将是蕾  相似文献   

20.
新陆中48号自2010年引进到博州植棉区试验示范种植以来,累计示范推广4120hm2,每公顷平均子棉产量为6570kg、皮棉产量为2759kg,高产棉田每公顷子棉达到6975kg、皮棉产量达到2929.5kg。通过生产实践与技术服务,总结出了与该品种相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