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杂交稻的物质生产与产量优势的形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分析比较2个杂交组合及其共同父本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干物质生产能力比其父本强;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在生育后期差异较明显;籽粒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后期群体光合产物向穗部的分配,杂交组合后期生理活性较强以有新生物的干物质较多是形成产量优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利用计算机模拟手段,分析比较2个杂交组合及其共同父本的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形成特性.结果表明:杂交组合的干物质生产能力比其父本强,各器官干物质分配在生育后期差异较明显;籽粒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后期群体光合产物向穗部的分配.杂交组合后期生理活性较强以及新生产的干物质较多是形成产量优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对两个大豆杂交组合F2代中选出的各18个F3有限结荚型株系的初花期和成熟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力进行估算,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遗传力大小依次为:成熟期株高〉生育日数,〉成熟期主茎节数〉初花期株高〉初花期主茎节数〉出苗至初花日数〉初花期初花节位〉单株总荚数〉单株粒重。出苗至初花日数、初花期初花节位、初花期主茎节数、初花期株高间彼此相关极显著,这些性状与生育日数、成熟期主茎节数,成熟期株高之间关  相似文献   

4.
对亚种间杂交稻组合PE037×02428光合产物积累和分配的研究结果表明:a.亚种间杂交稻较品种间杂交稻具有更大的光合产物积累优势,但实际产量不高;b.亚种间杂交稻光合产物积累在乳熟末期前各时期的比重较大,后期则比重较小;c.亚种间杂交稻各不同生育时期光合产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关系较为复杂,提高移栽至孕穗期的生物产量对增加经济产量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5.
水稻不产量水平干物质积累,分配与产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设计7500kg/hm^2和9500kg/hm^2两种产量试验田,研究水稻干物质积累、分配与子粒产量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产量水平间总干物质物的明显的差异,子粒产量与干物质积累呈正相关;水稻生长过程中,光合产物主要分配给当时的生长中心,即生育前期分配给营养器官,中期向生殖器官转移,直至后期分配给生殖器官;不同产量的含N率明显差异,产量越高,器官含N率越高。  相似文献   

6.
臭氧处理对植物光合产物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选用北京矮生菜豆品种为试材,分析了在0.20μg/kg的臭氧浓度处理下,对菜豆光合作用分配的影响。研究表明:处理区同化时的光合强度明显受阻;光合产物的数量显著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同化叶中的第一片真叶光合产物的径流系数、向根部和新叶部的分配量、分配率都明显的高于对照区。初生对光合产物的径流系数、向根部和新叶部的分配量都明显的低于对照区,只有向新叶部的分配率高于对照区。这一结果说明,0.20μg/kg的臭氧处理对菜豆生长发育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灰色关联分析在宁夏春大豆数量性状选择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研究分析了宁夏春大豆主要数量性状与产量之间的关联度,结果表明:与产量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百粒重〉株高〉生育天数〉主茎节数〉结荚底高〉有效结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  相似文献   

8.
根系导入生长素和玉米素对玉米光合产物输出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利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根系导入生长素和玉米素对玫米籽粒形成期和灌浆期光合产物输出及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源的生长素和玉米素显著促进光合产物从饲喂功能外向外的输出,提高光合产物向产量器官的分配率,减少了光合产物在茎节的分配率,提高了库器官可溶性总糖的含量。  相似文献   

9.
穗部光照条件的改变对水稻产量及物质生产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两个穗型差异明显的粳稻品种做穗部遮光处理。试验结果显示:抽穗后任何时期穗庶光处理对产量均有影响,表明良好的光照对穗发挥其功能是必要的,水稻对穗庶光反应的敏感期是在抽穗期至穗弯曲阶段。穗庶光既影响水稻植株同化产物的总积累量,又影响光合产物向穗部籽粒的分配,对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更为显。穗遮光对直立穗型品种光合产物分配的作用大于对弯穗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4)C示踪技术,研究了籼粳亚种杂交组合亚优2号、w6154s×cy85—41、32001s×02428和对照材料桂朝2号及汕优63的光合作用和~(14)C光合产物的运输分配特性。结果表明,籼粳杂交组合与汕优63在苗期的光合速率差异不显著;在分蘖期籼粳杂交组合从主茎向分蘖运送~(14)C光合产物的比率低于汕优63,其中亚优2号、w6154s×cy85—41向分蘖的分配与汕优63差异显著;抽穗开花后,各籼粳杂交组合的剑叶向穗部运送~(14)C光合产物的比率略高于桂朝2号,而与汕优63不相上下。因此,亚种组合的结实率偏低不能用运输系统欠发达来解释。  相似文献   

11.
超级稻的栽培特性与调控途径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根据我国超级稻的研究状况,提出了“栽培特性”的概念,论述了超级稻至少必须具备的4个方面的栽培特性:(1)高成穗率和分蘖穗在穗数构成中的罪状高比例;(2)具有通过增大个体来提高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有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有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群体生产水平的潜力;(3)生育后期仍然在较强的吸肥能力;(4)产量形成期有较多的光合产物累积量,并使其在关量物质中占有尽可能大的比例,同时在生育后半期,茎鞘物质有明显的再累积现象,呼呈栽培和育种工作者要协同努力,使这些特性得到切实的塑造和改良,使超级稻尽快应用于生产,同时,从进一步提高早发度、提高茎蘖成穗加强后期营养街个方面,提出了超级稻的栽培和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明了掖单4号春玉米,在不同施肥处理下,干物质积累。分配及转移规律。结果表明,干物质积累与生育进程间的关系表现为S形曲线变化,根据干物质增长曲线可将春玉米植株生长过程划分为指数增长期、直线增长期和缓慢增长期,干物质增长速度表现为单峰曲线。春玉米干物质在各器官的分配是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发生变化的:小喇叭口以前干物质主要分配在叶片中,之后转为茎、叶,散粉后生长中心向果穗转移,果穗成为光合产物分配中心,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变化是自身的生理变化所决定的,外界环境因素能影响其数量的大小。散粉后,各器官干物质开始向籽粒转移,在栽培上,应使各器官向籽粒转移的干物质总量控制在20%以下。  相似文献   

13.
光合产物的积累与分配规律是高产栽培生理研究的重要内容,本文以“82—1”、早熟三号、“82—90”为代表研究了春性或偏春性二棱皮大麦在湖北省条件下,各生育阶段光合产物的积累动态和抽穗后干物质在各器官间的分配规律。  相似文献   

14.
在人参不同生育剂,用^14C标记植株,测定^14C-产物的分化,结果表明,人参光合同化产物仅在绿果期以后主要分配到参根中,绿果期以前主要用于地上部生长,发育。随着生育的更迭,光合产物分配到人皂甙的比较逐渐加大,粗淀粉增多,还原糖,可溶性糖减少。  相似文献   

15.
日光温室不同温环境对黄瓜光合产物运输及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春季日光温室的光温环境为对照,与冬季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冬季低温寡照逆境中,黄瓜叶片光合产物的输出率及向果实中分配的比例减少,而向茎中分配的比率增加。无论冬季或春季,黄瓜光合产物绝大部分在白天输出,冬季夜间输出只限于盖苫后2h以内,品种间比较,“农大14”在冬季光合产物输出率高,向茎及其他器官分配比例也多。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氮素生理效率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再分配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揭示油菜生育后期氮素再分配与氮素生理效率的关系。【方法】在完全营养液的砂培条件下,采用15N示踪方法,研究了不同氮素生理效率油菜品种生育后期营养体氮素再分配的差异。【结果】与低氮素生理效率品种相比,高氮素生理效率品种的氮素再分配量大,氮素再分配速度先慢后快;向籽粒再分配的氮素量及其比例大,向角果皮再分配的氮素量及其比例小;植株体氮素损失量及其比例小,氮素损失速度慢,这是高氮素生理效率品种氮收获指数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比较4个生育期吸收的氮素再分配量及比例表明,蕾苔期吸收的氮素再分配量及其比例最大,角果发育吸收的氮素再分配量及比例最小,苗期和开花期吸收的氮素再分配量及比例位于前二者之间。【结论】生育后期油菜营养体氮素的再分配明显影响其氮素生理效率。  相似文献   

17.
外源GA3对枣树14C-光合产物向果实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外源GA3对刺树^14C-光合产物向果实分配的影响,应用^14C示踪技术,就GA3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枣果实发育期施用外源GA3,施用GA3的方法不同,其效果亦不相同,赞皇大枣多年生二次枝喷50mg/L GA3后,标记叶片光合产物输出量较对照增加5.64%,花(果实)获得的^14C,光合产物量增加了4.48%;GA3涂抹冬枣果实,可提高果实的库活性,其中50mg/L GA3涂果效果明显好于20mg/L GA3涂果;50mg/L GA3涂抹冬枣果实同节位叶片,可阻止该叶片的^14C-光合产物外运,果实获得的光合产物减少。  相似文献   

18.
为揭示夏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及给作物栽培提供参考,本研究在山西霍泉灌溉试验站连续两年进行夏玉米灌溉试验,每年均设置高水、低水、零水3个处理,继而利用玉米生长相关性、相对生长速率等数据建立分配系数和分配指数两种模型进行夏玉米光合产物分配与转移的模拟研究,并以确定性系数(R2)、标准化均方根误差(nRMSE)为标准,对模拟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1)玉米各器官干物质重实测值与两种模型模拟值的R2均在0.95以上,nRMSE在20%以下;(2)两种模型在模拟穗重时,模拟效果差异不明显,模拟茎重和叶重时,分配系数模型模拟效果优于分配指数模型;(3)不同生育期水分胁迫对各器官分配系数有不同的影响,对分配指数影响不明显;(4)收获期前,水分胁迫使茎、叶光合产物转移率增大,穗光合产物转移率减小。综之,分配系数和分配指数两种模型操作实用性均较强,但前者机理性强、各器官光合产物转移率的变化趋势与实际较为一致,后者直观易懂、计算简单,总体上分配系数模型略优于分配指数模型。  相似文献   

19.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肥料调控,实现玉米花生间作高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单作玉米、玉米花生间作2种种植方式及180、360kg/hm22个氮水平,研究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玉米相比,间作玉米降低了各生育时期的单株叶面积,提高了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具有"前慢后快"的特点,减少了干物质向茎秆和叶片的分配,促进向籽粒分配,产量提高了38.47%~59.65%,收获指数提高了0.72%~3.02%。360kg/hm2的施氮处理明显提高了间作玉米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和各生育时期的干物质积累,促进干物质向秸秆分配,减少向籽粒分配,降低了收获指数。[结论]间作玉米单株干物质量高于单作玉米,促进光合产物向籽粒分配,提高了收获指数。间作玉米获得高产要加强后期的肥水管理。  相似文献   

20.
弱光对日光温室黄瓜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研究了弱光逆境对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是影响日光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首要环境因子,弱光使黄瓜生长变慢,化瓜率升高,产量下降,弱光条件下黄瓜功能叶片光合产物输出比率显著降低,向瓜和生长点中的分配明显减少,向茎和根中的分配随环境条件下不同而异,,日光温室和人工气候箱内的弱光处理对黄瓜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