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乳房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多因乳房不洁,受外伤及细菌感染所引起;或因挤奶技术不熟练或挤法不当.挤不净奶等使乳房受损所致。  相似文献   

2.
1挤奶方法1.1手工挤奶手工挤奶技术包括乳房擦洗、按摩乳房和挤奶。擦洗乳房之前,先要检查乳房是否有外伤和疾病。擦洗乳房要用50℃温水将毛巾浸湿,当毛巾的水分较多后迅速洗涤2次,然后将毛巾拧干,自上而下按摩,擦干乳房。擦洗乳房后,要轻轻按摩乳房,可增加产奶量和提高牛奶的脂肪含量。挤奶后期按摩乳房有利于将乳房中的奶挤干净。挤奶时,先挤2个后乳头,再挤前2个乳头。  相似文献   

3.
1挤奶前要擦洗乳房水温要保持在45℃~50℃,开始先用温毛巾擦洗乳房,然后将毛巾拧干后再行擦干。这样既清洁,又因温热的刺激能使奶静脉血管扩张,使流向乳房的血流量增加,促进奶山羊的泌奶能力。2挤奶前要充分按摩乳房通过按摩,给予适当刺激,促进迅速排乳。按摩乳房的方法通常有三种:一是用两手托住乳房轻揉,左右对揉,由上到下依次进行,每次揉3~4遍,约0.5min。二是用手指捻转刺激乳头,不要超过1min(超过2min,会引起慢性乳头部外伤,进而发生乳房炎)。刺激不要过度,以免造成疼痛。三是顶撞按摩法,即模仿小羊…  相似文献   

4.
奶牛乳房炎是临床上常见多发病。严重危害养牛业 ,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症状 临床型乳房炎 乳汁稀薄 ,有絮状物 ,乳房发红、肿胀、质硬、疼痛感、产奶量明显下降。隐性乳房炎 细菌侵入乳房 ,引起临床症状 ,但乳汁在生化上及细菌学上发生变化。预防 采用科学挤奶 ,将奶挤净 ,防止留奶。挤奶后消毒。隔离病牛 ,防止传染病、子宫炎、机器挤奶并发乳房炎。对于干乳期牛 ,干奶时榨完最后一次奶向乳头内注抗菌药物。治疗 消灭病原微生物 ,控制炎症发展。局部治疗 用 1 0 %鱼石脂软膏涂患区。用青链霉素或乳炎安注乳头内。全身治疗 肌…  相似文献   

5.
乳房炎对奶牛业的危害大。在大多数情况下,由于不重视早期诊断,拖延到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后才用药物治疗,耽误时机。 为了早期发现乳房炎,每月对奶牛各乳头中的第l把混合奶进行体细胞检验。将检验结果及时反馈给生产者,以便检查原因,并采取一些防制措施。 1 发生原因 奶牛挤奶环境的卫生条件差(如牛床和运动场泥泞、铺垫污秽的蓐草等),挤奶用具(如挤奶杯,挤奶人员的手臂等)不干净,奶挤不净,挤完奶以后乳头封闭不好都可给一些致病菌的乘虚丽入和孳生创造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6.
<正>围产后期(开始产奶)有部分奶牛会出现乳房内充满乳汁却挤不出奶或出现挤奶比较困难的现象。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乳房炎,乳头坏死,甚至淘汰牛只。姜堰市某奶牛场由此造成10多头奶牛淘汰,损失较大。原因是由于乳头管内壁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或形成瘤状肉芽阻塞乳孔造成挤不出奶或挤奶  相似文献   

7.
剩余奶(residual milk),是挤完奶后乳房中残存的奶(残存奶complementary milk)。主要是机器挤奶后乳房中未挤完的奶,不是指奶业加工中机器或容器中没有清除干净的奶。剩余奶约占奶总量的15%~20%。在奶牛养殖生产过程中,我们有时需要有意保留一些奶在牛的乳房中,不挤干净。以避免乳牛发生产后低钙血症而导致乳牛生产瘫痪。  相似文献   

8.
奶牛人工干奶分逐渐干奶法和快速干奶法两种,简述如下。 1 逐渐干奶法 即在15-20天内达到干奶的方法。首先停止对乳房的按摩,降低精料,青绿多汁饲料的饲喂,只喂品质差的干草;停止运动或加大运动量。打乱挤奶的时间,逐渐减少挤奶次数,改日挤3次为日挤2次,1次,隔日1次。  相似文献   

9.
正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挤奶方法不当而造成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临床表现为乳房发热、肿胀、疼痛、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死亡;或转为慢性,乳房发生硬结,奶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失去产奶能力。乳房炎对奶  相似文献   

10.
<正>1.定质:即固定奶的质量,初乳一般用手工挤奶,乳中常常混有粪渣、草渣和毛发等异物,在饲喂前要过滤,严格控制奶质;有乳房炎的乳汁不能饲喂犊牛,可  相似文献   

11.
生牛奶保鲜期的长短直接影响到养牛户及乳品厂的经济效益。要延长生牛奶的保鲜期,就应着重从减少微生物对奶的污染和控制奶中微生物的迅速繁殖两个方面着手。1减少微生物的污染1.1乳房和牛体对奶的污染正常健康奶牛的乳房及乳头中也存在少量能适应乳房环境的细菌,这些细菌只会对鲜奶造成轻微污染。乳房的外部及腹部粘染着大量微生物的粪屑和污物,清洗不净对奶会造成严重污染。因此,挤奶时须用温水严格清洗腹部后,用清洁的毛巾擦干,并弃去最先挤出的几把奶液。1.2挤奶环境造成的污染在挤奶、收奶等过程中,鲜奶经常暴露于空气中…  相似文献   

12.
围产后期(开始产奶)有部分奶牛会出现乳房内充满乳汁却挤不出奶或出现挤奶比较困难的现象,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就会造成乳房炎,乳头坏死(瞎奶),甚至因此而淘汰奶牛,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乳头管闭阻是由于乳头管内壁黏膜下结缔组织增生或形成瘤状肉芽阻塞乳孔,造成挤不出奶  相似文献   

13.
(上接 2 0 0 3年第 11期 77页 )1.8 患有乳腺炎的牛应排在最后用手工挤 ,所挤原料奶不混入正常奶中 ,应废弃。1.9 异常乳 (包括初乳、末期乳 )以及有抗生素残留的牛乳不得混入正常奶中。1.10 一桶奶挤满后 ,倒入备有双层纱布过滤的洁净的存奶容器中。1.11 挤奶完毕 ,用 1∶3稀释的碘伏药液 ,药浴乳头 ,阻止细菌侵入乳头。1.12 挤奶结束后 ,原料奶应立即过冷或送往奶站。2 规范的机器挤奶操作程序2 .1 保持牛床、垫草清洁 ,挤奶前清除牛床上的污染垫草及牛粪 ,排除牛粪沟内的积水 ,挤奶时及时扫粪。2 .2 挤奶前用刨刷或刷子清除牛身…  相似文献   

14.
奶牛产后由于妊娠后期消耗了大量的营养,此时奶牛正处于生理病态。所以,奶牛产后最初几天,乳房水肿,乳房及循环系统的机能活动不正常,在此期间有的奶牛饲养户为了多赚钱而大量挤奶,不给奶牛一个喘息恢复的机会。这样会使奶牛血钙传入奶中,造成奶牛大量失钙,引起产后瘫痪或酮尿病等产后疾病。因此,在奶牛产后5d内不可将奶挤净,要严格控制挤奶量,减少挤奶次数。同时,要加强饲养管理,供给含能量较高的饲草、饲料及足够的饮水,以达到增强奶牛体质,提高奶牛产奶量的目的。奶牛产后第1天,挤奶量要控制在够犊牛吃即可;第2天挤日产奶量的1/2以下;第3…  相似文献   

15.
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挤奶方法不当而造成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临床表现为乳房发热、肿胀、疼痛、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全身症状。如不及时治疗,容易引起死亡;或者转为慢性,乳房发生硬结,奶量显著减少或完全失去产奶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任文军 《北方牧业》2007,(13):21-21
<正>围产后期(开始产奶)有部分奶牛会出现乳房内充满乳汁却挤不出奶或出现挤奶比较困难的现象。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乳房炎、乳头坏死(瞎奶),甚至淘汰牛只。1997年北京某国  相似文献   

17.
奶山羊乳房炎是由乳房外伤或挤奶不及时、饲养管理不当、挤奶手法不正确使乳汁存留过多,被细菌感染所致。病羊表现乳房发热、疼痛、肿胀、产奶量明显减少;乳汁稀薄,内含絮状物、血液或脓汁,有的挤不出奶或只挤出几滴水;严重时伴有体温升高、厌食等症状。如治疗不及时,易转成化脓性乳房炎或慢性乳房炎,乳房出现硬结,产奶量显著减少或丧失产奶能力。  相似文献   

18.
实踐证明每天四次挤奶能比三次挤奶提高奶产量,但过去一些四次挤奶的操作制度,不論是一班到底的,和两种間隔日程的或是两班制的四次挤奶,都存在有缺点。一班到底的四次挤奶,工人每天四次操作,不仅劳动量增加,而且得不到真正长时間的休息,容易过分疲劳。两种間隔日程的制度,在挤第二、四次奶时,不仅含脂率差异很大,而且有些牛挤不下奶来,并且牛只往往在两次挤奶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两班制过去在国营上海牛乳場也曾試驗过,由于牛只休息时間太少沒有推广应用。所以四次挤奶虽然增产,但总不能持久,就象上海各牧場到1958年上半年时,又全部实行了三次不均衡的挤奶制,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1奶牛乳头闭阻的治疗 围产后期(开始产奶)有部分奶牛会乳房充满乳汁却挤不出奶,或挤奶比较困难的现象,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会造成乳房炎,乳头坏死(瞎奶),甚至淘汰牛只,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0.
为防止乳房炎的发生,应注意做到:一是改进挤奶技术,要定时挤奶,每次挤奶务必挤净;根据产奶量多少,决定合理的挤奶次数。一般每日挤奶2次,高产羊挤3~4次。二是注意羊舍清洁,定期清除羊粪,并经常洗刷羊体及乳房。三是平时要注意防止乳房受伤,如有损伤要及时治疗。乳头干裂者,可涂擦貂油或凡士林。四是挤奶前,必须剪指甲、洗净手,并用漂白粉溶液浸过的毛巾彻底清洗乳房。每次挤奶后,用0.5%~l%碘液、0.5%~l%洗必泰或4%亚氯酸钠浸浴乳头,干奶后和分娩前一周每天浸浴乳头2次。乳房炎一旦发生,可选用如下方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