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科学手段对城市公园绿地的服务范围及其合理布局进行分析,有利于城市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面貌与稳定秩序,并为居民提供高效与公平的日常游憩场所。文中以武汉市江汉区为例,基于GIS网络分析法,通过构建以道路网络、公园和人口为核心的矢量数据库,得到不同类型公园的不规则式服务范围与承载力。结果表明,20 min日常游憩服务范围占该区总面积75.5%,且菱角湖公园、王家墩公园、龙王庙公园的承载力较弱,由此得出江汉区存在真空盲区与隐形盲区。针对不同盲区,进行针对性的公园绿地优化布局,将居民日常休闲游憩与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切实地结合起来,实现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2.
城市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开放空间中市民游憩活动较为频繁、空间类型多样的绿地形式,它在满足市民日常健身、娱乐和交流等游憩活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居民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导致游憩需求发生变化。本文选取济南、泰安两地典型城市公园为例,通过实际调查,研究游客基本属性、公园游憩空间利用特征及影响绿地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以期为科学规划和建造公园提供理论依据和实际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国城市林业》2022,(1):90-95
了解城市公园的游客形象感知有助于从游憩需求出发设计与管理公园绿地。文章首先通过Rost CM软件对社交网站和政府网站上爬取的文本进行分析,得出武汉城市公园形象感知的高频词汇和情感倾向,并绘制语义网络分析图;然后运用IPA分析法构建模型,分析公园形象感知要素结构和游客的关注度与满意度,总结游客对公园的需求和关注点,即城市公园建设需要重点关注公园环境(生态环境)、设施服务(公园设施、管理治安)、游憩体验(亲情体验、拥挤感知)、游憩成本(外部交通、餐饮消费、内部交通);最后根据游客的需求和关注点为公园设计和管理提出建议,即公园环境方面需关注水质、垃圾、噪音和污染等问题,设施服务方面需完善公园设施和加强园务管理,游憩体验方面需多为老年和儿童设置活动空间和建设口袋公园,游憩成本方面应提高公园可达性、增设特色餐饮点、丰富游线设计、增设绿道等。  相似文献   

4.
城市公园绿地是指向公众开放的、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设施和园林艺术布局,同时兼有维护生态平衡、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它是城市园林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公园绿地的合理布局不仅有利于营造自然化城市绿地景观,而且更直接影响城市居民游憩活动与城市生态健康,江水泉公园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条件,合理的规划,营造独特的公园景观,为城市的居民提供可观、可赏、可游、可休闲娱乐的场所。本文通过对江水泉公园的景观分析,论述了江水泉公园的景观构成。  相似文献   

5.
根据郑州市公园绿地和人口分布现状,对郑州市公园绿地有效避难面积和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公园绿地的避难承载力远远不能满足城市人口规模;以碧沙岗防灾公园为例进行安全性评价,分析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增加城市公园绿地避难容量、多渠道发掘有效资源、示范建设防灾公园等手段增加城市防灾抗灾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城市人口剧增,我国的城市公园建设正从“增量发展”向“存量优化”发展。城市公园游客满意度的研究能够量化游憩者的需求和喜好,能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达到精神层面的有效递进,因此进行相关研究十分必要。文章在梳理现有理论、文献的基础上,分析认为,城市公园满意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方法、满意度影响因素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满意度差异3个方面;在“公园服务”与“使用需求”两个层面,民众对公园的绿地环境以及可达程度有较高需求,不同年龄段的使用者对不同的游憩项目感兴趣。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草原公园原绿化情况及景观效果的分析,初探城市旧公园景观改造重塑。从城市公园景观改造造景的角度,详细阐述了公园改造设计特点及总体规划的功能布局,分析了绿化植被在造景中的应用。通过改造,草原公园成为锡林浩特市市民户外游憩观景的休闲绿地和城市景观,与锡林浩特市城市发展相适应。  相似文献   

8.
浅论城市专类公园发展历程与研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瑾  黄哲  沈守云 《广东园林》2008,30(3):27-29
21世纪城市间的竞争就是环境的竞争,不同城市造就了不同的文化内涵,面对千城一面的城市,现代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反思将逐步深入。城市专类公园是城市公园绿地的一种类型,不仅具有城市公园绿地减轻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提供休闲游憩场所等方面的作用,更能发挥体现特色,保护资源,延续文脉,传承个’陛的重任。从深入了解城市专类公园发展历程入手,分析了其研究的进展,提出城市专类公园不同方式的分类方法、发展特征和新类型。从而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统一规划布局城市专类公园,充分体现城市的特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正>2023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开展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工作的通知》,启动了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试点。城市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已成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拓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新空间,满足人民群众亲近自然、休闲游憩、运动健身新需求的重要举措。当前,公园绿地开放共享工作已在各地迅速展开,但相关理论研究尚少,对实践也缺乏梳理。对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的理论背景进行分析和探讨,对地方工作实践进行梳理,对持续有效地推动公园绿地的开放共享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石家庄市公园绿地管理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丽 《河北林业》2009,(5):26-28
通过分析研究石家庄市公园绿地管理现状,找出公园绿地管理存在的不足。结合城市公园绿地管理发展趋势,研究如何提高公园绿地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发挥公园绿地的各项功能,为广大市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为石家庄市公园绿地管理的持续发展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求城市公园游憩机会谱建立过程中游憩机会指标体系的适用性,为城市公园指标体系的优化提供方向,以郑州市综合公园为调查对象(其中的五一公园为个体研究对象),以游憩机会谱为理论依据,采用李克特量表因子分析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管理环境3个方面建立游憩机会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求权重、皮尔逊卡方检验、费希尔精确检验和似然比卡方检验进行差异性及原因分析。得出城市综合公园游憩机会指标体系可以作为初步优化设计的参考,但实际应用于个体公园优化时仍需进一步完善,以免忽略个体公园独特的游憩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山地城市公园绿地的可达性水平,利用GIS软件和网络分析法原理,结合山地城市特征及城市公园绿地现状、道路和人口分布状况,在优化山地城市公园绿地可达性分析方法的基础上,以承德市中心城区为例,分析了各行政区及各街道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可达性和服务水平,以期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及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分布格局提供优化依据。研究发现:(1)研究区公园绿地可达服务面积比和服务人口比分别为61.68%和60.71%,公园绿地总体服务水平不理想;(2)研究区小型公园绿地建设水平有待提升;(3)研究区缺乏大型综合性公园绿地;(4)新城区的公园绿地建设仍需完善。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如下策略:(1)加强城市公园绿地建设水平;(2)增加小型公园绿地的数量,并对其进行合理布局;(3)加强山地公园建设,弥补综合公园绿地建设的不足;(4)新城区在开展城市建设的同时要兼顾绿地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更进一步发展,城市环境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不应仅仅停留在满足各类游憩活动层面上,而应更关注城市公园生态健康等方面的问题.笔者通过对临猗县涑水公园规划设计中水资源和植物资源两方面生态对策的研究,评价了景观生态对策在城市公园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概念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园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对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将公园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加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类型的生态功能;根据地理与文化对公园进行布局等等。  相似文献   

15.
从城市公园绿地系统概念入手,分析了城市公园系统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并对城市公园系统的建设提出了建议:将公园系统作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增加公园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充分发挥公园绿地类型的生态功能;根据地理与文化对公园进行布局等等.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以福州3个城市公园为例,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责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园游憩者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探索新奇、提升自我、亲近自然与放松3大类,其中,游憩动机对社会责任意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4)。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公园管理者应注重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从而引导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对推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对福州市闽江公园入口广场使用者的游憩行为及所在的广场声环境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属性的使用者会产生不同的游憩行为;不同时段和高度的声环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与使用者游憩行为和周边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游憩行为会引起周围声环境的变化,超出城市公园舒适声级范围的人群主要为中老年人,但根据调查发现大部分人觉得声环境对自身影响不大。最后,对研究场地内游憩行为与声环境的关系进行讨论并提出了建议,为城市公园广场研究和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以上海市综合公园--人民公园和复兴公园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实地监测和网络点评数据3种调查方法对影响城市公园使用满意度的5类17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公园的游憩环境、活动与设施水平对公园整体满意度影响显著;不同年龄段的公园使用者对城市公园满意度的关注点各不相同,老年人关注公园的服务环境,中年人对公园管理有着较高的要求,青年人更关注公园特色.基于多源数据分析的公园满意度具有一致性,可以交叉验证,置信度更高.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影响城市居民公园使用满意度的主导因素,并提出公园空间品质提升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9.
付蓉  段晓梅 《绿色科技》2015,(2):123-125
指出了城市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为市民提供游憩、休息的场所。经过对瑞丽市现状公园绿地的调查,采用Quick Bird卫星影像图为数据源,运用Auto CAD绘制现状调查图,量取面积,通过计算分析得出了瑞丽市现有各类公园绿地117.93hm2,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7.09m2/人,绿地率为17.93%,绿化覆盖率为18.72%,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56.11%。调查结果表明:现状公园绿地类型不全,布局不合理,可达性较差。  相似文献   

20.
城市公园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休闲游憩的场所,是城市的重要公共空间,是城市绿地的主要类型之一.城市公园植物景观的研究对于城市空间的美化和人居环境的改善具有尤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使用层次分析法通过3个准则层因素和16个评价因子对玛纳斯葡萄酒公园的植物景观进行分析评价,发现玛纳斯葡萄酒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虽然在欣赏层面处于较高水平,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