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9 毫秒
1.
双歧杆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适宜的双歧杆菌分离方法,从婴儿,成人粪便中分离到36株疑似双歧杆菌,经过属和种关系生化鉴定,确认为青春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adolescentis)20株和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longum)6株。  相似文献   

2.
对含双歧杆菌碳酸发酵乳饮料生产工艺的研究表明,采用嗜热链球菌和双歧杆菌单菌培养制生产发酵剂,混菌发酵工艺是可行的,发酵乳中的双歧杆菌活菌数达到10^9cfu.mL^-1。最佳发酵条件为: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2:1,接种量6%,生长促进剂0.1%。发酵终点为pH≤4.7OD≥4.3,发酵时间为3-4h。产品在4-5℃贮藏一周后,双歧杆菌活菌数在10^5cfu.mL^-1。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从都尔伯特半荒漠草原牧区牧民家庭采集62份样品中分离到34株乳杆菌对其中27株进行了种的鉴定。结果:干酪乳杆菌植物亚种(L.casei subsp.Plantarum)13株,格氏乳杆菌(L.gasseri)1株,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10株,棒状乳杆菌棒状亚种(L.coryniformis subsp.coryniformis)1株,面包乳杆菌(L.panis)1株,弯曲乳杆菌(L.curvatus)1株。其中高温菌1株。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从贺兰山地和腾格里沙漠区牧民家庭中采集到31份山羊乳及乳制品样品,进行了乳酸杆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从样品中分离到17株乳杆菌的2株双歧杆菌,乳杆菌的分离率为54.8%,经发酵试验发现有些菌株能产酸凝乳,产芳香味等性能良好,均属中温菌,适于做乳制品的发酵剂。  相似文献   

5.
双歧杆菌作为婴幼儿肠道的优势菌,是最常用的益生菌之一,但对氧气具有高度敏感性,因而双歧杆菌的分离、培养和应用面临较大困难.利用双歧杆菌选择培养基,从湖南采集的健康人的母乳中分离出19株乳酸菌.鉴定结果显示,其中7株双歧杆菌分别为1株长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 loungum)、2株两歧双歧杆菌(B.bifidumn)和4株短双歧杆菌(B.breve).长双歧杆菌S1和短双歧杆菌S3在pH 2.5的人工胃液中耐受性较好;短双歧杆菌S3在0.1%胆盐中存活率较高,达到75.50%;短双歧杆菌S3和S11在液体培养基中非厌氧条件下培养时的生长能力较强.短双歧杆菌S3有望作为一株优良的益生菌株,应用于双歧杆菌相关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用扫描电镜观察了 1 0株猪源双歧杆菌对仔猪小肠不同肠段的粘附情况。结果表明 :不同双歧杆菌菌株对肠道的粘附情况差异较大 ,其中有 4株双歧杆菌粘附性较好 ;有粘附特性的双歧杆菌粘附能力与所作用肠段有关 ;异物可增强双歧杆菌的粘附 ;观察到 1株未见报道的形态变异菌 ,杆状菌体上有多突起  相似文献   

7.
以贵州特色的小香猪为筛选源,采用平板涂布法从香猪粪便中筛选出29株具双歧杆菌形态特征的菌株.有6株菌降胆固醇能力好且耐酸耐胆盐性能良好,其中BZ24对胆固醇的去除能力最高,降胆固醇率达到33.39%.生理生化试验表明,这6株菌分别为小猪双岐杆菌1株、青春双岐杆菌1株、猪双歧杆菌2株、动物双歧杆菌2株.  相似文献   

8.
本项研究从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乌拉特后旗4个苏木即:朝格温都尔苏木,巴彦温都尔苏木,乌力吉苏木和那仁布拉格苏木的牧民家庭采集稀奶油,新鲜山羊奶及发酵山羊奶中分离到乳杆菌11株,经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有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6株,瑞士乳杆菌(L.helevticus)3株,弯曲乳杆菌(L.curvatus),干酪乳杆菌(L.casei)各1株。  相似文献   

9.
几种鸡源肠道菌株对致病性沙门氏菌的体外生物拮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健康雏鸡和健康成年鸡消化道分离得到鸡源乳杆菌 6株、芽孢杆菌 2株、双歧杆菌 2株。分别对引起雏鸡腹泻的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副伤寒沙门氏菌进行体外拮抗试验 ,结果表明 :其中 4株乳杆菌、1株芽孢杆菌和 2株双歧杆菌对致病性沙门氏菌具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 ,另外 2株乳杆菌和 1株芽孢杆菌对致病性沙门氏菌的拮抗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从科尔沁草原的阿鲁科尔沁牧区南北4个苏木6个牧户中采集43个乳样。从43个乳样品分离到64株乳酸菌,对其中的47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到29株乳杆菌属的细菌。对其中10株进行了种的鉴定,结果4株为犊牛乳杆菌(Lactobacillus vitulinus)、2株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2株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1株瘤胃乳杆菌(L.ruminis)、1株清酒乳杆菌(L.sake)共为5个种。本项研究发现,该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主要菌株是乳杆菌属细菌和肠球菌细胞的乳酸菌菌株,这些菌均属于中温发酵性菌株,经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基本符合乳杆菌属、种的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新生仔猪免疫人工乳配方的研制及其生产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牛乳作为主要原料,从猪血中提取免疫球蛋白G(1gG)作为主要免疫物质,同时加入其他营养物质配制免疫人工乳。以41头新生仔猪作为试验动物,以来食母乳的仔猪作为对照组,对免疫人工乳的生产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出生后3d内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具有较高的成活率;(2)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生后不同时间的体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仔猪表现出一定的补偿生长的能力;(3)采食免疫人工乳的仔猪其生后不同时间的血液中1gG的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有利于其主动免疫功能的发挥。  相似文献   

12.
从11份双峰驼乳及乳制品样品中分离到14株革兰氏阳性、双球或链状排列的过氧化氢酶阴性球菌。经形态学及生物学特性分析,归属于3个属6个种。即,Lactococcus属2株、Enterococcus属5株和Leuconostoc属3株。两株Leuconostoc mesenteriodes subsp.dextranium不分解乳糖外,其他菌株均分解乳糖、生成葡聚糖。分离的乳球菌的多数在脱脂乳中产酸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高原东部的贝加尔针茅草原上,选择丘间宽阔平地设置研究样地,在围栏封闭条件下,以群落为研究对象,采用固定双样方随机区组的方法,于1998年5月-1999年9月,对植物进行了不同强度和不同时间的刈割研究,观察植物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因不同处理而发生的变化,从而判断对整个群落植物生长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群落主要种到整个草群,其处理当年及返青后的高度、盖度、植株数量等指标基本上随刈割强度加大和刈割时间推后而降低,繁殖活动状态也是依相同的顺序而变差,1年1次处理的效果即很明显且有残效。为合理安排草地的利用计划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在黄棕壤、灰正土和灰油砂土上施钼后,对12种蔬菜作物产量、品质及植株含钼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施钼可以显著地提高蔬菜作物的产量,并使大部分蔬菜的VC增加;灰正土施钼,对开春蔬菜效果较好;灰油砂土施钼,对蔬菜基本没有增产效果,该土如在夏季施钼,易引起蔬菜作物产,严重者可造成钼中毒。尽管不同种类蔬菜吸钼量存在差别,但测定结果表明,这种差别明显低于土壤供钼水平的差别,因此,不同种  相似文献   

15.
在连续2a处理的基础上,于1999年秋集中观察了草群、羊草和贝加尔针茅生长状况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2次重复处理之后,累加效应显著。草群和主要种的高度、盖度随处理时间的推移和留茬高度的降低而呈直线或波动性下降;单位面积羊草植株数和单位株丛贝加尔针茅植株数也以相同的方式减少。下降和减少的程度比第la处理后加大。与CK相比,所有时间和留茬处理的生长指标都明显降低,揭示了不同利用方式对草地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筛选出蒙古口蘑不同菌液对苦菜、生菜有明显的增产作用。B菌液施入温室土壤内,苦参与对照相比鲜重增产48.40%,干重增加83.62%。生菜与对照相比鲜重增产23.3%,而对生菜干重无影响,表明蒙古口磨B、C、A处理促进生菜对水分的吸收。  相似文献   

17.
中国荷斯坦牛催乳素基因型与产奶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PCR -RFLP技术 ,以 99头荷斯坦牛为试验材料 ,对牛催乳素 (bPRL)基因进行了检测分析 ,检测到AA、AB、BB三种基因型 ,其基因型频率分别为 0 .2 6 2 6、0 .3737、0 .36 37;同时结合产奶性状进行最小二乘分析 ,结果表明 :不同基因型的奶牛平均产奶量差异显著 (P <0 .0 5 ) ,BB型高于AB型 ,AB型高于AA型 ,证明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 ;同时 ,基因型对乳蛋白率的影响极显著 (P <0 .0 1 ) ,表明PRL基因对奶牛产奶性状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8.
梨枝条中淀粉、还原糖及脂类物质动态变化与抗寒性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组织显微化学特性以及扫描电镜观察显示,越冬期间,梨枝条组织细胞中淀粉粒、还原糖及脂类物质的分布、数量和转化程度与抗寒性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冬季休眠期淀粉粒大量水解,还原糖含量增加,脂类物质向形成层密集。其中,抗寒种类淀粉粒小且水解彻底,还原糖含量高,脂类物质在形成层处高度聚集。解除休眠后、淀粉重新累积,还原糖、脂类物质含量较少,且抗寒种类淀粉粒增加的数量少,还原糖、脂类物质下降幅度也低于不抗寒种类。  相似文献   

19.
用PCR和ELISA方法分析奶牛血清和奶中类乙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人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ELISA试剂盒检测85份奶牛血清和93份奶样。结果测出33份血清为HBsAg阳性,其中4价亦为HBeAg阳性;22份奶样为HBsAg阳性,其中11份亦为HBsAg阳性。7个双阳性的样本,用针对HBV表面抗原基因不同部位的两对引物作PCR分析,结果未能扩增出特异片段,排除了奶牛HBV血清学阳性是由人HBV感染所致。  相似文献   

20.
随机采取22份生鲜乳进行部分掺假成份及农药残留(DDT,硝酸盐)进行检验,检出掺碱乳8份,掺米汤乳1份,掺豆浆乳4份,但没有发现DDT、硝酸盐的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