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分离成熟蜜的第一步是割蜜盖。锋利干净的割蜜刀割第一片蜜盖时,不存在粘连问题。但从割第二片蜜盖开始,粘连就会成为常态,因此割坏推倒巢房的现象就经常出现。割蜜盖时之所以存在粘连,是因为刀片上粘了浓稠的蜂蜜,要想保证刀片锋利,就必须及时去掉刀片上粘连的蜂蜜。在割蜜盖的配套工具井字架上加一个滗刀片,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滗刀片呈长方形,长60 mm,宽30 mm,厚1 mm。  相似文献   

2.
割蜜刀是养蜂者重要的工具之一,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蜂蜜的质量和巢脾的使用,它割过的蜜脾和修过的空脾应该是平平整整,不应割倒巢房,现在大部分割蜜刀不蘸水就不好用。我给蜂友们推荐一种割蜜刀,它在割蜜脾时可以不用水,直接割而不损坏巢房,任你怎么割都行,  相似文献   

3.
叶振生  方敏 《中国蜂业》2003,54(4):33-33
割蜜刀的利与钝问题你注意吗 ?如以前不在意 ,以后请一定注意 ,因为割蜜刀的利与钝会影响蜂群产蜜量 ,这是铁的事实 ,不是危言耸听。  我养蜂 7年多 ,特别注意这件事 ,除了注意使用得心应手的割蜜刀外 ,每次摇蜜和检查蜂群之前都要将割蜜刀磨得快快的。使用快刀好处是 :无论割蜜盖 ,还是削雄蜂蛹或是修理巢脾 ,都不会将巢脾割坏 ,将巢房推坏 ,割完的脾整整齐齐 ,返回蜂群后 ,工蜂毫不费力地就将它修复好。如使用钝刀 ,割蜜盖时往往会将巢房割坏 (严格地说是推坏 ) ,推坏巢房的脾返回蜂箱时 ,工蜂要费好大的气力才能将它修好 ,特别是毁坏严…  相似文献   

4.
<正>一次我看养蜂师傅在检查蜂群时,将巢脾上的封盖巢房用锋利的割蜜刀将盖割下,被割的巢房里面都已长成白胖胖的雄蜂蛹。好可怜的小家伙,有的头都被割下,巢房里仅留下雪白的一段身体,一个个的生命体在瞬间,纷纷成了刀下的牺牲者。师傅一边割得呼呼的,我心里似乎有了流血一样的疼痛感,于是我问:"既然蜜蜂在蜂巢里营造了这么多的雄蜂房,又在其中产下那  相似文献   

5.
割脾移虫法     
老年养蜂者因眼花移虫育王有困难。房孔小而深,移虫针伸进去很陡,与房壁夹角不到30°,很难挑起幼虫,速度慢还会伤及幼虫,影响接受率。割脾移虫就方便多了。先选择一张适龄的幼虫脾,要将幼虫所在的巢房割掉2/3。这样巢房变浅,移虫针与房壁夹角可达70°,可轻松地将幼虫挑起,就像在平地用铁铲铲砂子一样。割坏的巢房很快被工蜂修复,不会改造成雄蜂房。  相似文献   

6.
买一个大口的保温瓶,用软木材料或厚木板照口的大小做个塞子,在塞子上按割蜜刀的宽度开两个小口。天凉使用割蜜刀时,将保温瓶内灌满开水,然后将两把割蜜刀由瓶塞的两个口插入保温瓶中。削脾或割蜜盖时交替使用。由于刀是热的,因而削割时不仅速度快,而且不会削坏巢房。这种太口保温瓶平时还可以作为冰瓶保存王浆,一物两用。  相似文献   

7.
在进行蜂群管理和摇蜜时 ,蜂箱中很多巢脾需要修整 ,锋利的割蜜刀用不了几下就不好用了 ,原因是修脾时刀刃粘上了蜂蜜和蜂蜡。使用这种“钝”刀修脾 ,很容易把巢房割变形 ,影响巢脾正常使用。现介绍一种简单有效的加热除蜡法。取一个盛 2 5kg水的塑料桶 ,在桶上方提手两侧分别  相似文献   

8.
正一般的蜂群管理在蜂群发展阶段是加脾扩巢,好脾用完后,再加巢础。在加脾时,要把脾面上的巢房高度削去1/3~1/2,割蜜刀要锋利,并在脾面上喷水以使操作顺利,特别是临近框梁的那些巢房,更要削到。此后就会发现,不光提高了产卵速度,而且子脾的面积还容易扩展到框梁顶部。最大的原因是蜂王在大量产卵时,外界的条件也是影响产卵速度的重要因素——在这种处  相似文献   

9.
问题解答     
问题解答问:我养的蜜蜂老爱将巢脾靠上框梁的几排工蜂巢房改造为雄蜂房,这是什么原因?(河北洎头市张金春)答:可以说,蜜蜂将巢脾靠上框梁的几排巢房改造为雄蜂房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据观察,主要原因是使用纯的割蜜刀削割蜜盖造成的。使用钝的割蜜刀削蜜盖时,往往会...  相似文献   

10.
邹阳 《养蜂科技》2005,(3):43-44
在由1/4的幼虫巢房和3/4的空巢房组成的人造巢房模式上,观察工蜂对巢脾上幼虫巢房的到访模式。被观察的大多数工蜂(63%)都是有选择性地进入到幼虫巢房。相比之下,在既有虫卵巢房又有空巢房时,一些工蜂有意避开含有虫卵的巢房。实验结果表明:巢房内的幼虫能够产生一种信号,这种信号能够让工蜂知道巢房内存在幼虫;虫卵也能够产生一种信号,这种信号能被工蜂识别、并且工蜂跟据这种信号能够确定它是虫卵,而不是幼虫。  相似文献   

11.
1、旧脾翻新利用与巢脾修补有的巢脾无雄蜂房,脾面平整,只是用的时间长,巢房虫衣厚。这样的巢脾也可以翻新利用。往巢房中喷些清水,把割蜜刀磨快,从巢脾的下部开始,将巢房的深度割去3/4,如果巢脾下梁碍事,可以用手提巢脾向外推着割,如果上梁碍事,可以少割一些,因为巢脾上部大多都存放蜜粉。在外界有蜜粉的情况下,将割好的老巢脾放到没有分蜂热的繁殖群里。如果是蜂多于脾,一昼夜工蜂就可将老巢脾改造好。这么做一举两得,省下巢础,也能多收蜂蜡。  相似文献   

12.
在打开蜂箱提脾观察蜂王产卵时 ,蜂王若是向正上方爬行寻找巢房产卵时 ,总是先把头伸入巢房探索巢内环境 ,如果其内清洁适于产卵 ,那么蜂王便会退出头 ,再向上爬行一点 ,等胸部越过该巢房 ,然后将腹部凸起 ,弯曲 ,插入巢房约 2 3后 ,头、躯转向正下方 ,腹部更加深入巢房 ,翅展开 ,6只足支撑 ,稍停 ,还有一个轻微的下蹲动作 ;抽出身躯 ,腹部离开 ;细看巢内 ,在底部有 1粒卵。相反 ,蜂王如果向正下方爬行产卵时 ,腹部伸入巢房后 ,头部和躯体已经朝向正下方 ,没有发现蜂王转动头、躯 ,蜂王便直接产卵。如果在蜂王腹部刚刚伸入巢房时还没产卵 ,…  相似文献   

13.
小巧粉脾刷     
朱泽 《中国蜂业》2005,56(9):23
蜂群繁殖时,一般都要给蜂群补加饲喂人工花粉脾,制人工花粉脾用油漆刷很难将花粉捣实,没有捣实的巢房装粉少,这样又会多占用一些巢房来装粉,多占用的巢房又会压缩产卵圈,如此一来,给蜂群发展带来一定影响,为此,我研制了一种小巧粉脾刷,这种粉脾刷可以深入巢房把花粉压紧,同样数量的巢房花粉量可增加50%以上,可以减少占用巢房数量,增加繁殖面积,且此粉脾刷在制作粉脾时速度快,功效高.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巢框穿线是养蜂的辅助性工作之一。给木质巢框穿线可提高巢框和巢础的强度,并有助于蜜蜂造出平整的巢脾。巢框如不穿线,纯蜂蜡巢础就会下垂,导致巢脾一面的巢房过深,而另一面的巢房则过浅,过浅的巢房用于育儿太小。没有穿线的巢框在摇蜜时巢  相似文献   

15.
矮象草地鹅放牧饲养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矮象草地鹅放牧饲养效果初报赖志强广西畜牧研究所530001中图分类号:S825014去年冬,我们在矮象草地放牧肉鹅20天,观察在冬季条件下,鹅的增重及草地再生性能。材料与方法矮象草试验地15亩,为第二年草地,10月中旬刈割老草,淋水二次,深施复合...  相似文献   

16.
在养蜂生产中免不了发生工蜂产卵的问题,令人苦恼.这多半是蜂群越冬时患病,蜂王死亡,没有及时采取措施,经数十日后,工蜂开始产卵.工蜂产卵很零乱,不是一个巢房挨着一个巢房产卵,而是一个巢房产数卵,卵产在巢房的边上,产不到房底.根据这些产卵特点,可以区分开是蜂王产卵还是工蜂产卵.外观上产卵工蜂和不产卵工蜂一样,只有在解剖时发现产卵工蜂卵巢发达,才知道它们是产卵工蜂,这简直是马后炮的事了.  相似文献   

17.
中蜂幼虫病发生的几率较高,而且发病原因比较复杂,由于中蜂幼虫病的主要症状有一定的类同性,一般以幼虫糜烂为主要特征,多数没有气味,子脾呈“花子”现象,子脾上各日龄幼虫参差不齐,封盖巢房与不封盖巢房杂乱无章。封盖巢房有的塌陷,蜂群的群势减弱,直至全群消亡。巢房外有被工蜂清理出来的死亡幼虫,从症状上很难鉴别。  相似文献   

18.
塑料巢础质硬不变形,造脾雄蜂房少,生产操作不易损坏。塑料巢础做成后,用过2年巢房茧衣加厚容易割削除去。削过后可加入蜂群重复使用,省事又节约开支。利用蜜蜂啃不动塑料巢础的特性,在越冬春繁时用塑料巢脾做成中隔板,将弱群组成双王群越冬春繁特别有利,节省饲料,春繁时又比木隔板多哺育一张子脾,使蜂群提早复壮。  相似文献   

19.
矮象草是美国经十多年选育成功的一种高产优质饲草。1987年从美国引入广西,1991年引入湖南,均试种成功,饲喂效果极佳。1994年被国家科委正式立项列入国家级推广项目。 一、经济效益特点 1.产量高。在中等水肥条件下,年亩产鲜草一般在0.8~1.2万公斤。1994年湖南长沙栽培在水库山坡的黄土壤上,7月上旬第一次割青亩产达4330公斤,产草  相似文献   

20.
基于长期定位控制试验,研究了割一年休一年刈割制度对羊草草原地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演替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82~1998年期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显著下降,而且与根茎型禾草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灌木半灌木和根茎型禾草与高大丛生禾草和矮丛生禾草呈不显著负相关,根茎型禾草和矮丛生禾草与杂类草呈负相关;1998~2014年期间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没有显著上升,而且与高大丛生禾草、矮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根茎型禾草与高大丛生禾草和杂类草呈不显著负相关。刈割对羊草典型草原植物群落地上生物量的作用不仅受刈割制度的影响,还要受刈割年份及演替阶段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