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微生物固体发酵物作复合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固体发酵物作复合酶饲料添加剂的研究华中农大微生物科技系刘亚力,梁运祥,闫淳泰复合酶饲料添加剂是饲料添加剂中新兴的一员,近年来研究、发展得很快。但目前研究中使用过或市场上已有的复合酶(包括进口产品),基本上是由几种纯酶制剂按一定配方复配、稀释而成...  相似文献   

2.
采用良好的发酵基质、通过多菌株的协同发酵使得多菌株发酵过程中代谢途径的多样性转化为发酵产物的多样性,不仅产生多种降解酶,同时还能产生多种活性分子.试验以纤维素酶和蛋白酶为检测指标,探讨混菌固体发酵过程中发酵基质对生产复合酶制剂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复合酶制剂是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选用特殊微生物菌株经发酵产生的具有催化活性的生物化学产品,是多组酶种的复配产物,含有多种活性。其成分包含有细菌内切木聚糖酶,细菌内切β-葡聚糖酶,蛋白酶,α-淀粉酶及纤维素酶等。由于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后提高了饲料的消化能值,释放出  相似文献   

4.
加酶饲料具有提高饲料营养利用率和饲料报酬,减少仔畜断奶应激和畜禽发病率等作用,而日益被广泛应用。但在制备加酶配合饲料和用于养殖生产中,需注意以下问题,才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1.由于饲料组分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脂肪、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等多种成分,因此单一特性的酶用于配合饲料,效果不会理想。饲用酶剂应含复合酶系,以增强对各营养组分的酶解作用,复合酶还有协同和增效作用。2.畜禽的消化生理条件决定了饲用酶系既应在酸性(胃内)也要在近中性环境中(肠内)有较强的酶解力和稳定性。生产的饲用酶系,其酶解催化反…  相似文献   

5.
酶制剂在畜牧业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其主要特点是能促进畜禽对营养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的有效利用率和畜禽的生产性能。为了验证多种复合酶制剂在畜禽饲料中使用的效果,本试验选用英恒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合酶制剂对断奶仔猪与小猪进行了饲喂探索。现将试喂情况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l酶制剂选用江门生物技术开发中心英恒生物饲料有限公司生产的(猪用型)英恒饲料复合酶。该酶主要成分含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蛋白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15种酶。1.2试验猪试验猪选用杜长大七日龄断奶,预试10d的仔猪SO头和杜长大SO日龄,…  相似文献   

6.
HF复合酶制剂在鹌鹑饲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酶制剂作为一种新型饲料添加剂,因其可促进动物消化吸收,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提高产蛋(肉)率,因而在饲料工业上的应用日益广泛。近年来,国内有关这方面的报道大都是在猪、牛和肉鸡方面的应用,至今还未见在鹌鹑上的应用报道。我们用本所自产的HF复合酶制剂饲喂鹌鹑,取得了较好的饲喂效果和经济效益。l试验材料和方法1.1本试验所用HF复合酶制剂系我所利用生物工程原理,以麸皮、稻糠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基质,采用多菌共存,协同发酵,科学精制而获得的多酶系产品,其主要酶活力为:α—淀粉酶≥8000单位/克,糖化酶≥1200…  相似文献   

7.
欧洲已禁止在养猪生产中使用某些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因而很有必要开发一种可以通过改善肠道微生物区系来抑制病原菌的新型添加剂。调节猪胃肠道中微生物的发酵来改善猪的健康,提高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效率方面的研究很多,不可消化的寡糖(NDO)对一种或多种微生物具有性刺激生长作用。这些微生物通过竞争来抑制病原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的生长,从而维持理想的微生物区系,然而并不能就此认为NDO的添加和猪微生物区系,消化过程及生长性能的改善之间有必然的联系。大量的NDO在胃和小肠即很快发酵。因而其产物只有消化道前端有活性,并不能在整个消化道都保持活性,有一种假设认为:添加在整个消化道都可降解的NDO可以延长其效果,是猪日粮中一种有效的添加剂。  相似文献   

8.
安全动物生产系统中饲料添加剂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上期)3.1复合酶制剂商品饲用酶主要以复合酶制剂为主,它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一酶复配或采用不同产酶菌株混合培养,或通过细胞融合获得所需酶系的高产菌株培养等技术进行生产而得.复合酶制剂包括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等多种活性酶,其中蛋白酶有碱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酸性蛋白酶三种.酸性蛋白酶能在酸性条件下发挥酶解作用,补充幼年畜禽、水产动物分泌蛋白消化酶的不足,提高幼年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综合各试验结果,添加复合饲用酶可提高日粮ME5%以上,提高CP消化率10%左右,饲料转化率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9.
黑曲霉产高酶活纤维素酶突变株ZM-8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航空诱变的一株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进行筛选,得到纤维素酶高产突变株ZM-8。以玉米秸秆粉为主要碳源,经固体发酵培养,测得其滤纸酶(FPA)酶活力为110.2U/g、纤维二糖水解酶(C1)酶活力为389.9U/g、葡聚糖内切酶(CMCase)酶活力为489.3U/g、β-葡葡糖苷酶(β-Glase)酶活力为1208.1U/g,比出发菌株各组分的酶活力分别高了2.1、3.5、1.7、1.8倍。经过5次继代固体发酵试验,证明该菌株具有较好的产酶稳定性,可作为以农作物秸秆为原料生产单细胞蛋白(SCP)饲料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不同测定程序对饲用酸性蛋白酶检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用作饲料添加剂的饲用酶制剂大都是由固体发酵法生产。与液体发酵相比 ,固体发酵由于操作简易 ,且发酵条件 (如曲室温度、半无菌培养等 )较粗放 ,其产生的酶系不如液体发酵单一 ,往往除主要酶种 (如酸性蛋白酶 )外 ,尚含有一些酶量较少的其他酶系 ,由于其他酶系的存在 ,干扰了主要酶种的测定。此外固体发酵生产的酶大多为胞外酶 ,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 ,为了降低成本及充分利用酶曲中的菌体蛋白 ,一般是将发酵终了的麸曲经低温烘干粉碎后直接按一定比例混入配合饲料中 ,这种酶制剂其实是一种包括酶、菌丝体及发酵残余物等混合在一起的粗…  相似文献   

11.
发酵饲料富含有益微生物、消化酶及功能物质,已广泛应用于畜牧行业,应用效果良好。微生物种类及功能是影响微生物发酵饲料发酵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不同功能菌株在发酵过程中的作用,以pH、酸溶蛋白含量、抗原蛋白和抑菌活性为指标,对不同菌株及其复合菌剂固态发酵鸡配合饲料进行评价。结果表明:FM-20菌株产酸性物质能力较强,能显著降低饲料pH(P<0.05);FM-18菌株发酵产酸溶蛋白最快;JM-1菌株抑制大肠杆菌能力较强。经复配后,各菌株产生一定协同发酵作用,酸溶蛋白含量达到35.98%,β-伴大豆球蛋白降解明显,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抑制活性显著(P<0.05),对大肠杆菌的抑菌面积达到1.18 cm2。试验为功能菌株及其复合菌剂在发酵配合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相应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饲用复合酶热稳定性试验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复合酶在饲料中作用的有效程度,除了取决于较高的酶活性和pH条件等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对热的稳定性,即能够耐受制粒过程中85℃约30秒钟的热作用过程。为在这一过程中取得良好效果,我们对产酶工艺进行了调试:①产酶菌株的耐高温培养;②生产培养基的选择使产品具有较大的持水能力和较小的比热;③植物油悬浮处理,已达到酶在制粒过程中耐高温的目的。本文对饲用复合酶中的蛋白酶、半纤维素酶、淀粉酶和p一葡聚糖酶的热稳定性进行了初步研究。1材料方法1.l材料饲用复合酶制剂(由正元畜牧发展有限公司提供)1.2热稳定性试验1…  相似文献   

13.
试验旨在从自然界中筛选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和产酶条件优化。采用七叶苷显色技术分离和筛选β-葡萄糖苷酶菌株,采用固体发酵技术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通过形态学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对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在广西河池喀斯特地貌自然植被区筛选出1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菌株,将其鉴定为棘孢曲霉(Aspergillus aculeatus),得到最佳产酶条件为pH值7.0、温度28℃、装液量40 mL/250 mL,经过优化后该棘孢曲霉菌株的产酶能力达到了42.75 U/mL,相较于出发条件提高了10.9倍。研究表明,研究筛选得到的棘孢曲霉能够稳定产生β-葡萄糖苷酶,经固体发酵技术优化后产酶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且在中性条件下产酶量最高,在饲料生产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选用320羽1日龄樱桃谷白羽肉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进行1~21和22~42日龄2个阶段的饲养试验。研究饲用不同添加量的固体发酵复合酶对肉鸭生产性能的作用效果,添加量为250和500 g/t。试验结果表明:小鸭阶段,饲料添加500 g/t固体发酵复合酶,能显著提高小鸭末质量和日增质量,极显著降低料肉比;大鸭阶段,降能饲料中添加500 g/t固体发酵复合酶,能极显著提高肉鸭末质量和日增质量;而小鸭和大鸭阶段添加250 g/t固体发酵复合酶,能一定程度提高肉鸭生产性能,但效果不如添加500 g/t固体发酵复合酶的明显。  相似文献   

15.
1饲料加工温度植酸酶水解植酸或植酸盐使其中的磷酸根离子释放出来,其酶的活性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加。但其作为一种生物活性蛋白质,当温度升至70℃以上时,酶的活性会因其变性而降低,作为饲料添加剂应用时,人们考虑更多的是饲料加工工艺参数中的制粒温度对植酸酶活性的影响。尽管微生物来源的植酸酶比其他酶制剂更耐高温(植酸酶的最适温度可高达60~70℃),但高温度调制过程中的活性损失是在所难免的。解决这地问题的途径有三个,一是特异微生物菌株的筛选,使用Aspergillusniger生产的植酸酶在90℃环境下放置30min,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旨在从桃红颈天牛Aromia bungii Faldermann幼虫肠道中筛选的一株高纤维素酶活菌株,经16S rDNA测序,确定为枯草芽孢杆菌,命名为BSAB1306,进行饲料制粒,探讨其饲料制粒的耐受性和其对肉鸡肠道中微生物区系、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20只30日龄白羽肉鸡,先预饲无BSAB1306菌株饲料72 h,空腹2 h,然后饲喂其菌株饲料,1.5 h后屠宰。结果表明: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为68.27 U/ml,对其进行发酵培养后,酶活提高到163.86 U/ml;其饲料制粒后在50℃下保存50 d存活率为94.58%;菌株在十二指肠的萌发率为94.6%;且肉鸡的肠道食糜中大肠杆菌数量明显下降(P0.05),第二和三周龄的微生物菌体蛋白含量显著增多(P0.05)。结果提示BSAB1306菌株具有极高的饲料潜能,且可改善肉仔鸡的肠道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17.
饲用复合酶固体发酵工业化生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宇佐美曲霉YW-38是一株高产饲用复合酶的生产菌株。在20m3自动固体发酵罐内32~35℃间断通风发酵64h,YW-38产酸性蛋白酶、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β-甘露聚糖酶、果胶酶和淀粉酶等复合酶系,其中:酸性蛋白酶和木聚糖酶活力分别为15200和1200U/g。本试验研究了YW-38菌株的工业化生产的最佳培养基配方和发酵工艺条件。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麸皮800kg,豆饼粉200kg,(NH4)2SO420kg,KH2PO45kg,水分55%~58%,pH值6.2~6.5,发酵过程中补加2次无菌水,每次200kg。  相似文献   

18.
应用酵母培养物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龙玲  龚月生 《饲料工业》2002,23(11):26-29
通过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来加强反刍动物对粗饲料的利用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存在许多方法用以调控瘤胃微生物区系,如应用离子载体和抗生素。但对于饲料工业中应用抗生素所引起的问题和寻求安全饲料的广泛关注,促使研究者致力于发展一种新型非抗生素或“天然”的饲料添加剂。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即直接饲喂微生物(DFM),完全满足发展需求,因而被推到了历史前台。DFM包括细菌、酵母(真菌)等,许多研究证明DFM使用效果良好,尤其是酵母培养物(YeastCulture,YC)。YC是经严格控制条件的液体、固体二级发酵或直接在固体培养…  相似文献   

19.
多菌种混合固态发酵生产高活性蛋白饲料工艺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单细胞蛋白(SCP)饲料即饲用微生物蛋白的生产是一项综合效益大且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产业,国外普遍采用深层发酵工艺。目前我国饲料酵母生产多为固体发酵方法,使工农业加工副产物、下脚料及纤维饲料等得到了较好地利用,但应用多菌种混合接种培养固态发酵生产高活性蛋白饲料的报道甚少。本文主要报道一项混合接种曲霉、酵母和乳酸菌,固态培养发酵具有高活性多功效蛋白饲料的生产工艺技术。这项技术投资少,效益高,产品性状稳定,经初步检测和饲喂试验取得了较理想的效果。1菌种的选用1.l菌种来源由山东大学、山东省农业大学、山东省…  相似文献   

20.
随着酶制剂在饲料工业上的广泛应用,筛选耐高温产酶菌株,利用保护、稳定的方法,使消化酶顺利通过制粒过程,成为研究的主要课题。吴县太湖酶制剂厂在苏州新城饲料研究所的配合下,对太湖牌饲用复合酶在饲料制粒过程前后其活力的影响,进行了检测试验。现把结果报告如下:1试验材料与方法1.1饲料:由苏州新城饲料研究所提供新城401饲料。1.2复合酶:T91HH810饲用复合酶,由吴县太湖酶制剂厂生产。1.3试验料配比:按饲料90%、复合酶10%的比例配合,测定试验料制粒前、后各酶系活力。1.4测试项目:检测试验料制粒前、后滤纸酶、C_1酶、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