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产害虫龙虱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虱又称水龟子,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为肉食性水生昆虫,非常贪食,性情凶猛,食量较大。其主要食物为各种昆虫的幼虫、甲壳类、小螺蚬、蝌蚪、鱼苗等,一昼夜可刺死或摄食30尾鱼苗或30尾蝌蚪,甚至能攻击10cm以上的小鱼。  相似文献   

2.
龙虱是生活在田野、水沟、水溪中的珍贵水生昆虫,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是我国南方民间一种传统的药食两用水生昆虫,其味美爽口,营养独特,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生物活性物质,被誉为水中人参,而且对前列腺炎、尿频尿急、小儿遗尿、疳积、性功能衰减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常吃龙虱还能降低胆固醇,防治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目前龙虱来源大多依靠捕捉野生资源,但近年来水域环境污染和人为滥捕,野生资源已日渐减少。为了给人工养殖龙虱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进行了小水池饲养龙虱成虫效果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龙虱又称水龟子,为龙虱科各大小种属的统称,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为肉食性水生昆虫,非常贪食,性情凶猛,食量较大。其主要食物为各种昆虫的幼虫、甲壳类、小螺蚬、蝌蚪、鱼苗等,一昼夜可刺死或摄食30尾鱼苗或  相似文献   

4.
王欣  李林春 《内陆水产》2005,30(1):18-18
龙虱属水生昆虫,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肉食亚目、龙虱科。龙虱成虫呈长卵流线形,扁平,光滑,背腹面拱起。触角丝状,11节,下颚须短。头部缩入前胸内。后足为游泳足,后基节与后胸腹板占据腹面的一大半。胸部腹面无针刺。龙虱幼虫为“水蜈蚣”,危害鱼苗。龙虱在自然界生活于田野、水沟、小溪等水体中。龙虱成虫滋味鲜美。同时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一、鱼的害虫种类和发生危害鱼类的水生昆虫,经观察鉴定,主要是鞘翅目、双翅目、半翅目的肉食性水生昆虫。1.鞘翅目的龙虱和水龟虫龙虱为鞘翅目的肉食亚目甲虫,属龙虱科害虫,成虫似金龟子甲虫,俗称"鱼虎"、"黑壳虫"、"硬壳虫",体长3cn;左右,气管的开口在背上,即在鞘翅底下,潜在水中会冒气泡,是呼吸之故;龙虱的幼虫称水蜈蚣,俗称水夹子,外形似蜈蚣,它对鱼苗危害很大,一夜之间能咬食10多尾鱼苗,每年5至6月份发生最多。龙虱的成虫更是鱼\虾危险的凶手,大量繁殖的龙虱能把所有的鱼消灭,更有趣的是能联合攻击10Cm以上大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黑色昆虫食品日本吸盘龙虱进行了营养分析,为昆虫学、水产学、新药开发、食品营养、医疗保健在生物资源开发、利用和深加工方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日本真龙虱生物学特性与养殖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真龙虱(Cybister japonicusSharp)又称水龟子(以下简称龙虱),近年来人们发现其成虫肉味鲜美且药用价值高,市场上可售180元/kg,于是人们开始大量捕捉,致使目前的野生龙虱资源数量骤然减少,若长期下去,龙虱资源也可能会衰竭。为保护该物种资源,进一步开发其潜在的食用与药用价值,亟需对龙虱的生物学和养殖学开展深入研究。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少,国内仅见贾凤龙等[1]对我国真龙虱属常见种分类及黑绿真龙虱的形态和生物学进行了观察;韦绥概等[2]对三点列黄边龙虱幼虫的呼吸系统与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王立新等[3]对小水池养殖龙…  相似文献   

8.
水蜈蚣又名水夹子,是渔农对龙虱科几种昆虫幼虫的统称。水蜈蚣幼虫呈灰白色,以后脱皮长大,长约3厘米。常用尾部倒悬在水面上呼吸。水蜈蚣是一种非常凶猛贪食的动物,经常用颚将鱼苗夹死而吸食其体液。据资料介绍,一只水蜈蚣在一夜之间能夹死鱼苗16尾之多,危害性十分惊人。在一些地方,常因水蜈蚣大量繁殖而引起危害。因此,有效地杀灭水蜈公是鱼苗鱼种培育的保证。杀灭水蜈蚣的方法较多,  相似文献   

9.
《畜禽业》2010,(7):7-7
1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以贫血、黄疸、发热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不同年龄的猪均有易感性.近几年流行的附红细胞体病以母猪和架子猪多发,仔猪也有发生。该病四季均可发生,但多发生在高温高湿、吸血昆虫活跃的7—9月份。盛夏季节,蚊虱等吸血昆虫十分活跃,加上持续高温影响,  相似文献   

10.
尹雪  秦珊  王宗阳  殷旭旺  张远 《河北渔业》2023,(3):21-28+47
以东江流域为例,通过环境DNA技术探究了水生昆虫群落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其环境影响因子。结果显示:1)水生昆虫物种丰富度由高到低顺序为:双翅目(7科)>蜉蝣目(6科)>毛翅目(2科)=蜻蜓目(2科)=鞘翅目(2科)>鳞翅目(1科)。双翅目(84.99%)和蜉蝣目(14.89%)共占总reads数99.88%,摇蚊科(69.20%)、四节蜉科(14.36%)及蚊科(14.26%)三个科合计占总reads数97.82%。2)物种丰富度指数、香农维纳指数、辛普森指数与功能丰富度指数(FRic)、功能离散度指数(FDiv)均与距河口距离呈正相关关系。功能均匀度指数与距河口距离呈负相关关系。3)海拔是影响物种丰富度最重要的环境因子(P<0.01),COD是影响物种丰富度的重要环境因子(P<0.05)。海拔、DO、COD是影响功能丰富度的重要环境因子(P<0.05)。  相似文献   

11.
昆虫资源在水产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昆虫是鱼类天然饵料、昆虫粉营养成分适合替代鱼粉以及昆虫资源丰富等方面对昆虫粉替代鱼粉的可行性进行综述,此外,综合几种常见的昆虫粉在水产饲料中替代鱼粉的研究,得出结论,以较低或中等比例的昆虫粉替代鱼粉不会影响水产动物的生长。综上,昆虫粉是具有应用前景的新型蛋白质原料。  相似文献   

12.
渔用昆虫蛋白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昆虫蛋白资源非常丰富,是亟待开发的动物性蛋白资源。从4个方面记述了昆虫蛋白资源的优点,并记述了饲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情况,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小划蝽Micronecta quadriseta隶属半翅目,划蝽科Corixidae,是一种终生生活于淡水中的小型昆虫类。遍布于池塘、湖泊、水库、河流等水域,其中以养鱼池墉中的种群生物量为最多。小划蝽对渔业有否影响?生物学性状如何?渔民们提出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疑问,促使我下决心研究这种昆虫。因条件限制,这项研究只能是一般性的。  相似文献   

14.
昆虫蛋白资源非常丰富,是亟待开发的动物性蛋白资源.从4个方面记述了昆虫蛋白资源的优点,并记述了饲用昆虫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研究情况,指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黑水虻幼虫俗称"凤凰虫",是一种腐生性的水虻科昆虫,具有繁殖迅速,食性广泛,吸收转化率高,饲养成本低,营养丰富等特点。因其能够取食餐厨垃圾,生产高价值的动物蛋白饲料,成为与蝇蛆、黄粉虫、大麦虫等齐名的资源昆虫,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推广。为了解投喂黑水虻鲜虫对虎龙杂交斑摄食、生长、免疫以及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笔者在石斑鱼基础饲  相似文献   

16.
《畜禽业》2015,(12)
鸡虱是鸡的常见外寄生虫之一,属于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食毛目、短角鸟虱科的一种。其危害集中在:鸡群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换率降低,抗病能力下降,生产性能下降,鸡只死亡,也可能传播其他疾病造成危害,由此造成生产成本增加和经济损失。如何有效的防治鸡虱,减少经济损失,文章简要介绍一些常用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昆虫蛋白资源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贤君 《淡水渔业》2000,30(10):43-45
昆虫是地球上种类最多、生物量最大的尚未充分利用的生物类群 ,其食物转换率高、繁殖速度快、分布广、资源量大、蛋白质含量高。如果能够将昆虫作为水产动物重要的饲料蛋白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对弥补水产饲料蛋白资源的不足 ,促进水产养殖业及饲料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昆虫蛋白资源的研究现状昆虫历来就是许多动物的天然饲料 ,民间很早就有用昆虫作为饲料饲养观赏鱼、鸟 ,利用农林害虫喂养鸡、鸭的习惯。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都将人工饲养昆虫作为解决蛋白质饲料来源的主攻方向 ,从 6 0年代开始 ,美、德、匈、朝等国家结合养殖业的…  相似文献   

18.
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适宜添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平均体重为25.2±1.7 g·尾 -1的225尾鲫鱼( Carasslius auratus )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组15尾.饲喂昆虫源壳聚糖5种不同添加水平(0%、0.25%、0.50%、0.75%和1.00%)的饲料,研究昆虫源壳聚糖在鲫鱼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结果表明,添加昆虫源壳聚糖不同程度提高了鲫鱼的相对增重率,显著降低了饵料系数( P <0.05),0.50%壳聚糖添加水平组的生长性能最好.通过计算最佳相对增重率和饵料系数时的昆虫源壳聚糖添加水平以及结合试验结果,认为鲫鱼饲料中昆虫源壳聚糖的适宜添加水平为0.50%~0.60%.  相似文献   

19.
小水池养殖龙虱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小水池养殖成虱的效果,试验选择大水池和小水池,组成二个饲养组。饲养8周后测定各组龙虱的生长性能、饲料效率和成活率。结果表明,两组水池饲养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20.
2017年对漳河山西段鱼类、大型底栖动物进行调查,分析物种组成、多样性及空间差异特征。结果显示:(1)共采集到鱼类24种,优势种为棒花鱼Abbottina rivularis (Basilewsky, 1855)、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 (Temminck et Schlegel, 1846)、拉氏大吻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 1869)、高体鳑鲏Rhodeus ocellatus (Kner, 1867)、中华鳑鲏Rhodeus sinensis Günther, 1868、子陵吻鰕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 Rutter, 1879;大型底栖动物44种,年平均密度为256个/m2,优势种为中华锯齿米虾Neocaridina denticulate sinensis Kemp、蜉蝣科稚虫Ephemeridae、扁蜉科稚虫Heptageniidae、椭圆萝卜螺Radix swinhoei H.Adams。(2)各采样河段鱼类Shannon-Wiener指数、Margalef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53、1.68,夏季多样性好于春、秋季;大型底栖动物两个多样性指数平均值分别为1.14、1.47,春季多样性好于夏、秋季。(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鱼类组成分为清漳河、浊漳河两组,清漳河鱼类指示物种包括短须颌须鮈Gnathopogon imberbis (Sauvage et Dabry, 1874)、拉氏大吻鱥Rhynchocypris lagowskii (Dybowski, 1869),浊漳河指示物种为鳑鲏属Rhodeus的鱼类;大型底栖动物组成同样分为清漳河、浊漳河两组,清漳河平均密度及物种数低于浊漳河,其昆虫纲蜻蜓目物种数多于浊漳河,而昆虫纲龙虱科、蝎蝽科、黾蝽科、鱼蛉科以及甲壳纲、腹足纲、双壳纲、寡毛纲、蛭纲的物种数少于浊漳河。底栖动物物种结构的差异受流域内营养物质输入以及水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