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以来,水稻跗线螨在珠三角地区特别是晚稻上的发生越来越严重。通过试验发现院广东省农业科学研究院生产的虫螨净对于跗线螨防治效果比较明显,可以用于水稻跗线螨的防治。跗线螨的防治必须做好预测预报,最佳防治时期为拔秆期和破口期2次用药。  相似文献   

2.
最近几年,水稻跗线螨对广西地区的水稻危害越来越严重。在水稻跗线螨的危害下,水稻的产量大幅度降低。不同水稻品种所遭受的水稻跗线螨危害也有所不同。目前,经过试验结果表明,虫螨净在跗线螨防治过程中起到了良好的效果。本文针对广西地区水稻跗线螨的产生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农业防治、天敌防治等多方面方法,提出具有借鉴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鼹鼠跗线螨(Tarsonemus talpae Schaarschmidt)近年来在四川水稻区域严重发生,在田间常伴随水稻褐鞘症蔓延,螨量高峰出现在水稻孕穗期以后。通过抽取田间褐鞘稻株作列联表分析,证实该螨的活动确与褐鞘症的发生有联带关系。将螨体进行分离和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其体表及附肢可携带和传播稻叶鞘腐败病菌(Sarocladium oryzae)。在隔离控制条件下用螨和这种病菌对水稻作接螨、接菌、接螨接菌和不接四种处理,结果显示接螨接菌与单接菌二处理症状表现最早最普遍,但症状的发展和严重程度以前者更甚。因此本文提出,四川的水稻褐鞘症系由叶鞘腐败病菌为主要诱因,鼹鼠跗线螨在其中起着传播病菌而加剧症状表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描述侧多食跗线螨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调查和研究了侧多食跗线螨在不同海拔地区发生程度明显不同;掌握了侧多食跗线螨发生危害规律;弄清了侧多食跗线螨的部分生物学特性;筛选出防治侧多食跗线螨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草栖钝绥螨Amblyseius herbicolus(Chant)对侧多食跗线螨Polyphagotarsonemus latus(Banks)的控制能力,在温度为28±1℃、相对湿度为(85±5)%、光照L∶D=16 h∶8 h的条件下测定草栖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各种螨态的选择捕食作用和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草栖钝绥螨对侧多食跗线螨的雌成螨、幼螨、卵和若螨的选择性捕食系数分别为1.53、1.18、0.86及0.42,对雌成螨和幼螨表现出嗜食性,对卵和若螨表现出非嗜食性;草栖钝绥螨雌成螨对侧多食跗线螨各螨态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型;对侧多食跗线螨幼螨的控制能力最强,其次为成螨、卵和若螨,捕食能力a/Th值分别为65.0430、56.8499、45.4918、23.3043;对幼螨、成螨、卵、若螨最大日捕食量,分别为109.8901、90.0901、54.6448、24.3902。研究表明,草栖钝绥螨可作为侧多食跗线螨的生防天敌。  相似文献   

6.
利用电镜扫描图像对果蔗狭跗线螨几种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进行描述,对果蔗狭跗线螨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初步探明了该螨的生活史、生活习性和发生规律.分析了近年来导致广州番禺果蔗受狭跗线螨严重危害的原因,并探讨根据该螨的生物学特性制定相应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7.
在描述侧多食跗线螨的形态特征的基础上,通过调查和研究,①明确了侧多食跗线螨在不同海拔地区发生程度明显不同;②掌握了侧多食跗线螨发生危害规律;③弄清了侧多食跗线螨的部分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8.
眼界     
《新农业》2018,(14)
正近几年,北京市大兴区梨花村种植的西瓜很畅销,可是西瓜红蜘蛛泛滥成灾。为此,北京市植保站为该村的西瓜基地释放了这种"以虫治虫"的生物天敌——智利小植绥螨。截至目前,该村的西瓜没用一滴杀螨剂,让瓜农们省工又省钱。据了解,智利小植绥螨是叶螨的专性捕食螨,能捕食叶螨、跗线螨等植食性螨类,具有很高的生防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侧多食跗线螨农业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取高垄双行宽窄行栽培技术,与传统平畦等行距栽培相比,侧多食跗线螨发生量降低37.89%~48.61%,自然繁殖率降低10.01%~35.63%;采取全园覆膜、膜下暗灌、高垄栽培技术,与传统平畦等行距栽培相比,侧多食跗线螨发生量降低40.91%~48.61%,自然繁殖率降低1.67%~34.37%;及时清洁园地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控制效果达28.09%~33.73%;适时封杀螨害中心对侧多食跗线螨的控制效果达37.89%~42.52%。  相似文献   

10.
农业螨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本文择要报道了农业螨类研究结果。柑桔叶螨类在春秋季温度较高、干燥和新梢抽发等条件下易严重为害。柑桔锈瘿螨在秋季气温适宜,雨日多,叶果营养丰富时盛发。以后扩展到种群系统生态,对桔园昆虫群落、密度估计和抽样、种群空间、时间和数量动态、天敌作用评价和经济阈值等进行研究,为测报提供依据。 鼹鼠跗线螨是水稻褐鞘病的传染媒介。侧多食跗线螨严重为害茶叶、蔬菜等作物。通过研究证实前者为菌食性螨类,是传菌促使水稻褐鞘病发展的主因。后者雌螨致死中温为43.6℃,内禀增长率和田间种群增长率在25℃时均高,还提出了用种群增长率预测种群消长的简便方法。 本文还对农螨的主要类群:贮粮螨、食品螨、甲螨、巨须螨的区系和甲螨作为环境污染的新生物指标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