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美国大部分奶牛饲养农户都实施全混日粮(TMR)饲喂技术。该项技术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哈瓦德博士研发出来的。首先在英、美、以色列等国推广应用,后来被引入加拿大、日本、埃及等国家。从1994年美国应用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情况看,全混日粮不仅应用于奶牛,也可应用于肉牛。当时这项技术在威斯康星州的普及率达20%~50%,实施牛群检定饲养农户占全州奶牛饲养总户数的50%,饲养100头以上规模的农户占全州饲养户数的75%。到了2002年全混日粮(TMR)饲养技术的普及率达80%以上。华盛顿州规模化饲养率达80%,纽约州高达9…  相似文献   

2.
刘伟荣 《饲料博览》2001,(12):48-48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户养奶牛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农户是初养奶牛,缺乏饲养管理知识,产奶低,效益差,甚至有的农户因管理不当而发生疾病造成牛的死亡,并把老本搭上。通过对部分奶牛饲养户的了解,对农户在奶牛饲养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提示如下:饲养方法不当,造成疾病的发生奶牛产奶需要全面的营养供给,饲料单一,比例不当,饲养方法不合理都能造成疾病的发生。在给农户医治过的大多数病牛当中都是因不会饲养造成的,例如有的农户认为喂精料多,产奶就多,特别是在奶牛的怀孕后期产奶减少时就多喂豆面、玉米面、油饼等蛋白质、脂…  相似文献   

3.
以饲养奶牛而称的日本千叶县,有一专业饲养奶牛的农户,在饲养奶牛的过程中,发现用鱼腥草泡过的白酒喂饲患有乳房炎的奶牛,病情会很快得到缓解并最终治愈。具体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4.
台湾近代开埠通商之前,本地居民(包括原住民及从大陆来的移民)基本没有饮食奶制品的习俗。1860年《天津条约》签订后,台湾北部的淡水、鸡笼(今基隆)成为通商贸易港。台北、基隆、淡水等地,开始少量饲养本土黄牛来挤奶,提供给来台西洋人饮用。1895年,来台从事家畜养殖的日本人,陆续引进西洋奶牛,进行具有近代畜牧场性质的奶牛规模化饲养。日本统治当局成立了专门的畜牧科研机构,用引进的奶牛与本地黄牛进行杂交选育,先后培育出多个适合台湾饲养的奶牛品种。1943年为战前台湾的奶牛饲养高峰,当年存栏奶牛1777头,年产牛奶2300吨。  相似文献   

5.
《农家致富》2011,(7):15
首期投资,按牛分红江苏省丰县爱农奶牛养殖合作社最初是由28家奶牛养殖户联合筹建的。建立之初,社员按照各自投资的款数,统一购买同样品种、同等月龄、同样价格的奶牛,按奶牛编号记入28户的入股档案。经过1年的饲养周期,从牛犊产奶之日起,按每年每头牛3000元的利润分红给入股农户。5年后,由合作社返还给农户社员同等月龄的青年奶牛,老龄奶牛由合作社自行处理。农户社员入股1头奶牛可获利1.5万余元,如多入股经济效益相当可观。如今入股农户社员积极性很高,入股奶牛不断增多。  相似文献   

6.
日本奶牛饲养业是从五十年代后期逐步发展起来的。1945年日本饲养奶牛23.9万头,由于战后缺少粮食,饲料不足,到1947年,养牛头数减少到15.9万头。以后逐年回升,1952年27.6万头,达到了战前最高饲养头数。在战后粮食供应困难时期,美国曾以救济形式对中小学生免费供应一餐课间奶,使日本人从小养成了喝牛奶的习惯,为以后发展奶牛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7.
奶牛TMR饲养技术是规模化养殖场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饲养技术,是奶牛养殖产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最近几年,奶牛TMR饲养技术在国际和国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奶牛养殖效益进一步提升,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该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奶牛TMR饲养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通过该次研究对更好推广该项技术应用和发展有一定助益。  相似文献   

8.
《饲料博览》2002,(11):50-50
据中国奶业中长期发展占略研究课题组预测,今后15年间,我国奶牛个体饲养总量、饲养规模、饲养水平会不断上升。我国奶牛在改革开放以前基本上由国营奶牛场养殖和生产,1978年集体奶牛饲养量迅速上升,1990年后,个体饲养规模迅速膨胀。以北京为例,1989年42家国营、集体、个体奶牛存栏分别为33172、21788、6064头,到1998年奶牛存栏分别为29338、14152和17054头,其中国有和集体牛场分别减少了3784和7636头,降低11.4%和35%,但个体养殖户养殖奶牛头数增加了10990…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农业结构调整的优惠政策引导下,固原市农户养殖观念发生转变,奶牛的饲养逐步扩大,但在饲养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浅析饲养奶牛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2001年,天津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的战略,市县财政对规范化畜牧养殖小区给与政策性补贴,对养殖户给予小额贴息贷款.有了政府推动,静海县畜牧业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奶牛业成为个体老板和农户投资的热点,仅2003年就新建奶牛养殖小区12个,奶牛养殖小区由2000年的4个发展到2003年的23个,养殖户由286增加到806户,奶牛存栏由0.58万头发展到1.92万头.与此同时,饲料价格上涨、奶牛疫病增多、饲养成本高、平均单产低、饲养管理不科学等问题相继出现,奶牛饲养综合效益低的问题日见突出.  相似文献   

11.
王焕章 《新农村》2003,(4):14-14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奶牛养殖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农户饲养奶牛必须抓好以下技术环节.  相似文献   

12.
政府支持农户奶牛生产发展的政策主要表现在财政金融,产业政策,土地使用,技术服务,畜产品市场建设等。本文通过对黑龙江,山东两省区奶农饲养奶牛生产资料和技术服务获得的分析,研究了畜牧业政策对奶农生产和行为的影响,从一个方面反应了中国畜牧业政策对农户饲养奶牛的效用。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规模养猪场发展迅速,养猪业的饲养方式正在由传统的粗放型农户散养向规模化、现代化模式过渡。与传统的农户庭院养猪相比,规模化养猪具有单位范围内饲养密度大、生产效益高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传染病易于扩散的弊端。据统计,在我国饲养的猪群中每年因疫病死亡的约在15%~  相似文献   

14.
据日本农林水产省统计情报部于1999年6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999年4月底,日本全国各地畜产业发展的状况是,①奶牛的饲养户数为3.54万家,奶牛头数为181.60万头,比1998年分别减少5.3%和2.4%;②肉牛的饲养户数为1.246万家,比1998年下降6.6%,但是,饲养的头数基本与1998年持平,现为284万头;③猪的饲养户数为1.25万家,比1998年减少6.7%,但是,存栏头数基本保持与1998年相同的水平,现为987.30万头;④蛋鸡的饲养户数为5060家,比1998年减少6.1%,现有蛋鸡的只数为1.43亿只,比1998年减少1.5%.  相似文献   

15.
<正>奶牛的饲养经济价值较高,除了正常的奶源销售外,还可以出售牛犊,在经济上可以得到较大的利润空间,因此,在农村有条件的农户,都喜欢饲养你奶牛,而且饲养的方式灵活,可以饲养一只,也可以饲养多只,但是无论奶牛饲养的数量是多少,都应该了解掌握奶牛的常见病的状态,一旦发现奶牛的患病状态,都应该及早出手,积极治疗,这样不仅可以防止奶牛病情的发展,而且能够保证奶牛正常的出奶量,而且还可以保证牛奶的质量。因此,饲养奶牛的农户  相似文献   

16.
《现代农业》2004,(9):15
在日本以饲养奶牛而著称的千叶县,有一专业饲养奶牛农户,夫妇俩饲养了40多头奶牛.他们从饲养这些奶牛中发现,在使用鱼腥草泡过的白酒喂食患有乳房炎的奶牛后.病情很快得到缓解和治愈,其制作方法为: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奶牛业的迅猛发展,奶牛饲养头数猛增,饲养奶牛已成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的好项目。但传统的直接饲喂秸秆饲草养牛法,已成为制约饲养奶牛经济效益的瓶颈,因此,对饲料、饲草的科学加工处理和推广应用喂养奶牛新技术,已成为目前奶牛生产上的一个突出问题。我们在奶牛基地推广青贮、氨化和微贮饲料的基础上,又在奶牛生产实践中,认真总结和推广了当地奶牛专业户利用发酵液饲喂泌乳奶牛,提高产乳量的养牛经验。为介绍这一做法,现将发酵液的制作方法与饲喂对比试验效果总结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发酵液的制备与饲喂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临夏县奶牛生产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其农户养殖规模大多在2~5头之间。本试验通过对2头和5头奶牛养殖两种模型经济效益比较,表明奶牛在现有的生产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每户养殖2头奶牛生产模型下的单头效益要比每户养殖5头奶牛生产模型下单头效益高出1098.9元,说明临夏县农户养殖2头奶牛养殖模型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9.
《当代农业》2011,(7):15-15
首期投资。按牛分红 江苏省丰县爱农奶牛养殖合作社最初是由28家奶牛养殖户联合筹建的。建立之初.社员按照各自投资的款数.统一购买同样品种、同等月龄、同样价格的奶牛.按奶牛编号记人28户的入股档案。经过1年的饲养周期。从牛犊产奶之日起,按每年每头牛3000元的利润分红给入股农户。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随着奶牛养殖产业不断发展,奶牛养殖逐渐实现了规模化和专业化,但是农户养殖模式依然是奶牛养殖体系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农户散养规模小,饲养技术较差,采用传统的饲养方式喂养,养殖效益差,奶牛产奶量较低,已经成为制约奶牛养殖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奶牛TMR技术是一种全新的饲养技术,其能够针对不同的奶牛群体配制不同的混合饲料,在提升奶牛干物质采食量,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奶牛TMR技术在奶牛养殖中应用的有点和缺点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