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绵羊多发,近年来山羊发病呈增多趋势。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该病发病突然且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2.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由于病死羊只常有肾脏软化现象,故又称"软肾病"。本病在临床症状上类似羊快疫,故临床也称"类快疫"。由于本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且不易  相似文献   

3.
羊巴氏杆菌病又称为出血性败血症,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和溶血性巴氏杆菌所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主要以羔羊最易发生,对人也有一定的致病性,是养羊产业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由于该病与羊肠毒血症、肺炎链球菌在临床症状上较为相似,因而对于该病的诊断会造成一定的难度。介绍了该病与羊肠毒血症、肺炎链球菌的鉴别诊断,以期为羊巴氏杆菌病的准确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魏氏梭菌引起绵羊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的发生是由于产气荚膜杆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而致,故称羊肠毒血症。本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脏多见软化为特征,又称"软肾病",是危害藏羊养殖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由于本病发病突然、病死率高,不易治疗,常常给养羊户带来严重损失。2011年9月,同德县唐古镇某牧户饲养的藏系绵羊突然发病并发生死亡,根据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羊肠毒血症。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羊肠毒血症是羊的常见疾病,也是养羊业的重点防疫疾病之一。羊肠毒血症是由D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表现发病急、死亡快且死亡率高的特点。由于羊肠毒血症为急性并发性疾病,患病羊死亡速度极快,当前还没有较好和有效的治疗措施,所以养殖户应以预防为主,减少经济损失。2020年4月初,康乐县五户乡汪沟村发生了一起典型的羊肠毒血症;该养殖户羊存栏22只,能繁母羊10只,种羊1只,其余11只为1~5月龄羔羊,3月25日开始有1只羔羊发病,精神萎靡,呼吸急促、饮食减少甚至不食,腹疼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6.
正羊肠毒血症又称"软肾病"或"类快疫",是由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本病以发病急,死亡快,死后肾组织易于软化为特征。发病以绵羊多见,山羊少见。2015年,我地区某养羊场发生此病,共死亡45只羊,损失惨重,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此次羊肠毒血症发生在2015年7月,基本都是羔羊发病,成年公母羊都未发病。该养羊场的羔羊以放牧为辅,舍饲为主。每天放牧4~6h,草场牧草比较鲜嫩。羔羊出生后一周  相似文献   

7.
1梭菌病
  羊梭菌病是侵害绵羊的急性传染病,山羊少见,主要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羔羊梭菌性痢疾。羊快疫的病原菌为腐败梭菌,此病以皱胃黏膜出血性、炎性损害为特征。羊肠毒血症的病原菌为D型魏氏梭菌,以肾脏软化为特征。羊猝狙的病原菌为C型魏氏梭菌,以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羔羊痢疾的病原菌为B型魏氏梭菌,以剧烈腹泻和小肠黏膜发生溃疡为特征。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主要侵害6个月至2岁半之间的绵羊,发病多见肥胖的绵羊,羔羊梭菌性痢疾主要发生于7日龄以内的羔羊,以2~5日龄的羔羊发病较多。羊梭菌病常呈地方性流行,发病急、病程短、病死率高,秋冬和初春气候聚变、阴雨连绵之际易引发。病羊治愈率不高,可试用强心剂、肠道消炎药、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羔羊痢疾可用羔羊痢疾高免血清治疗。  相似文献   

8.
羊肠毒血症主要多发生于绵羊,特别是膘情较好的羔羊最易发生,病程短,死亡快,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由于该病与炭疽、羊快疫、巴氏杆菌等疾病临床症状较为相似,容易造成误诊,影响治疗时机,因此,就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及诊断要点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D型产气荚膜梭菌为羊肠毒血症的病原。羊肠毒血症是羊的一种急性毒血症性疾病。该病原主要侵害患病羊的肠道,临床中主要引发腹泻症状。此外,患病羊的肾脏发生软化。感染D型产气荚膜梭菌的初生羔羊在临床中主要症状为严重的腹泻症状,羊肠道发生溃疡,并且具有十分高的病死率。本文对羊肠毒血症的病原、流行病学、发病机理、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进行了阐述,望对相关工作者带来帮助,降低此病的发生,促进养羊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羊肠毒血症是养羊场经常发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一般幼龄羔羊发病率高,成年羊发病率较低.此病通常发病急、死亡率高,给养羊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很大.笔者根据我场的发病诊治情况,阐述一下此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措施,抛砖引玉,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1.
羊魏氏梭菌病是由魏氏梭菌引起的,主要发生于羊的毒血症,包括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羔羊痢疾等。该病多呈散发性,绵羊发生较多,山羊较少。在牧区多发于春末夏初青草萌发,所以该病的发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和条件性。主要经  相似文献   

12.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对绵羊尤其是哺乳和育成羔羊危害性较大的急性传染病,传染性强,病羊发病突然,死亡率高.本文首先分析了D型产气荚膜梭菌病原特点,然后对羊肠毒血症的流行特点、病羊发病症状和解剖特点进行概述,并从临床鉴别和实验室方法概述羊肠毒血症的诊断方法,最后提出治疗和预防措施,以期为羊场羊肠毒血症的综合防治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羊肠毒血症主要危害当年羔羊,大羊不发病,从2006年外日沟地区发生羊肠毒血症,死亡846只,2007年死亡2350只,2008年死亡达15730余只,运用羊四联苗和羊三联苗防疫效果不佳治疗无效.2009年注射羊肠毒血症苗6.5万只疫病控制,没有死亡报告.2010年注射4万只羔羊,目前无死亡报告.根据现场实地查看及流行病史,发病原因主要是超载放牧,长年放牧导致草场污染严重而引起发病死亡.实验室工作及羊肠毒血症疫苗研制由省畜牧科学院传染病研究所张西云所长负责实施.  相似文献   

14.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毒血症,任何年龄的羊只都能够被感染,3~12周龄的羔羊最容易感染,消化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该病呈现出散发或地方流行的特点,绵羊和山羊较易感染此病。本文重点分析了羊肠毒血症的病原特点、流行特征、临床症状,探究了该病的治疗方法以及防控措施,以期为养殖户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5.
羊肠毒血症主要影响绵羊养殖,在羔羊时期很容易患病,发病后在短时间内容易致死,危害性极强,会对养殖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害,而且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症状与羊快疫以及巴氏杆菌等疾病症状类似,因此在临床诊断当中很容易发生误诊的情况,使病羊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期.所以,本文对羊肠毒血症的发病特点以及临床症状进行分析,为疾病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羔羊白肌病又称肌营养不良症,是饲料和母乳中缺乏微量元素硒和维生素E而引起的一种代谢障碍性疾病。特征为骨骼肌和心肌发生变性和坏死。该病以出生后数周至2个月羔羊多发,常呈地方性同群发病。1发病原因由于硒缺乏所致,在缺硒地区,羔羊发病率很高。据报道,本病常与母乳中维生素E缺乏,或硒、钴、铜和锰等微量元素缺乏有关。  相似文献   

17.
羔羊腹泻病传染性强,病死率高,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和规律性。新生羔羊常感染该病,并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该病诱因复杂,只有弄清发病原因,并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减少或控制羔羊腹泻病。主要对羔羊腹泻病的发病原因进行介绍,以期为广大农牧民和养殖场有效防治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绵羊痘是由于感染痘病毒而发生的一种热性、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羊感染发病后,主要是出现肺炎、呼吸道炎、失明、消化道炎、关节炎以及妊娠母羊流产等。该病的病死率非常高,尤其是幼龄羔羊更易发生死亡。由于该病传播迅速,只要羊群中有一只羊发生羊痘,不久就会蔓延至整个羊群。该病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在直接接触病羊或者接触病羊污染物都可感染。因此该病要采取有效的综合防治措施,防止持续大规模发病。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东营市某波尔山羊场连续发生几起一月龄断奶波尔山羊突然死亡的病例。经发病经过、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实验室检验,确诊该病为魏氏梭菌引起的羊肠毒血症。1发病经过及临床症状本批羔羊刚断奶,改吃饲料,日龄在50~60天,10日龄防过大肠杆菌 绿脓杆菌二联灭活苗。未防“三联  相似文献   

20.
羊肠毒血症是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疾病,主要发生在绵羊,尤其是羔羊。该病病羊死亡很快且死亡率很高,常常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主要以预防为主。(一)发病原因1.病原。该病病原是D型魏氏梭菌,属梭菌属,为厌氧性革兰氏阳性菌,可以在羊体内形成芽孢,经消化道进行疾病引发和传播。该菌分布比较广泛,在土壤污水和粪便中均有存在,羊误食被污染的饲料或污水后,细菌会在羊肠道内大量繁殖,产生的外毒素会引起肠道的溶血坏死和致死,从而引发羊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