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同甜樱桃品种抗氧化物质及抗氧化活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那翁、拉宾斯、佐藤锦、雷尼和红灯为试材,测定果实色度和抗氧化物质含量(总酚、总黄酮、总黄烷醇),并采用3种机制(DPPH、ABTS和FRAP值)综合评价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甜樱桃品种的色度、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红肉品种红灯和拉宾斯的a~*值最大,b~*值很低,而黄肉品种恰好相反,那翁亮度值L~*最高。红灯抗氧化物质成分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不同方法检测的抗氧化能力也是红灯最高,拉宾斯次之,而黄肉品种佐藤锦和那翁的抗氧化能力最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总黄酮和抗氧化能力间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关系,而总黄烷醇只跟总抗氧化能力检测法(ABTS)呈显著相关关系。因此,红肉甜樱桃可作为抗氧化物质的重要来源,其中红灯具有良好的发展价值和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2.
不同品种番石榴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通过田间对3个番石榴品种光合特性的研究, 结果表明, 珍珠番石榴、水晶番石榴和土种番石榴叶片的光饱和点均为1 400μmol·m-2·s-1, 光补偿点分别为110 04、158 89和170 97μmol·m-2·s-1 光合表观量子产量(AQY)分别为0 011 5, 0 009和0 006 2 当PAR≥800μmol·m-2·s-1时, 珍珠番石榴叶片的Pn、Tr、Cs值最高, 水晶番石榴次之, 土种番石榴叶片的最低 随着PAR的增加, 3个品种番石榴叶片Ci呈逐渐下降趋势, 相同的光照强度下, 珍珠番石榴叶片Ci最低, 水晶番石榴次之, 土种番石榴叶片的Ci最大 珍珠番石榴年株产量显著高于水晶番石榴, 这与其具有较高的光合特性是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3.
以吉林省1929、1941年选育的2个老大豆品种元金宝和金元1号及1999、2000年选育的两个新大豆品种吉农7号和吉林45为试材,在相同栽培管理模式下,研究了不同时期育成品种不同节位叶片的光合特性和叶面积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时期育成品种在不同节位、不同时期叶片生理特性均存在差异,生殖生长阶段新选育品种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叶面积、水分利用效率(WUE)更具有优势,不同生育阶段各节位Pn也均高于老品种;新品种叶面积表现为苗期增长较慢,在生殖生长初期阶段增长加快,中后期又趋于平稳,叶面积呈"慢-快-慢"的发育特征,保障了群体结构更趋合理,继而延长了叶片功能持续期。说明叶片光合性能和叶面积发育动态协调,是新品种高产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不同密度型高产玉米品种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揭示不同密度型高产品种玉米叶片光合特性及施肥对光合特性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以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品种郑单958和东单90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施肥条件下高产玉米品种生育后期穗位叶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降低,胞间CO2(Ci)浓度升高,叶绿素含量(SPAD 值)和可溶性蛋白则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NPK处理下各测定时期两品种玉米的产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Cond)、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最高;其中东单90品种各光合生理参数均比郑单958高.施氮肥能延缓叶片衰老,提高光合速率,施钾肥明显提高CO2传输能力.NPK施肥能促进Pn提高是由于有较强的CO2传输能力和CO2同化能力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加工番茄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里格尔87-5、石红206、石红3号3个加工番茄品种为材料,对其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开花期不同品种的加工番茄在9:00~11:00的净光合速率(Pn)不同,里格尔87-5的Pn最大;3个品种在开花期的Pn日变化均呈明显的双峰曲线,2个峰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7:00,13:00左右出现午间的光抑制现象;此外,叶片气孔导度与叶片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呈平行变化趋势,说明气孔导度是影响光合速率的直接因子。  相似文献   

6.
对红灯、萨米脱、美早3个甜樱桃品种的叶面积、解剖结构、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C)及胞间CO2浓度(int-CO2)等指标进行了比较,进而分析品种间的光合能力。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叶面积存在显著差异,萨米脱樱桃的叶面积最大,美早的叶面积最小;红灯的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显著低于其他品种,3个品种的栅栏与海绵组织厚度比以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均差异不显著,红灯樱桃叶片细胞内的叶绿素含量比萨米脱和美早高;红灯樱桃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美早,蒸腾速率显著低于美早;各品种间的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无显著差异。综合各指标认为:红灯品种的光合能力最高,其次是萨米脱,美早最弱。  相似文献   

7.
桃不同叶位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选择4个不同类型的桃品种对不同叶位的叶片光合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和不同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有所不同,从新梢末端完全展开叶到基部基本呈现"低—高—低"的趋势,受光方向上以东南向枝条叶片的Pn较高,在冠层分布上自上而下则表现为"高—低—高"的趋势。研究认为桃光合测定宜选取梢端完全展开叶下数第三至第六片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广西气候条件下葡萄夏果采收后叶片光合特性变化,为葡萄栽培模式等理论研究和生产实际提供依据.[方法]以阳光玫瑰葡萄为材料,于2017年葡萄采收后75 d至开始落叶期间定时监测日平均温度、日光照时数和日平均光照度环境参数指标,同时测定第2、4、6、8、10、12和14节位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分别在人工LED光源[红:蓝:白=90:5:5,1200μmol/(m2·s)]和自然光照下,利用CIRAS-3便捷式光合仪测定上述节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蒸腾速率(E).[结果]葡萄采后75~110 d的日平均温度始终高于20℃、日照时数大于8.0 h、日平均光照度维持在28000.0 lx以上,各节位叶片SPAD值下降缓慢.在人工和自然光源下,总体上表现为采后110 d前高节位(第10、12和14节位)叶片的Pn、Gs和E显著高于基部(第2、4和6节位)叶片(P<0.05),各节位叶片Pn、Gs和E平缓下降;采后110 d后随各环境因子急剧下降,各节位叶片Pn、Gs、E和SPAD值也急剧下降,高、低节位间差距逐渐变小.在人工和自然光源下,随时间推移Ci不断升高,高节位叶片Ci低于基部叶片.[结论]广西南宁地区葡萄采收后4个月内温度和光照均处在较高水平,而葡萄基部叶片长期保持在较低的光合水平,不利于枝梢及叶片养分充分回流,影响第2季植株花芽分化及产量形成.因此,生产上建议去除基部叶片或采用破眠技术使葡萄休眠冬芽萌发新梢开启第2个生长周期,以充分利用桂南下半年丰富的温光资源.  相似文献   

9.
以Li-cor-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测定4个海南当前橡胶树主导品种品系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溶度(Ci)等光合参数及叶绿素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热研8-79的Pn最高,叶肉瞬时羧化效率(Pn/Ci)较高,且水分利用率(WUE)最高,较适合在干旱胁迫地区配置;热垦628的Pn/Ci高,在最低的Ci和Gs情况下,表现出最低的Pn;热研7-33-97光合能力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传统品种RRIM600光合能力一般,且WUE最低,耐旱性较差。  相似文献   

10.
《天津农业科学》2016,(7):15-19
在大田条件下通过测定3个不同品种桃树(大久保、美香桃和桃王九九)的光合特性,对3个不同品种的桃树进行光合特性的研究和测定,包括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E)、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细胞间隙CO_2浓度(Ci)及温度等,分析了不同品种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桃王九九的Pn值在一天中最高,其次是美香桃,大久保较低。桃王九九的E值在一天中最高,其次是美香桃,大久保值也较低。桃王九九的净光合速率显著高于大久保,美香桃与其他两个品种差异不显著。桃王九九的蒸腾速率也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桃王九九的气孔导度较高,美香桃次之,大久保最低。光合有效辐射、细胞间隙CO_2浓度、叶表面温度、相对湿度和进气CO_2浓度的日变化,3个桃品种的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新、老大豆品种冠层产量和光合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0个新、老大豆品种冠层产量和光合作用的研究表明,新品种的产量显著高于老品种(P0.01),新品种产量主要集中在冠层的中上部,而老品种的产量则以冠层中部最大,冠层上部、下部产量较低且相差不大.新品种植株叶面积和叶面积指数高于老品种,但差异不显著.新品种叶片的光合速率高于老品种,同时,新品种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速率差异较小,老品种冠层不同部位叶片光合差异较大,特别是下层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较大;由于新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和单位叶面积的净光合速率高于老品种,新品种的光合能力显著高于老品种,特别是冠层下部的光合能力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12.
覆草栽培对甜樱桃生长及光合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6年生甜樱桃Cerasus avium品种红灯Cerasus avium‘Hongdeng’的试验基地开展覆草试验。覆草栽培与裸土对照交互排列,小区面积333.5 m2,重复3次,翌年开始生长调查。结果表明:覆草栽培可以使樱桃新梢旺长期提前;新梢长度、粗度、百叶质量和叶面积分别比对照提高20.4%,30.2%,20.5%和5.3%;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光合速率分别比对照增加了35.8%和54.7%;覆草栽培还能明显增加树体中氮、钾、钙元素的质量分数,降低铁、镁、锰元素的质量分数;覆草使根量增加,根位上升。图2表4参16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采后喷施叶面肥对温室甜樱桃的影响,为温室甜樱桃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甜樱桃‘红玛瑙’为材料,在采收后喷施叶面肥,研究叶面肥对温室甜樱桃叶片鲜重、干重、叶绿素含量、Pn—PAR响应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处理对甜樱桃叶片的鲜重和干重并没有影响;撤膜后温室甜樱桃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有一个上升的过程,而且喷施叶面肥能提高甜樱桃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对照相比,叶面肥处理对弱光的利用能力更强,在所有的光强下,叶面肥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光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山东是马铃薯二季作地区,原来具有一定生产规模和基础,近年生产发展很快,每年收获季节大量马铃薯销往省内外,甚至还有相当数量马铃薯返销东北。目前提高马铃薯种植和产量已是当务之急。研究马铃薯光合生产力是提高产量的基础,本文对鲁南生产条件下的马铃薯光合作用测定结果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叶片数量对欧李嫩枝扦插成活与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究欧李带叶嫩枝扦插繁殖机理,以促进欧李扦插繁殖在生产中的应用。[方法]以山西农业大学欧李4号品种为试材,在嫩枝插奈上设不同数量的完整叶片以及同数量的半叶处理,研究不同留叶量的欧李插条生根、萌芽及生长情况。[结果]试验得出,欧李无叶嫩枝插条不生根。在插条留1~3片叶的情况下,随着叶片数量的增加,生根率、萌芽率、成活率和新根数量在增加;其中,留半叶3片的生根率、成活率最高,3片叶的萌芽率最高。扦插后10~13d萌芽速率最快,在13~17d时萌芽速率减缓,有利于成活率的提高。插条的叶片数量对后期新梢的生长影响较小。[结论]欧李嫩枝扦插应留有一定数量的叶片,以保证插条的生根和萌芽;并在合适的留叶数量时,选择半叶处理比全叶处理能减少水分损失,从而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不同熟期大豆R4-R5期冠层某些生理生态性状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应用冠层分析仪和光合测定系统,分析不同熟期、不同产量类型的大豆R4-R5期冠层结构特征、光合生理、冠层内微生态环境。结果表明,不论熟期早晚,高产大豆群体的共同特征在于LAI较高,叶片在各个方向上的分布均匀;上下冠层叶片的光合速率差异小,全冠层的光合速率相对较高,从而使全冠层有较高的光合生产力。结果增加了植株荚、粒数及粒重,特别是增加了中上部的荚、粒数。不同熟期间的高产群体冠层特征的差异在于早熟大豆的LAI相对较低,截获的光能多少对于产量形成有着更重要的意义,高产群体叶倾角小,叶片平展,有利于截获更多光能;而晚熟大豆冠层郁蔽,LAI大,高产冠层各层次叶倾角大则有利于太阳辐射透射到冠层内部,增加群体内部受光量,利于产量形成。  相似文献   

17.
Digital plant canopy imager and photosynthesis analyzer system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anopy structure, photosynthetic physiology and micro-environmental factors at R4-R5 stage in different yielding soybean cultivars or lines with different maturiti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yielding soybean cultivars were high LAI, uniform foliage distribution in all horizontal directions, less variance of photosynthetic rate between top and bottom leaves in canopy and relatively higher photosynthetic rate of the whole canopy. All these characters combined in all resulted in higher canopy photosynthetic productivity, and pod number, seed number and seed weight per plant, especially pod and seed number in top and middle canopy were increased. The characters of high yielding canopy varied among maturities. Light interception was more important to early cultivars. Less foliage inclination angle was benefit to intercept more solar energy during yield formation. As late soybean cultivars had a more closure canopy and higher LAI, greater foliage inclination angle in all layers of high yielding canopy made more solar radiation penetrate into canopy, which was beneficial to yield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不同栽培模式对四棱豆生理特性的影响,试验设置1个对照(露地直播)和5个处理(大棚直播、地膜直播、露地移栽、大棚移栽、地膜移栽),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四棱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及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移栽处理叶绿素a含量均高于对应的直播处理,且地膜移栽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和a/b值均最大。四棱豆叶片净光合速率以露地移栽处理值最大;不同叶位叶片净光合速率总体上以露地移栽处理最大,地膜移栽次之。总之,与其他处理相比,露地移栽更有利于四棱豆叶绿素含量及不同节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其次是地膜移栽。  相似文献   

19.
水分胁迫对不同抗旱性小麦品种光合特性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河农859和豫麦49为材料,在不同水分处理下研究了2个品种功能叶的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在拔节期、灌浆前期和生育后期,各处理0~20cm、20~40cm土层分别处于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条件下,叶片Pn和TR一般以河农859的较高,且其叶片Pn和TR下降百分率均小于豫麦49。2个品种叶片的Pn和TR均以春季浇2水(拔节水+灌浆水)的S3处理具有优势。从产量性状分析,河农859籽粒产量明显高于豫麦49,其浇2水的S3处理比浇1水(拔节水)的S2处理增产,但差异不显著;而豫麦49S3处理的产量显著高于S2处理和S1处理(冻水+拔节水)。表明河农859抗旱性较强,有限供应的水分就能使其获得较高的产量,而豫麦49只有在供水充足的条件下才能发挥其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