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桑树用作畜禽饲料的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长期以来桑叶只是作为蚕的饲料,少数地方用来饲养家畜和鱼。随着畜牧业的发展,草地资源的减少,利用桑叶作为畜禽饲料已经引起畜牧业生产者的重视。深入研究桑树与动物生产相关的营养特性,解决其在动物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大规模投入畜牧生产实践中,将有利于改善我国饲料资源短缺及分布不合理的局面。本文就桑树的营养价值、特性及其在畜禽中的应用作一综述。1我国桑树的分布桑树属桑科桑属的落叶乔木,是多年生深根性植物。桑树对土壤酸碱度适应性较强,在pH4.5 ̄9.0范围内都能生长。桑树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即使西…  相似文献   

2.
二十一世纪的绿色神奇功能饲料植物——饲料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桑树(Morus)属荫性、细枝树种,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桑树的分布中心,在国内,东西南北都有分布,就种而言达20种之多,占世界总数的57%。中国植桑养蚕已经有五千年的历史,蚕也是动物,采桑养蚕,桑叶实际上是一种饲料。近年来我国科研人员通过人工选择与杂交育种,培育出最新抗逆性品系——饲料桑。饲料桑是我国桑产业中效益较好的新型品种,区域适应性强,具有潜在的生态价值和饲料价值,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3.
正1开县桑树资源的基本情况我国是栽桑养蚕的发源地,在开县也有上千年的历史。历来桑叶只是作为蚕的饲料,在21世纪以前,栽桑只为养蚕,远没有发挥桑树应有的优势。随着经济多元化的发展,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养蚕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显示出它的局限性,比较效益逐步下降,所以栽桑作为养蚕的产业也正在逐年下滑。开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养蚕的历史最高峰,年养蚕达到7.5万张,逐步下滑到  相似文献   

4.
四川古称“桑从古国”,在三千多年前已有栽桑养蚕,是我国蚕丝生产最早的蚕区之一。蜀汉诸葛亮晚年上表说:“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孙衣食,自有余饶”。到明朝,四川已成为全国蚕桑主要产区。清初出现了“墙下桑树,宅内养蚕,习以为常”。栽桑养蚕已较为普遍了。当时,桑树多系零星散栽,叶、材兼用的乔木桑。  相似文献   

5.
桑树,适应性强,在我国大部分地方均有分布。蚕区集中栽培,精耕细作,以叶养蚕。桑花吐粉泌蜜,是一种蜜粉源植物。但是,种植桑树多以采叶养蚕为主,对桑花吐粉泌蜜规律不了解,因此它的粉蜜没有得到应有的利用,一般都只把它列入养蜂的辅助蜜粉源。  相似文献   

6.
张明阶 《蚕学通讯》2000,20(4):50-51
养蚕必须先种桑,桑成饲蚕这是蚕业界人士众所周知的。目前,对桑树布局,包括发展桑树区域的摆布,栽桑的地方、形式、规格等研究不够,而桑树布局好坏与否,不仅关系到桑叶产量的多少,质量的好坏,关系发展蚕桑生产的速度与兴衰。如我市自1995年至今重庆蚕业大滑坡其原因除市场因素外,另一个根本的原因就是桑树布局不合理所致。 据我所知,重庆自六十年代起发展的桑树基本上是“四边桑”。当时的蚕桑生产是以生产队经营为主,集中养蚕,有专人护桑养蚕,又有一定的专用养蚕设施设备,易于贯彻蚕桑科学技术,因而,桑蚕单产较高,质…  相似文献   

7.
采叶程度与桑叶产量及树势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严明  王瑛 《四川蚕业》2004,32(4):16-18
栽培桑树是为了采叶养蚕。桑叶是桑树赖以生存的同化器官,担负着光合作用、蒸腾作用,与桑树的正常生理活动至关重要。养蚕用叶时,正是桑树处于旺盛生长,光合作用最强的时期。大量的、多次的,甚至是采光叶片,必将削弱或中断物质和能量的生产,桑树的正常生理活动必将遭受影响。针对大面积生产中,普遍存在重养蚕,  相似文献   

8.
<正> 桑树是养蚕重要的物质基础。我国是最早栽桑养蚕的国家,在长达数千年的生产实践中,我国劳动人民首创并发展了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技术,在桑树病虫害防治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为蚕业的稳步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70年代,“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确定为中国的值保方针以来,桑园也开始实行有害生物的综合治理(IPM)。在广大蚕桑科技人员长期不懈的努力下,蚕桑综防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其内涵已从单一技术  相似文献   

9.
刘洪 《四川蚕业》2015,(1):30-31
<正>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劳动力流失情况日益突出,为了稳定和发展蚕桑生产,必须增加每户蚕农的养蚕量,提高蚕茧质量,从而增加其养蚕收入。为此,我县于2013年起,试验并逐步推广多批次滚动养蚕。养蚕布局的调整,对桑树管理、劳动力时空分布、蚕茧收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两年的实践证明,加强桑树栽培管理,均衡各季产叶量,特别是增加春季和晚秋季的养蚕量是多批次滚动养蚕增加蚕农收入的重要因素。为此,我县选用萌芽开叶早,  相似文献   

10.
桑树综述     
桑树木材坚韧耐用,是农民喜爱的上等农用材料;桑枝是热值含量高的薪材;桑树根、皮、叶和果入药;桑皮还可造优质纸和人造棉。我国栽培桑树,历史悠久,是世界蚕桑生产的发源地;劳动人民创造了栽桑养蚕的  相似文献   

11.
叶夏裕 《中国蚕业》2009,30(3):108-110
8夏秋蚕饲养 8.1夏秋季养蚕的特点 我国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的夏秋季期间,气温高,桑树生长快;因此,可以通过合理多次养蚕来有效提高单位面积桑园产茧量和产值,增强蚕桑产业的竞争力。但是,与春期养蚕相比,夏秋季养蚕在气候、桑叶叶质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均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种桑养蚕的历史非常悠久,我国桑树资源也非常丰富。桑树由于抗逆性强,因而我国的桑树种植面积也非常广,主要集中在我国南方,成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丰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还含有黄酮、多糖、多酚、生物  相似文献   

13.
蒙庆裕 《四川蚕业》2001,29(4):24-26
<正> 桑树是养蚕的基础,桑叶是家蚕的粮食。桑叶产、质量高,养蚕蚕体壮、产量高、质量优。因此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是恢复发展蚕业生产的关键措施。 改进桑树栽 培管理,提高桑树单株和亩桑产叶量的配套技术,包含优化桑树群体结构;提高桑树施肥水平;合理修剪定型;防治病虫害;选接良桑等的诸多因素。桑树单株  相似文献   

14.
利用桑枝生产食(药)用菌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栽桑养蚕具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我国蚕桑业已形成完善的栽桑、养蚕、缫丝和织绸四大蚕桑支柱产业。目前,全国桑园面积已经超过80万hm2,桑树除采叶养蚕外,其枝、根、果实和桑叶均具有很高的经济和药用价值,特别是桑枝,  相似文献   

15.
<正> 收获桑叶,是栽培桑树的目的。收获就是根据养蚕的要求,采伐桑树的枝叶,而枝叶是桑树赖以生存的重要营养器官,一经采伐,势必影响桑树的生长。如何收获才能既满足养蚕用叶,又不影响桑树的生长,即如何解决好“采”、“养”矛盾,这就是所谓“合理收获”。  相似文献   

16.
安美君 《蚕业科学》2005,31(1):88-90
对黑龙江省的3个主栽桑树品种秋雨、青龙、泰来进行无干栽植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不同桑树品种有不同的适宜栽植密度。秋雨和青龙在60000株/hm2、泰来在75000株/hm2栽植密度下产叶量达到最高。桑树合理密植对桑叶质量影响不显著,但增加到60000~75000株/hm2后,随栽植密度的增加,养蚕质量也随之下降。栽植密度对养蚕质量各因素的影响,因桑树品种不同有差异。  相似文献   

17.
<正> 桑树病虫不仅危害桑树,导致树势早衰,桑叶减产、叶质低劣,而且能传染家蚕病害(特别是桑螟等鳞翅目桑虫),导致要病流行,养蚕成绩差、单产低。为了降低全年虫口基数和病情指数,促使桑树优质丰产、确保春蚕用叶,提高养蚕单产,加强春季桑树病虫防治是非常重要的,现将春季桑树病虫特点及防治对策简述于后,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 我县柏丫镇地属浅丘,非耕地多,具有栽桑、养蚕的自然生态条件和悠久历史,至今境内还生长着一百多年前栽植的桑树。党  相似文献   

19.
<正>栽桑养蚕涉及种植和养殖两大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张种收茧量是反映蚕桑种养技术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在现有的种养条件下提高张种收茧量,增加经济效益,笔者就主要的技术措施分述于后,期望可达到提高蚕茧产质量、增加经济效益的目的。1桑树的培护管理措施1.1肥培管理桑树是养蚕的基础,桑叶产量的高低与质量的优劣,影响着张种产茧量。土壤是桑树生存的基础,肥料是桑树的粮食,做好桑园肥培管理,是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广东是我国重点蚕区之一,由于气候溫和,桑树生长期长,年可採桑养蚕7—8次,所以桑树品种有其独特的性状,但是广东重点蚕区的珠江三角洲,桑树栽培向以实生苗繁殖,由于自然什交的結果,桑树性状甚为混什,直接影响产量与品質的提高。1954年全国蚕茶工作会議,批判了过去“重蚕輕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