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发展节水林业的紧迫性河西走廊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严酷、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拥有19.12万平方公里面积的酒泉市,由于地处该区域西端,与新疆、内蒙古毗邻,干旱缺水、植被稀疏(森林覆盖率仅为1.37%)、风沙危害严重(荒漠化面积占到国土面积的96%以上)三大环境因素,使酒泉又成为河西走廊荒漠化发展最快,生态环境最严酷、最干旱的地区。该区域有发源于南部祁连山区的黑河、疏勒河、苏干湖三大水系的17条中小河流,养育着分隔式盆地绿洲系统与沙漠、戈壁荒漠草场和盐渍化土地,光热资源丰富,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比较深厚,适合于发展农业生产,是国家重要…  相似文献   

2.
新疆天山西部林区森林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苍茫林海孕育了丰富的天山水系和伊犁河谷的大片湿地与绿洲,调节着新疆的干旱性沙漠气候,是伊犁各族人民群众  相似文献   

3.
正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陲,绿洲广阔,光热水土资源独特,适宜农林牧业发展。但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大风沙尘频繁,夏季频频出现大气干旱和干旱风。新疆的农牧业生产普遍受到风沙灾害的严重威胁,因此在新疆绿洲内部广泛营造了各类农田防护林带,这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农田防护林是区域农业生产的重要生态屏障,是为了防止自然灾害、改善气候、土壤、水文条件和塑造农田景观为目的的特殊防护林种。在新疆,农田防护  相似文献   

4.
敦煌地处河西走廊最西端,四周被瀚海戈壁包围,故有沙漠绿洲之称。这里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仅为42.5毫米,而蒸发量为2486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0倍。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敦煌成为全国红地球葡萄四大最佳生产区域之一。全市辖7镇2乡,总耕地面积42万亩,总人口2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万人。2000年以来,按照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生态产业  相似文献   

5.
李晓明  陈煊 《中国林业》1999,(10):19-20
一新疆幅员辽阔,全境地貌轮廓为“三山夹两盆”。南有喀喇昆仑山,北有阿尔泰山,东西有天山横亘其间,将1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分为南疆和北疆。南疆有塔里木盆地,北疆有准噶尔盆地,盆地中分别有我国第一、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和古尔通古特沙漠。由于远离海洋,高山阻挡,降水稀少,气候干旱,风沙活动频繁。新疆为典型的灌溉农业区,在占全区国土面积4%的绿洲上,生活着1700余万各族人民,特定的自然条件决定了新疆的经济为绿洲经济,农业为生态农业,森林组成了一道道绿色屏障,保护着人们赖以生存的活动空间。194…  相似文献   

6.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腹地,远离海洋,四周环山,境内沙漠广布。天山自东向西横贯于中,将新疆分为北疆准葛尔盆地温带干旱荒漠区和南疆塔里木盆地温带极端干旱荒漠区。南疆塔里木盆地面积55.7万平方公里,人口766.3万人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集地区,在持续干旱的自然环境和人类经济活动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南疆总体上仍是沙进人退,荒漠化形势十分严峻。认识明确,防治并重,初步建成南疆绿洲防沙治沙体系(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众志成城与沙害拼搏在沙漠干旱风沙危害频繁的和田地区,林业不仅是沙漠绿洲之主体,而…  相似文献   

7.
敦煌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最西端,四周被瀚海戈壁包围,故有沙漠绿洲之称。这里干旱少雨,光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仅为42.5毫米,而蒸发量为2486毫米,蒸发量是降雨量的60倍。独特的自然条件使敦煌成为全国红地球葡萄四大最佳生产区域之一。敦煌市辖7镇2乡,总耕地面积42万亩,  相似文献   

8.
新疆所有绿洲大都与沙漠相邻或处于沙漠包围之中,其面积仅占新疆面积的3.53%。而新疆的绿洲林业是伴随绿洲开发而同步向前发展,因而绿洲林业在绿洲建设中的地位更显重要,前景十分广阔。 一、新疆绿洲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 众所周知,新疆境内平原沙漠广布(占总面积22.5%),热量有余而水分不足,天然植被稀疏,生态脆弱,由于不合理开发所引起的诸多压  相似文献   

9.
新疆森林以其覆盖新疆国土面积168%的瘦弱之躯,承受着沙漠和山地占711%的166.04万km‘土地上脆弱的生态平衡的重压,维护着占新疆国土面积42%的绿洲的生存。其中分布在绿洲三滩(荒滩、沙滩、盐碱滩)和绿洲外围荒。合戈壁区,由胡杨林、河谷林和荒漠灌木林构成的平原天然林,以其顽强的生命力抵御着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侵袭,形成了保护绿洲的天然屏障。但由于平原天然林分布区距人门生活、生产活动区相对较远,更多的人未直接感受平原天然林的庇护,也未能给予平原天然林应有的呵护,甚至在急功近利意识的趋动下,肆无忌惮的破坏…  相似文献   

10.
2009年8月,在接见新疆各族干部的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并着重强调:"新疆大地上,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都代表着一种特殊的风骨和精神。希望新疆各族干部像天山雪松、绿洲白杨、戈壁红柳、沙漠胡杨一样植根和挺立于新疆大地,热爱新疆山山水水,热爱新疆各族人民,  相似文献   

11.
<正>新疆面积占全国面积的六分之一,可新疆的绿洲仅占新疆总面积的4.2%,其他的地方是戈壁和沙漠。对于干旱少雨的新疆而言,水是绿洲的源泉和生命线。"三山+两盆"特殊的地理环境,森林资源分布和水资源状况,客观上决定了新疆必须停止天然林采伐,加强天然林保护。据2016年公布的第九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结果,新疆全区森林面积1.2亿亩,森林覆  相似文献   

12.
<正>准噶尔盆地,与人们印象中新疆荒凉、单调的沙漠戈壁不同,这里的一草一木色彩斑斓。在这片沙漠腹地,被沙漠环抱的绿洲是生机盎然的草原,也是多种野花绽放的大花园。提起沙漠戈壁,你或许会认为那些地方一片荒凉、寸草不生,谈何野花?其实不然,沙漠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单调、灰暗、枯燥、缺乏生机。让我们走进新疆准噶尔盆地,穿越瀚海无人之境,探寻沙漠野花。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位于伟大祖国的西北边陲,境内有广大的沃野绿洲,苍翠森林,肥美草原及孕育大小河流的雪峰、冰川和丰富的热量资源,适宜于农林牧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地处内陆,气候干旱(如南疆盆地降水量不足100毫米,最低仅为5—10毫米,北疆盆地降水量在100—200毫米之间,干燥度4—5以上,最高达70)沙漠、戈壁广布(约占全疆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强),风沙频繁,春、秋季多大风,夏季频频出现大气干旱和干旱风.新疆的农牧业生产普遍受到风沙灾害的严重威胁.因此,在新疆广泛营造各类防护林带,对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高产、稳产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新疆林业》2011,(6):2+49-F0002,F0003,F0004
胡杨是杨柳科胡杨亚属植物,是新疆古老的珍奇树种之一。在库车千佛洞和敦煌铁匠沟的第三纪古新世地层中部发现了胡杨的化石,算起来至少也有6500万年的历史了。维吾尔语称胡杨为托克拉克,意为“最美丽的树”。由于它具有惊人的抗干旱、御风沙、耐盐碱的能力,能顽强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因而被人们赞誉为“沙漠英雄树”。  相似文献   

15.
新疆的荒漠景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新疆的荒漠戈壁面积达1.023亿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2%。全疆87个县(市)中就有53个有沙漠分布。无论北疆、南疆还是东疆,荒漠都是自然景观的当然主角。包括新疆在内的中国沙漠,分布纬度较高,皆为被雪峰、冰川环绕着的盆地型温带沙漠(荒漠),盆地中心地带为沙质荒漠,外侧山前地带,分布着戈壁(荒漠)和绿洲,山地随高度增加,降雨渐多,相  相似文献   

16.
民勤地处沙漠腹地,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基于对酿酒葡萄在干旱沙区绿洲栽培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对包括立地条件分析、葡萄苗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预防、采收等抚育管理技术进行总结,旨在充分发挥区域光热资源优势和地域优势,为民勤乃至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栽培酿酒葡萄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新疆地处祖国西北边陲,气候干旱少雨,境内沙漠浩瀚,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风沙危害最严重的省区。受全球气候变化、原生沙漠面积大和人类不合理活动的影响,新疆沙化土地面积仍呈扩展态势,严重制约和威胁着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保障自治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重点和难点在沙区。防沙治沙既是遏制沙害的主要举措,也是沙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河上游灰胡杨种群生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灰胡杨(Populus pruinosa)是杨柳科(Salicaceae)杨属(Populus)中最古老、最原始的木本植物,也是新疆干旱荒漠区的主要建群树种和珍贵的抗逆种质资源.灰胡杨生长慢、抗逆性强,已成为抵御风沙、遏制沙化、维护区域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和保障绿洲农牧业生产的重要屏障.  相似文献   

19.
<正>1自然概况塔里木盆地南缘的和田地区位于新疆最南端,边境线长210 km,总面积24.78万km~2,其中山地占33.3%,沙漠戈壁占63.0%,绿洲面积仅占3.7%,且被沙漠和戈壁分割成大小不等的300余块。受地形条件的影响,该地区形成了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年均降水量在50 mm以下,年均蒸发量在2400 mm以上,气温较高,昼夜温差大。和田  相似文献   

20.
《新疆林业》2006,(3):2-3
今年6月17日,是第1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新疆是我国荒漠化及沙化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新疆的防沙治沙工作事关各民族的生存条件,事关自治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自治区防沙治沙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阿力木江·牙生,现将主要内容整理如下。问:在第12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到来之际,请您谈谈自治区风沙危害情况。答:新疆是我国沙化土地面积最大、分布最广、危害最严重的省区,也是世界上沙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现有沙漠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