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滞是指家畜在开始挤奶时或挤奶过程中排乳量突然减少或者完全停止的一种官能性疾病,但其乳腺和乳的质量正常,一般挤奶员叫此病为“不给奶”或“给奶未净”。  相似文献   

2.
奶牛乳滞是指奶牛在开始挤奶时或挤奶过程中排乳量突然减少或者完全停止.但其乳腺及乳的质量正常,通常人们常把此病说成“不给奶”或“给奶未净”。  相似文献   

3.
<正>经过2005和2009年的两次"皮革奶"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我国奶业发展持续处于低谷状态。而生鲜乳市场向来是由企业单方面定价,奶农每天都要挤奶,挤出来的奶又必须当天卖给企业,奶农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只能被动接受。2010—2013年上半年,山东省禹城市生鲜乳价格  相似文献   

4.
如何更好地延长挤奶设备的使用寿命--点检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中国乳业的规范给奶农带来福音,同时也为设备厂家增加了竞争。目前,挤奶设备市场不规范,而国家尚无生产的标准,奶农只选择价格低的产品,这是不太恰当的。因为挤奶设备的使用寿命大约在10~15年,让设备长期保持稳定才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为想要选择挤奶设备的奶农提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前中国乳业的规范给奶农带来福音,同时也为设备厂家增加了竞争。挤奶设备市场不规范,国家目前没有明令标准,奶农只选择价格低的产品,这是不恰当的,因为挤奶设备的使用寿命大约在10~15年左右,让设备长期保持稳定才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为想要选择挤奶设备的奶农提几点建议:一、必须是按照奶牛生理特性设计,整个工作原理是仿照小牛吸母乳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奶牛乳池及乳管狭窄,又称乳管增生性瘤,在牧场中经常发生。其病因目前多认为是由于挤奶时消毒不严或挤奶方法不当等原因引起,一般多发于高产奶牛,严重影响产奶量,给饲养者造成极大经济损失。笔者曾采用药物和其它的防治方法,但效果均不明显。 近几年来,采用自制的“内削器”经过多次试验,研究出一套对该病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现介绍下如。  相似文献   

7.
(上接 2 0 0 3年第 11期 77页 )1.8 患有乳腺炎的牛应排在最后用手工挤 ,所挤原料奶不混入正常奶中 ,应废弃。1.9 异常乳 (包括初乳、末期乳 )以及有抗生素残留的牛乳不得混入正常奶中。1.10 一桶奶挤满后 ,倒入备有双层纱布过滤的洁净的存奶容器中。1.11 挤奶完毕 ,用 1∶3稀释的碘伏药液 ,药浴乳头 ,阻止细菌侵入乳头。1.12 挤奶结束后 ,原料奶应立即过冷或送往奶站。2 规范的机器挤奶操作程序2 .1 保持牛床、垫草清洁 ,挤奶前清除牛床上的污染垫草及牛粪 ,排除牛粪沟内的积水 ,挤奶时及时扫粪。2 .2 挤奶前用刨刷或刷子清除牛身…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白石清水沟奶站(机械仪挤奶)因原奶检出b1超标被拒收,引起相关部门、乳企和奶站的高度重视,经层层盘查,初步认定有部分农户给奶牛饲喂了霉变玉米面所致,经过整顿、培训、宣传和奶站积极主动采取的措施,原奶恢复正常。但进入8月中旬,特别是9~10月,很多奶站又连续出现b1超标拒收,总拒收原奶量将近达2000t,奶站业主和奶农损失了近560万元,虽然乳企进行了10%的弥补,但也损失近500万元,而且还造成了相当大的环保压力。为解答奶农对奶牛饲料的困惑和提高科学饲养管理的意识和水平,我通过调查研究和客观分析撰写了此文,希望借此论文和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气温的回升,微生物也开始活跃起来,春季以后,奶农交售生鲜乳微生物超标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奶农或奶站交售的生鲜乳微生物超标,奶站或企业拒收,这势必给奶农或奶站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首先要认真分析引起生鲜乳微生物超标的原因,采取必要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降低和控制微生物数量,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米占锋 《中国牛业科学》2011,37(1):69-70,73
全面分析奶农在奶牛饲养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粗饲料单一、品质差,日粮配合不合理,胎间距偏大,选择冻精观念淡薄,产奶高峰期较短,干奶期饲养管理不当,乳房炎发病率高,酒精阳性乳夏秋季节时有发生,饲喂、挤奶不科学,忽视原料奶质量、卫生,记录不完善、运动场地小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中国乳业的规范给奶农带来了福音,同时也使设备厂家之间的竞争加剧。挤奶设备市场不规范,国家目前没有明令的标准,奶农只选择价格低的产品,这是不太恰当的,因为挤奶设备的使用寿命大约在10~15年左右。让设备长期保持稳定才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为想要选择挤奶设备的奶农提几点建议:一、它必须是按照奶牛生理特性设计的。它的整个工作原理是仿照小牛吸母乳的状态;二、它对提高奶产量有帮助;三、它能有效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四、它的核心部件必须是同一厂家生产,而不是东拼西凑的。  相似文献   

12.
目前中国奶业行业的逐步规范给奶农带来了福音,同时也加剧了设备厂家的竞争.目前,挤奶设备市场仍不规范,国家还未制定生产标准,奶农只选择价格低的产品,这是不太恰当的.因为挤奶设备的使用寿命为10~15年,让设备长期保持稳定才是至关重要的.这里为想要选择挤奶设备的奶农提几点建议:第一、必须是按照奶牛生理特性设计的,挤奶机的工作原理是仿照小牛吸母乳的状态;第二、挤奶机对提高奶产量有帮助;第三、它能有效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第四、挤奶机的核心部件须是同一厂家生产.  相似文献   

13.
李涛 《北方牧业》2004,(14):12-12
河北省行唐县是一个奶牛养殖大县,现有纯种奶牛61万头、机械化挤奶厅94个、收奶站11个,每天收购、销售生乳近400吨近期由于受安徽阜阳“假奶粉”事件的影响,全国乳制品行业市场萎缩.大型正规乳品行业严把质量关.纷纷加强对生乳收购质量的检测水平。行唐县有部分奶农因所销售生乳中细菌含量严重超标,甚至无法计数.被乳品加工企业拒之门外,致使白花花的牛奶因检测不合格而被倒入地沟。如何控制生乳中微生物含量’怎样引导奶农提高对鲜乳的管理?最近,行唐县奶业协会的郭志永先生走访了该县部分奶农和机械化挤奶厅负责人,从中了解到挤奶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现就生乳中如何对微生物含量进行综合控制谈了一点自己的看法,现编发出来,供广矢奶牛养殖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 漏奶是指未经挤奶,奶从乳头内自然流出的现象。漏奶分为正常和非正常。前者常见于母牛在正常的挤奶过程中,由于乳房内乳汁的分泌与充盈,致使内压增加而有漏奶现象,也称为生理性的;后者则见于非挤奶时间、经常也有奶从乳头内流出,此为不正常的漏乳,这种白白的漏奶,不仅极大地影响奶产量,同时也给饲养者造成了极大浪费。1 病因主要是因乳头损伤所致,如挤奶时用力过大,机器挤奶时真空压力过大,抽时过长,引起乳头末端黏膜发炎和纤维化,破坏乳头括约肌的正常紧张性,导致括约肌萎缩、松弛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一些奶农说养殖效益不高,奶牛不好养,也有一些养殖户却称养奶牛仍有利可图。将他们的养殖条件、饲养管理、挤奶等细节对比后,不难发现。赚钱的奶农都在细微之处下了功夫,而效益低下的奶农多是忽视了细节问题,想当然地认为,“奶牛有什么养的,给点草、玉米秸就行”。为此,我们给奶农提个醒。今后养奶牛再不能“想当然”了。  相似文献   

16.
<正>1症状最初奶牛拒绝挤奶,出现排乳障碍,挤奶时奶牛踢乳杯,有后肢乱跳现象,冻伤的乳头不出奶;手工挤奶或导乳针时,出奶顺畅。中期,冻伤轻微的,乳头孔肿胀消退,出奶通畅,逐渐治愈。  相似文献   

17.
1挤奶 奶的分泌是一个连续过程,良好的挤奶习惯,会提高乳的产量和质量,降低乳房炎的发病率,延长奶山羊的利用年限。在大型奶山羊场,为了节省劳力,提高工作效率,主要采用机械化挤奶。机器挤奶是促进奶山羊生产向规模化、产业化方向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机器挤奶的要求为有宽敞、清洁、干燥的羊舍和铺有干净褥草的羊床,以保护乳房而获得优质的羊奶;有专门的挤奶间(内设挤奶台、真空系统和挤奶器等)、贮奶间(内装冷却罐)及清洁无菌的挤奶用具;按适当的挤奶程序定时挤奶,羊只进入清洁而宁静的挤奶台,冲洗并擦干乳房,乳汁检查,戴好挤奶杯并开始挤奶,按摩乳房并给集乳器上施加一些张力,促使乳房萎缩,奶流停止时轻巧而迅速地取掉乳杯,用消毒液浸泡乳头,放出挤完奶的羊只,清洗用具及挤奶间。经常保持挤乳系统的卫生,坚持挤乳系统的检查与维修。  相似文献   

18.
奶牛乳滞的治疗郄罡(内蒙古牙克石市兽医工作站,028000)短暂的乳滞,当奶牛安静一定时间后或加以按摩乳房,很快即恢复正常泌乳,一般不需治疗,如果发生持续性乳滞,经半天或至1天以上仍未解除时,则需要加以治疗。治疗的原则首先让奶牛安静,实行乳房按摩,给...  相似文献   

19.
提高原料奶卫生指标的三种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高原料奶的卫生指标根源在奶牛场,但大多数奶农并没有意识到奶牛场规范挤奶程序,保护牛舍环境舒适、干净,维护和清洁挤奶设备是生产优质原料奶的关键,是奶牛场中提高牛奶卫生质量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5月15日,山西洪洞县辛村乡西李村的奶农牵着自家奶牛在自动挤奶线上挤奶。该村建起了蒙牛乳业集团收奶站,奶农出了家门就能送奶,解决了由于路程远使牛奶变质.导致收入减少的问题。据悉,该村养殖奶牛2000多头.日产奶量达10吨以上,农民人均收入增加1500多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