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新疆绵羊及其环境中李氏杆菌的生态分布多样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健康绵羊及其相关环境如青贮饲料、饮水、土壤、鸟粪中李氏杆菌(Listeria)种群采用改良国标法(4789.30-2010)进行生态分布多样性调查,并对分离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monocytogenes)采用PCR方法进行溶血素基因(hly)和血清型检测。结果:514份样本中,共检出阳性样本26份,平均阳性率为5.1%,其中羊体分离率为6.2%(22/353),饮水分离率为33%(2/6),鸟粪分离率为3.0%(2/67),其余样本均为阴性;26份阳性样品中,检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5株,塞氏李氏杆菌(L.seeligeries)21株,且5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均检出溶血素基因,血清型为1/2a。  相似文献   

2.
根据GeneBank上发表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的内化素B(internalin B,inlB)和肌动蛋白A(actin A,act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对5株不同来源的健康绵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和一株临床分离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的inlB及actA基因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分析其序列,并对2株部分基因缺失的单增李氏杆菌进行小鼠攻毒试验。结果表明:5株健康绵羊分离株单增李氏杆菌与临床分离株有较高的同源性,并且发现2株部分基因缺失的单增李氏杆菌;小鼠攻毒试验表明缺失株毒力有降低,但是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绵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带菌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伊犁部分地区健康绵羊的鼻拭子、肛拭子、青贮、土壤进行检测,共检测280个样本,经培养特性、生化特性鉴定,并针对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高度保守的hly基因设计的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同时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有5株分离株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分布率达1.78%。ERIC-PCR结果表明,此5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与标准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对照株指纹图谱有差异,属于不同基因型。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8株来自新疆发病绵羊和健康绵羊的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氏菌(LM)分离株的部分生物学特性及相关性,本实验对8株LM分离株进行小鼠致病力检测、多重PCR谱系鉴定、血清型鉴定及InlA基因的PCR-RFLP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绵羊与临床发病绵羊中分离的LM分离株对小鼠具有相同的致病性;除1株临床分离株为血清型4b和谱系Ⅰ外,其余7株均为血清型1/2a和谱系Ⅱ;5株健康绵羊分离株的毒力基因InlA的PCR-RFLP复合基因型均为E型,而3株临床发病绵羊中的分离株为C型或B型。两种不同来源LM在小鼠致病性血清型及谱系上具有一致性及相关性,但其毒力基因InlA存在多样性。初步揭示健康绵羊携带的LM可以经内源性感染而发生李氏杆菌病,表明内源性感染是造成绵羊李氏杆菌病流行的一种传染方式。  相似文献   

5.
对伊犁部分地区绵羊血液、鼻拭、肛拭、青贮、水源进行检测,共抽检样本280个,经对样本中的细菌分离、纯化,并针对李氏杆菌高度保守的Hly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5株分离株含有约743 bp大小的李氏杆菌所特有的扩增片段,诊断为李氏杆菌。  相似文献   

6.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LM)引起人与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其中以绵羊的敏感性最强。近几年,本病对新疆养羊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生化反应,溶血试验,致病力试验,对分离的新疆5株绵羊致病株李氏杆菌90SB_1,90SB_2,90SB_5,90SS_1,125SL 进行了种的鉴别测定,试验结果,五株绵羊致病株(野毒株),在生化反应,培养特性,溶血性,致病性等方面表现高度的一致性,属于同一种 LM。  相似文献   

7.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LM)引起人与动物的一种共患传染病,其中以绵羊的敏感性最强。近几年,本病对新疆养羊业造成严重危害。本研究采用生化反应、溶血试验、致病力试验,对分离的新疆5株绵羊致病株李氏杆菌90SB1、90SB2、90SB5、90SS1、125SL进行了种的鉴别测定  相似文献   

8.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人工感染绵羊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人从病羊脑分离纯化的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经列脉接种于健康得奴绵羊3只,结果被感染绵羊均表现出与自然感染绵羊相同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并从脑、心血、淋巴结中回收到了单核细胞增钨生李氏杆菌,从而证明了该分离株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动物李氏杆菌病病原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单核增多症李氏杆菌和伊氏李氏杆菌(仅引起动物发病),前者是主要的,它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体。人畜感染后主要表现脑膜炎、败血症、流产及单核细胞增多。近几年来,新疆先后有5个地区的3个牧区、4个农区养羊场爆发以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李氏杆菌病,造成1 300余只羔羊死亡,经从绵羊实质器官和饲草中分离培养和形态学观察,初步确定为7株李氏杆菌,分别命名为90SB1、90SB2、90SB5、90SS1、125SL1、G1和饲草李。结合溶血试验、动物试验,再进行PCR特异性扩增,确定前5株为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阿拉尔周边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带菌情况。从阿拉尔市无菌采集120份羊鼻拭检样,依次进行两步增菌、选择性分离平板分离培养、初筛试验、生化鉴定,通过小鼠感染试验测定致病力。结果从120份样品中分离4株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带菌率达3.3%。4株LM均引起小鼠发病,其中2株菌可使小鼠死亡。结论阿拉尔周边羊鼻拭中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带菌率为3.3%,但都有致病性,调查为该地区动物性食品安全评估及产单核细胞李氏杆菌的监测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感染伊万诺夫李氏杆蔚(即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血清型5)被认为是引起绵羊流产、死胎和出生软弱而不易存活羊羔的原因(Broadbent,1972;Macleodet al,1974;Dennis,1975)。感染伊万诺夫李氏杆菌(L.ivanovii)而发生流产,常由多种因素诱发,包括因营养不良使母羊抵抗力下降,持续寒冷和潮湿的天气,以及长期饲喂青贮饲料,尤其是劣质  相似文献   

12.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4团、90团,农八师新业羊场及142团羊场健康绵羊的鼻拭、肛拭、粪便、青贮、以及圈舍周围环境土壤、水源进行检测,从检测的220个样本中分离得到9株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有时呈弧形,多单个或排列成"V"字形或"Y"字形的球杆菌,经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和PCR方法鉴定,9株均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分布率达4.0%.  相似文献   

13.
李氏杆菌病是由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所引起的人、畜共患散发性传染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近年来。新疆多个农牧垦区在每年4~5月或10~11月间饲喂青贮饲料较多的绵羊中发现有头顶墙或转圈,头颈表现一侧性麻痹等神经症状的病羊。为此,我们在病理学、细菌学、流行病学等方面进行了观察研究,确诊为绵羊单核细胞增多症性李氏杆菌病。该病在国内已有公开报道。但对病理组织学观察报道甚少,为了对该病在诊断及预防中提供更全面的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对西藏地区豆科牧草青贮饲料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以期得到优良的乳酸菌菌株。以苜蓿和箭筈豌豆青贮饲料为试验材料,共分离得到6株同型发酵乳酸菌,经传统微生物培养和16S rRNA序列分析,3株(LCG9,CG35和AG11)为戊糖片球菌,2株(LCG3和LAG1)为植物乳杆菌,1株(LA3)为弯曲乳杆菌;除AG11和LAG1在5℃,LCG9和AG11在pH 3.0和8.0生长微弱外,其余乳酸菌菌株均在5~20℃,pH 3.0~8.0及3.0%和6.5% NaCl培养液中生长良好。从耐低温特性、产酸能力和发酵速率3个指标考虑,植物乳杆菌LCG3最适宜用于西藏青贮饲料生产的乳酸菌菌种。  相似文献   

15.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L.monocytogenes,LM)于1926年由Murry等首先从患病的野兔和实验室中的豚鼠中分离,并明确描述与动物流行病有关,可引起多种家畜、野生动物及人的李氏杆菌病。在多种动物中,以绵羊易感性最高。而多数绵羊发病与饲喂青贮饲草有关,故又称“青贮病”。本病在70  相似文献   

16.
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84团、90团,农八师新业羊场及142团羊场健康绵羊的鼻拭、肛拭、粪便、青贮、以及圈舍周围环境土壤、水源进行检测,从检测的220个样本中分离得到9株革兰氏阳性、两端钝圆,有时呈弧形,多单个或排列成“V”字形或“Y”字形的球杆菌,经培养特性、生化鉴定和PCR方法鉴定,9株均为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氏杆菌,分布率达4.0%。  相似文献   

17.
乳酸菌的种类和数量是青贮饲料质量优劣的关键,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多为能发酵戊糖的乳酸菌。从玉米秸秆青贮饲料中分离发酵戊糖乳酸菌,进行了初步生理生化鉴定,得到3株不同的乳酸菌,分别是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和短乳杆菌。对这3株乳酸菌的发酵产酸特性进行分析,得到最佳的产酸条件,为制备优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奠定了菌群基础。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华北地区的各养羊场流行着一种云翳病。作者对发病的羊只进行了病原的分离,经生化试验及生物学特性 试验证实,该分离菌为李氏杆菌,经动物试验,验证了李氏杆菌即是引起学云翳的病原菌,试验过程中对分离菌进行了11种药物的敏感性试验,其中对氨苄青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林可霉素高度敏感。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制作优良的青贮饲料,本试验对青贮饲料中乳酸菌的多样性进行了分析。依据伯杰氏系统细菌学手册的标准和描述,利用API50CH细菌鉴定系统和16S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的菌株进行鉴定。结果从3种不同来源的青贮饲料中分离到了10株乳酸菌,都鉴定到了种的水平,其中布氏乳杆菌4株,短乳杆菌4株,戊糖乳杆菌2株。  相似文献   

20.
研究以青贮饲料为材料,分离筛选获得2株乳酸杆菌R1和R3,1株肠球菌R2。采用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DNA方法对2株乳酸杆菌R1和R3进行鉴定,最终确定R1为发酵乳杆菌,R3为约氏乳杆菌。并对发酵乳杆菌R1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为其在青贮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