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灯盏花为研究材料,以室内接种方法研究了外源精胺(Spm)对根结线虫胁迫下灯盏花的生理及几种抗性酶活性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喷施精胺使遭受不同接种阶段根结线虫侵染的灯盏花根结数减少,当精胺浓度为E1(1.0 mmol/L)时,接种后10 d形成的根结数最少,对灯盏花长势有促进作用;在整个接种调查期,接种根结线虫后,对照组与空白组相比,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达到最大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增加;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不大,丙二醛含量(MDA略高;1.0 mmol/L精胺处理后,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空白相比增加了95%;在1.0,2.0,3.0 mmol/L 3个处理组中,灯盏花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在30 d达到最大值,峰值处的CAT活性和空白相比分别增加了111%、102%E1处理组的最高,峰值处的POD活性和空白相比增加了56%;接种40 d时,E2组的POD活性最高;精胺处理后提高了灯盏花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在接种后30 d达到最大值,峰值处的PAL活性和空白相比分别增加了80%、67%高于空白组,尤其在接种30 d时差异最显著,显著增加了114%,精胺3个处理,对丙二醛的影响研究表明,接种后20 d效果最佳,接种后30 d与对照相比,浓度为2.0 mmol/L精胺处理后的丙二醛含量最低,其他处理组的MDA的含量均高于空白,说明根结线虫可以对灯盏花细胞膜造成伤害,降低灯盏花的适应能力,促进植株早衰。综上所述,南方根结线虫的侵染能够影响灯盏花的长势,导致灯盏花抗氧化酶活性的正常调节功能紊乱,外源添加1.0 mmol/L的精胺能够缓解根结线虫对灯盏花危害,提高几种酶活性,减少伤害。  相似文献   

2.
镉胁迫下番茄保护酶系统的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液体培养试验系统,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番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力及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镉胁迫下,随着镉浓度的增高,番茄叶片中的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及丙二醛、脯氨酸含量亦呈上升趋势;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逐步降低;随着镉胁迫时间的延长,过氧化氢酶活性总体水平升高,但在120 d时的活性是下降的,过氧化物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升高,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亚精胺对玉米幼苗抗重金属毒害影响的内在机制,采用营养液培养法,研究5 mg/L镉胁迫下不同浓度亚精胺对玉米幼苗光合作用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镉毒害下,喷水处理玉米幼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下降,施加外源亚精胺可显著提高抗氧化酶活性;(2)在镉胁迫下,喷水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施加外源亚精胺可提高二者的含量;(3)镉毒害可使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含量及O~-_2·产生速率升高,施加外源亚精胺可降低膜脂过氧化程度,进而降低MDA、H_2O_2含量及O~-_2·产生速率。说明亚精胺能够减轻镉对玉米幼苗的毒害作用,且以0.5、1.0 mmol/L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外源NO对重金属Cd胁迫下亚麻幼苗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探讨NO对CdCl2胁迫下的亚麻幼苗叶片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以‘天亚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不同浓度(0.1、0.5、1.0mmol/L)外源NO供体SNP处理0.1mmol/L CdCl2胁迫下的亚麻幼苗,分别于0(胁迫前)、24、48、72、96、120h后采集生长状况一致的亚麻幼苗叶片进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H2O2)含量、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外源NO可缓解Cd胁迫造成的亚麻幼苗膜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的升高,促进脯氨酸积累,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并能抑制过氧化氢和超氧阴离子的产生.这种保护效应与NO的浓度明显相关,其中,0.1mmol/L SNP处理效果显著优于1.0mmol/L SNP处理.  相似文献   

5.
为了明确豇豆受到根结线虫侵染后所引起的植株叶片和根系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在盆栽条件下,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测试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对豇豆叶部和根系部分生理生化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后,病根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高于健康根,而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低于健康根。同时,受根结线虫侵染,病叶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丙二醛的含量均高于健康叶片,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低于健康叶片。  相似文献   

6.
采用0.5、1.0、1.5 mmol/L水杨酸(SA)对东方百合西伯利亚(Lilium Siberia)进行瓶插处理。结果表明:与清水对照相比,各个浓度水杨酸处理对西伯利亚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均产生明显影响,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明显升高,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降低,抗坏血酸氧化酶(APX)活性因水杨酸浓度不同而表现不同,1.0 mmol/L水杨酸处理能提高APX活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在瓶插过程中一直增加,且高于对照;丙二醛(MDA)含量在1.0 mmol/L处理下明显低于其他2个处理,但与对照无明显差异。可见水杨酸抑制了超氧阴离子的产生,并在瓶插2 d时促进过氧化氢的累积。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将3种低毒杀线虫剂(路富达、生物制剂、Neem核油粕)分别与芸苔素内酯(Brassinolide,BR)复合应用,通过调查番茄病情指数、发病率、株高、茎粗等生长指标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脯氨酸(Pro)、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探讨BR对抗根结线虫剂的增效作用。结果表明,3种复合应用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病治疗都有较好的效果,其中BR与路富达配施下植株长势最好,保护酶活性较高;BR与生物制剂配施下防治效果最好,配施发病率比单施降低42.16%,MDA含量降低16.25%、Pro含量增加73.73%。综合而言,供试抗线虫剂与BR复合应用对番茄根结线虫病的防治均有增效作用,且BR与路富达增效作用最优。  相似文献   

8.
为明确不同间作模式对番茄连作障碍的影响,将生菜和芹菜2种作物分别与番茄间作,研究间作对番茄产量、品质及根系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间作处理可以显著增加连作土壤中微生物总量、细菌数量和细菌/真菌的比例,显著降低真菌数量,同时提高土壤中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从而减轻连作对番茄生长的影响,提高番茄产量,缓解番茄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
低温胁迫对多毛番茄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5℃低温条件下比较了不同处理时间对多毛番茄和普通番茄的生理生化机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多毛番茄的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含量均显著低于普通番茄,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含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活性和...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不同番茄砧木的抗南方根结线虫特性,及抗性与生理指标、土壤生物学活性间的关系,采用温室盆栽人工接种法,鉴定了12个番茄砧木对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 incognita)的抗性程度,测定番茄叶片防御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相对电导率、叶绿素、脯氨酸、丙二醛等生理指标,采用连续稀释法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并测定土壤酶活性,同时分析上述指标与病情指数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表明:番茄砧木Gardna,Baliya,Greengard,Anka-T,Volante和9748表现为高抗;M158和RS2表现为中抗;Kagemusha和RS1表现为抗病;Vespa表现为感病;L-402表现为高感。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番茄砧木抗南方根结线虫能力与叶片PPO和POD活性在0.01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08和0.681,与叶片PAL活性在0.05水平上显著正相关,而与叶片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在0.05水平上显著负相关。在本试验土壤环境条件下,不同番茄砧木根际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抗南方根结线虫特性增强而呈增加趋势。上述指标的生理生化过程可作为番茄抗线虫机理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荷花品种青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亚精胺对荷花花瓣衰老及其衰老过程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为延缓荷花衰老提供依据。结果表明:0.10 mmol/L亚精胺处理显著增加了荷花的最大花茎及花瓣长度,延长了荷花的单花寿命,其SOD、POD、CAT活性最大值比对照(蒸馏水处理)最大值分别高5.06%、45.63%、17.98%,并且高于其他处理的最大值;0.10 mmol/L亚精胺处理下荷花MDA含量在初花期、盛花期、谢花期均低于其他处理;0.50、1.00 mmol/L亚精胺处理使荷花初花期提前1~2 d,使CAT活性最大值出现时间提前。综上,0.10 mmol/L亚精胺处理能够明显地提高荷花衰老过程中花瓣的生理活性和观花品质。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不同比例大豆根茬施入后对番茄连作土壤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土壤养分和番茄生长、产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探索作物根茬对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机制。以非连作土壤(CK)、番茄8a连作土壤(CS)及连作土壤中掺入2%大豆根茬(CSS1)、1%大豆根茬(CSS2)、0.5%大豆根茬(CSS3)为处理,通过大棚盆栽试验,测定定植后14d、21d、28d、35d和42d的番茄株高、茎粗,定植前和果实膨大期测定根际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含量和开花坐果期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并测定果实产量和品质。连作条件下,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降低,碱性磷酸酶活性升高,施入大豆根茬后,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都不同程度增加,CSS2处理的土壤脲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CS处理;CSS1和CSS2处理的土壤细菌占总微生物数量比例、细菌/真菌的比值均不同程度增加,真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显著下降,其中CSS2处理的细菌数量、细菌/真菌的比值及总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CS;施入大豆根茬后,土壤全N、全P、全K、NO-3-N、NH+4-N、速效P、速效K的含量均有增加,以CSS1、CSS2处理的增加效果较明显;施入不同比例大豆根茬不同程度促进了番茄的茎粗生长;CSS2处理增加了果实可溶性糖和有机酸质量分数及番茄产量,降低了成熟果实硬度。综上所述,连作土壤内添入质量分数为1%的大豆根茬既能显著促进土壤酶活性提高,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环境,促进土壤向细菌型转化,增加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又能起到壮苗和提高番茄产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低浓度NaCl对菠菜生长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峰  华春 《西北农业学报》2008,17(6):127-129,143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处理的非盐生植物菠菜(Spinacia oleraceal)生长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浓度NaCl(5和10 mmol/L)处理显著促进菠菜生长和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增加,最终导致菠菜生长量增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NaCl胁迫下外源亚精胺(Spd)对马铃薯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新疆盐渍化区域马铃薯种植提供技术参考。【方法】以晋薯16号马铃薯幼苗为材料,采用不同浓度NaCl模拟盐胁迫处理,研究外源亚精胺Spd对马铃薯植株生长、叶片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盐胁迫抑制了马铃薯植株生长,使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等酶促类抗氧化酶活性表现为低盐胁迫促进,高盐胁迫抑制;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DSH)等非酶促类抗氧化酶含量均降低;脯氨酸、可溶性糖、氨基酸含量升高;外源亚精胺(Spd)通过提高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调节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强抗氧化酶活性等方式维持植物体的正常生理代谢功能。【结论】外源亚精胺(Spd)可提升马铃薯耐盐性,缓解盐胁迫对马铃薯植株的抑制作用,其中0.9 mmol/L Spd(S3)浓度缓解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以小麦"郑麦8号"为试验材料,通过外源施加亚精胺的方法,研究亚精胺对Cu~(2+)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1 mmol/L外源亚精胺能够缓解一定浓度下Cu~(2+)对小麦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促进小麦胚芽、胚根的生长,对Cu~(2+)胁迫下胚芽、胚根的生长促进效果可达27.2%、27.0%,对胚根数目的增加无显著效果;外源亚精胺对Cu~(2+)胁迫下小麦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提高可达16.4%、10.6%、12.5%。因此,在小麦幼苗受到Cu~(2+)胁迫时,外源亚精胺能促进小麦幼苗的生长,提高小麦抗氧化酶活性,缓解重金属铜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毒害作用。  相似文献   

16.
重金属(Cd2+、Zn2+)胁迫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温室水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Cd^2 、Zn^2 对番茄幼苗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d^2 、Zn^2 胁迫浓度的增大,番茄幼苗生长明显受抑制,生物量积累、株高和叶面积下降。番茄根系和叶片中的丙二醛(MDA)含量增加,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抗氧化酶系统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GAT)活性上升。酶活性高浓度下变化明显。叶片中SOD、CAT活性大于根系,但活性变化小于根系,而POD则相反。且叶片中活性变化高于SOD、APX、CAT。抗氧化酶活性的上升能够提高幼苗适应和抵抗重金属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磁场对棕壤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磁场处理棕壤后,土壤中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以棕壤为供试土壤,研究不同磁场强度(0、100,300,500mT)磁处理土壤后,对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棕壤风干土经磁场处理后,100和300mT磁场强度促进了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磁致效应为正效应。磁处理后的28d内,500mT磁场处理抑制了棕壤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仅在培养的第14天,500mT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高于对照,比对照增加34.50%;棕壤湿土经磁处理后第1天,100mT对过氧化氢酶活性表现出正效应,300mT和500mT处理对湿土的过氧化氢酶无明显影响,磁处理后的7~28d,磁处理后过氧化氢酶活性比对照均增加。磁场处理土壤后的28d,各处理过氧化物酶活性与对照相比均增加。低磁场对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但是不同场强的磁致效应有所差异。100mT场强处理对两种酶活性均为促进作用,而500mT场强处理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外源NO供体硝普钠和镍对玉米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外源NO供体硝普钠(SNP)和镍(Ni)共同作用下玉米幼苗生长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为镍污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以"吉农669"为供试玉米品种,以NO供体SNP和镍处理玉米幼苗,共设6个处理(1.Ni 0mmol/L+SNP 0mmol/L,对照;2.Ni 0mmol/L+SNP 0.05mmol/L;3.Ni 0mmol/L+SNP 0.1mmol/L;4.Ni 1.0mmol/L+SNP 0mmol/L;5.Ni 1.0mmol/L+SNP 0.05mmol/L;6.Ni 1.0mmol/L+SNP 0.1mmol/L),分析各处理下玉米幼苗生长生理指标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SNP能够明显缓解由于镍所造成的玉米鲜质量、干质量下降及根系生长受阻的情况;1.0mmol/L镍(处理4)使玉米植株体内镍含量升高的同时还抑制了铁从玉米根系向地上部分的转移,导致植株地上部铁含量下降,而SNP能够缓解这种抑制作用,使植物体内镍含量降低,铁含量升高。另外,SNP可缓解镍造成的玉米叶片SPAD值下降以及过氧化氢和丙二醛含量升高,增加玉米叶片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等抗氧化酶活性,且高浓度(1.0mmol/L)SNP效果较好。【结论】外源NO供体SNP能减轻镍对玉米幼苗生长所产生的伤害。  相似文献   

19.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对番茄幼苗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SDS在番茄生产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泰兴6号番茄种子为材料进行育苗,当幼苗有8片叶时,用不同浓度(0(CK)、0.3、0.6、0.9、1.2、1.5 mmol/L)SDS的营养液对其进行连续3 d的灌根和喷洒处理,研究SDS对番茄幼苗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当SDS处理浓度低于0.6 mmol/L时,番茄幼苗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上升趋势;当SDS浓度为0.6 mmol/L时,3种酶活性最大,分别比CK高60.1个百分点、66.7个百分点、9.0个百分点;当SDS浓度大于0.6 mmol/L时,随着SDS浓度的升高,3种酶活性逐渐下降;番茄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着SDS浓度的升高一直上升;其可溶性糖含量高于CK。[结论]低浓度(≤0.6 mmol/L)SDS对番茄幼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而高浓度SDS对番茄幼苗有较大的毒性。  相似文献   

20.
为评估不同生境芦苇对铅污染的耐受或抵抗能力,采用盆栽试验模拟淹水和干旱生境,探究铅污染对不同生境芦苇体内蛋白质、丙二醛含量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铅处理浓度增加和胁迫时间增加,芦苇体内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但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也均显著增强。相同浓度铅处理的干旱生境芦苇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小于淹水生境芦苇。胁迫60 d,铅处理的两种生境芦苇体内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增强;胁迫90 d,铅处理的两种生境芦苇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显著大于对照。说明水生芦苇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抵抗铅诱导的氧化胁迫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