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颗粒体病毒(CnmeGV)为感染稻纵卷叶螟的专性杆状病毒。为进一步明确CnmeGV对稻纵卷叶螟的感染及影响因素,利用扫描电镜分析CnmeGV在宿主组织内的感染致病过程,生物测定探明病毒浓度、虫龄、温度及紫外光照射等因素对CnmeGV感染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nmeGV主要感染稻纵卷叶螟幼虫脂肪体细胞,表现出颗粒体病毒Ⅱ型特征。CnmeGV经过较长侵染周期造成系统性感染,接种5d呈现明显的感病症状。幼虫感病率与CnmeGV含量呈非线性相关,高龄幼虫免疫力显著增强。CnmeGV对温度、紫外光照射及pH具有一定的抗逆性,pH值5~8、温度50℃以下对CnmeGV的感染活性影响较小,紫外光照射1h幼虫感病率为67.57%。CnmeGV通过感染脂肪体细胞造成稻纵卷叶螟系统性感染;合理选择病毒浓度和感染虫龄、减少高温及紫外光照射有利于提高病毒的感染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是稻纵卷叶螟的专性病原微生物,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建立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方法,分析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为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重比较分析颗粒体病毒granulin基因序列,选择变异较大区域设计CnmeGV巢式PCR引物并评估探针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室内使用玉米苗繁殖稻纵卷叶螟,以10~6 OB/mL的亚致死浓度口服感染4龄幼虫,并饲养至成虫阶段,统计羽化率。以10%甲醛处理口服感染病毒的昆虫体表,利用探针分析稻纵卷叶螟持续感染种群中幼虫、蛹、蛹蜕及成虫的带毒率。施用10~6 OB/mL病毒制剂,监测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病率,并检测田间土壤的带毒率。【结果】建立了CnmeGV的巢式PCR探针,包括外侧引物Cm-gran1和内侧引物Cm-gran2。巢式PCR探针检测最低灵敏度为0.85 fg·μL-1,是常规PCR的1 000倍。探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稻纵卷叶螟的食物源(水稻、玉米)、其他多角体和颗粒体病毒中,均未检测到目标片段。使用10%甲醛处理病毒感染的幼虫体表10、30 min和16 h后,均未检测到病毒目标片段,但处理16 h后,稻纵卷叶螟蛹不能羽化。亚致死浓度的病毒处理稻纵卷叶螟幼虫96 h后,未显症幼虫经体表处理后病毒检出率为100%。待幼虫化蛹及羽化后,蛹、蛹蜕和成虫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87.5%、83.3%和16.7%。经卡方检测,幼虫到化蛹阶段,病毒感染率未有显著变化(χ~2=3.2,P=0.234);而蛹羽化为成虫,病毒检出率显著降低(χ~2=32.356,P=0),表明成虫在变态过程中,大部分病毒随蛹蜕一起被排出体外。进一步待蛹羽化,发现和对照群体93.4%的羽化率相比,病毒感染群体成虫羽化率仅有30.8%。田间调查显示,已使用CnmeGV的田块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病毒显症率为4%,土壤带毒率为58%,病毒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水平传播持续感染稻纵卷叶螟种群。【结论】构建的巢式PCR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CnmeGV的持续感染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成虫变态在稻纵卷叶螟体内病原物的清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稻纵卷叶螟颗粒体病毒(Cnaphalocrocis medinalis granulovirus,CnmeGV)是稻纵卷叶螟的专性病原微生物,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控制具有重要作用。研究旨在建立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方法,分析病毒持续感染对害虫种群的控制作用,为病毒杀虫剂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多重比较分析颗粒体病毒granulin基因序列,选择变异较大区域设计CnmeGV巢式PCR引物并评估探针的灵敏度和可靠性。室内使用玉米苗繁殖稻纵卷叶螟,以106 OB/mL的亚致死浓度口服感染4龄幼虫,并饲养至成虫阶段,统计羽化率。以10%甲醛处理口服感染病毒的昆虫体表,利用探针分析稻纵卷叶螟持续感染种群中幼虫、蛹、蛹蜕及成虫的带毒率。施用106 OB/mL病毒制剂,监测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发病率,并检测田间土壤的带毒率。【结果】建立了CnmeGV的巢式PCR探针,包括外侧引物Cm-gran1和内侧引物Cm-gran2。巢式PCR探针检测最低灵敏度为0.85 fg·μL-1,是常规PCR的1 000倍。探针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稻纵卷叶螟的食物源(水稻、玉米)、其他多角体和颗粒体病毒中,均未检测到目标片段。使用10%甲醛处理病毒感染的幼虫体表10、30 min和16 h后,均未检测到病毒目标片段,但处理16 h后,稻纵卷叶螟蛹不能羽化。亚致死浓度的病毒处理稻纵卷叶螟幼虫96 h后,未显症幼虫经体表处理后病毒检出率为100%。待幼虫化蛹及羽化后,蛹、蛹蜕和成虫的病毒检出率分别为87.5%、83.3%和16.7%。经卡方检测,幼虫到化蛹阶段,病毒感染率未有显著变化(χ2=3.2,P=0.234);而蛹羽化为成虫,病毒检出率显著降低(χ2=32.356,P=0),表明成虫在变态过程中,大部分病毒随蛹蜕一起被排出体外。进一步待蛹羽化,发现和对照群体93.4%的羽化率相比,病毒感染群体成虫羽化率仅有30.8%。田间调查显示,已使用CnmeGV的田块次年稻纵卷叶螟幼虫病毒显症率为4%,土壤带毒率为58%,病毒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并通过水平传播持续感染稻纵卷叶螟种群。【结论】构建的巢式PCR探针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可用于CnmeGV持续感染的检测。CnmeGV的持续感染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发生,成虫变态在稻纵卷叶螟体内病原物的清除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测定6种杀虫剂对福建省稻纵卷叶螟田间种群的毒力及田间防治效果,为稻纵卷叶螟持续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浸叶法测定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对福建省3个不同地理种群(福建福州、闽侯和沙县)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室内毒力;在田间稻纵卷叶螟1~2龄幼虫高峰期,采用田间茎叶喷雾法开展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等6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3个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对同一种杀虫剂的敏感性均以福州种群最敏感,其次是闽侯和沙县种群;6种供试杀虫剂对同一种群稻纵卷叶螟3龄幼虫的毒力排序为:阿维菌素>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氯虫苯甲酰胺>茚虫威>毒死蜱.在试验设计剂量范围内,6种供试药剂对稻纵卷叶螟均具有良好的田间控制作用,药后14d的保叶效果为80.02%~88.81%,杀虫效果为82.99%~95.38%.[结论]福建省稻纵卷叶螟尚未对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茚虫威、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和毒死蜱等6种杀虫剂产生明显的抗药性,6种药剂可有效控制稻纵卷叶螟的为害.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微生物杀虫剂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对稻纵卷叶螟的杀虫效果,于2019年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对稻纵卷叶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以每667 m~2用30亿PIB/mL甘蓝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C 40~50 mL为宜。  相似文献   

6.
林峰 《浙江农业科学》2021,62(7):1451-1454
针对稻纵卷叶螟在田间监测存在人工成本高、耗时耗力、统计害虫数量效率不高等问题,将性诱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相结合,研制物联网稻田害虫防治监控系统,实现对目标害虫的监测。经过田间测试,稻纵卷叶螟智能监测系统的检测成功率91.0%,自动计数准确率较高。通过该装置可让用户实时掌握稻纵卷叶螟在水稻田的种群动态数量变化,合理减少农药使用频率,实现水稻的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7.
结果表明:溴氰菊酯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 alker)4龄幼虫和稻纵卷叶螟5龄幼虫田间种群的LD50分别为0.0089、0.0579μg.头-1;氰戊菊酯对这2种水稻害虫的LD50分别为0.0766和0.1688μg.头-1,其触杀毒力低于溴氰菊酯;0.375、0.450 L.hm-22种剂量的25 g.L-1溴氰菊酯乳油对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分别为74.88%、81.18%,显著高于200 g.L-1氰戊菊酯乳油;溴氰菊酯和氰戊菊酯乳油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相当,均可较好地控制其为害.  相似文献   

8.
不同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的解毒酶活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毒酶活性及对药剂的敏感性是害虫种群重要的特性,明确稻纵卷叶螟不同种群之间的差异性有利于稻纵卷叶螟防控措施的制定。试验分别测定了广西合浦和南宁、湖南长沙和浙江杭州4个地理种群稻纵卷叶螟幼虫解毒酶活性和其对不同药剂(毒死蜱、氯虫苯甲酰胺、甲维盐、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探讨了不同地理种群间解毒酶活性及药剂敏感性的差异。结果表明,稻纵卷叶螟4个不同地理种群间酯酶、谷胱甘肽转移酶和多功能氧化酶具有种群差异性。长沙种群具有较高的酶活性,而合浦种群酯酶活性最低,南宁种群多功能氧化酶活性最低,合浦、南宁和杭州种群具有相似的谷胱甘肽转移酶活性。稻纵卷叶螟4个不同地理种群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水平有一定的差异,对同种药剂的敏感性差异在1~4倍之间。在所检测的几种药剂中,南宁和杭州种群对毒死蜱的敏感性显著高于合浦和长沙种群;南宁种群对氯虫苯甲酰胺的敏感性显著低于其他种群;合浦种群对甲维盐的敏感性最高;长沙种群对多杀菌素的敏感性最低;浙江杭州种群对多杀菌素敏感性最高。稻纵卷叶螟幼虫解毒酶活性和其对不同药剂的敏感性具有地理种群差异性,应根据不同地理种群的相关特性,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关防控方案。  相似文献   

9.
陆世忠  肖汉祥  陈伟洲  黎志毅  罗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12+6724-6712,6724
[目的]探讨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和使用技术。[方法]测定了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300、450、600 ml/hm23个施用量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3 d,10%氟虫双酰胺·阿维菌素悬浮剂用药300、450、600 ml/hm2对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4.91%、96.11%和96.84%;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6.45%、99.23%和99.36%;药后14 d对水稻的保叶效果分别为97.97%、98.38%和98.49%。[结论]为该药剂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及水稻害虫的控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缪新伟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9):130-132
研究了稻虾共作模式下不同品种水稻混合栽培对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两迁"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T优7153和丰两优1号对稻飞虱具有抗性优势;新两优6号和天协1号对稻纵卷叶螟具有抗性优势;新两优6号、晚稻153对田间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天敌蜘蛛种群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25%甲氧·茚虫威SC等复配药剂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其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 d、7 d、14 d,每667 m~2用25%甲氧·茚虫威SC 30 mL对稻纵卷叶螟的卷叶防效分别为85.81%、90.24%、86.28%,虫口防效分别为90.63%、100%、98.08%,防治效果良好,且对水稻生长安全。建议在稻纵卷叶螟卵孵高峰至1龄幼虫盛期,每667 m~2用25%甲氧·茚虫威SC 30 mL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选择性农药是否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方法]在盆栽和田间试验中,以武运粳7号为供试水稻品种,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25%扑虱灵和10%吡虫啉对稻纵卷叶螟2龄和4龄期的幼虫进行喷雾处理,研究这2种选择性农药对稻纵卷叶螟产卵的影响。[结果]在稻纵卷叶螟幼虫2龄期用扑虱灵300.0、112.5、60.0 g/hm2进行喷雾处理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在稻纵卷叶螟幼虫4龄期用吡虫啉60.0 g/hm2喷雾处理也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并且其成虫产卵量与对照相比显著增加。[结论]扑虱灵和吡虫啉能刺激稻纵卷叶螟成虫产卵,是稻纵卷叶螟再猖獗的诱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3.
稻纵卷叶螟是我县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在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上,我县以往一直是以稻纵卷叶螟的2龄幼虫高峰期作为防治适期.根据有关研究报道及近年来的实践经验,笔者认为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适期可提前到稻纵卷叶螟的1龄幼虫高峰期.其主要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4.
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不同剂量、不同药剂对比及防治适期试验,研究31%三拂ME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使用技术。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31%三拂ME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强的杀虫活性,防效优于生产上其它同类药剂,且持效期长,低龄幼虫高峰期666.7m。用药量50ml,药后25d杀虫效果仍达88.39%,同时31%三拂ME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时期选择性较大,在蛾峰期、低龄幼虫高峰期和高龄幼虫高峰期同样具有很高的杀虫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33%氰氟虫腙SC防治稻纵卷叶螟的应用效果、最佳剂量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安全性,特进行了相关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稻纵卷叶螟一龄幼虫高峰期,每667m~2用33%氰氟虫腙SC30~40mL兑水40 kg均匀喷雾,杀虫效果可达95%以上,并具有良好的速效性和持续性,且对水稻生长安全。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防治稻纵卷叶螟的新型环保高效药剂,该研究对沈阳科创化学品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10%四氯虫酰胺SC防治稻纵卷叶螟田间药效进行了大田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SC用于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均较好,药后20d防效分别达到了82.41%、76.85%,且在推荐剂量范围内对水稻安全。建议在稻纵卷叶螟卵孵盛期至1~2龄幼虫盛发期前施药。  相似文献   

17.
3种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的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80%可湿性粉剂杀单·弗酰胺每667m~240g杀虫剂对稻纵卷叶螟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达80.79%;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每667m~220ml、5%阿维菌素每667m~26ml对稻纵卷叶螟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防治效果分别为70.44%、69.58%。  相似文献   

18.
选用20%氟虫双酰胺(垄歌)水分散粒剂对田间一季稻稻纵卷叶螟施药防治试验,调查并比较了垄歌与杀虫单的防治效果。20%氟虫进行双酰胺(垄歌)水分散粒剂,用10g/667m~2对稻纵卷叶螟幼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和保叶效果,持效期较长,且对高龄幼虫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室内测定和田间药效试验,评价了稻虫杀净,甲胺磷等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水稻害虫的防治效果及对稻田有益生物种群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虫杀净对水稻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对稻田有益生物种群的影响较小,在防治水稻害虫上可替代甲胺磷等高毒性杀虫剂。  相似文献   

20.
田间试验和示范结果表明,施用5%锐劲特450~600mL/hm2在药后7~14d对一晚二化螟及低龄稻纵卷叶螟幼虫的防效达95%以上,在药后3~7d对稻纵卷叶螟高龄幼虫的防效达94%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