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纤维素保水剂对基质特性和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新型高分子节水材料,保水剂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储水能力,促进作物生长。比较了微晶纤维素保水剂和秸秆沼渣保水剂在穴盘育苗中对基质理化性质和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壮苗指数、日均干质量增长量等生长生理指标的影响。试验显示,2种保水剂的施用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和促进黄瓜幼苗生长都具有显著的效果;第36天时,加入保水剂的各处理黄瓜幼苗壮苗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施用微晶纤维素保水剂质量分数在0.3%时,黄瓜幼苗日均干质量增长量可达(0.015 4±0.000 9)g/d,壮苗指数达0.489 2±0.076 2,根系活力达61.82μg/(g·h);施用秸秆沼渣保水剂质量分数在0.3%时,黄瓜幼苗日均干质量增长量可达(0.015 6±0.000 4)g/d,壮苗指数达0.508 9±0.098 5,根系活力达60.90μg/(g·h)。研究结果表明,秸秆沼渣保水剂可作为一种新型土壤保水剂应用到黄瓜育苗生产中。  相似文献   

2.
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影响及在不同土壤中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保水剂对土壤持水性的影响以及对不同土壤持水效果进行比较,按保水剂质量占土壤质量百分比设计0.10%、0.30%、0.50%、1.00%、以及对照(土壤不加保水剂)5个处理进行室内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可提高土壤的持水性,土壤保水率随保水剂用量增加而增大,3种土壤施用比例为0.10%~1.00%的保水剂,经过7h恒温蒸发后土壤平均保水率较对照提高103%~187%。但是,当保水剂达到一定用量后,保水率增幅效果不显著。综合3种土壤平均保水率,保水剂比例为0.10%时,恒温蒸发7h后与对照差异显著,当比例增大至0.30%时,虽然与对照相比存在显著差异,但与比例为0.10%时相比无显著差异,当比例逐渐增大至0.50%和1.00%时,与比例为0.30%时相比,相互间也无显著差异。保水剂对提高不同土壤持水性方面的功效存在差异,且差异的大小与水分蒸发时间及保水剂用量有关。土壤水分蒸发初期(1~2h),不同保水剂用量,3种土壤的保水率无明显差异;土壤水分蒸发后期(2h后),保水剂对提高不同土壤持水效果的差异逐渐显现,总体上在黏粒含量较低的壤沙土中的应用效果要好于黏粒含量较高的沙黏壤土和壤土。3种土壤施用比例为0.10%~1.00%,经过7h恒温蒸发后保水率较对照提高分别为:壤沙土293.08%~591.29%,沙黏壤土181.85%~249.78%,壤土29.53%~73.03%。针对本试验所测试的壤沙土、沙黏壤土和壤土3种土壤,保水剂更适宜在黏粒含量较低的壤沙土中使用,用量以保水剂占土壤质量百分比为0.10%为宜。  相似文献   

3.
在水培实验条件下,研究了再生水对油菜、大白菜和萝卜种子萌发、生长发育及其活性氧清除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水对萝卜种子发芽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油菜种子无显著影响,而大白菜种子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再生水对各物种幼苗生长发育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对根系生长抑制作用显著。再生水灌溉可激活油菜和萝卜体内抗氧化因子,提高了油菜和萝卜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对油菜和萝卜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再生水灌溉大白菜叶片MDA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增加,POD酶活力显著降低,指示大白菜受到一定程度的生理胁迫。各作物叶绿素含量也显著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4.
玉米秸秆复配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玉米秸秆替代传统基质草炭的可行性,以"中农19号"黄瓜为供试材料,将玉米秸秆、草炭、沼渣、蛭石、珍珠岩等按不同体积比混配制成育苗基质。通过电镜扫描和能谱分析对玉米秸秆和草炭的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比较,并进行穴盘育苗试验,研究玉米秸秆对基质理化性质和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玉米秸秆对基质的容重、总孔隙度、有机质含量、p H值和电导率EC等理化性质有改善作用;将玉米秸秆按照适宜的体积配比代替草炭和沼渣育苗时,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试验表明,与对照组CK1(草炭25%、沼渣25%、珍珠岩25%、蛭石25%)相比,T1(秸秆10%、草炭20%、沼渣20%、珍珠岩25%、蛭石25%)和T2(秸秆20%、草炭15%、沼渣15%、珍珠岩25%、蛭石25%)更适宜作物生长,种子萌发40 d时,T1组黄瓜幼苗的株高为(8.61±0.34)cm、茎粗为(4.34±0.27)mm、叶绿素相对含量为(37.40±2.15)SPAD、叶面积为(60.21±1.69)cm~2、根系活力为(118.306±30.611)TTFμg/(g·h),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K1。因此,玉米秸秆对黄瓜幼苗的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代替部分草炭用于育苗基质的配制。  相似文献   

5.
在民勤绿洲和腾格里沙漠交界地带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注水播种后土壤水分扩散规律及春玉米前期生长发育动态。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可使土壤水分聚集在注水原点,土壤水分横向和纵向水分扩散均较慢,可为种子发芽及苗期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及养料。不同保水剂施用量对注水播种后土壤的表层土和1 m深度土的储水量都有较大的影响,保水剂施用量大的处理和保水剂拌种处理保水效果显著,使土壤储水量较播种前增加1.23 mm和2.25 mm。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均以保水剂施用量大的处理和保水剂拌种处理为最高,以对照处理和保水剂施用量少的处理为最低,适当的保水剂施用量可提高注水播种玉米出苗率,减少田间蒸发量,并使玉米在苗期生长旺盛,促进增产,抗旱天数达40 d以上。  相似文献   

6.
北方春油菜多数以条播为主,但此播种方法浪费种子,不能达到油菜的播种要求。为此,以北方油菜种子杂303号油菜种子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油菜种子物理特性的研究,设计了窝眼轮式排种器,并对排种器进行静态试验,研究了转速、种子盒内种子容积对排量和破损率的影响。试验表明:窝眼轮转速和种子盒内种子容积对排量和破损率影响显著;窝眼轮转速为35.73r/min时,窝眼轮的排种量随种子盒内种子容积的增加而增大,种子的破损率随种子盒内种子容积的增加而增大;当种子盒内种子的容积占种子盒容积的2/3时,窝眼轮的排种量随窝眼轮转速的增大而减少,种子的破损率随窝眼轮转速的增大而增大。该排种器播种精度高,可满足春油菜的播种要求。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促进醋糟基质作为育苗基质的应用,针对醋糟基质颗粒粗、通气孔隙大等缺陷,该文采用半湿法粉碎,研究醋糟基质粉碎程度对辣椒幼苗生长、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粉碎程度的提高,醋糟基质的干体积质量、饱和状态体积质量、持水孔隙度和水气比逐渐增大,而总孔隙度和通气孔隙度逐渐减小。醋糟基质含水率在30%~35%时,采用半湿法粉碎,通过直径为6 mm筛网粉碎1次(处理T2)能显著促进辣椒幼苗的生长,提高光合色素的含量、净光合速率(Pn)和光系统Ⅱ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说明醋糟基质含水率在30%~35%时,采用半湿粉碎,通过直径为6 mm筛网粉碎1次,较适合辣椒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适合番茄幼苗生长的育苗基质以及适宜的灌水量。【方法】于2018年8―9月在河北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农业水土工程实验室温室大棚内进行番茄育苗,研究了3种基质配方(原状土、沙子与蛭石体积比8∶1∶1的S1基质;购买于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保育栽培厂的S2基质;草炭土、珍珠岩与蛭石体积比3∶1∶1的S3基质)、2种不同灌水量(W1为40mm、W2为30mm)情况下番茄的出苗率与幼苗形态生长情况。【结果】S3基质出苗率最大,能够较好地满足番茄种子发芽,低灌水量W2能够更好促进番茄种子萌发出苗,播种第8天出苗率达64.58%。S2基质有利于番茄幼苗地上部的生长,高灌水量W1有利于S1、S2与S3基质茎粗、叶片数、叶面积及地上部鲜质量的增加,S2W1处理分别日均增长0.02 mm、0.19个、11.66 mm2、6.42 mg;而低灌水量W2则有利于S1、S2与S3基质株高的增加,S2W2处理日均增长0.18 cm。S1基质有利于番茄地下部的生长,但灌水量对S1、S2与S3基质地下部生长指标的表现不同,S1W2处理根长日均增长2.27 mm,S1W1处理根径、根表面积、根体积日均增长0.03 mm、6.57 mm2、1.30 mm3。【结论】S3基质低灌水量W2有利于番茄种子萌发出苗,S1与S2基质高灌水量W1分别有利于番茄幼苗地下部与地上部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保水剂用量对马铃薯生长和土壤水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铃薯品种"克新1号"为试材,以不施用保水剂为对照,施用不同用量(40、55、70、85 kg/hm~2)保水剂,分析了保水剂用量对马铃薯不同生育时期土壤含水量、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及产量、商品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保水剂提高了0~80 cm土层土壤含水量,且随保水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加;保水剂用量为55、70 kg/hm~2时可显著降低马铃薯生长期叶片脯氨酸含量的积累且促进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增加;施用保水剂可促进马铃薯各生育期的株高、株幅、产量、生物量、商品率和水分利用效率,且随着保水剂用量的增加先增增后降低,当保水剂用量为55kg/hm2时,马铃薯产量、商品率、生物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分别比对照高13.77%、24.63%、13.77%、和18.68%。说明保水剂施用量为55 kg/hm~2时马铃薯生长及节水抗旱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黄顶菊对谷子的化感作用,将黄顶菊茎叶配制成5种不同质量浓度的浸提液,研究其对谷子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5种质量浓度的浸提液均抑制谷子种子的发芽率,降低其幼苗的根长,抑制程度随着浸提液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浸提液可促进幼苗地上部分的生长:低、中质量浓度的浸提液可提高谷子的活力指数,而高质量浓度的浸提液则起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春燕 《河北农机》2023,(17):148-150
随着全球森林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林木育苗成为保护和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育苗方法作为影响林木生长和幼苗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引起了广泛关注。不同育苗方法对林木生长和幼苗品质的影响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研究领域。通过比较不同育苗方法在幼苗生长、根系发育、抗逆性能、光合作用等方面的差异,可以为林木育苗技术的改进和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此外,了解不同育苗方法对幼苗品质的影响,有助于选择合适的育苗方法,提高林木幼苗的生长质量和成活率,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因此,研究不同育苗方法对林木生长和幼苗品质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保水剂吸释水分与养分动力学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围绕保水剂吸收、释放水分和养分的性质,通过室内试验深入分析了3种粒径规格(0.8~1.6 mm、1.6~3.5 mm、3.5~5.0 mm)的保水剂在不同浓度(0.02、0.04、0.08 mol/L)NH_4H_2PO_4养分溶液中反复吸释水分及养分的动力学规律。结果表明:保水剂吸水初始,吸水速率达到最大,随后逐渐减小并趋于溶胀平衡,吸水倍率与溶液浓度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0.02、0.04、0.08 mol/L,与粒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1.6~3.5 mm、3.5~5.0 mm、0.8~1.6 mm,随吸水次数增多而减小。保水剂吸持水分的能力和每小时释水量随转速(土壤吸力)的增大不断减小,释水时保水率与溶液浓度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0.02、0.04、0.08 mol/L,与粒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0.8~1.6 mm、3.5~5.0 mm、1.6~3.5 mm,离心次数对其影响不显著。保水剂释水时滤液中NH_4~+-N、PO_4~(3-)-P浓度随转速(土壤吸力)增大整体呈减小趋势,累积释放量与溶液浓度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0.08、0.04、0.02 mol/L,与粒径关系由大到小依次为1.6~3.5 mm、3.5~5.0 mm、0.8~1.6 mm,随离心次数增多而减少。相较其他粒径保水剂,1.6~3.5 mm粒径保水剂在同样条件下吸收、释放较多水的同时,还能释放出更多养分离子。  相似文献   

13.
保水剂底施对沙子剖面水分和硝态氮运移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解决沙土地区漏水漏肥的核心问题,建立保水防渗漏新技术体系,促进沙土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方法】基于保水剂的吸水保肥等物理化学特点,以保水剂和土壤混合物底施为技术方法,选用聚丙烯酸钠和壤土为材料,采用沙柱模拟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厚度的保水剂-土壤混合物对剖面水分运移及硝态氮淋洗的影响。【结果】聚丙烯酸钠在壤土中的质量分数为1%时,可以对水分有效截流;混合物底施,以0.9~1.5 cm厚度为最佳;淋溶试验表明硝态氮主要集中在表层和保水剂层,占比为87.2%,有效防止了硝态氮的下移。【结论】保水剂壤土混合物底施,可以起到显著的水分养分截流作用,本试验中聚丙烯酸钠质量分数1%及1 cm厚度时,可获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多效唑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实际生产过程中防止番茄幼苗徒长、培育壮苗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多效唑溶液对番茄种子进行浸泡,浸种24 h后用蒸馏水冲洗种子并擦干种子表面水分,将种子播种于72孔穴盘中。从开始出苗之日起记录出苗的情况,直到不出苗时结束,待植株达到定植苗龄后测定植株的株高、茎粗、叶片数、鲜重等指标,以此来确定最适合浸种的多效唑浓度。【结果】多效唑对番茄种子浸种的适宜浓度为100 mg/L~300 mg/L,在一定的范围内,使用浸种浓度越高其表现出的效果越明显,但浸种浓度过高会影响番茄幼苗的质量,其表现为药害显著、植株矮小、叶片萎缩及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因此番茄浸种浓度不能超过400 mg/L。当多效唑的浓度为200 mg/L时,可以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同时对于番茄幼苗地上部鲜重的积累和出苗率的增加效果最好。【结论】本研究证明采用适宜浓度的多效唑浸种,可以增加番茄幼苗的茎粗和地上部鲜重,优化幼苗的株型,对培植壮苗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明保水剂与水肥处理对小桐子幼树生长与水分利用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2种供水模式(重度水分亏缺W1,40%ET;轻度水分亏缺W2,80%ET)、2种施氮水平(N1:0.25g/kg风干土;N2:0.5 g/kg风干土)和2种保水剂水平(S1:0;S2:2 g/kg风干土)对小桐子幼树生长和水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N2S2条件下,与W2相比,模式W1的小桐子总干物质质量减少7.2%,而总水分利用率显著增高43.2%;W2S2条件下,与N1相比,水平N2的小桐子总干物质质量和总水分利用率分别显著增加14.4%和10.5%.有利于小桐子幼树生长的保水剂与水肥的最优组合为S2W2N2.2采用施加保水剂处理的小桐子具有显著提高根系、冠层和整株的干物质质量的作用.在水平N2下,与处理S1W2相比,处理S2W1在节水达35.1%情况下,株高增长29.0%、蒸散量减少了45.3%,而根系、冠层和总干物质的质量分别显著增多14.5%,21.8%和20.3%,因此水分利用率显著提高98.6%.  相似文献   

16.
NaCl胁迫对梭梭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以NaCl为胁迫因子,设置0、2、4、6、8、12、16、20、24、30、36g/L等11个盐质量浓度,对梭梭进行盐胁迫处理,通过分析相对发芽率、幼芽及幼根长、幼苗鲜质量和细胞膜透性等指标,研究NaCl胁迫对梭梭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质量浓度低于8g/L时,梭梭种子相对发芽率均在90...  相似文献   

17.
油菜种子播种于盛有泥炭土、珍珠岩和蛭石的混合基质的培养皿,然后将培养皿放置在9种不同的光质进行培养:荧光灯(FL)、植物生长灯(PGL)、LEDs红光(R)、LEDs蓝光(B)、LEDs绿光(G)、LEDs白光(W)以及不同LEDs红、蓝配比光质(RB 2∶1,RB 3∶1及RB 4∶1)。结果表明,在LEDs绿光下,油菜幼苗高生长最高,其次是LEDs红光下生长的幼苗,而荧光灯下生长的幼苗最低,而且进一步结果表明,在单色光(绿光、红光及蓝光)下生长的幼苗高及生长速度均大于在复合光质中生长的油菜幼苗,但是不同的光质对幼苗生长早期高生长规律无影响。而幼苗根的生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及幼苗地表茎粗结果与前相反,混合光源下的幼苗在这些方面明显优于单色光。同时,干、鲜质量结果也表明,单色光不适于油菜幼苗的生长,而在不同LEDs红、蓝配比光质下生长的幼苗质量不低于在荧光灯下生长的幼苗。幼苗茎段组织切片结果表明,在不同LEDs红、蓝配比的光质下生长的油菜幼苗均有大量初生木质部形成,尤其是在RB 3∶1光质中生长的幼苗,已初步具有完整的初生木质部及形成层,优于荧光灯下生长的幼苗。   相似文献   

18.
二氯苯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水培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1、2二氯苯、1、3二氯苯和1、4二氯苯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二氯苯能明显地抑制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幼苗干重、鲜重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下降,受害程度随二氯苯浓度的增加而加重,当1、2二氯苯和1、3二氯苯浓度为200 m g/L以上时小麦种子停止发芽。在正常情况下,小麦幼苗体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均随浓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不同浓度二氯苯胁迫使小麦POD、M DA含量增加,小麦受害程度加重。  相似文献   

19.
以万寿菊品种“色素1号”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规格孔径育苗盘对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与72穴育苗盘对照,32穴育苗盘的发芽速度快35.94,平均发芽时间和每日平均发芽数的表现较优,发芽完成时间提前2 d,总发芽率提高2.26个百分点;32穴育苗盘中的幼苗长势相对一致且健壮,72穴育苗盘中的幼苗因空间狭小、紧密而影响苗茎的伸长发育和须根的空间分布,但不同育苗盘对幼苗生长期生物量的影响微弱,建议使用32穴育苗盘进行万寿菊育苗为宜。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土壤基质势对滴灌枸杞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滴头正下方0.2m深处埋设负压计控制土壤基质势下限进行水盐调控,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土壤基质势对宁夏枸杞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010年枸杞生长周期内,随着土壤基质势的降低,不同处理的累计灌水量显著减少,不同土壤基质势处理对枸杞生长和产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当滴头正下方0.2m处土壤基质势为-20kPa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