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 毫秒
1.
在穴盘育苗时对天赋8、天赋9两个番茄品种接种AM真菌,比较接种AM真菌和未接菌处理间的差异。结果表明,29 d苗龄时两品种接菌处理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高31.82%、25%,差异显著;两个参试番茄品种的接菌处理产量分别比对照高10.69%、7.68%;接菌处理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番茄红素、VC含量均显著高于各自未接菌对照。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接种AM真菌(丛枝菌根真菌)和解磷细菌对矿区复垦土壤磷素有效性的提升状况,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单一接种AM真菌与解磷细菌以及同时接种AM真菌和解磷细菌不同浓度对复垦土壤磷素形态和油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施基肥处理的复垦土壤相比,3种施用菌群处理的复垦土壤中油菜产量、有效磷含量都表现出显著性提升,其中,同时接种AM真菌和解磷细菌的处理效果最好,与单施基肥相比,油菜产量、有效磷含量分别提升了6.14%~38.9%,26.61%~70.16%,且均在中浓度时表现出最好的提升效果。3种施用菌群处理的复垦土壤中全磷含量、碱性磷酸酶活性均在中浓度时表现出最好的提升效果,但3种不同菌群的处理间没有显著的差异性。3种施用菌群处理的复垦土壤中Hedley无机磷形态含量表现为同时接种中浓度的AM真菌和解磷细菌的处理效果最好,在中浓度时,H2O-Pi,Na OH-Pi含量比单一接种AM真菌和解磷细菌分别提升了1.89%~12.58%,1.74%~6.95%,而Na HCO3-Pi含量在3种不同菌群处理下没有显著性差异;在中浓度时,残渣态-P,HCl-Pi含量比单一接种AM真菌和解磷细菌分别降低了15.80%~26.09%,5.68%~7.16%;与单施用基肥处理的复垦土壤相比,同时接种AM真菌和解磷细菌处理的复垦土壤中H2O-Pi,Na HCO3-Pi,Na OH-Pi含量分别提升了9.93%~22.66%,11.39%~14.86%,47.53%~63.54%;残渣态-P,HCl-Pi含量分别降低了15.61%~21.02%,26.68%~32.89%。在此试验中同时接种适量浓度的AM真菌和解磷细菌对复垦土壤磷素有效性和油菜产量的提高效果是最好的。研究结果可为复垦土壤中磷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东部草原煤矿区土壤贫瘠、生物种群单一以及植物抗逆性差等问题,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施氮(0mg/kg、100 mg/kg)与接种丛枝菌根(AM)真菌(0 g/kg、50 g/kg)协同对玉米生长状况、抗逆性和根际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氮、单接种AM真菌、联合施氮和接种AM真菌显著提高玉米干质量23%~62%,全株氮吸收量77%~538%,磷吸收量39%~191%,钾吸收量42%~135%。其中,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效果最好。同时,3个处理也显著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相对电导率和脯氨酸含量,增强了其抗逆性。其中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相对电导率最低,单施氮处理的脯氨酸含量最低。同一施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显著降低土壤pH值,却显著增加了土壤电导率、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土壤总球囊霉素(T-GRSP)含量和易提取球囊霉素(EE-GRSP)含量。与单接AM真菌处理相比,施氮+接种AM真菌处理能显著提高土壤电导率、速效钾含量和土壤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综合来说,氮肥与AM真菌协同处理有利于促进菌根效应的发挥,促进玉米生长,有效改善土壤肥力,这为菌根肥料应用于东部矿区以进行微生物复垦和生态恢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赵金莉  胡士宗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825-19827,19918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2种磷素形态对黄瓜生长和丛枝菌根(AM)真菌接种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施磷的条件下,接种AM真菌时,黄瓜的生物量、叶片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没有显著差异,但黄瓜叶片POD活性和磷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没有接种AM真菌的处理;施磷酸二氢钾时,接种AM真菌对黄瓜生长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黄瓜地上部磷含量显著提高,但黄瓜叶片可溶性糖和保护系统没有显著差异;施用腐植酸钠时,接种AM真菌对黄瓜生物量、叶片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磷含量没有显著影响,但黄瓜叶片SOD活性显著高于没有接种AM真菌的处理。对接种AM真菌处理而言,在3种磷源处理下,植物根际土壤速效磷含量的顺序为:磷酸二氢钾〉腐植酸钠〉不施磷肥。不施磷肥下AM真菌的侵染率在0.05水平显著高于施用磷肥处理,且磷素形态对AM真菌的侵染率没有显著影响。这说明,AM真菌在土壤磷较低时有利于侵染黄瓜根系。  相似文献   

5.
丛枝菌根真菌对温室有机土栽培黄瓜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2种丛枝菌根真菌在有机土基质和普通土壤中对温室黄瓜生长、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GM后黄瓜的光合速率,叶片可溶性糖都显著高于对照;接菌可显著提高黄瓜产量,在有机土中接种Glomous mosseae(GM)和Glomous versiforme(GV)可使黄瓜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8.5%和25.4%,而土壤中接种GM和GV亦可使其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8.1%和31.3%,同时接种菌根菌后瓜条中的总糖、VC、干物重均明显提高,营养品质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可以认为在黄瓜生产中应用菌根苗可以明显提高黄瓜的产量品质。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究了不同AM真菌处理对桔梗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不同AM真菌对桔梗幼苗的株高、生物量、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均具有显著的影响,接种摩西球囊霉处理较不接种AM真菌处理株高提高8.66%;接种混合AM真菌对桔梗幼苗地上部分生长、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影响最大,分别较对照提高20.40%、23.32%和26.90%,接种地表球囊霉处理地下部分生长旺盛,较对照提高26.35%。  相似文献   

7.
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对马铃薯土壤养分运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通过大田试验,研究生物有机肥配合不同化肥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可以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对土壤养分运移、土壤微生物群落均有一定的影响,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马铃薯产量比常规施肥处理提高16.09%,经济效益提高了10 431元/hm2,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减量75%比常规施肥处理产量提高13.32%,经济效益提高了9 555元/hm2。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处理在马铃薯关键时期土壤养分运移发挥重要作用,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速效氮比常规施肥提高12.7%,速效钾比常规施肥提高14.4%,速效磷比常规施肥提高4.4%。对土壤微生物种群起到明显的刺激作用,细菌、真菌、放线菌在不同时期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生物有机肥配合化肥即可以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还可以活化土壤、降低肥料量过大造成的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农家肥、缓释肥、菌渣处理对安哥诺李李园的施肥效果。以十二年生安哥诺李为试材,采集0~40cm土样,测定土壤养分;采集树冠外围果实测定果实品质和产量。结果表明:缓释肥更好地提高了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5.90%、27.77%、45.76%。菌渣相比于对照将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88.75%,pH降低了3.32%,效果比其它处理显著。对于果实品质,农家肥极显著地提高了果实锌、镁和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62%、82.61%、25.63%。缓释肥显著降低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降低了32.58%,显著提高了果实可溶性糖、钙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9.17%、26.21%。菌渣显著提高了果实的铁含量,比对照提高了30.75%。3个处理均对果实单果重和单株产量起到了显著的提高作用。其中单果重提高效果最好的是菌渣,增重率为10.68%,单株产量提高效果最好的是缓释肥,单株平均产量为48.99kg,比对照提高了40.14%。缓释肥极显著地提高了安哥诺李的产量,为果园增加了收入。菌渣能有效改善土壤养分状况,改善果实品质。综合分析3种长效基肥中,施肥效果最好的是农家肥。  相似文献   

9.
不同氮磷浓度对AM真菌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粱为宿主植物,三室隔离培养盒为培养容器,研究在菌丝室施加不同浓度的N,P肥料下接种AM真菌对高粱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AM真菌的高粱菌根侵染率达到70%以上;接菌高粱生物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未接菌时高,且总氮总磷含量均有显著的提高。在接菌情况下,高粱总氮含量随氮浓度的升高而升高,随磷浓度的升高而降低;且在施肥处理为4 mmol·L-1氮肥、0。01 mmol·L-1磷肥(N2P1)情况下高粱总氮含量最高,高粱的总磷含量随氮、磷浓度的升高而升高,并在施肥处理为4 mmol·L-1氮肥、0。1 mmol·L-1磷肥(N2P2)情况下含量达到最高。研究结果表明,AM真菌吸收氮磷营养的能力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接种丛枝菌根后不同时间对植物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矿质养分的影响,为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试验,设接种丛枝菌根和不接种对照两个处理,测定接菌后不同时间菌根侵染率、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矿质养分及其相互关系。【结果】与对照相比,接种菌根显著提高菌根侵染率,菌根真菌与植物建立良好的互惠共生关系;相同时间,接菌处理土壤微生物数量大于对照,两处理种群数量上均为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同一时间,接菌处理磷酸酶、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下同)高于对照,随着复垦时间的延长,土壤磷酸酶活性不断增加;随着植物的生长根际土壤速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含量均逐渐显著降低,同一时间条件下,接菌区速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区。【结论】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矿区扰动土壤微生物群落、酶活性、速效磷含量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丛枝菌根真菌和根瘤菌对蚕豆吸收磷和氮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有机磷为磷源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接种根瘤菌、AM真菌和双接种对蚕豆 (ViciafabaL .)吸收磷和氮的影响。双接种和单接AM真菌蚕豆株高、叶绿素含量、根瘤数和根瘤质量显著增加 ,生物量比对照增加 2 1 5 %和 2 0 7% ;双接种比单接AM真菌蚕豆菌根侵染率提高 12 0 % ;相对于对照 ,双接种使根际土壤酸性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分别由 0 6 9和 0 39增加到 1 30和 0 5 4 μmol·g-1·h-1,磷和氮吸收速率提高 5 0 9%和 2 2 0 % ,吸收有机磷和氮分别增加 6 3 9%和 4 4 8% ,高于单接AM真菌。菌根真菌和固氮微生物双接种对改善作物生长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丛枝菌根真菌(AM真菌)能够促进植物对土壤中磷素的吸收,研究白浆土AM真菌在不同磷浓度下玉米氮,磷含量的影响,为AM真菌在白浆土区种植玉米应用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以玉米为宿主植物,设置3个施磷水平(P_2O_5):0、200、400mg/kg,同时设置接种AM真菌和未接种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同一施磷水平下,AM真菌可调节玉米地上部分氮含量;同一施磷水平,AM真菌可促进玉米地上地下部分磷含量增加;P0+AM真菌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地上生物量,说明在低磷条件下,AM真菌能够更有效促进玉米生长;结论:接种AM真菌可改善玉米营养状况,促进玉米生长且低磷条件下更有效。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施肥水平对菜用马铃薯农艺性状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关中地区春播菜用马铃薯的合理氮、磷、钾施肥量,以‘早大白’为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增加氮磷钾配施量有利于马铃薯株高生长,提高块茎膨大期马铃薯根、茎、叶干质量,叶绿素质量分数和净光合速率。与对照相比,适宜增加氮磷钾施肥量能提高块茎产量,增产幅度为7.33%~10.05%,其中最佳施肥组合处理比对照增产2 613.34kg/hm~2。合理的氮磷钾配施能够提高马铃薯块茎干物质、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降低还原糖质量分数,从而提高马铃薯产品品质。施肥过量会抑制马铃薯生长发育,降低块茎产量和品质。合理的氮、磷、钾肥施用量能够促进马铃薯生长发育,提高块茎产量及品质,其中最佳施肥组合为N 37.18kg/hm~2、P_2O_514.99kg/hm~2、K_2O 67.77kg/hm~2。  相似文献   

14.
以油樟[Cinnamomum longepaniculatum(Gamble)N.Chao]幼苗为试验对象,设置对照(不接种AM真菌,CK)、接种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G.m)和接种根内球囊霉菌(Glomus intraradices,G.i)3个处理进行盆栽试验,3个月后测定油樟幼苗根、茎、叶各部分的干物质质量和油樟幼苗土壤中有效钾、有效磷的含量,同时测定菌根侵染率和土壤孢子密度。结果表明,3个月后CK、G.m、G.i,菌根侵染率分别为0、32.38%、29.97%,相较于CK,G.m和G.i处理的油樟幼苗生物量分别提高了52.9%、32.8%;接种处理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效磷和有效钾的含量,G.m处理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27.4%、38.3%,G.i处理有效磷和有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20.8%、23.1%。两种AM真菌都能成功侵染油樟幼苗,提高土壤中有效钾和有效磷的含量,促进植物生长,并且摩西球囊霉菌对促进油樟幼苗生长、活化土壤钾和土壤磷的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缓解我国东部贫瘠土壤,以风化煤与覆膜为切入点,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两种覆膜方式(无覆膜和覆薄膜)和两个供试土壤基质(砂土基质和砂煤混合基质)下接种AM真菌对干旱胁迫时玉米生长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与土壤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两个覆膜方式下,砂煤混合基质相比砂土基质提高了接种AM真菌处理的玉米根系侵染率和土壤根外菌丝密度,但无明显差异;同时土壤总球囊霉素和易提取球囊霉素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80.0%~106.5%和55.0%~73.3%(P0.05)。同一覆膜方式下,砂煤混合基质接种AM真菌和CK处理的土壤有机碳、全氮与速效磷含量分别显著高于砂土基质下相应处理,但降低了土壤速效钾含量。砂煤混合基质下覆薄膜与接种AM真菌联合对玉米株高、生物量、叶片SPAD值及水分利用效率的促进效果最好;同时砂煤混合基质接种AM真菌处理提高了无覆膜下土壤蔗糖酶和全覆膜下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分别比砂土基质下处理显著提高了46.8%~59.8%、37.9%~70.0%与57.8%~87.5%(P0.05)。研究表明施加一定量风化煤时,接种AM真菌和覆薄膜能够促进水分胁迫下的植物生长发育,改善水分利用效率和提高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对马铃薯种植土壤养分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常规灌溉施肥和滴灌施肥两种水肥调控措施对马铃薯产量及土壤中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施肥方式和土壤质地都会对土壤剖面养分运移产生影响;滴灌施肥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改善作物根系生长环境和养分供应,使土壤表层在较长时期内保持较高的养分含量水平;与常规灌溉施肥处理相比,合理应用滴灌施肥技术能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块茎产量,提高商品薯率,其中块茎产量增幅达29.72%~36.42%。研究结果为不同水肥调控措施在马铃薯生产中的合理应用提供重要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推广广西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晚熟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黑膜覆盖、稻草覆盖和常规种植(对照)3种栽培模式,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的水含量、容重、孔隙度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观察测定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并测定马铃薯发棵期的叶片生理指标和成熟期的块茎品质.[结果]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均可提高土壤水含量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和固相比例,同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和主茎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但黑膜覆盖模式可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质量和大薯质量(P<0.05,下同),降低青头薯质量,从而提高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和产量,其商品薯率和产量较常规种植模式分别极显著提高11.26%和26.67%(P<0.01).不同栽培模式对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块茎干物质、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但黑膜覆盖模式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块茎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结论]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明显,其中以黑膜覆盖栽培模式的效果较优,适合在广西冬种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煤炭的大规模地下开采不仅破坏了地表植物,而且对矿区土壤造成了严重影响。微生物修复技术是矿区土壤修复的研究热点之一,通过在采煤沉陷区紫穗槐接种菌根真菌,系统地研究菌根对紫穗槐根系形态的发育,对土壤性状的改良以及根际微生物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间隔一年后,接菌紫穗槐根际土壤菌丝密度和微生物数量显著高于对照;菌根植物根际土壤有效磷含量比对照增加42%,速效钾含量比对照增加9%~11%;菌根植物的根系发育状况良好,接菌紫穗槐根长比对照高30%~40%,根尖数多10~20个,根际土壤总球囊霉素接菌植物比对照高0.2~0.6 mg/g。在采煤沉陷地上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可改善根际土壤的性状,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与稳定,为微生物修复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AM真菌对红地球葡萄促生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种丛枝菌根真菌促进葡萄生长和磷素吸收的能力,通过比较筛选出优势的AM真菌菌株,为丛枝菌根真菌应用于葡萄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在人工控制温度(25℃)和湿度(50%)的条件下,向红地球葡萄幼苗的根部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Glomus mosseae)、根内球囊霉(Glomus intraradices)和地表球囊霉(Glomusversi forme)3种AM真菌,定期测定幼苗的株高、干质量、含磷量、叶绿素含量、根际侵染率以及土壤有效磷含量等指标,研究这3种AM真菌对葡萄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结果】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的葡萄苗叶绿素含量和全磷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生长明显加快。接种AM真菌的葡萄植株样品干质量较对照提高26%以上,而叶绿素含量在葡萄植株生长第28天和第56天时高于对照10%以上。接种AM真菌后,葡萄幼苗根部生长发育优于对照,根部干质量显著增加;接种处理的葡萄植株在不同生长周期的总含磷量均有所增加,其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磷含量均高于对照。【结论】在葡萄定植及种植过程中,接种AM真菌是一种有效的促生方法。3种AM真菌中,在促进葡萄光合作用和磷素吸收方面的表现以地表球囊霉最优,摩西球囊霉次之,根内球囊霉较差。  相似文献   

20.
开展化肥减量增施有机肥对小白菜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指导该地区推广应用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肥料"一减一增"对小白菜的产量、品质及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影响,随着有机肥含量的增加,小白菜的产量先降后增,纯施有机肥的处理小白菜产量最高,比对照极显著增产32.04%;增施有机肥可改善小白菜的品质,特别是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显著,比对照降低55.6%~97.8%。增施有机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硝态氮含量降低,有效磷及有效钾含量高于对照。说明有机肥对提高小白菜产量、改善小白菜品质、改良和提质土壤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试验后土壤中养分含量总体水平较高,土壤酸化,建议采用配方施肥方法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