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干燥方式对枸杞微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滚筒干燥、喷雾干燥5种不同干燥方式所得枸杞微粉的营养成分和物理特性进行分析测定,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枸杞微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营养成分方面,总糖和还原糖含量为: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微波真空干燥滚筒干燥热风干燥;类胡萝卜素和黄酮含量为: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滚筒干燥热风干燥;5种干燥处理后,滚筒干燥和喷雾干燥所得产品的膳食纤维含量相对较高,以真空冷冻干燥枸杞微粉的维生素C含量最高。在物理特性方面,色泽中的a*值大小为:真空冷冻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喷雾干燥滚筒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枸杞微粉具有最高的溶解性、吸湿性和复水性。因此为了保持枸杞微粉的品质,同时考虑生产成本,在加工枸杞微粉过程中采用微波真空干燥最佳。  相似文献   

2.
不同干燥方式对苦瓜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加工方式对苦瓜营养成分含量、抗氧化活性及品质特性的影响,为苦瓜干燥加工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优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营养成分(多糖、维生素C、总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总抗氧化能力(ORAC)、感官特征(色泽、硬度)和微观结构为评价指标,研究真空冷冻干燥、日晒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干燥和真空热干燥共6种干燥方式对苦瓜营养成分、抗氧化活性、感观和质构品质的影响。【结果】在营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方面,除真空冷冻干燥外,其余5种干燥方式下苦瓜中多糖提取率无显著降低;热泵干燥多糖含量最高为29.22 mg·g~(-1) DW,微波干燥最低为16.91 mg·g~(-1) DW。干燥后Vc、总酚、总黄酮、类胡萝卜素含量和ORAC值均有所下降。热泵干燥Vc含量最高,微波最低,分别为84.81和6.64 mg·100 g~(-1)。热风干燥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32.04 mg GAE·g~(-1)和7.44 mg CE·g~(-1);真空冷冻干燥最低,分别为14.14 mg GAE·g~(-1)和0.36 mg CE·g~(-1)。热泵干燥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日晒最低,分别为0.86和0.11 mg·g~(-1) DW。热泵、微波和真空热干燥ORAC值均较高,分别为226.44、224.66、244.10μmol TE·g~(-1);真空冷冻干燥最低,为113.23μmol TE·g~(-1)。在感观品质方面,加热干燥会引起苦瓜的褐变,真空冷冻干燥可以较好的保持苦瓜的色泽;热泵干燥叶绿素a和b含量最高,日晒干燥含量最低;日晒干燥苦瓜硬度最高,真空冷冻最低。扫描电镜观察微观结构发现真空冷冻和真空热干燥苦瓜呈现蜂窝状松散结构,热风、热泵和日晒干燥苦瓜组织结构紧缩,微波干燥组织破裂,但无明显收缩。【结论】不同干燥方式对苦瓜营养与品质特性的影响差异较大。综合比较,热泵和热风干燥苦瓜营养成分与抗氧化活性损失较小,真空冷冻干燥苦瓜色泽和质构特征较好,日晒和微波干燥苦瓜的综合品质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3.
研究热风、真空微波、真空冷冻、热风联合真空微波、真空冷冻联合真空微波5种干燥方式对牛蒡脆片干燥时间、色泽、收缩率、微观结构、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和多糖含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真空微波以及热风联合真空微波干燥后产品色差大、收缩严重、营养损失多,产品品质明显低于其他干燥方式。真空冷冻联合真空微波干燥产品品质接近于真空冷冻干燥,内部形成多孔状结构使产品硬度和脆度适中,多酚、黄酮、多糖的含量保留较好,而干燥时间缩短46%。综上所述,真空冷冻联合真空微波干燥是牛蒡脆片最适宜的加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干燥方法对去壳龙眼果肉品质特性的影响,评价微波真空干燥工艺的可行性。【方法】以龙眼果肉干制品的收缩率、复水率、色泽、多糖含量、SOD活性和感官品质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微波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5种干燥方法对龙眼果肉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5种干燥方法所得龙眼果肉的收缩率、复水率、色泽、多糖含量和SOD活性存在差异,微波真空干燥所制龙眼果肉的色泽最佳,收缩率、复水率、多糖含量和SOD活性仅次于真空冷冻干燥,但微波真空干燥的时间短、温度低、效率高,且所制龙眼果肉结构完整,金色饱满,质地适中,具有龙眼特有的风味,综合品质最好。【结论】微波真空干燥是最适的龙眼果肉干燥方法,可应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多维度解析不同干燥方式处理的荔浦芋品质差异性,为定向筛选荔浦芋的干燥加工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条状和片状的荔浦芋为试材,采用热风干燥、热泵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微波干燥4种干燥方式进行处理,对其品质特性、流变特性及微观结构进行测定,比较不同干燥方式的干燥效果差异。【结果】微波干燥处理的条状荔浦芋多糖含量最高,为1.178%,片状则表现为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多糖含量最高,为0.976%,且真空冷冻干燥方式对不同物料形态多糖的含量影响小;不同干燥方式处理荔浦芋条、片的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以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芋头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最低,其中芋头片含水量和支链淀粉含量分别为4.455%和1.920 mg/g,芋头条分别为3.395%和2.338 mg/g。4种干燥方式处理下的荔浦芋体系均表现为典型的剪切稀化行为,同一剪切速率下表观黏度和剪切应力均区别明显,从大到小依次为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条状芋头的表观黏度总体随多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真空冷冻干燥处理下的荔浦芋全粉微观上表现为光滑、完整的球状颗粒,而其他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全粉...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菠萝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以新鲜菠萝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3种方式,分析干燥后菠萝片的感官评分、色泽、质构、营养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制备的菠萝片,感官评分最高,达到86分,弹性、回复性较强。真空冷冻干燥后的菠萝片维持了较好的色泽,其维生素C(VC)(837.2 mg·kg-1)、总糖(133.98 mg·g-1)、总酚(0.28 mg·g-1)和可溶性蛋白(0.57 mg·g-1)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微波干燥后的菠萝片VC、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热风干燥后的菠萝片总糖含量最低。真空冷冻干燥与热风干燥后的菠萝片中检测到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相似,但其含量相对较高;而微波干燥后的菠萝片中检测到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最少,且因局部受热不均,产生了特有的带有焦糖香的5-甲基呋喃醛、2-乙酰基呋喃等风味物质。综合营养品质与挥发性风味考虑,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菠萝片品质最佳,热风干燥的次之,微波干燥处理的营养和风味...  相似文献   

7.
以凤丹牡丹(Paeonia ostii ‘fengdan’)花为材料,采用晒干、热风干燥(40、60、80℃)、微波干燥(中低火、中火、中高火)、真空冷冻4种方法对牡丹花进行干燥,测定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凤丹花还原糖、蛋白质、维生素C、黄酮、多酚含量,选取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清除率、亚硝酸盐清除率和铁氰化钾还原4个抗氧化指标,评价不同干燥方法处理的牡丹花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牡丹花的多酚含量为11.71 mg/g,黄酮含量为11.85 mg/g,显著高于其他干燥方法处理的样品含量;冷冻干燥处理的还原糖含量为23.79%,与60℃热风干燥处理无显著差异,显著高于其他干燥处理;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牡丹花蛋白质含量为63.87 mg/g,仅次于晒干处理。同一浓度条件下,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牡丹花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基清除率、亚硝酸盐清除率、铁氰化钾还原力均最强。不同干燥方法对牡丹花营养、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影响较大,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牡丹花蛋白质、多酚、黄酮含量高,较好保留了牡丹花营养与活性成分,是牡丹花较优的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品质的影响,为嘉宝果干燥保存和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沙巴’嘉宝果为试验材料,研究50℃、60℃、70℃热风干燥以及真空冷冻干燥4种不同干燥方式对嘉宝果感官特性、主要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的影响,不同干燥方式各项指标对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真空冷冻干燥样品感官品质最好,果皮色泽、果肉颜色及形状接近鲜果,质地均匀疏松,而热风干燥样品颜色发黑、无光泽,干瘪坚硬。在营养品质上,真空冷冻干燥样品蛋白质、脂肪、蔗糖、维生素C、总多酚含量显著高于热风干燥,且水分含量仅5.92%,显著低于热风干燥,在4种干燥方式中脱水效果最好。50℃热风干燥淀粉、粗纤维、灰分、氨基酸含量最高,真空冷冻干燥次之。3种温度的热风干燥结果表明,淀粉、蛋白质、灰分、维生素C、硒、水分、总多酚、氨基酸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下降,还原糖、葡萄糖、果糖含量随烘干温度升高而升高。【结论】综合分析感官品质和营养成分,真空冷冻干燥得到的嘉宝果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9.
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含量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为甘薯叶综合开发和干燥加工工艺优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甘薯品种‘台农71’和‘胜南’的叶片为材料,研究蒸干结合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60℃/50℃/40℃热风干燥共5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叶功能成分(总酚、总黄酮、绿原酸类成分、β-胡萝卜素、维生素D3、维生素E、抗坏血酸、维生素B1、维生素B2)、抗氧化能力(采用DPPH、ABTS+自由基清除法测定)和外观色泽(叶绿素、色值)的影响,并分析各功能成分间及功能成分与抗氧化活性的关系。【结果】甘薯叶中检测到的游离酚酸主要包括新绿原酸、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异绿原酸A、异绿原酸B和异绿原酸C。5种干燥方式对甘薯叶中功能成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真空冷冻干燥下,‘台农71’叶片中游离酚酸总量最高,达到38.4 mg·g-1DW,是其在60℃热风干燥下含量的25.6倍。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下,叶片中总酚、总黄酮和抗坏血酸含量差异相对较小,但都显著高于60℃/50℃/40℃ 3种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下,两个材料的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最高,分别是3种热风干燥的1.7—5.3倍和1.7—3.8倍。抗坏血酸在真空冷冻干燥下有较好的保留(175.3—441.1 mg/100 g DW),而在热风干燥中含量极低(3.4—5.7 mg/100 g DW)。维生素D3α-生育酚在蒸干结合热风干燥下含量最高。抗氧化活性分析表明,不同干燥方式下甘薯叶甲醇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差异显著(P<0.05),其中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的自由基清除率较高,显著高于3种热风干燥。相关性分析表明,总酚、总黄酮、总绿原酸、维生素D3α-生育酚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甘薯叶抗氧化能力与总酚、总黄酮及各绿原酸类成分的含量也存在极显著相关(P<0.01)。【结论】真空冷冻干燥和蒸干结合热风干燥能较好地保留甘薯叶中总酚、绿原酸及衍生物、黄酮、维生素D3α-生育酚、抗坏血酸等功能成分,使叶片干燥后仍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与真空冷冻干燥相比,蒸干结合热风干燥具有成本低和耗时短的优势,是实际生产应用中干燥保留甘薯叶多酚和黄酮的优选方式。  相似文献   

10.
以新鲜黄秋葵花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工艺干燥黄秋葵花,并对比分析黄秋葵花的抑菌及抗氧性能。结果表明,冷冻干燥对于黄秋葵花各营养成分的保存效果最好;不同干燥方式能够显著地影响黄秋葵花提取物的抗氧化效果,在自由基清除率及脂质氧化抑制率结果中,均表现为冷冻干燥处理组真空干燥处理组热风干燥处理组。3个处理组黄秋葵花提取物对4种食源性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冷冻干燥处理的黄秋葵花提取物对致病菌的MIC及MBC最小。说明冷冻干燥处理能有效的维持黄秋葵花的抑菌及抗氧化效果,更适用于黄秋葵花的干燥处理。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桑葚干的品质,比较了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联合热风干燥对桑葚干品质的影响,对干燥后桑葚干的色泽、硬度、脆性、复水比及总花色苷及单体酚类物质的保留量、DPPH·清除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的桑葚干品质最好,而较短时长(18~24 h)的真空冷冻干燥联合较高温度(85℃)的热风干燥能提高干燥效率,其总花色苷、绿原酸、芦丁的含量也显著高于热风干燥;桑葚中总酚、总花色苷、矢车菊素-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芸香糖苷、槲皮素、绿原酸的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干燥后苦瓜干制品的理化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的热风温度(40、50、60、70、80℃)对苦瓜进行干燥。[结果]热风50℃苦瓜干制品多酚含量为2.83 mg/g,含量最高;热风干燥60℃的苦瓜干制品黄酮含量为2.584 mg/g,含量最高。不同的干燥温度对苦瓜中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差异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热风干燥50℃,其IC_(50)=0.015 mg/ml,热风干燥80℃ABTS+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_(50)=0.068 9 mg/ml。[结论]综合考虑,热风干燥50℃对苦瓜干品质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合适的即食杏鲍菇片干燥方法,以新鲜杏鲍菇为原料,研究了热风、微波、热风微波和真空冷冻4种不同干燥方法对即食杏鲍菇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干燥速率依次为微波干燥热风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热风干燥对色泽影响不大,产品硬度脆度较差,复水率较低,为150%,边缘皱缩严重;微波干燥的速率快,能耗低,为2.07(kw·h)/kg,但产品有焦糊现象,色泽和风味较差,多糖保留率低,为2.80mg/g;真空冷冻干燥色泽较好,多糖保留率和复水率较高,分别为4.92mg/g和570%,但产品硬度差,能耗高,为37.09(kw·h)/kg;热风微波干燥对色泽影响不大,多糖保留率和复水率分别为3.60mg/g和271%,硬度脆度适中,能耗较低,为2.23(kw·h)/kg,是较适合生产即食杏鲍菇脆片的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加工与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的影响,为高品质银耳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收缩率,复水比,色泽,蛋白质、还原糖、总糖和多糖含量,多糖对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水分含量,微生物含量,过氧化氢、SO2、米酵菌酸和亚硝酸盐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干燥方式对银耳在加工与贮藏过程中质构品质和相关理化指标的影响。【结果】不同干燥方式对银耳品质影响的结果表明,热风干燥的银耳收缩率和褐变程度最高,复水比增幅低;冷冻干燥的银耳褐变程度低,具有最大的复水比增幅和最小的收缩率。干燥方式对银耳营养成分影响方面,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总糖和多糖含量最高;真空干燥的银耳中水溶性蛋白和多糖含量最低,但其还原糖含量最高;热风干燥的银耳中还原糖含量最低;从冷冻干燥的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最高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率,从真空干燥的银耳中提取的多糖具有最低的超氧阴离子和羟自由基清除率。采用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贮藏期间营养成分理化指标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各样品中水分和还原糖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蛋白质、总糖、多糖含量呈下降趋势。贮藏90 d后,热风干燥的银耳水分含量和还原糖的增幅最大,多糖含量降幅最小;冷冻干燥的银耳蛋白质和多糖含量降幅最大,还原糖含量增幅最小;真空干燥的银耳水分和蛋白质含量变化幅度最小。在贮藏期间微生物与代谢产物方面,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中细菌和真菌个数,过氧化氢、SO2和米酵菌酸含量均呈上升趋势。贮藏90 d后,冷冻干燥的银耳中微生物数量和米酵菌酸含量增幅最大;热风干燥的银耳中过氧化氢含量增幅最大;真空干燥的银耳中微生物数量和过氧化氢含量增幅最小;3种方式干制的银耳之间SO2含量增幅无显著差异。【结论】综合分析,冷冻干燥的银耳质构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佳,其次是真空干燥,热风干燥的银耳品质最差。但冷冻干燥的银耳在贮藏过程中易受微生物的影响,营养物质下降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对乌龙茶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乌龙茶在热风干燥过程中香气易于损失、冷冻真空干燥时间长和能耗大的问题,提出采用低温真空干燥技术干燥乌龙茶,即茶叶不经预冻,直接放入真空冷冻机内,控制机内温度在55℃、真空度在100(±30)Pa条件下对其进行干燥;以传统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为对照,对不同干燥方法乌龙茶中叶绿素等有效成分保留程度、感官品质以及茶叶复水性能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低温真空干燥所得的乌龙茶产品外形色泽翠绿、香气鲜灵浓郁、汤色黄绿明亮、滋味醇厚芬芳,综合品质高于用传统的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的品质,且能耗和时间均比真空冷冻干燥具有优势,是一种能提高乌龙茶品质的新干燥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不同的热风干燥温度对苦瓜干品质的影响。[方法]通过不同的热风温度(40、50、60、70、80℃)对苦瓜进行干燥,分析了不同温度干燥后苦瓜干制品的理化及抗氧化活性。[结果]热风50℃条件下苦瓜干制品多酚含量最高,为2.83 mg/g;热风干燥60℃条件下的苦瓜干制品黄酮含量最高,为2.584 mg/g。不同的干燥温度对苦瓜中多酚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较大,差异明显;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最强的是热风干燥50℃,其IC_(50)为0.015 0 mg/m L;热风干燥80℃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IC50为0.068 9 mg/m L。综合考虑,热风干燥50℃对苦瓜干品质的影响最小。[结论]研究可为苦瓜干制品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和真空干燥4种干燥方法对野生马茵菜进行干制,测定色差、叶绿素含量、营养成分、矿质元素、复水性等指标,比较不同干燥方法下马茵菜营养成分和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处理的马茵菜L*值最大,a*值最小,b*值最大,即色泽较为鲜亮,与新鲜马茵菜最为接近,叶绿素含量最高;热风干燥处理与真空干燥处理次之;而经太阳能干燥处理的L*值最小,a*值最大,b*值最小,叶绿素含量最低。在营养成分方面,太阳能干燥后的马茵菜总糖含量最高,热风干燥与真空干燥后总糖含量差异不明显,但显著高于真空冷冻干燥。在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方面,真空冷冻干燥的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余处理;其次是真空干燥处理和热风干燥处理;太阳能干燥处理后的蛋白质含量和Vc含量最低。干燥方法对灰分影响差异不大,为110.0~117.0 g/kg。不同干燥方法所干燥的马茵菜矿物质含量均很高。真空冷冻干燥的马茵菜复水性能优于热风干燥、太阳能干燥和真空干燥,复水的前5~15 min内复水比迅速增大,达到一个较高值之后随着时间增加缓慢变化。用沸水进行复水需要时间短,复水比大于冷水复水比。综合考虑,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保持野生马茵菜的营养成分及产品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研究不同干制方法对枇杷叶总酚、黄酮等成分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给生产实践提供技术依据和理论参考,以成熟枇杷叶作为试验材料,采用热风烘干(35℃、50℃、65℃、80℃)、自然晒干和阴干方式进行干制处理,用70%乙醇超声浸提,测定其黄酮、总酚、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干制条件下枇杷叶总酚、黄酮、多糖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存在差异,其中阴干条件下所测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最高,热风烘干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试验所测成分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呈下降趋势。阴干可以较大程度地保留枇杷叶总酚、黄酮等成分及其抗氧化活性。在以干燥枇杷叶为原料,以总酚、黄酮等成分和抗氧化性为主的生产利用方面,应以阴干方法进行干制处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筛选出红薯叶粉最佳干燥方式,为丰富红薯叶产品种类、延长货架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4种方式对红薯叶进行干燥并制粉,研究干燥方式对红薯叶粉物理特性、微观结构和成分含量的影响,并采用变异系数权重法对不同干燥方式得到的红薯叶粉进行综合评分。【结果】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红薯叶粉色差值较小,分别为3.98和3.86,均呈现较好的色泽;热风干燥红薯叶粉的堆积密度最大,为0.76g/mL;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吸湿性最小,为10.05%;真空冷冻干燥和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均具有较小的中位径。喷雾干燥红薯叶粉的总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18.71及27.85mg/g,显著高于其他3种干燥方式下的红薯叶粉(P0.05);真空冷冻干燥红薯叶粉的总酚含量和黄酮含量最高,分别为52.22和48.46mg/g。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冷冻干燥、喷雾干燥4种干燥方式下红薯叶粉综合评分分别为-0.684,-0.275,0.450和0.508,可知喷雾干燥红薯叶粉品质最好,其次为真空冷冻干燥红薯叶粉。【结论】红薯叶粉干燥建议选择喷雾干燥方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不同采收期、加工方式和干燥温度对近野生铁皮石斛林下3 a生三叶青的品质指标(浸出物、多糖、灰分、黄酮)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采收期及加工方式对三叶青块根的品质均有一定影响。三叶青地下块根在1—4月均可采收,且采收后的浸出物含量差异不显著;而1月、2月、4月采收的三叶青黄酮含量较高,3月、4月采收的多糖含量较高。3月采收的黄酮含量最低,而此时多糖含量最高;2月采收的多糖含量最低,而此时黄酮含量最高,说明2—3月三叶青块根的多糖和黄酮内部物质间发生了转换,药农可根据成分需要择期采收。真空冷冻干燥是保留品质含量最多的处理,但操作复杂,加工成本较高;对加工成本压力较大的企业推荐自然阴干,而对总黄酮含量要求较高时,推荐微波干燥。不同干燥温度制三叶青茶时,可推荐选择50、55、60、65℃干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