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化肥减施对贺兰山东麓土壤肥力及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贺兰山东麓主要酿酒葡萄产区因过度依赖化肥、土壤贫瘠及长期连作的栽培模式导致的土壤持续生产能力下降、酿酒葡萄品质降低等问题,研究化肥减施对贺兰山东麓土壤肥力及酿酒葡萄品质的影响。【方法】以四年生酿酒葡萄品种"赤霞珠"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不施肥、施100%化肥、施100%有机肥、施50%化肥+50%有机肥、施100%土壤调理剂、施25%化肥+25%有机肥+100%土壤调理剂,共6个处理,探讨化肥减施对酿酒葡萄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化肥减半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较全量施用化肥差异不显著,但化肥减半处理浆果花色苷含量较全量施用化肥处理显著提升132.9%;全量施用有机肥替代化肥能显著提升果园土壤有机质含量,对土壤速效养分提升效果显著,土壤有机质、速效钾、有效磷的含量较单施化肥处理分别增加了55.05%、130.2%、3.08%,同时施用有机肥能显著增加酿酒葡萄浆果可溶性糖含量;化肥和有机肥各减75%配合土壤调理剂施用产量较全量施用化肥增加了69.07%,但葡萄浆果综合品质下降显著。【结论】在贺兰山东麓碱性石灰性土壤上,增施土壤调理剂能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升葡萄品质;过量减少化肥施用不利于优质酿酒葡萄原料的生产,化肥减半配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肥力和酿酒葡萄品质,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明确研究区土壤盐渍化状况并进行改良利用,改善贺兰山东麓酿酒葡萄品质,为贺兰山东麓产地酿酒葡萄种植合理施肥以及土壤培肥改良提供依据。【方法】以宁夏贺兰山东麓广泛种植的酿酒葡萄品种“梅鹿辄”为试材,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设计设置不施肥、施用生物有机肥、粉末微生物菌剂、液体微生物改良剂处理。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土壤pH、全盐含量、八大离子含量等指标,揭示微生物肥料对土壤盐渍化特征的影响;研究分析不同施肥处理酿酒葡萄还原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等指标,探明微生物肥料对酿酒葡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能够有效改良土壤盐渍化状况,使土壤pH和全盐含量降低,生物有机肥处理较对照在0~20和20~40 cm土层全盐含量分别降低9.11%和10.0%,pH分别降低1.1%和0.2%,土壤过氧化氢酶含量分别提高1.89%和1.38%。生物有机肥提高土壤培肥和改良能力的同时,对酿酒葡萄品质、还原糖含量、微量元素含量有所改善,生物有机肥处理下葡萄还原糖含量最高,较对照增加43.3%,Fe含量最高,较对照提高60.6%,产量较对照增加8.98%。【结论】在贺兰山东麓盐渍化土壤上,生物有机肥与化肥...  相似文献   

3.
为通过豆科绿肥光叶苕子的合理利用来有效降低土壤重金属有效性及主作物重金属含量,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豆科绿肥光叶苕子配施不同钝化剂(生物炭、硅肥、钙镁磷肥)对娃娃菜产量、根系形态、光合作用及其Cd转运效应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光叶苕子可增加娃娃菜产量和根冠比,显著增加了根表面积、根体积、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叶绿素,显著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23.20%,P<0.05),显著降低娃娃菜地上和地下Cd含量,分别降低了22.34%和15.83%。光叶苕子配施不同钝化剂显著增加地上部分生物量,且生物炭处理主要提高地上部生物量,增产效果好,而硅肥主要增加地下部分生物量;其次,光叶苕子配施钝化剂降低根表面积、根尖数、蒸腾速率、胞间CO2和叶绿素含量;与单施光叶苕子相比,光叶苕子配施硅肥可增加土壤有效Cd含量(18.34%,P<0.05)和娃娃菜地下部分Cd含量(26.71%,P<0.05),但对地上部分Cd无显著影响;光叶苕子配施钙镁磷肥对土壤有效Cd和娃娃菜地下部分Cd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可增加地上部分Cd含量(31.22%,P<0.05)。在所有处...  相似文献   

4.
施肥对大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及生物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采用田间大棚栽培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无机肥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以及黄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增加黄瓜产量,且随无机肥配施量的提高而增加。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土壤有效态Pb含量、提高Cd含量,对Cu、Zn和Cr的含量影响作用不显著;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提高大棚土壤有效态Cu、Cd和Cr的含量、降低Pb的含量,对Zn的影响较小;施用无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效态Cu和Cr含量,对Zn、Pb和Cd的含量影响作用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黄瓜中Cu和Zn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其含量随无机肥配施量的提高而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黄瓜中Pb、Cd和Cr含量随无机肥配施量的提高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作用较小,也不会对黄瓜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花生盆栽过程中,不同用量石灰及石灰、硅肥配施对非污染土壤有效态Cd和花生籽仁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常规施肥条件下,施用石灰及石灰、硅肥配施均能显著提高土壤pH值,同时使得花生叶片细胞膜透性具有降低的趋势;石灰施用量为0.67g·kg-1土时的土壤有效态Cd含量降低了12.6%(显著低于CK),而石灰、硅肥配施组合对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的作用不显著,可能与硅肥中Cd含量较高有关。(2)不同石灰施用量均有降低花生籽仁中Cd含量的趋势,其中石灰施用量为0.67g·kg-1土时花生籽仁Cd含量比CK降低26.1%;但石灰、硅肥配施对降低花生籽仁Cd含量的作用不显著。(3)花生籽仁Cd含量与土壤有效态Cd含量达正相关显著水平,表明土壤Cd有效性是影响花生籽仁Cd含量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探明硅肥对镉污染稻田降低稻米镉的作用机理,完善稻米镉消减的硅肥施用技术,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基肥、分蘖期和孕穗期)施用硅肥对水稻吸收积累镉、硅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提高土壤0.160~0.290个pH单位,降低镉生物有效性,同时,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硅含量,增幅为295.3%~399.2%(P0.05);不同生育期施用硅肥中,基施硅肥能够显著增加9.7%的水稻产量,高于其他处理,基施硅肥显著降低了水稻茎秆、叶片、稻壳和稻米中的镉含量,降幅分别为31.9%(P0.05)、65.8%(P0.05)、46.1%(P0.05)和25.3%(P0.05),施硅降低了镉由茎秆向叶片和稻壳的转运,从而降低了稻米镉的积累,同时显著增加茎秆、叶片和稻壳硅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44.1%(P0.05)、71.5%(P0.05)和28.8%(P0.05)。综上表明,镉污染稻田基施硅肥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降低土壤镉生物有效性,阻止镉的迁移转运,减少稻米镉积累,是镉污染稻田修复中推荐的硅肥施用技术。  相似文献   

7.
硅元素作为一种植物生长所需的有益元素,能有效提升作物产量,改善品质。以3 a生红枸杞‘宁杞7号’为试验材料,在常规滴灌施肥基础上分别设置叶面喷施硅肥+滴灌清水(T1)、叶面喷清水+滴灌增施硅肥(T2)、叶面喷施硅肥+滴灌增施硅肥(T3)3个处理,并以叶面喷施清水+滴灌清水为对照(CK),探讨增施硅肥对枸杞生理代谢、产量和品质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施硅处理能有效促进枸杞叶片的叶绿素合成及植株的营养生长,增加其叶片的植被覆盖指数(NDVI)和干物质累积量、光合速率(P_n)、水分利用率(WUE)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和叶面喷清水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均显著提高,叶片气孔导度(G_s)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显著提高了16.98%,而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施清水整体的效果不显著,蒸腾速率(T_r)在施硅处理中显著降低;增施硅肥可以显著改善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含量,对维生素C(V_C)含量有极显著影响,显著增加高达133.61%,但枸杞的总酸含量在各施硅处理下显著降低。枸杞的产量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施清水、叶面喷清水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叶面喷施配合滴灌增施硅肥中依次显著提高了3.46%、13.00%、24.57%,以叶面喷施配合滴灌增施硅肥处理下的经济效益达到最大,为35 270.8元·hm~(-2),增幅为26.73%,产投比为1.85。在常规施肥的基础上,通过增施硅肥能有效改善枸杞光合特性,提升枸杞产量,改善枸杞品质,尤其采用叶面喷施硅肥配合滴灌增施硅肥的方式对枸杞的生产应用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田间大棚栽培试验,研究了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和无机肥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大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以及黄瓜重金属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可增加黄瓜产量,且随无机肥配施量的提高而增加。施用有机肥可降低土壤有效态Pb含量、提高Cd含量,对Cu、Zn和Cr的含量影响作用不显著;有机无机肥配施可提高大棚土壤有效态Cu、Cd和Cr的含量、降低Pb的含量,对Zn的影响较小;施用无机肥可提高土壤有效态Cu和Cr含量,对Zn、Pb和Cd的含量影响作用不显著。不同施肥处理黄瓜中Cu和Zn含量的变化规律基本相同,其含量随无机肥配施量的提高而增加;有机无机肥配施处理黄瓜中Pb、Cd和Cr含量随无机肥配施量的提高而呈逐渐降低的趋势。合理施用有机肥、无机肥或有机无机肥配施对大棚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作用较小,也不会对黄瓜造成重金属污染。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硅肥对玉米生长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不施硅肥为对照,设置4个硅肥施用量,研究了玉米光合特性、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土壤理化特性及产量和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NR)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显著提高,土壤电导率、孔隙度及养分含量有明显的增加,产量提高12.23%~21.17%,施用硅肥显著提高了玉米籽粒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了淀粉含量。因此,施用硅肥能显著改善玉米田土壤理化特性,进而提高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最终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30 kg/hm~2是较为合理的硅肥施肥量。  相似文献   

10.
钾硅肥施用对水稻吸收铅、镉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为探讨钾硅肥施用对水稻铅、镉吸收及土壤中铅、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将施肥和重金属钝化修复良好结合在一起提供依据,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钾硅肥施用对水稻生物量、钾素积累量、铅/镉含量和土壤中有效态铅/镉含量及其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钾硅肥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水稻植株各部位生物量和钾素累积量,与不施钾处理相比,水稻生物量和钾素积累量分别增加了40.4%~47.0%和170.0%~252.0%;钾硅肥的施用显著降低了水稻茎、叶和籽粒中铅和镉的含量,与施用硫酸钾处理相比,水稻茎、叶、籽粒中铅和镉的含量分别降低了23.6%、35.6%、28.7%和15.6%、29.7%、26.8%,且随着钾硅肥用量的增加,水稻地上各部位铅和镉的含量显著降低,但水稻根部重金属含量并无显著差异。土壤中有效态铅、镉经过一季水稻种植后均有不同程度降低,钾硅肥处理和硫酸钾处理土壤有效铅、镉含量并无明显差异。钾硅肥的施用既满足了水稻对钾素的需求,又降低了水稻地上各部位对土壤重金属的吸收。  相似文献   

11.
【目的】在大棚条件下进行甘蔗硅肥施用量研究,阐明硅肥对甘蔗生长、营养以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以每桶26 g N+1.76 g P+20 g K为对照,设置T1~T6 (20、40、60、80、120 and 150 g/桶)6个不同硅肥用量,研究不同施硅水平对甘蔗的影响。【结果】硅肥处理的甘蔗+1叶N、P、Ca、Mg、Si含量较对照有一定提高,其中120 g/桶处理的甘蔗+1叶含硅量比对照增加92%。不同施硅水平对甘蔗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影响,SOM和有效P较对照显著降低,120 g/桶处理的有效Si含量较对照增加137%,150 g/桶处理的交换性Ca和Mg分别较对照增加117.9%和86.0%,pH均有一定提高。硅肥处理对甘蔗株高和产量增加有显著影响,对甘蔗干物质和产糖量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结论】硅肥对甘蔗生产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具有一定正效应,可结合常规施肥进一步推广从而提高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12.
硅肥对蔗地土壤性状、甘蔗叶片营养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大棚条件下进行甘蔗硅肥施用量研究,阐明硅肥对甘蔗生长、营养以及土壤特性等的影响。【方法】以新台糖22号为试验材料,以每桶26gN+1.76gP+20gK为对照,设置T1~T6(20、40、60、80、120 and 150g/桶)6个不同硅肥用量,研究不同施硅水平对甘蔗的影响。【结果】硅肥处理的甘蔗+1叶N、P、Ca、Mg、Si含量较对照有一定提高,其中120旆处理的甘蔗+1叶含硅量比对照增加92%。不同施硅水平对甘蔗土壤理化性状具有显著影响,SOM和有效P较对照显著降低,120g/桶处理的有效Si含量较对照增加137%,150g/桶处理的交换性Ca和Mg分别较对照增加117.9%和86.0%,pH均有一定提高。硅肥处理对甘蔗株高和产量增加有显著影响,对甘蔗干物质和产糖量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但不显著。【结论】硅肥对甘蔗生产以及土壤理化性状具有一定正效应,可结合常规施肥进一步推广从而提高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利用两种外源硅肥材料开展试验,研究外源硅对土壤重金属Cd有效性以及稻谷Cd含量的影响。【方法】以硅胶(分子式mSiO2.nH2O,含量98%以上)、液体硅肥(SiO2浓度≥23%)作为外源硅肥材料,通过在重金属镉Cd超标稻田土壤施用硅胶,在水稻分蘖期、孕穗期喷施液体硅肥,研究硅钝化稻田土壤重金属Cd有效性及降低稻谷Cd含量。【结果】施用硅胶达到100kg/667m2对降低土壤有效Cd含量有极显著效果,表明稻田施用硅胶可以钝化土壤重金属Cd有效性;施用硅胶达到100kg/667m2对降低稻谷Cd含量有显著效果,施用硅胶再配合喷施液体硅肥时,对降低稻谷Cd含量有极显著效果;施用硅胶、液体硅肥对提高稻谷产量有显著作用。【结论】基施硅胶配合喷施液体硅肥,对钝化土壤重金属Cd有效性,降低稻谷Cd含量,提高稻谷产量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白浆型水稻土生物硅肥土壤肥力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在白浆土上施用生物硅肥的对土壤肥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物硅肥的施入,降低了土壤中水溶性硅的含量,提高了活性硅、无定形硅和有效硅的含量,可能原因是由于硅素的施入,促进了Al(OH)3和Fe(OH)3沉淀对水溶性硅的吸附,促进了生物硅肥中活性硅的解析和溶解,促进了硅酸凝胶与土壤还原铁锰生成混合凝胶;生物硅肥的施用促进了土壤氮的矿化,降低了土壤磷的有效性,提高了土壤PH值,而对土壤有效钾的含量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针对宁夏贺兰山东麓产区酿酒葡萄品质不稳定、生产力不高等问题,以5年生酿酒葡萄赤霞珠为试验材料,进行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田间应用试验。结果表明: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可显著提升酿酒葡萄叶片SPAD值、净光合速率以及水分有效利用率。同时,可明显促进果穗长,增加可溶性固形物、总糖含量,均衡糖酸比,增产效应明显,增产高达26.02%。此外,施用含氨基酸水溶肥料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16.
增施中微量元素对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的改善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兰山东麓碱性石灰性土壤中微量元素匮乏,有效性差。为研究中微量元素在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上的应用效果,以5年生酿酒葡萄蛇龙珠为试验材料,研究在相同水肥条件下增施钙(Ca)、镁(Mg)、锌(Zn)、硼(B)、铁(Fe)元素后,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单宁、花色苷、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增施Fe元素处理显著提高酿酒葡萄和酿造葡萄酒的花色苷含量;增施B元素处理酿酒葡萄总酚、单宁含量相对其他处理最高,同时明显降低酿造葡萄酒总酸含量;增施Ca元素处理显著提高酿酒葡萄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葡萄酒总酚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增施Zn元素葡萄酒单宁含量显著提高。由结果可知,增施中微量元素可显著改善酿酒葡萄和葡萄酒品质。  相似文献   

17.
硅磷配施对水稻土中不同磷组分含量及有效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硅磷互作与土壤中磷有效性的关系,盆栽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比例硅磷配施对水稻土中不同形态磷含量及其有效性的影响。试验中硅肥和磷肥分别设3个水平,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硅磷配施能够对水稻土中磷组分的含量产生不同影响。中磷水平下增施硅肥可提高磷肥的有效性,减少土壤中磷的固定,但在高磷高硅水平下,可能会降低土壤磷的有效性和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并抑制水稻植株对水稻土中有效磷的吸收,降低其他形态磷向有效态磷的转换。在该试验条件下,中硅水平的水稻产量随着磷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但高硅水平水稻干物质重和穗重却在高磷的水平下降低;与对照相比,中硅高磷水平下的水稻生长和产量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以转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为目标,配合葡萄产业发展,集成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对葡萄植株实施水肥一体化应用技术与常规施肥应用技术的对比试验示范,试验研究水肥一体化技术在葡萄上的滴施用量、滴施次数、增产效果和品质提升效果、经济效益等。试验结果表明:大量元素养分与微量元素养分结合,有机水溶肥与无机水溶肥结合,腐植酸钾原粉水溶肥与微生物菌肥结合,酸碱平衡护理剂与99.9%硫酸亚铁结合,滴施与喷施相结合的养分平衡综合技术结合,可有效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增加葡萄糖含量,促进葡萄提前成熟。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硅肥及油菜素内酯(BR)对设施连作茄子根际土壤生物化学环境的影响,及其对茄子连作障碍的缓解作用.【方法】以日光温室连作4 a的茄子栽培田为研究对象.在常规施肥(CK)基础上,增施生物有机肥(T_1)、硅肥(T_2)、BR(T_3)以及生物有机肥配施硅肥(T_4)、生物有机肥配施BR(T_5),比较各处理在不同生育时期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对茄子增产提质的效果.【结果】土壤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土壤酶活性与茄子生育期密切相关.各处理均在茄子生长中后期显著增加了土壤中的细菌数量和放线菌数量,降低了真菌的数量,提高了土壤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在盛果期(定植后80 d),T_1、T_4处理细菌数量最大,较CK显著增加了181.0%、160.9%;T_4、T_5处理真菌数量最低,较CK分别显著降低了171.5%和73.0%.与CK相比,各处理均能显著提高茄子的产量,增加果实维生素C、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降低,其中生物有机肥配施硅肥(T_4)和配施BR(T_5)的效果优于硅肥及BR单一处理,二者产量比CK分别增加了8.8%和7.3%,硝酸盐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1.3%和18.3%.【结论】在连作栽培条件下,硅肥及油菜素内酯可以延缓土壤微生态结构由"细菌型"向"真菌型"的转变,改善土壤微生物区系,提高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进而缓解设施茄子连作障碍,其中以T_4、T_5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0.
氮钾营养与葡萄植株生长、产量及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中N、K供应状况是影响葡萄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因素.土壤N、K供应充足,葡萄枝条和根系生长良好,浆果产量提高N、K两种元素对浆果产量存在正交互作用.在本试验条件下,提高供K水平。浆果可溶性固形物和糖分含量显著增加,而浆果的含酸量随供N量的增加而增加.本研究证实,福建红壤区土壤有效钾不足是葡萄生产的主要障碍因子.盆栽试验证明;如果施N过多而增施K肥.不但无法减轻过量N的危害,反而会促进土壤N的释放,加剧过量N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