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穗重型小麦群体发育动态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近年试验试种的穗重型小麦品种(系)群体发育动态研究表明:穗重型小麦单位面积冬季分蘖、春季分蘖、穗数和产量分别比对照(小偃6号和陕229)降低24.57%、37.21%、29.01%和10.87%;群体平均单穗粒重增加46.46%.分析认为,单位面积分菜数偏少的原因是:①穗重型小麦形成一个分蘖所需要的积温约为(96.54±19.1)℃,比对照品种多47%;②穗重型小麦的分蘖习性对低温反应敏感,对生态条件的适应范围小.  相似文献   

2.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水稻僵苗是当前小麦秸秆还田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拟通过分析秸秆还田条件下氮肥对水稻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明确水稻僵苗的可能机制及应对措施。[方法]以粳稻品种‘宁粳3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分别在秸秆还田和秸秆不还田下设置5种氮肥处理。测定不同处理水稻幼苗的分蘖、株高、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以及营养元素含量。[结果]与对照(秸秆不还田)相比,秸秆还田下茎蘖数、株高、地上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和钾含量均显著下降。根系活力、地下部干物质积累以及氮、磷和钾含量分别比对照降低26.6%、8.1%、13.2%、20.8%和15.4%。秸秆还田条件下,增加施氮量促进水稻幼苗生长、干物质积累以及矿质营养元素的吸收;与无氮肥处理相比,施用氮肥处理水稻幼苗地下部干物质积累、根系活力、地下部氮、磷和钾含量分别增加86.1%、45.0%、29.7%、32.4%和67.8%;高氮下,增加分蘖肥比例提高水稻幼苗根系活力,增加水稻幼苗茎蘖数和干物质积累。[结论]秸秆还田导致水稻僵苗的原因可能是根系生长量低、活力差而导致的养分吸收能力不足;适度增施氮肥,尤其是增加分蘖肥比例,有助于提高秧苗活力,改善秧苗生长。  相似文献   

3.
<正>为增强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提高农作物产量水平,方邱湖农场在小麦上推广应用新美洲星,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方邱湖场小麦上示范推广新美洲星的情况总结如下。1增强植株抗性,增加根系数量和单株分蘖数苗期调查结果(表1)表明,应用新美洲星对小麦拌种,单株分蘖数达3.30个,比对照增加1.67个;小麦植株感纹枯病率比对照降低11.5个百分点,百株鲜重比对照增加20.6 g,次生根比对照增加88.89%,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植株抗病性、抗寒性和抗旱性。  相似文献   

4.
以从番茄植株分离出的46株内生细菌为研究对象,采用番茄根内生细菌单独侵染番茄种子,并研究其对番茄植株生长的影响,进一步利用测试内生细菌的16S r DNA序列结合之前公开番茄根内核心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分析主要促生长内生细菌的种类与丰度。促生试验表明,测试内生细菌均对番茄植株鲜重均有促进作用,其中芽孢杆菌(3株)、假单胞菌(2株)、黄单胞菌(1株)以及根瘤菌(2株)对番茄植株的鲜重具有显著性促进(P 0. 05),而GF12与对照相比对鲜重的促进最为显著(P 0. 01),GF12内生细菌对番茄植株鲜重的增加为对照的1. 69倍;对株高具有显著性促进的内生菌株共有9株,分属芽孢杆菌(5株)、假单胞菌(2株)、黄单胞菌(1株)以及根瘤菌(1株),与对照相比CZ29在促进株高伸长极显著(P 0. 01),CZ29侵染后番茄株高为对照组的1. 46倍;此外,测试内生细菌中8株促进番茄根的伸长,其中MR56、GF12和CZ29侵染后的番茄根长比对照组根长超出15%以上。对46株内生细菌16S r DNA序列与番茄根内生细菌前100核心OTU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测试内生细菌聚类到假单胞菌目、肠杆菌目、根瘤菌目、伯克氏菌目、芽孢杆菌目、黄单胞菌目以及黄杆菌目。此外聚类到假单胞菌目和根瘤菌目的内生细菌分别与番茄根内高丰度的OTU_3 (Pseudomonas)和OTU_23 (Rhizobium)聚在一起,表明测试假单胞菌以及根瘤菌是番茄根内主要促生效果的核心类微生物。分离到的具有促生的芽孢杆菌种类最多,但假单胞菌和根瘤菌在根内丰度较高,作为健康番茄根内生微生物组中最主要的群体,因此芽孢杆菌、假单胞菌以及根瘤菌具有巨大促生潜力,可以作为生物菌肥探索为宿主提供营养,并合理开发利用微生物资源以更好发展农业。  相似文献   

5.
促进菊花苗期生长的内生真菌筛选与鉴定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菊花茎叶分离56株内生真菌,通过回接菊花组培苗,根据组培苗生长存活情况初筛得4株促生长内生真菌,并进一步炼苗跟踪测定各种生理指标.结果表明,4株内生真菌对菊花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炼苗成活率达100%;其中编号 C1、C4菌株促生长作用较好,其处理的菊花生物量分别是对照的143.84%、156.75%,株高分别是对照的126.21%、119.85%,根数分别是对照的133.3%、112.59%.C1、C4处理组菊花叶片SOD、POD活力分别是对照的110.21%、105.84%和128.64%、148.65%;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MDA与对照比均略有降低;C1、C4处理组根系活力分别是对照的129.65%、140.98%;C1、C4处理组Pal酶活力分别是对照的157.04%、150.43%.表明两株内生真菌C1、C4能促进菊花生长及抗逆,有希望用于解决菊花种植上存在的连作障碍等问题.经鉴定,C1为葡萄孢属(Botrytis sp.)真菌,C4为球毛壳菌(Chaetomium globosum).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元阳梯田传统水稻品种‘月亮谷’的根系内生及根际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本研究以现代品种‘楚粳27’为对照,分别在云南省元阳县和建水县开展种植试验。结果显示:通过菌落分离,共得到202个菌株,结合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DNA对其进行初步鉴定研究,可分离到11个种和8个属;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元阳县种植的水稻根系内生细菌的相似水平比建水县的低0.202,但其丰富度更高,差异更大;从0.890的相似水平划分,建水县种植的水稻根际土壤细菌聚为一类,较单一,表明元阳县水稻生长的微生物多样性较丰富。比较两个水稻品种在两个地点的根系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相对分离频率发现: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为优势属和共有属,恶臭假单胞菌(P.putida)是两个品种在两个地点种植的共有种,两个地点种植的‘月亮谷’,其根系和根际土壤中均能分离到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研究初步表明‘月亮谷’在两个不同生态环境种植其根系内生细菌和根际土壤细菌的差异,从土壤微生态的角度阐述了‘月亮谷’能够在哈尼梯田持续种植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烯效唑对晋中冬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农业科学》2017,(7):1103-1106
以山西农业大学培育的冬小麦031165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不同烯效唑浸种处理(烯效唑浸种处理分别设15,30,60,120 mg/kg,同时以清水浸种为对照)对小麦生长发育、产量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浸种使得小麦分蘖增加、叶色加深、叶片变短且宽度增加,通过增加茎秆粗度抵抗倒伏,其中,30 mg/kg烯效唑处理时小麦地上部长势最佳;烯效唑浸种小麦的次生根数及根系活力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以30 mg/kg烯效唑浸种处理最为明显,用量过高则不利于小麦根系活力和次生根数的增加;烯效唑浸种可促进下层根系的发展,从而能够延缓小麦根系后期的衰老;烯效唑浸种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的产量。从整体上看,30 mg/kg烯效唑处理对小麦生长发育及产量的综合效应最佳。  相似文献   

8.
根际优势细菌对甜樱桃幼树光合及根系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接种7种甜樱桃根际优势促生细菌,检测植株光合及荧光参数、根系活力和根系呼吸等指标变化,探讨根际优势促生菌对植株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绿针假单胞菌(Pse1)、申氏不动杆菌(Aci1)、争论贪噬菌(Var)、假单胞菌(Pse2)及边缘假单胞菌(Pse3)菌株均显著提高净光合速率(Pn)和水分利用率(WUE);鲁氏不动杆菌(Aci2)和雷氏普罗威登斯菌(Pro)处理的叶片胞间CO2浓度(Ci)显著低于对照;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o)均无显著变化;Pse1、Var、Pse2及Pse3显著提高根系活力,其中Pse3菌株接种后根系活力最高,达对照的2.0倍;Aci1处理根系总呼吸速率上升,Pse1、Pse2、Pse3和Pro处理影响了根系电子传递途径的分配比例,但各菌株处理对根系呼吸基础生化途径比例无显著影响。接种根际优势促生细菌整体上提高了樱桃植株净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根系活力,不同菌属菌株处理效应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
两株链霉菌对小麦幼苗生长及诱导抗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2株链霉菌D74和Act12对小麦生长的促进作用及诱导抗性的影响,为链霉菌剂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皿内发芽试验、砂培和土培盆栽试验,测定2种链霉菌的混合制剂(1∶1质量比)在不同用量及处理方式下的小麦发芽率、发芽指数、种子活力、幼苗生物学性状、叶片诱导抗性及生化特性。结果表明:(1)供试链霉菌具有显著的促生功能。菌粉包衣量为每粒10mg时,小麦发芽率较对照提高41.9%(P0.05),发芽指数提高40.0%(P0.05);叶面积增加149.2%(P0.05),植株总鲜质量增加100.0%(P0.05),根系鲜质量增加220.0%(P0.05)。10倍菌粉浸提稀释液浸种,种子活力较对照提高31.8%(P0.05);包衣量每粒5mg处理根系活力提高62.7%(P0.05);10倍发酵稀释液浸种,小麦株高、叶面积较对照分别增加29.2%、27.6%(P0.05),稀释10~2~10~4倍发酵液浸种,小麦出苗率较对照提高44.0%~103.8%(P0.05)。(2)供试链霉菌可提高小麦诱导抗性。适量菌粉种子包衣及发酵滤液浸种可使小麦叶片POD酶活性较对照提高46.7%~70.0%(P0.05);菌粉包衣量每粒5mg处理小麦叶片PPO酶活性较对照提高52.5%(P0.05),10~2~10~4倍发酵滤液浸种,小麦叶片MDA质量摩尔浓度降低34.0%~40.2%(P0.05)。可见,供试链霉菌对小麦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并能提高小麦的诱导抗性。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小麦产量、根系主要数量性状和根系活力的边际效应,以黄淮平原麦区不同品质类型的品种(郑麦9023、矮抗58、周麦18和豫麦50)为材料,于2011-2012年度对单株或单茎次生根数、单株根鲜质量、根系活力等进行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产量具有明显的边际效应;不同品种边1行相对于边4行单株次生根数增加0.4%~23.4%,单株根鲜质量增加3.8%~31.4%,根系活力增加2.0%~28.8%。总体而言,供试品种的边1行相对于边4行,Ⅰ蘖和Ⅱ蘖次生根数分别增加13.6%和34.3%,而主茎次生根总数分别是Ⅰ蘖和Ⅱ蘖的1.76倍和1.84倍。可见在所设定的研究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根系主要数量性状与根系活力均存在边际效应,单茎次生根边际效应在分蘖尤其是Ⅱ蘖上表现更为明显;供试品种间以及不同生育时期的根系次生根数量、根鲜质量、根系活力等边际效应存在差异。生产上可参考不同品种的边际效应,来选用合理的种植模式,充分发挥小麦根系边际效应,以达到最大限度增产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免耕强化栽培在水稻种植中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两优培九为供试品种,以免耕抛秧栽培为对照,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免耕强化栽培条件下水稻的生长状况和产量。[结果]免耕水稻强化栽培体系(SRI)和对照在分蘖高峰期的平均分蘖数分别为36.5和26.7个/株,相差36.7%;在成熟期的有效穗数分别为14.6和11.4个/株,相差28.07%.在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免耕SRI的根系活力分别比对照高17.43%、13.63%和22.41%,叶片脯氨酸含量分别比对照高21.37%、32.44%和9.92%,叶片丙二醛含量分别比对照高10.42%、13.62%和9.47%。与免耕抛秧栽培相比,免耕SRI的有效穗数减少了8.93%,穗粒数增加了11.32%。[结论]免耕强化栽培是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培试验,比较了8株来源于超积累植物的内生菌(SaMR12、SaZR4、SaMR10、SaNR1、SaCS20、SM03、SM05和LM02)对柳树生长及氮磷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SaMR12和SaMR10后柳树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和14%;接种LM02、SaNR1和SaMR12对柳树根系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柳树的总根长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63%、136%和66%,根表面积分别增加了54%、12%和17%,根尖数分别增加了54%、44%和48%;接种LM02、SaMR12和SaMR10后柳树总生物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34%、43%和54%;LM02、SaMR12和SaMR10这3株内生菌能显著促进柳树氮磷吸收,其中柳树地上部氮积累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76%、26%和41%,根系氮积累量分别是对照的8.3倍、2.4倍和3.4倍,柳树地上部磷积累量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09%、12%和30%,根系磷积累量分别是对照的4.8倍、2.1倍和2.8倍。研究结果显示,接种LM02、SaMR10和SaMR12对柳树生长和氮磷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同时,显著提高了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3.
为宁夏水稻稻瘟病的生物防治提供生防种质资源,开展了稻瘟病菌拮抗微生物的筛选。结果表明:从宁夏稻田土壤300株细菌中筛选出48株拮抗微生物,其中2株鉴定为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6株菌为皱缩假单胞菌(P. corrugate);从宁夏水稻叶片213内生菌中筛选出13株拮抗微生物,其中3株鉴定为嗜碱性假单胞菌(P. alcaliphila),1株为油菜假单胞菌(P. brassicacearum),1株为恶臭假单胞菌(P. putida)。7株假单胞菌对镰刀菌(Fusarium)、草莓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ioides)、叶枯病菌(Alternaria)等6种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具有广泛的田间应用潜力,可以用于宁夏水稻稻瘟病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胶东丘陵地区花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调环酸钙(prohexadione calcium)对花生(Arachis hy-pogaea L·)根系和叶片某些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公顷叶面喷施20 g的处理可明显提高花生根系活力、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根系和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可溶性蛋白质(Pr)的含量,同时能降低丙二醛(MDA)的含量。其中叶面喷雾处理后1周,根系活力T2处理比对照提高4.76%,叶片中叶绿素含量T2处理比对照提高14.6%。处理后2周,T2处理根系中SOD含量比对照提高17.5%,MDA含量比对照减少26.1%;叶片中POD含量比对照提高23.6%,CAT含量比对照提高29.5%,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另外,喷施一定浓度的调环酸钙有降低株高、植株干重、千克果数及增加荚果重和产量的作用,但对单株果数、出米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钾肥水平对盆栽现蕾期海法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cv.Haifa)光合特性、生物量及根系形态的影响。【方法】设置0、60、120、180、240和300 kg/hm2 (以K2SO4计算) 6个施钾水平处理的盆栽试验,测定海法白三叶植株的光合参数及根系形态指标。【结果】(1)施钾60 kg/hm2可显著提高植株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0.05),比对照增加11.56%;施钾肥120 kg/hm2可显著提高植株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P0.05),分别比对照增加29.04%、45.03%和77.17%,且可有效降低植株叶片的胞间CO2浓度(P0.05),比对照减少2.24%。(2)施钾120 kg/hm2可明显提高植株的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和根冠比(P0.05),分别比对照增加25.55%、17.31%和7.25%。(3)施钾60 kg/hm2可显著提高植株的总根长及根系活力(P0.05),分别比对照增加13.10%和29.82%;施钾120 kg/hm2可明显提高植株的总根表面积、总根体积和根系可溶性糖含量(P0.05),分别比对照增加33.10%、20.00%和31.00%,但施钾对白三叶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不显著(P0.05)。【结论】在中钾酸性土壤中,种植海法白三叶推荐施钾量为60~120 kg/hm2。  相似文献   

16.
实验选择4株无花果活性内生细菌(Bacillus subtilis strain 3251、Bacillus velezensis strain 3252、Bacillus WHG5181、Bacillus WHG5182)为研究对象,以济麦22号为试验材料,采用水培方法模拟干旱胁迫(20% PEG6000)小麦,胁迫培养过程中分别接入4株无花果活性内生细菌,通过测定小麦株高、根系活力和脯氨酸含量,分析4株活性内生细菌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4株无花果活性内生细菌对缓解小麦幼苗干旱胁迫有一定作用,加入活性内生细菌培养后小麦株高均高于对照组和干旱胁迫(20% PEG6000)实验组;在胁迫培养至14d时,加入活性内生细菌培养后小麦根系活力均高于干旱胁迫(20% PEG6000)实验组;其中,活性内生菌(Bacillus WHG5182)对小麦生长缓解作用达到91.96%,Bacillus WHG5182可以有效的缓解干旱胁迫(20% PEG6000)对小麦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昌乐连作20年西瓜(Citrullus lanatus)的土壤为对照,比较轮作大葱(Allium fistulosum)、大蒜(Alliumsativum)和芹菜(Apium graveolens)土壤对嫁接西瓜部分生理代谢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轮作可以提高嫁接西瓜根系活力和生长量,其中以种植芹菜的处理根系活力最高,生长量最大,其茎粗、地下部鲜重、单株叶片数和根系活力分别比连作西瓜处理(对照)增加10.7%、20.3%、10.5%和38.8%;轮作大葱、大蒜和芹菜处理的西瓜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其中轮作芹菜增加最多,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4.9%和17.8%;连作西瓜处理的嫁接西瓜叶片净光合速率明显低于其他处理;轮作处理显著提高嫁接西瓜根和叶的SOD、POD、CAT活性,而降低MDA活性,其中轮作芹菜处理中嫁接西瓜叶片的MDA含量降低最多,为9.1%。结论认为,轮作可以改善嫁接西瓜生理代谢和生长,有效减轻连作危害。  相似文献   

18.
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在冬小麦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鲁西北地区进行了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在小麦上的应用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习惯施肥做对照,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和嘉有黄腐酸菌肥,小麦长势稳健,小麦次生根数分别增加0.45根和0.26根,增幅6.0%和3.5%;冬季分蘖数增加0.21个/株和0.15个/株,增幅为12.2%和8.7%;春季分蘖数增加4.6万和1.5万,增幅为5.4%和1.8%;亩增产51.1 kg和18.3 kg,增幅为15.4%和5.5%。在习惯施肥的基础上,增施嘉有黄腐酸微生物菌剂增产效果达到极显著,纯经济效益最高,比对照亩增收47.97元,投入产出比为1∶2.28。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荒漠植物羽毛针禾根部内生菌假单胞菌XG11的促生作用及其定殖动态,将菌株XG11灌于沙土种植的小麦根部,通过四环素标记,观察定殖动态;测定接种菌株XG11菌悬液后的小麦株高、丙二醛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等指标,评估菌株XG11对小麦植株生长发育的促生作用.抗性标记假单胞菌(XG11TC)能在根际土壤和小麦根内定殖2...  相似文献   

20.
轻盐碱地上采用不同水稻育秧载体的试验结果是:抛秧盘和有机软盘的秧苗素质好于其它,苗龄38 d育大苗的条件下,幼苗株高对照和塑料膜载体均超过17 cm,抛秧盘和有机软盘均低于17 cm,单株分蘖比对照多0.67。平均单株干重增加9.40%~10.60%,根系干重占整株干重的26%~30%,而对照的旧膜孔片只占18%~20%的根系干重,育秧成本相对较少(6.13元/m2),育秧素质比较好的是机插软盘,单株分蘖比对照增加0.14个,平均单株根系干重占整株干重的25.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