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沙米种子萌发率,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光照对沙米种子萌发特性与幼苗电导率和可溶性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为15℃时,沙米种子发芽率和幼苗可溶性糖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它温度处理,但沙米幼苗电导率也较高。温度为25℃时,沙米种子的发芽势和活力指数最高。黑暗环境有利于沙米种子萌发,其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芽长及幼苗鲜重最高,电导率最低,幼苗活性强。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瓠瓜对光质的生理响应机制,为设施栽培瓠瓜光质的选择及工厂化育苗专用光源的研制等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技术依据,在南方塑料大棚内密闭式光照植物培养架中,以瓠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LED光质(白光、红光、蓝光、黄光和绿光)对瓠瓜幼苗的光合及若干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有利于瓠瓜幼苗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的增加,提升其体内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而蓝光处理则有利于提高瓠瓜幼苗蛋白质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绿光有利于减小膜脂过氧化程度,降低MDA含量,增强瓠瓜抗逆性。通过分析比较,认为可将红光作为瓠瓜幼苗生长的最适光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颜色农膜生长棚对三七种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三七种苗生长的不同透光率,为三七健康种苗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白色和蓝色两种农膜搭建3种透光率(21.0%、10.0%和5.5%)的三七生长棚,在棚内培育三七种苗至移栽期时,分别测量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直径、根长和根数等指标,并计算根、茎、叶的生物量积累及分配.[结果]在白膜生长棚条件下,除叶片数、根长、叶重比和茎重比外,其他指标均随透光率减弱呈先增后减的变化趋势,即在10.0%透光率下,白膜生长棚内的三七种苗株高(12.34 cm)、茎粗(1.48 cm)、主根直径(11.30 cm)、根数(8.40条/株)、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0.816 g)、根冠比(2.882)和根重比(0.737)均最高,三七种苗长势最佳.在蓝膜生长棚条件下,除株高、叶片数、主根直径和茎生物量外,茎粗(1.50 cm)、根长(15.36 cm)、根数(10.50条/株)、叶生物量(0.139 g)、根生物量(0.565 g)及总生物量(0.747 g)、根冠比(3.137)和根重比(0.755)等指标均在透光率21.0%下达最大值,三七种苗生长发育较好.透光率为10.0%时,白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株高、茎粗、主根直径、根数、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根冠比、根重比和茎重比等均高于蓝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透光率为21.0%时,蓝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株高、茎粗、叶片数、主根直径、根长、根数、各部位生物量及总生物量、根冠比和根重比等指标均大于白膜生长棚内三七种苗对应值.[结论]白膜生长棚下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透光率为10.0%,蓝膜生长棚下较适合三七种苗生长的透光率为21.0%,即蓝膜有利于三七种苗在相对高光照环境下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  相似文献   

4.
紫茎泽兰是著名的外来入侵植物,作为入侵的第一步,发芽及其幼苗生长应该与其强入侵能力有关.基于此,通过不同光照强度处理和不同打破休眠方法的双因素实验,旨在探讨紫茎泽兰种子是否具有需光萌发特性以及低温、水杨酸、聚乙二醇,硝酸钾等常规打破休眠方法和光照如何共同影响其萌发、幼苗生长等问题.结果表明:在全光照条件下,不同处理的紫茎泽兰种子的萌发率均大于63%,铝箔纸覆盖的遮光条件(0.23%光照)萌发率均大于60%,而在完全黑暗条件下,其萌发率较低(均小于30%),这表明紫茎泽兰种子具有需光萌发的特性.有别于以往对其它植物种子的报道,低温处理、水杨酸处理、聚乙二醇处理和硝酸钾处理不能代替光照打破种子休眠,显示紫茎泽兰种子可能处于一种强迫休眠状态(种子静态).全光照与水杨酸处理、PEG处理对幼苗生长具有交互影响:黑暗下水杨酸处理浓度与幼苗生物量成正相关(P<0.05),但全光照和加铝箔下不相关(P>0.05);全光照下PEG处理浓度与根长显著正相关(P<0.05),而加铝箔和黑暗下不相关(P>0.05).紫茎泽兰种子需光萌发特征及其幼苗生长特点是人为破坏表土壤、深层土壤种子库地表化导致快速入侵的基础.结果也为通过引入适宜树种造林来控制光照因子对紫茎泽兰进行生态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遮荫对泡泡树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其苗木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05年选择干茎粗、株高基本一致且长势良好的70 d苗龄的泡泡树为材料,设全光照(100%光强)1、层、2层和3层黑色遮光网(透光率分别为为50%、25%和12.5%)4个光照梯度处理,研究了不同遮荫处理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1层网和2层网遮荫处理的泡泡树幼苗植株生长较快;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泡泡树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以及叶绿素总量先增加后逐渐降低,叶绿素a/b的值随之变小;全光照处理下,幼苗消耗较多水分,在下午15:00时土壤温度显著较高;遮荫处理组间差异较小。[结论]50%透光率的遮荫有助于泡泡树幼苗生长,株高及干径增长快。在透光率为50%的遮荫条件下,泡泡树叶片的叶绿素a含量及叶绿素总量最高,幼苗生长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6.
LED光质对竹柏幼苗生长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竹柏幼苗光合作用特性及补光培育技术。[方法]基于LED光源,研究红光、蓝光、白光对竹柏幼苗生长及光合作用产物、特性的影响。[结果](1)白光处理下竹柏的生长效果较差,株高、地径、叶片指标均低于红光和蓝光;(2)蓝光处理下竹柏叶片的叶绿素a/b、净光合速率最大,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叶片具有阳生植物的特性,其中叶绿素a/b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白光处理高17.51%和24.37%,净光合速率比红光处理高823.08%;(3)红光处理下竹柏地径、株高、叶片数量、叶面积增长量及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最大,其中地径、株高、叶片数量、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白光处理高326.67%、92.75%、100.00%、111.03%,叶面积增长量比蓝光处理高214.29%。[结论]综合比较竹柏幼苗的生长指标和光合作用效果,红光最有利于竹柏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CCFL 补光对黄秋葵种子萌发 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波长和强度的CCFL组合对黄秋葵种子和幼苗进行定时补光,研究不同光质对黄秋葵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波长和强度的光照对黄秋葵种子的萌发有很大影响,60 W红光与20 W紫光组合处理下的种子发芽效果最好。对比试验组和对照组,60 W红光与20 W蓝白光组合的补光处理能有效增加黄秋葵幼苗的株高、叶片数量、叶长、叶幅、干重和鲜重。60 W红光与20 W紫光组合的补光处理能有效增加幼苗茎粗。用60 W红光与20 W蓝白光组合补光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对比其他各组高。综合比较,在夜间用红光与蓝光组合进行补光处理的黄秋葵幼苗的生长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8.
研究在种子萌发期进行不同覆膜处理对北柴胡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筛选适宜覆膜材料,为北柴胡大田栽培提供参考。本试验选用北柴胡幼苗为试验材料,对北柴胡种子在种子萌发期进行草席、黑色地膜、白色地膜、遮阳网4种不同覆膜处理,不覆膜为对照(CK);种子萌发后撤去遮盖物,并对萌发3个月后的北柴胡幼苗进行相关生理生化指标测定;最后,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对柴胡的生理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不同指标影响不同;其中地上、地下干鲜重比值、可溶性糖含量均以草席覆膜为最高;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以黑色地膜覆膜处理最高;游离氨基酸含量以对照为最高。综合评价认为,黑色地膜覆膜处理组对北柴胡幼苗生长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吸湿回干处理对旱地小麦萌发和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以商麦5226、商麦1619和新品系3-3为试验材料,测定正常种子和吸湿回干处理种子在干旱胁迫后萌发指标(发芽势、发芽率)和苗期指标的(叶片MDA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POD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1)干旱胁迫下,正常种子和吸湿回干处理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苗期叶绿素含量和苗高呈下降趋势;苗期叶片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呈增加的趋势;MDA含量则先减后增。(2)与正常种子相比,吸湿回干处理降低了正常水分下种子发芽势、发芽率、苗期株高、叶片MDA含量、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但能够提高干旱胁迫下种子的发芽率、苗期株高、叶片POD活性、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表明旱地小麦种子吸湿回干处理后可缓解干旱逆境胁迫,对萌发和苗期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一年生枫香幼苗为材料,研究轻度遮阴(透光率90%)、中度遮阴(透光率60%)、重度遮阴(透光率30%)对枫香幼苗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遮阴处理会对枫香幼苗的生长及生理产生显著影响,随着遮阴度增加,枫香幼苗的苗高生长量、地径生长量均先增加后降低,在中度遮阴处理(透光率60%)下达到最大值;叶绿素a、叶绿素b含量随遮阴度增加而增加;叶片渗透性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的含量和3种抗氧化酶活性均随遮阴度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在中度遮阴处理(透光率60%)下达到最小值。研究表明,一年生枫香幼苗在中度遮阴条件下生长最好,具有一定的耐阴性。  相似文献   

11.
不同光照及储藏温度对水杉种子萌发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种子为材料,设置全光照、全黑暗和光暗交替(各12 h/d)3种不同光照和室温、4℃干藏的储藏条件,研究这些条件下水杉种子的萌发特性、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变化。结果表明,在3种光照处理下,水杉种子最适宜的萌发条件为全黑暗处理。在水杉种子储藏过程中,4℃干藏条件下的种子POD活性始终高于室温干藏;4℃干藏条件下的种子SOD同工酶变化幅度相对于室温储藏条件小,而两种储藏温度下种子的可溶性糖变化幅度都较小,所以4℃是比较适合水杉种子储藏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α、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复合型种衣剂包衣处理对杂交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生理效应.结果表明:杂交小麦复合型种衣剂能提高杂交小麦的实验室发芽率和田间出苗率,增强种子的α-淀粉酶活性,增加幼苗的干物质重量,提高叶绿素a、叶绿素b及总叶绿素含量,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苗足苗壮,分蘖数增加,对杂交小麦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白及种子在液体悬浮培养条件下萌发的最佳条件,为快速繁殖白及幼苗提供技术支撑。[方法]研究不同光照条件、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及浓度对白及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黑暗有利于白及种子萌发,1/2 MS适宜作为白及种子萌发基本培养基。植物激素对白及种子无菌萌发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添加1.0 mg/L NAA对白及萌发促进效果最明显。[结论]在黑暗条件下,以1/2 MS+1.0 mg/L NAA为萌发培养基,白及种子萌发率高,萌发整齐一致,且原球茎生长速度一致。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NaCl、pH值、TDZ和光照对北美海蓬子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北美海蓬子的种子在150 mmol/L的NaCl浓度时发芽率最高,随NaCl浓度增加发芽率呈下降的趋势,NaCl浓度至400 mmol/L(相当于全海水中的NaCl浓度)时,仍有21.67%的发芽率;pH值7.0最适于北美海蓬子的种子发芽,pH值高于7.0时,随pH值升高,发芽率呈下降趋势,海蓬子根系和幼苗生长受到抑制;此外,光照有利于北美海蓬子种子萌发;在光照条件下TDZ对北美海蓬子种子的萌发无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黑暗的条件下,可以促进北美海蓬子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6.
以苦瓜种子为材料,研究了硝酸铈[Ce(NO3)3·6H2O]对低温(13℃)和亚适温(20℃)的苦瓜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温度(30℃)相比,低温和亚适温胁迫下苦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受抑制,92.14 mmol·L-1Ce(NO3)3·6H2O浸种可显著提高低温和亚适温下苦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活力指数、萌发种子脱氢酶和α-淀粉酶活性、幼苗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从而有利于低温和亚适温下苦瓜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香果树的萌发过程中种子的萌发率、蛋白酶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香果树种子属于典型的光敏感性种子;在光照条件下萌发的香果树种子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趋势都是先急剧上升后逐渐下降;在黑暗中香果树种子完全不能萌发,整个培养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一直都很低,可能导致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调节不同的红光(λ=660 nm)、绿光(λ=525 nm)、蓝光(λ=445 nm)比值而设定一系列不同的光谱结构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红光可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胚根及胚轴的生长;蓝光则完全相反,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抑制胚根及胚轴的生长;绿光与红光混合辐射可减弱红光对种子发芽、胚根及胚轴生长的促进作用;当绿光与蓝光混合辐射时可显著减弱蓝光对种子发芽及胚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对胚轴的生长则没有显著影响。建议在拟南芥种子萌发过程中使用红、绿两种光质混合辐射种子。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温室生菜生产新的光照模式,采用蓝光(波长442 nm)、绿光(波长520 nm)和红光(波长627 nm)3种LED光质进行夜间(18:00~24:00)补光[光强10~15μmol/(m~2·s)],以夜间不补光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LED光质夜间补光对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LED光质夜间补光处理对生菜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同。其中,蓝光处理可显著增加生菜的叶片数量和全株干重,显著提高生菜的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和Vc含量;红光处理可显著提高生菜的全株干重和可溶性糖含量;绿光处理可显著增加生菜的叶片数量,但显著降低叶片的可溶性糖和Vc含量。在实际生产中,首选蓝光进行夜间补光,其次是红光,不建议选用绿光。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照条件对苹婆生长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不同光强下苹婆(Sterculia nobilis Smith)幼苗的生长特性及其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特征,为苹婆幼苗合理栽培和抚育管理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遮荫处理模拟4种不同的生境光强:全光照(100%NS透光率)、一层遮荫(41.3%NS透光率)、二层遮荫(14.3%NS透光率)和三层遮萌(3.6%NS透光率),测定不同苹婆幼苗叶绿素含量、比叶重、叶面积、一级侧根数等生长生理指标。结果表明: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上升趋势,叶绿素a/b值随着光照强度降低呈下降趋势;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苹婆幼苗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平均单片叶干重、主根长度、一级侧根数、地上部分鲜重、地下部分鲜重、整株鲜重、地上部分干重、地下部分干重、整株干重、根冠比均呈先升高再下降的变化趋势,且都在41.3%NS下达到最大;而叶柄长呈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并在3.6%NS达到最大;平均单片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4.6%NS下达到最大值;比叶重则呈不断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00%NS光照下值最大。表明全光照和3.6%透光率条件会抑制苹婆幼苗的生长,50%左右的对幼苗更适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