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探索Sr标记在鱼类耳石上留存的持久性,将1尾鲤(Cyprinus carpio)仔鱼在10 mg/L六水氯化锶(SrCl_2·6H_2O)溶液中浸泡标记2 d后,让其回到正常水体中恢复续养607 d(即20个月)时采样,再利用电子探针X射线微化学分析(EPMA)技术来确认其耳石上的Sr标记是否能长期存在。EPMA面分布和定量线分布结果均显示,即使在浸泡标记完成后640 d时,该鲤矢耳石、星耳石和微耳石上均能检测到明显的Sr标记区(但星耳石需要通过横截面来测定)。该标记方法在鲤增殖放流标记和效果评价中具有持久性。  相似文献   

2.
钱伟平  茹一宁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49-8250,8253
研究了不同Ca2+浓度条件下,三角帆蚌养殖水体中的细菌总量、致病性肠道菌和葡萄球菌及藻类的增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实验水体的细菌总量增长呈现出比较完整的逻辑斯谛增长特性,Ca2+对细菌总量的增长起着调控作用,Ca2+浓度越高,对于细菌的生长抑制就越明显。对于致病性肠道菌,10mg/L组Ca2+浓度有利于增长,20mg/L和30mg/L组在后期具有明显的抑制增长的作用。葡萄球菌在20mg/L的Ca2+浓度下增长最快,30mg/L组则明显抑制葡萄球菌的生长。在10 ̄30mg/L的Ca2+浓度范围内,水体中藻类的增长不受Ca2+浓度控制。  相似文献   

3.
甘成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168-7169
[目的]研究光唇鱼幼鱼对9种常用药物的耐受性。[方法]采用静水式试验方法,将光唇鱼幼鱼放在不同浓度的9种药物溶液中进行耐受性试验,对光唇鱼幼鱼的急性致毒效应特征和9种药物的安全浓度进行评价。[结果]光唇鱼幼鱼在9种药物溶液中1 h最高成活浓度分别为:食盐为10 000 mg/L,高锰酸钾为20 mg/L,甲醛为108 mg/L,硫酸铜为10 mg/L,氯氰菊酯为0.013 mg/L,伊维菌素为0.020 mg/L,阿维菌素为0.030 mg/L,辛硫磷为0.030 mg/L,水霉净为80 mg/L。光唇鱼幼鱼对各种药物的敏感性由高到低依次为:氯氰菊酯﹥伊维菌素﹥阿维菌素﹥辛硫磷﹥水霉净﹥硫酸铜﹥甲醛﹥高锰酸钾﹥食盐。[结论]该研究为高密度流动水体养殖条件下的鱼病防治用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饲料中通过喷洒的方式添加液体纳米硒,测定不同浓度液体纳米硒对褐牙鲆生长性能、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投喂基础饲料的对照组相比,饲料中添加纳米硒的试验组褐牙鲆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及增重率显著提高,其中10 m L/kg组增长最为显著;肝体比、脏体比及肠体比对照组与试验组无显著差异;添加纳米硒可以增强褐牙鲆的耗氧率及排氨率,耗氧率在10 m L/kg时达到最高,排氨率在20 mL/kg时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麻醉剂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稚鱼耗氧率与幼鱼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西伯利亚鲟稚鱼经2-30 mg/L的丁香酚麻醉2 h后,耗氧率呈现先上升而后下降的趋势,麻醉浓度为2、4 mg/L组稚鱼的耗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6 mg/L浓度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8-30 mg/L的5个浓度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西伯利亚鲟幼鱼经60-180 mg/L的丁香酚麻醉10 min后,各试验组间幼鱼血液中磷离子、总蛋白、总胆固醇、血糖、尿素、谷丙转氨酶和碱性磷酸酶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试验组幼鱼血液中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总胆红素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90-180 mg/L浓度组幼鱼血液中的镁离子浓度高于对照组;120-180 mg/L浓度组幼鱼血液中的谷草转氨酶浓度高于对照组;各试验组间白蛋白与乳酸脱氢酶浓度波动较大。以上结果初步表明,8-30 mg/L丁香酚可应用于西伯利亚鲟稚鱼的短途运输中,60-90 mg/L丁香酚对西伯利亚鲟幼鱼血液生化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6.
在水温(17.2±0.8)℃的室内条件下,采用单因子急性中毒试验法,研究体长为(18.7±2.4)mm的长白山林蛙蝌蚪对水环境Ca2+质量浓度的适应性,探讨蝌蚪养殖水体Ca2+的适宜浓度.结果表明,水环境Ca2+对蝌蚪的急性毒性作用呈双向剂量效应.蝌蚪对水环境14.0 mg/L以下和425.7 mg/L以上的Ca2+质量浓度的适应性都较差,48 h死亡率均在50%以上;其低浓度组(0.1-113.5 mg/L)的24 h、48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37.6mg/L及43.4 mg/L;高浓度组(425.7-1560.9 mg/L)的24 h、48 h半数致死浓度分别为667.5mg/L及361.3 mg/L.适宜蝌蚪生存的水环境Ca2+质量浓度为96.6-248.7 mg/L;蝌蚪对水环境Ca2+质量浓度的最高耐受限为1 122.6 mg/L,最低耐受限0.9 mg/L.蝌蚪养殖水体的Ca2+质量浓度应控制在100-300 mg/L.  相似文献   

7.
为对细鳞裂腹鱼幼鱼不同水体的人工饲养提供理论依据,利用金沙江水体(水温16.5℃,pH8.20)设置NH4Cl浓度50.12mg/L、56.23mg/L、63.10mg/L、70.79mg/L、79.43mg/L、89.13mg/L、100.00mg/L 7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自来水体(水温14.3℃,pH 8.05)设置NH4Cl浓度112.20mg/L、125.89mg/L、141.25mg/L、158.49mg/L、177.83mg/L、199.53mg/L 6个等对数间距梯度浓度对细鳞裂腹鱼幼鱼进行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金沙江水体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为81.92mg/L,安全浓度为8.19mg/L;非离子氨的半致死浓度为2.20mg/L,安全浓度为0.22mg/L。自来水体中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半致死浓度为119.15 mg/L,安全浓度为11.91 mg/L;非离子氨半致死浓度为1.89mg/L,安全浓度为0.189mg/L。氨氮对细鳞裂腹鱼幼鱼的毒性效应与浓度呈正相关,与作用时间无相关性,细鳞裂腹鱼幼鱼对氨氮具有较强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子半静态急性毒性实验法研究了茜素红S(ARS)对准噶尔雅罗鱼幼鱼的毒性效应,旨在科学跟踪和监测增殖放流标记的准噶尔雅罗鱼,以期为ARS标记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数据参考。结果表明:在水温17℃~23℃条件下,准噶尔雅罗鱼幼鱼体重为(5.21±0.34)g,中毒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黏液腺分泌不断增多、眼球损伤、鳃丝发暗甚至粘连有红色絮状物、肠道充血出血、肝脏功能损伤、胆囊出血肿胀以至发紫发黑等。ARS对准噶尔雅罗鱼幼鱼的24 h、48 h、72 h、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377.2 mg/L、336.7 mg/L、306.2 mg/L、291.7 mg/L,安全浓度为80.5 mg/L。ARS浓度为200 mg/L时,96 h成活率为100%;ARS浓度为450 mg/L时,48 h全部死亡。随着浓度的增加,ARS对准噶尔雅罗鱼幼鱼的毒性也增加,呈正相关性。ARS浓度分别在250 mg/L、300 mg/L、350 mg/L时,中毒后存活的幼鱼经继续养殖30 d,平均摄食率为60.60%,平均成活率为59.91%,97尾幼鱼机体基本恢复活力,能够正常摄食生长。综上,ARS对准噶尔雅...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外源Ca2对玉米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缓解效果.[方法]以玉米为试验材料,用100 mmol/L NaCl对玉米进行盐胁迫处理(对照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入20 mmol/L CaCl2溶液,待玉米幼苗长至三叶期后测定其生理生化指标.[结果]施加了外源Ca2+后玉米幼苗叶片中POD活性在0.05水平显著升高,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在0.05水平显著增加;MDA和脯氨酸含量在0.05水平显著降低.[结论]外源Ca2+对玉米幼苗NaCl盐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梅  敖嘉  唐运来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45-12348
[目的]为了了解环境介质中同时存在Ca2+和Sr2+2种离子时油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方法]在石英砂和Hoagland营养液培养体系中,用浓度为0、10、20和40 mmol/L SrCl2及浓度为0、5和10 mmol/L Ca(NO3)2处理3叶龄油菜幼苗。在处理0、7、14和21 d后,分别取样测定POD、CAT和SOD的活性。[结果]在相同的Sr2+浓度下,随着Ca2+浓度的增加,POD活性增加,Ca2+明显缓解Sr2+对油菜幼苗的毒害作用。[结论]该研究从抗氧化角度初步阐明油菜具有较高富集Sr2+能力的机理,为利用油菜对锶污染环境进行植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6年9-10月期间调查了分布江苏(苏州市)、浙江(杭州市、绍兴市)、湖北(荆州市)、湖南(岳阳市)和江西(九江市)16个三角帆蚌养殖水体的水温、透明度(SD)、溶氧(DO)、pH、盐度、电导率、SO42-、CI-、CO32-、HCO3-、Ca2 、Mg2 、K Na 、总碱度、总硬度、总氮(TN)、总磷(11P)、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养殖水体的DO和pH均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吴江市(苏州市)、杭州市和绍兴县(绍兴市)养殖水体的透明度相对较高,苏州市养殖水体的盐度和电导率最高.所调查的养殖水体中阴离子均以HCO3-最高,阳离子分别以K Na 或Ca2 最高.所调查的养殖水体总碱度为24~219 mgCaCO3/L,总硬度为40.93~218 mgCaCO3/L,Ca2 为7~50 mg/L,其中苏州市和九江市养殖水体总碱度、总硬度和Ca2 较高,杭州和绍兴市养殖水体的总碱度和总硬度较低,绍兴市绍兴县养殖水体和诸暨市的部分养殖水体Ca2 较低.所调查的养殖水体氮磷变动范围为:TN为0.52-1.91 mg/L,TP为0.06~0.3 mg/L,TN/TP为4~17,其中杭州市养殖水体TN和TP最高,绍兴诸暨市的水体TN较高.相城区(苏州市)、荆州市、岳阳市养殖水体和苏州市部分养殖水体TN较低.杭州市、绍兴市和荆州市养殖水体的CODMn相对较高,岳阳市养殖水体的Chl-a含量低.在调查的水体中,TN与TP、CODMn正相关;总硬度与总碱度、Ca2 、Mg2 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为探究MS-222长时间麻醉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机体的影响,采用不同质量浓度(10、20、30、40、50、60、70 mg/L)的MS-222,对体质量为(97.97±9.56)g的大黄鱼幼鱼进行24 h麻醉试验,通过对肝脏、鳃丝和脑的组织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进行显微和电镜观察,评估长时间麻醉对幼鱼机体的影响;通过对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血清皮质醇浓度的检测,分析麻醉对机体抗逆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6±1)℃条件下,用质量浓度为40 mg/L的MS-222麻醉时,幼鱼可进入深度镇静期,用60~70 mg/L的MS-222麻醉时,幼鱼可进入深度麻醉期,但用70 mg/L的MS-222麻醉24 h后,幼鱼的复苏率仅为50%;组织切片观察显示,用40 mg/L的MS-222麻醉24 h时,对机体可能存在轻微损伤;生理生化试验显示,用20 mg/L的MS-222麻醉时,幼鱼血清皮质醇浓度在1.5 h时显著上升(P<0.05),用20、40 mg/L的MS-222麻醉时,总体上能增强幼鱼肝脏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  相似文献   

13.
2006年9-10月期间调查了分布江苏(苏州市)、浙江(杭州市、绍兴市)、湖北(荆州市)、湖南(岳阳市)和江西(九江市)16个三角帆蚌养殖水体的水温、透明度(SD)、溶氧(DO)、pH、盐度、电导率、SO42-、CI-、CO32-、HCO3-、Ca2 、Mg2 、K Na 、总碱度、总硬度、总氮(TN)、总磷(11P)、高锰酸钾指数(CODMn)和叶绿素a(Chl-a).结果表明:所调查的养殖水体的DO和pH均适合三角帆蚌的生长.吴江市(苏州市)、杭州市和绍兴县(绍兴市)养殖水体的透明度相对较高,苏州市养殖水体的盐度和电导率最高.所调查的养殖水体中阴离子均以HCO3-最高,阳离子分别以K Na 或Ca2 最高.所调查的养殖水体总碱度为24~219 mgCaCO3/L,总硬度为40.93~218 mgCaCO3/L,Ca2 为7~50 mg/L,其中苏州市和九江市养殖水体总碱度、总硬度和Ca2 较高,杭州和绍兴市养殖水体的总碱度和总硬度较低,绍兴市绍兴县养殖水体和诸暨市的部分养殖水体Ca2 较低.所调查的养殖水体氮磷变动范围为:TN为0.52-1.91 mg/L,TP为0.06~0.3 mg/L,TN/TP为4~17,其中杭州市养殖水体TN和TP最高,绍兴诸暨市的水体TN较高.相城区(苏州市)、荆州市、岳阳市养殖水体和苏州市部分养殖水体TN较低.杭州市、绍兴市和荆州市养殖水体的CODMn相对较高,岳阳市养殖水体的Chl-a含量低.在调查的水体中,TN与TP、CODMn正相关;总硬度与总碱度、Ca2 、Mg2 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长江口日本鳗鲡幼体矢耳石元素的SRXRF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2年1-4 月,在长江河口靖江段采集了一批溯河洄游中的日本鳗鲡幼鱼,对其中5尾幼鱼的矢耳石进行了全耳石SRXRF分析。结果表明,SRXRF分析可精确测得14 种元素的含量,其中钙(Ca)和锶(Sr)的平均含量分别达240 215.928 μg/g和2 383.221 μg/g,是常量元素;其余12 种均属于微量元素,含量从高至低依次为钡 (Ba)、铁(Fe)、锰(Mn)、锌(Zn)、铬(Cr)、镍(Ni)、汞(Hg)、硒(Se)、钴(Co)、铜(Cu)、金(Au)、钒(V)。其中,钡(Ba)、铁(Fe)、锰(Mn)、锌(Zn)的平均含量在1~10 μg/g之间;铬(Cr)、镍(Ni)、汞(Hg)、硒(Se)、钴(Co)、铜(Cu)、金(Au)、钒(V)的平均含量在1 μg/g以下。从元素的空间分布及全部测试点的含量分析来看,矢耳石内钙(Ca)和锶(Sr)的变异系数仅为10.11 %和21.83 %,是含量最稳定的元素;锰(Mn)、锌(Zn)、铬(Cr)、镍(Ni)、钴(Co)、铜(Cu)的变异系数在23.11 %~35.88 %之间;钒(V)、汞(Hg)、铜(Au)和钡(Ba)的变异系数均超过50%;硒(Se)的变异系数达134.31 %,是含量最不稳定的元素。研究还发现,日本鳗鲡幼体从海洋到淡水洄游的过程中,耳石中锶(Sr)与钙(Ca)的比值变化存在较长时间的时迟现象。  相似文献   

15.
采取L16(215)正交设计试验,开展5周凡纳滨对虾养殖试验,分析养殖水体中K+及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的影响。结果表明:K+对凡纳滨对虾成活率、体长和体重增加及体内ATP酶活性均具有显著影响,K+浓度为150 mg/L时成活率最高,而K+浓度为50 mg/L时生长速度最快,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也最高;K+、盐度、Ca2+、Mg2+四因子间交互作用对凡纳滨对虾存活、生长及体内ATP酶也具有显著影响。本试验因素水平组合中凡纳滨对虾成活率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150 mg/L、Ca2+100 mg/L、Mg2+300 mg/L,生长速度的最佳组合为盐度1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凡纳滨对虾体内Na+-K+-ATPase、Mg2+-ATPase、Ca2+-ATPase酶活的最佳组合为盐度5、K+50 mg/L、Ca2+100 mg/L、Mg2+100 mg/L。  相似文献   

16.
以红蓼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采取浸种、水培法,研究红蓼种子在不同质量浓度苯酚溶液中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苯酚质量浓度为5 mg/L时,发芽率达到44%,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苯酚质量浓度为0~160 mg/L的范围内,种子发芽势、种子霉烂率及平均发芽天数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质量浓度为5 mg/L处理组的发芽指数优于对照组;电导率法测定种子活力表明,试验组的种子均在不同程度上遭受了苯酚的毒害损伤,但综合结果得出,当水体中苯酚质量浓度较低(5 mg/L)时,其对红蓼种子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在苯酚质量浓度低于160 mg/L的范围内,红蓼种子均可正常萌发,未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说明红蓼是一种较好的耐苯酚污染植物,其可作为一种良好的植物修复材料应用于水体中苯酚的处理。  相似文献   

17.
通过设置不同的外源铜浓度(0、0. 10、0. 25、0. 50 mg/L Cu2+),分析探讨随外源铜浓度的变化,茅尾海南美白对虾体内铜累积率、氨基酸、灰分、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的变化情况,为茅尾海对虾的安全养殖与重金属污染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研究表明,当外源Cu的浓度为0. 10 mg/L时,对虾体内Cu的富集累积率为98. 71%;当外源Cu的浓度为0. 25 mg/L时,累积率为99. 21%;当外源Cu的浓度为0. 50 mg/L时,累积率为99. 50%。随着外源Cu浓度的提高,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其中丝氨酸、谷氨酸活跃性稍有增加,天门冬氨酸、甘氨酸、丙氨酸、脯氨酸等营养成分的活跃性受到抑制,肌苷酸含量呈下降趋势。外源Cu浓度与灰分含量和Fe、Ca、P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高度负相关、显著负相关和微负相关关系。总体来说,外源Cu浓度为0. 10 mg/L时,对虾体内Cu的累积速率最快,氨基酸、Fe的营养成分最易流失;受外源Cu环境影响程度为P肌苷酸灰分 Fe Ca。  相似文献   

18.
铜对牙鲆CAT、SOD和GSH-PX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鳃、肌肉和内脏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为指标研究了Cu2 污染对牙鲆的损伤作用。通过室内暴露试验,将牙鲆置于不同浓度(0.00、0.01、0.05、0.30、0.50、0.80 mg/L)的Cu2 溶液中10 d,测定其鳃、肌肉和内脏中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Cu2 浓度的增高,牙鲆的3种组织中CAT、SOD、GSH-PX的活性均表现为:Cu2 浓度在0.01~0.05 mg/L出现不同程度的诱导,酶活性均高于对照组水平,Cu2 浓度大于0.05 mg/L时,各酶活性低于对照组水平。可以证实,SOD、CAT、GSH-PX活性变化可以反映牙鲆的伤害程度。  相似文献   

19.
MS-222、丁香酚对刀鲚幼鱼的麻醉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MS-222、丁香酚2种麻醉剂对人工繁养刀鲚(Coilia nasus Schlegel)幼鱼的麻醉效果,探索了2种麻醉剂在安全浓度下麻醉后刀鲚幼鱼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并运用该2种麻醉剂的适宜剂量对刀鲚幼鱼进行了运输实验。麻醉实验表明:(1)理想MS-222浓度为150 mg/L,理想丁香酚麻醉剂浓度为30 mg/L;(2)经MS-222浓度为150 mg/L深度麻醉后,适宜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应4 min;经丁香酚浓度为30 mg/L深度麻醉后,适宜的在空气中的时间应5 min;(3)养殖长江刀鲚幼鱼采用30 mg/L MS-222和8 mg/L丁香酚分别麻醉后,其复苏率和48 h内的成活率均达到100%,与各自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0.
为应对近岸海域褐潮频发及贝类养殖密度过大而导致的饵料微藻丰度不足的现象,以小球藻Chlorella与螺旋藻Spirulina混合藻粉、海藻酸钠、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等为原料制作成规格适中、黏性适宜的饵料微藻缓释饼,并开展了饵料微藻缓释饼对青蛤Cyclina sinensis养殖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的饵料微藻缓释饼在青蛤池塘中可缓释15 d左右,相比于未使用饵料微藻缓释饼的对照组,试验组青蛤养殖池塘水体中以原甲藻Prorocentrum sp.、鼓藻Cosmarium sp.、隐藻Cryptomonas sp.和纤维藻Ankistrodesmus sp.为主的浮游植物优势种密度显著增加(P0.05),浮游植物生物最高达到15.0 mg/L;试验组水体NH_3-N含量前期(1~6 d)下降趋势明显,由0.99 mg/L下降至0.68 mg/L,后又小幅上升,对照组则变化不大;试验组间NO_3~--N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NO_2~--N和TP含量则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青蛤存活率、壳长、湿体质量均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表明,本研究中制备的饵料微藻缓释饼具有较高的生态安全性,可用于海水贝类养殖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