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喹赛多对鱼类常见致病菌的试管内抑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试管法测定了喹赛多对4种鱼类常见致病菌的8个菌株的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喹赛多对几种供试菌均显示出较强的抑菌活性,对柱状嗜纤维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为0.39μg/ml,嗜水气单胞菌为0.78μg/ml,鳗弧菌为0.78-1.56μm/ml,迟缓爱德华氏菌为0.39-0.78μmg/ml。喹赛多的抑菌活性较盐酸土霉素、磺胺二甲嘧啶和盐酸金霉素弱,而较喹乙醇强。因此,以喹赛多替代喹乙醇作为饲料添加药物对于预防鱼类细菌性疾病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2.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测定鸡蛋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方法。采用色谱柱为C1(85μm,250mm×4.6mmi.d.)固相萃取小柱,流动相为乙腈/乙酸水溶液(pH值2.5)=35/6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为358nm,同时测定3种抗生素。该方法的最低检出浓度分别为:土霉素0.25μg/ml,金霉素0.11μg/ml,四环素0.52μg/ml,样品中土霉素、金霉素、四环素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94%、1.20%、0.84%。  相似文献   

3.
研究13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煎煮法制备药液,对部分临床分离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菌株进行单味及部分复方药的体外抑菌试验,测量各药液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水煎液具有显著体外抑菌活性的为五倍子,其抑菌圈直径为15 mm,MIC为7. 80 mg/m L,MBC为15. 60 mg/m L;五倍子与野拔子复方药液的抑菌效果优于五倍子单味药,其抑菌圈直径为18 mm,MIC为3. 90 mg/m L,MBC为7. 80 mg/m L。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发以五倍子与野拔子为主要成分的抑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复方中药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12种抗生素及8组联合药物对迟钝爱德华氏菌体外抑菌效果,为治疗鱼类爱德华氏菌病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通过测定抗生素对迟钝爱德华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筛选适宜抗生素。[结果]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硫酸盐、盐酸四环素的抑菌效果最好,其MIC分别为0.05、0.80、1.60 μg/ml,MBC分别为0.05、3.20、100.00 μg/ml。联合药物中硫酸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均为0.05 μg/ml。[结论]通过抗生素对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确定单独使用选择硫酸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硫酸盐、盐酸四环素,联合药物选择硫酸庆大霉素+羧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盐酸四环素、氨苄青霉素+链霉素较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白头翁、黄连、大青叶等复方药效学作用.[方法]白头翁复方口服液体外大肠杆菌抑菌杀菌试验、大鼠足跖肿胀法抗炎试验、小鼠番泻叶法止泻试验和小鼠冰醋酸法镇痛试验.[结果]白头翁复方口服液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1×2-3,生药含量为125 mg/mL;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1×2-2,生药含量为250 mg/mL;对二甲苯刺激导致的大鼠炎性反应有抗炎作用,剂量为1.5 g/kg·bw;连续饲喂小鼠3d,剂量为0.75、1.5 g/kg· bw时对番泻叶造成的小鼠腹泻有治疗作用;剂量为0.75、1.5、3.0 g/kg· bw,对冰醋酸造成的小鼠腹痛有止痛效果.[结论]白头翁复方口服液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止泻与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生素色谱条件的优化选择及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对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分离的色谱峰富集、浓缩的基础上,进行质谱分析、纯度鉴定以及稳定性研究,建立了3种抗生素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该方法准确、可靠,土霉素、盐酸四环素、盐酸金霉素最低检出质量浓度分别为0.20、0.35、0.50mg/L,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0.9987、0.9991,峰高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0%~2.20%,定量测定需在2d内完成。可用于对照品的制备色谱分析及食品中抗生素含量分析。  相似文献   

7.
喹赛多对家禽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喹赛多对家禽6种13株常见病原菌的体外抑菌活性.结果表明;喹赛多对家禽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鸡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沙门氏菌抑菌活性最明显,其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62、1.25和0.62μg/mL.该药对大肠杆菌还表现出杀菌活性,最小杀菌浓度(MBC)≥80μg/mL.喹赛多抗菌活性与喹乙醇相近,强于磺胺二甲嘧啶,比盐酸金霉素略差.这些结果表明,喹赛多是一种活性较强的抑菌剂,可推荐用作家禽常见病原菌感染的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水产品中土霉素、四环素、金霉素残留的方法,结果表明:样品经乙腈/高氯酸溶液超声提取,Waters C18柱净化,浓缩后经乙腈/柠檬酸溶液梯度洗脱,用紫外检测器在355 nm波长处检测,3种物质的分离效果较好,土霉素、四环素的检测限均为0.02μg/mL,金霉素的检出限为0.04μg/mL,3种抗生素的回收率在67.8%~90.1%之间,变异系数在2.34~7.86之间,较适用于水产品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9.
为有效防治林蛙"红腿病",试验以林蛙"红腿病"病料中分离的嗜水气单胞菌为菌株,选择21种常用抗生素,通过药敏试验、最低抑菌浓度试验(MIC)、最低杀菌浓度试验(MBC)及其杀菌时间的测定,检测其对林蛙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效果。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林蛙嗜水气单胞菌对21种常用抗生素呈不同程度的敏感性。MIC试验和MBC试验及其杀菌时间的测定结果表明,氟哌酸的最低抑菌浓度为1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2μg/mL,杀菌时间为0.5h;氯霉素的最低抑菌浓度为8μg/mL,最小杀菌浓度为16μg/mL,杀菌时间为4h。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能有效防治猕猴桃溃疡病的化学药剂。[方法]通过室内抑菌试验筛选出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并进行毒力测定;通过注干试验探究所筛选药剂对猕猴桃溃疡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从13种药剂中筛选出4种抑菌效果较好的药剂,其中盐酸土霉素抑菌效果最好,EC50为1 956μg/m L;田间防治效果最佳的配方是1.000%盐酸土霉素+0.005%吲哚乙酸+0.500%NH3NO3+0.500%KNO3+0.200%KH2PO4,猕猴桃溃疡病病斑愈合率达72.3%。[结论]树干钻孔注射1.000%盐酸土霉素防治猕猴桃溃疡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采用传统煎煮法提取海巴戟果有效成分,以副溶血性弧菌为试验菌株,将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及抑菌率作为检测指标,探讨海巴戟果热水提取物对水产动物致病菌的体外抑菌效果.结果 表明,海巴戟果提取物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其最小抑菌质量浓度(MIC)为25.00 g·L-1,最小杀菌质...  相似文献   

12.
银杏酚酸杀灭鱼类病原菌和指环虫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取银杏外种皮中的银杏酚酸,测定了其含量,并对其杀灭鱼类病原菌和指环虫的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物中银杏酚酸的总含量为867 m g/g,各单体C15∶1,C17∶1,C13∶0,C15∶0,C17∶2的相对含量分别为499,226,201,32和29 m g/g;银杏酚酸对鱼害粘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 IC)和最低杀菌浓度(M BC)均为7.81μg/mL,对鳗弧菌、点状产气单胞菌点状亚种、嗜水气单胞菌3株病原菌无明显的抑制效果,其M IC和M BC值均大于1 000μg/mL;银杏酚酸对指环虫的最佳杀虫浓度为1.70 m g/L,48 h杀灭率达95%~100%;其质量浓度为3.5m g/L时试验金鱼开始出现中毒现象,48 h的死亡率为60%。  相似文献   

13.
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味子(Shisandra chinensis)、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对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味子、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改良微孔板法(MTT)评价两种中草药液对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中草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副溶血弧菌的作用,五味子对副溶血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8.67(±0.2)mm,MIC为1.56 mg/m L,MBC为3.125 mg/m L;黄精的抑菌圈直径为11.26(±0.6)mm,MIC和MBC分别为1.56、3.125 mg/m L。当药物浓度达到3.125 mg/m L以上时,五味子和黄精对副溶血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谭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9):17955-17956,17962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作为一种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消毒剂对气单胞菌的抑菌杀菌效果。[方法]以气单胞菌属标准株ATCC7966和分离自患病鱼及养殖环境的气单胞菌为试验菌株,通过肉汤二倍稀释法研究聚维酮碘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聚维酮碘在低浓度时能抑制气单胞菌的生长增殖,高浓度时杀灭细菌,其对Aeromonas sp.T1、Aeromonas sp.T2、Aeromonas sp.T4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00 mg/L,最小杀菌浓度为4.00 g/L;其对ATCC7966、Aeromonas sp.T3、Aeromonas sp.T5、Aeromonas sp.T6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00 mg/L,最小杀菌浓度为8.00 g/L。[结论]为聚维酮碘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聚维酮碘作为一种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消毒剂对气单胞菌的抑菌杀菌效果。[方法]以气单胞菌属标准株ATCC7966和分离自患病鱼及养殖环境的气单胞菌为试验菌株,通过肉汤二倍稀释法研究聚维酮碘的抑菌杀菌作用。[结果]聚维酮碘在低浓度时能抑制气单胞菌的生长增殖,高浓度时杀灭细菌,其对Aeromonas sp. T1、Aeromonas sp. T2、Aeromonas sp. T4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5. 00mg/L,最小杀菌浓度为4.00g/L;其对ATCC7966、Aeromonas sp. T3、Aeromonas sp. T5、Aeromonas sp. T6菌株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00 mg/L,最小杀菌浓度为8.00 g/L。[结论]为聚维酮碘的合理使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蔬菜基地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及风险状况,采集了广州市北郊20个蔬菜基地30个土壤样品,利用固相萃取(SPE)-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分析方法,检测土壤中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和金霉素)的残留状况,并引入层次分析法、风险商值法和指示克里金法,分析研究区域土壤抗生素的主要来源、生态风险以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广州市北郊蔬菜基地土壤四环素(Tetracycline,TC)、土霉素(Oxytetracycline,OTC)和金霉素(Chlorotetracycline,CTC)的含量范围分别为ND~30.37μg·kg~(-1)、ND~903.13μg·kg~(-1)和ND~103.02μg·kg~(-1),其平均值分别为5.64、38.39μg·kg~(-1)和8.92μg·kg~(-1),3种TCs在土壤中的平均含量高低顺序为:OTCCTCTC。粪肥是土壤3种TCs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大于50%;其次是商业性有机肥,其权重系数为24%左右。广州市北郊蔬菜基地土壤中3种TCs的生态风险整体较低,但西部部分区域处于中、高风险等级,首要防控污染物为OTC,其次是CTC。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氟苯尼考对常见猪呼吸道病原菌的抗菌类型。【方法】对猪链球菌、猪胸膜肺炎杆菌及多杀性巴氏杆菌标准株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最小杀菌浓度(MBC)、抗菌后效应(PAE)的测定和体外杀菌曲线的绘制。【结果】氟苯尼考对上述病原菌的MIC和MBC依次为0.25~0.5μg/m L和2~4μg/m L,PAE结果显示,氟苯尼考对3株病原菌均随暴露浓度的增大和时间的延长其抗菌后效应明显延长;体外杀菌曲线表明,氟苯尼考对上述三株病原菌均有很好的抗菌能力,且抗菌效应随药物浓度的增大而明显增强。【结论】氟苯尼考对常见猪呼吸道病原菌的抗菌类型为浓度依赖型。  相似文献   

18.
采用间歇吸附实验,研究了活性污泥对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特性,探讨了吸附初始浓度、温度和溶液pH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起始浓度为1~2 mg/L、pH为6、温度为25℃、污泥量为0.1 g时,盐酸四环素(TC)、盐酸土霉素(OTC)和盐酸金霉素(CTC)的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120、90和90 min。假二级动力学较假一级动力学能更好地模拟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中TC、OTC和CTC的吸附容量qeq(mg/g)值分别为1.638、1.548和1.325,二级吸附速率常数k2[×103g/(mg.min)]值分别为65.52,66.70和67.28。等温线模拟结果表明,Freundlich方程较Langmuir方程能更好地模拟等温吸附过程,TC,OTC和CTC吸附方程分别为qeq=8.485c1/0.915,qeq=8.170c1/1.063和qeq=7.573c1/1.076。活性污泥吸附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最优pH和温度分别为6.0和25℃,吸附容量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达到吸附平衡的时间延长且平衡浓度上升。研究亮点:抗生素类污染物作为一种对人类和环境有潜在危险的微污染物直到最近才被引起重视,而常规的污水处理厂也不能很好地去除这类污染物。通过活性污泥对3种四环素类抗生素进行吸附研究,为将来进一步研究抗生素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迁移转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含毒介质法,测定了9种杀菌剂对红掌细菌性叶疫病病原菌的室内毒力。结果表明:25万U医用土霉素的抑菌效果最好,抑菌最低有效浓度为6.91μg/mL;其次是80%乙蒜素和25万U医用四环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10.72μg/mL和13.39μg/mL;再次是90%绿爽、72%农用硫酸链霉素和88%水合霉素,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27.5、40.5、66μg/mL;90%新植霉素、20%叶枯唑和5%丙稀酸·恶霉灵·甲霜灵的效果相对较差,抑菌最低有效浓度分别为101.25、366.67、435.61μg/mL。  相似文献   

20.
[目的]明确五倍子(Rhus chinenis)、石榴皮(Folium sennae)对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及其生物膜的体外抑制作用。[方法]采用琼脂扩散法,分别测定五倍子、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选用倍比稀释法确定五倍子、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改良微孔板法评价2种中草药液对溶藻弧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结果]2种中草药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溶藻弧菌的作用,五倍子对溶藻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6.37±0.14)mm,MIC和MBC均为6.25 mg/m L;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的抑菌圈直径为(12.37±0.06)mm,MIC和MBC分别为12.50、25.00 mg/m L。当药物浓度在1.56 mg/m L及以上时,五倍子对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药物浓度在6.25 mg/m L及以上时,石榴皮对溶藻弧菌生物膜的形成有极显著抑制作用。[结论]五倍子和石榴皮对溶藻弧菌及其生物膜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