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比较分析了四倍体黄毛草莓与二倍体黄毛草莓的的叶片数量、长宽比、叶柄长度、叶齿数、气孔周长等叶片形态指标的差异。结果显示,与二倍体黄毛草莓相比,四倍体黄毛草莓叶片长宽比极显著变大、叶柄长度显著伸长、中心小叶的宽度与复叶宽度比显著变大、气孔周长极显著变长、气孔密度极显著降低。而叶片数量、叶片面积、叶片重叠率、叶齿数、叶基部形态、叶柄毛数量、气孔长度等指标二者没有显著性差异。本研究结果可为为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二倍体与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光合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和SPAD-502叶绿素仪,测定二倍体与四倍体黄毛草莓叶片的光合作用日变化、光响应及相对叶绿素含量等参数,结果表明,夏季全光照环境下,黄毛草莓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1天中四倍体黄毛草莓的最大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分别为4.15μmol/(m~2·s)、0.088 mol/(m~2·s)、3.92 mmol/(m~2·s),分别比二倍体黄毛草莓高43.6%、29.4%、16.0%;胞间CO_2浓度的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相反,午间胞间CO_2浓度升高,说明净光合速率午间降低主要是受非气孔限制因素的影响;四倍体黄毛草莓的光响应曲线中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这3个指标极显著大于二倍体黄毛草莓,四倍体黄毛草莓的相对叶绿素含量极显著高于二倍体黄毛草莓(P0.01)。因此,四倍体黄毛草莓对光的适应性和光合作用能力强于二倍体黄毛草莓。  相似文献   

3.
以粉红期的达赛莱克特草莓为试材,分别在常温(25℃)和低温(4℃)条件下进行贮藏,研究贮藏过程中草莓呼吸速率、花青苷含量以及活性氧代谢等指标的变化,并对这些生化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草莓的呼吸速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O2-·产生速率、花青苷含量和MDA含量呈增加趋势,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低温(4℃)能降低草莓的呼吸速率和O2-·产生速率,减少花青苷和MDA含量,使SOD活性和类黄酮含量保持较高水平,从而延缓果实衰老;草莓花青苷合成与O2-·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4.
为了筛选出抗旱性优良的草莓种质,以5种野生草莓(东方草莓,黄毛草莓,森林草莓,木犀草莓和五叶草莓)为试验材料,通过测量其叶片解剖结构(角质膜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气孔大小、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栅栏组织层数、海绵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层数等)指标,计算出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等,以隶属函数法综合分析5种草莓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上、下表皮以五叶草莓最厚,分别为27.28μm和18.80μm,而森林草莓最薄(19.59μm和7.29μm);角质膜以黄毛草莓最厚而木犀草莓最薄,分别为7.15μm和3.78μm;叶片和栅栏组织厚度以黄毛草莓最厚,分别为221.21μm和95.86μm,东方草莓最薄(137.12μm和65.51μm);栅海比以五叶草莓最大而木犀草莓最小,分别为1.89%和1.13%;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和疏松度(SR)以东方草莓最大,分别为47.78%和35.96%,五叶草莓最小(34.97%和18.52%);气孔以五叶草莓最大,为45.84μm~2,黄毛草莓最小(30.18μm~2),气孔密度以木犀草莓最大(702.6个·mm~(-2))而黄毛草莓最小(489.9个·mm~(-2))。隶属函数综合评价5种草莓的抗旱性表现为:五叶草莓黄毛草莓东方草莓森林草莓木犀草莓。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二个草莓品种在二种高温(34/24℃和38/28℃)胁迫下的生理反应。结果表明,在高温条件下,草莓叶片的相对含水量,Vitanim C含量和SOD活性降低,细胞膜透性和MDA含量则上升。在38/28℃处理下的变化幅度大于34/24℃高温处理。抗热性较弱的戈雷拉对高温的反应程度大于抗热性较强的宝交早生。  相似文献   

6.
以草莓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草莓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生理特性发生明显变化:水分胁迫下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积累增加,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温胁迫对不同油茶品种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讨高温条件下油茶叶片细胞膜的稳定性及变化规律,以来自江西省林业科学院油茶种质资源圃中耐热性不同的(包括感热型、中间型和耐热型3类)25个优良油茶品种为材料,对成年大树的水培枝条进行8h常温(对照)、40℃、45℃3种温度处理,测定了其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表明:与常温相比,40℃、45℃高温胁迫后,25个油茶品种的叶片相对电导率平均值分别增加53.68%、113.00%,MDA含量平均值分别增加81.76%、198.46%,SOD活性平均值分别增加88.33%、131.5%;油茶品种间上述各指标在同一胁迫温度下差异极显著,由此可见,高温胁迫使油茶品种叶片的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SOD活性均显著升高,且同一温度胁迫下感热型品种的变化幅度明显高于耐热性品种。综合分析表明,叶片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SOD活性可以作为评价油茶耐热性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8.
铁线蕨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低温(4℃)胁迫下,铁线蕨叶中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糖(WSS)、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相对电导渗透率(RPP)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铁线蕨叶内Pro、WSS含量和S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MDA含量及RPP则呈现先增加后下降再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草莓组织培养苗经4℃低温锻炼后抗寒性明显增强,SOD、CAT、POD和APX活性明显提高,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增加。同时,低温锻炼对膜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表现为MDA含量的增加。脱锻炼后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脯氨酸、可溶性糖及MDA含量略有下降,但仍高于未锻炼植株。这些变化是草莓组织培养苗适应低温逆境的生理生化基础。  相似文献   

10.
张婷  赵林  李刚波  杨峰 《江苏农业科学》2020,48(11):121-124
以章姬、妙香3号、妙香7号、圣诞红、京藏香5个草莓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自然降温阴天为试验处理,测定其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筛选出适合徐州地区栽植的耐低温弱光的草莓品种。试验结果表明,草莓品种圣诞红在低温弱光胁迫下,相对电导率、MDA含量、SOD和P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活性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间无显著差异。用隶属函数法得出5种草莓品种耐低温弱光顺序为圣诞红妙香3号京藏香章姬妙香7号。综上可知,圣诞红属于耐低温耐弱光的草莓品种。  相似文献   

11.
NaCl胁迫对草莓细胞膜稳定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浓度NaC l胁迫,对草莓品种叶片MDA含量、质膜透性、SOD活性和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 l胁迫浓度的增加和胁迫时间的延长,草莓叶片MDA含量增加,质膜透性升高,SOD活性和P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但品种不同、盐胁迫浓度不同,活性高峰出现的时间早晚不同。在维持膜系统稳定性方面,POD比SOD占更主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草莓“丰香“果实在5 ℃贮藏15 d期间用60%和100% O2及空气(对照)气流连续处理,研究高氧处理对草莓果实活性氧代谢和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采用60%和100% O2处理可使果实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及较高的维生素C含量,减少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和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积累;同时显著抑制果实纤维素酶活性的上升和果实硬度的下降,减轻果实腐烂发生.提示:60%和100% O2处理可维持草莓采后活性氧代谢的平衡,从而延缓果实的衰老进程和抑制果实腐烂.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草莓离体叶片的失水特性及相关生理生化指标,为草莓耐旱性提供依据。【方法】采取离体叶片自然失水法,测定草莓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叶绿素荧光参数、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EC)、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指标。【结果】在脱水条件下4 h时间范围内,草莓离体叶片与非离体叶片(CK)相比,相对含水量、Pn、Tr、Gs、最大荧光(Fm)、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快速下降,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初始荧光(F0)显著上升;草莓离体叶片H2O2与MDA含量显著上升,叶片EC增大,并在4 h时达到顶峰,与对照...  相似文献   

14.
高温胁迫对枣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对高温胁迫的适应机制。【方法】以酸枣和灰枣穴盘苗为材料,研究45℃高温处理不同时间(0、1、3、5 d)对枣叶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高温处理不同时间下,酸枣苗叶片相对电导率仅在高温处理第5 d显著增加,较对照提高18.1%,叶片MDA含量变化不显著,灰枣实生苗叶片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显著升高,细胞膜系统受损严重。随着高温处理时间的延长,酸枣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脯氨酸、S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糖、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脯氨酸和CAT活性显著升高。高温处理下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蛋白、POD活性变化不大。高温处理显著降低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酸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下降幅度较灰枣实生苗小。【结论】随着高温胁迫时间的延长,酸枣和灰枣实生苗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SOD和CAT活性均提高,光合色素含量均下降,并且酸枣叶片细胞膜稳定性较灰枣实生苗强,光合色素下降幅度较灰枣实生苗小,耐热性较灰枣实生苗强。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烟草伸根期的快速抗旱鉴定提供参考,以随机筛选的13份烟草品种为材料,采用盆栽方法,在伸根期用称重法进行连续14 d干旱处理(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0%~35%),比较叶片的MDA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变化,并以其为联合指标对13份烟草品种进行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与正常生长的烟叶相比,随着干旱时间的延长,供试材料叶片的MDA含量增加,SOD活性和POD活性增强;高抗材料韭菜坪2号经干旱处理理7 d后,MDA含量显著降低18.45%,干旱处理14 d后,MDA含量显著降低20.73%;K326和韭菜坪2号SOD活性显著升高20%以上,POD活性短时间干旱(7 d)显著升高20%以上;干旱敏感型材料经干旱处理后,MDA含量分别显著或极显著升高22.70%和42.34%,SOD活性前期(干旱7 d)略有上升后期(干旱14 d)下降,POD活性持续下降。结论:MDA含量和SOD、POD活性可以作为烟草伸根期的抗旱鉴定指标,以称重法控制土壤含水量,采用隶属函数法对材料进行评价是一种快速准确的烟草抗旱性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高温对高羊茅和狗牙根几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40℃高温处理高羊茅和狗牙根,并以25℃为对照,比较高温胁迫下,高羊茅和狗牙根超氧物岐化酶、过氧化物酶、脯氨酸、丙二醛、电导率的差异,结果表明:25℃时上述5个指标差别小,40℃处理3h和24h后,高羊茅和狗牙根的SOD活性分别上升42%和50%,POD活性分别上升114%和287%,PRO含量分别上升800%和1200%,MDA含量分别上升101%和94%,REC分别上升170%和107%。说明高温胁迫下,高羊茅细胞膜脂过氧化严重,生理功能紊乱,抗性下降,这是高羊茅越夏困难、易发病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高温胁迫对苹果果皮组织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探讨了高温胁迫对苹果果皮组织中O2-·和MDA含量及SOD和POD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25℃)相比,45℃高温处理增加了果皮组织中O2-·和MDA含量及SOD和POD活性整体呈下降趋势;在高温胁迫下,O2-·能迅速产生,其含量在胁迫1 h内达到最大值,从而刺激诱导了细胞内过氧化保护系统功能的增强,致使SOD和POD活性明显增加,其活性在胁迫3 h左右达到高峰,而后迅速下降;而MDA含量在胁迫3 h最低,随后迅速上升,在胁迫5 h时其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8.
BR和KT对草莓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用油菜素内酯(BR)和细胞分裂素(KT)处理草莓(丰香)植株,观察干旱胁迫后植株鲜重、干重的变化,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用BR处理对干旱胁迫初期的草莓有促进生长和增加干物质积累的作用;BR处理后再经干旱处理,初期草莓叶片中的SOD和POD活性显著高于水分胁迫对照,MDA含量显著低于水分胁迫对照,两种浓度BR处理,以浓度0.2mg.L^-1的作用较强;并初步探讨了BR的作用机理,KT处理在初期对草莓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随胁迫时间延长而表现出不良影响,KT与SOD、POD、MDA无直接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9.
高温胁迫对桃叶杜鹃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桃叶杜鹃生长适宜的温度,以桃叶杜鹃(Rhododendron annae Franch.)幼苗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气候鉴定法,设置对照(22℃)、模拟高温(30和38℃),对不同温度条件下桃叶杜鹃叶片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和叶绿素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桃叶杜鹃幼苗的MDA、Pro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CAT和POD活性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可溶性糖含量则表现为在30℃条件下小幅增加,38℃条件下下降的趋势.说明桃叶杜鹃幼苗不耐高温胁迫,22℃条件是其较适宜的生长温度.  相似文献   

20.
以条叶百合、王百合、麝香百合‘雪皇后’品种及其杂交种条叶百合×王百合、条叶百合ב雪皇后’幼苗为试验对象,测定了高温逆境下幼苗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根系活力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应激反应.结果表明,28℃时,试材SOD、POD酶活性最高,初始荧光参数(Fo)和最大荧光产量参数(Fm)极显著上升并达到峰值;31℃时,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显著上升,根系活力极显著上升并达到峰值;37℃至40℃,SOD酶活性、Fo、Fm又有缓慢上升的趋势.高温逆境下百合亲本和杂交种对测定指标反应不完全一致,杂交种耐热性介于亲本之间或高于亲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