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了有效控制旱直播稻田杂草,采用大田试验,设置不同剂量的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480 g/L灭草松水剂,以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480 g/L灭草松水剂为对照,观察不同除草剂组合对旱直播稻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乳油300~450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 440 g a.i./hm~2对旱直播稻南粳9108无药害,具有较好的杂草防除效果,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均达98%以上,而2.5%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7.5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 440 g a.i./hm~2对杂草的株防效和干重防效分别为85.5%和87.3%。10%■唑酰草胺·氰氟草酯300~450 g a.i./hm~2+480 g/L灭草松水剂1440 g a.i./hm~2处理的水稻产量与人工除草间无显著差异,而2.5%五氟磺草胺+480 g/L灭草松水剂处理的水稻产量较人工除草显著降低,残存杂草造成水稻叶片光合速率降低、根系氧化力减弱是该处理下水稻减产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通过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对移栽稻田杂草具有较好防效的除草剂,为科学、安全、高效应用除草剂提供依据。结果表明,750 g a.i./hm~2 40%五氟·丁草胺悬浮剂+67.50 g a.i./hm~2 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或525 g a.i./hm~2 500 g/L丙草胺乳油+67.50 g a.i./hm~2 3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可用于移栽稻田土壤封闭处理,其对一年生杂草的株防效分别为83.90%、76.19%,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4.29%、86.31%。针对以稗草发生危害为主的田块,可用90 g a.i./hm~2 10%精■·氰氟乳油、1 620 g a.i./hm~2 90%禾草丹乳油、24 g a.i./hm~2 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或120 g a.i./hm~2 100 g/L■唑酰草胺乳油+90 g a.i./hm~2 10%氰氟草酯乳油在苗后对茎叶进行喷雾处理,其株防效和鲜质量防效均在96%以上。  相似文献   

3.
300 g/L呋喃磺草酮·氟酮磺草胺悬浮剂是拜耳股份公司生产的新型稻田除草剂,为了明确其在直播水稻田使用的除草效果以及对后茬作物生长的影响,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300 g/L呋喃磺草酮·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对稗草、耳基水苋、鸭舌草和异型莎草等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且对供试水稻品种沪早香软1号生长安全。300 g/L呋喃磺草酮·氟酮磺草胺悬浮剂防治直播水稻田杂草的适宜剂量为90~108 g a.i./hm~2。直播水稻田使用300 g/L呋喃磺草酮·氟酮磺草胺悬浮剂后,后茬可种植油菜、小麦和蚕豆等作物。  相似文献   

4.
以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2种新除草剂为主,探讨水稻旱直播田全程草害防控技术方案。结果表明,水稻旱直播田47%氯吡·丙·异可湿性粉剂1 650 g/hm~2水稻播后苗前喷雾处理结合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3 000 g/hm~2+15%乙氧磺隆可湿性粉剂90 g/hm~2+10%氰氟草酯乳油1 500 g/hm~2或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3 000 g/h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 g/hm~2+10%氰氟草酯乳油1 500 g/hm~2水稻4~5叶期喷雾处理,20%二氯喹啉草酮悬浮剂3 000 m L/hm~2水稻播后苗前喷雾处理结合水稻4~5叶期10%氰氟草酯乳油1 800 g/hm~2+40%双草醚悬浮剂37.5 g/hm~2+75%氯吡嘧磺隆水分散粒剂45 g/hm~2喷雾处理对水稻旱直播田杂草综合防效达95%以上,且对水稻安全。  相似文献   

5.
25 g/L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30~37.5 g a.i./hm2和90.9%禾草敌乳油2454.3 g a.i./hm2拌细沙土撒施,对新疆南疆地区复播水稻生长安全,可有效防除稗草.  相似文献   

6.
筛选出高效除草剂是有效防治麦田主要杂草播娘蒿与荠菜的前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在田间测定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水分散粒剂(water dispersible granule,简称WDG)对小麦田播娘蒿与荠菜的防治效果和对小麦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施药后45 d,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 33.75、39.38、45.00、78.75 g a.i./hm~2剂量下对2种杂草总株数防效为66.6%、77.6%、78.1%、80.5%,总鲜质量防效分别为95.8%、96.5%、97.4%、97.7%,均高于对照药剂75%苯磺隆可湿性粉剂(wettable powder,简称WP)22.50 g a.i./hm~2和50 g/L双氟磺草胺悬浮剂(suspension concentrate,简称SC)4.50 g a.i./hm~2对杂草的防效。75%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 4个处理区小麦的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和产量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区,除33.75 g a.i./hm~2处理外,其他处理区小麦增产5%以上。综上所述,苯磺隆·双氟磺草胺WDG推荐剂量为33.75 g a.i./hm~2,对小麦田播娘蒿与荠菜均有较好的防效,对小麦安全。  相似文献   

7.
筛选了五氟磺草胺和精噁唑禾草灵的最佳配比,研究了复配剂的油悬浮剂配方,并明确了该复配制剂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和精噁唑禾草灵的最适配比是2∶1;该油悬浮剂的最适配方是:五氟磺草胺的质量分数是4%,精噁唑禾草灵是2%,MOA-9P是15%,L-62是5%,有机膨润土是1%,气相法白炭黑是1%,油酸甲酯补足至100%;田间药效表明,6%五氟磺草胺·精噁唑禾草灵油悬浮剂18~36 g a.i./hm~2可有效防除直播稻田一年生杂草,并对水稻产量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棒头草(Polypogon fugax)是我国夏熟作物田常见杂草,在一些地区已成为主要杂草。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研究了棒头草对夏熟作物田常用的5种土壤处理和11种茎叶处理除草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5种土壤处理剂对棒头草抑制地上部分生长90%的剂量(ED_(90))分别为:乙草胺(6.58 g a.i./hm~2)、氟乐灵(1 900.16 g a.i./hm~2)、吡氟酰草胺(120.22 g a.i./hm~2)、异丙隆(1 560.82 g a.i./hm~2)、绿麦隆(3 373.13 g a.i./hm~2)。乙草胺对棒头草的ED_(90)值远低于其推荐剂量,吡氟酰草胺对棒头草的ED_(90)值低于推荐剂量上限,然而氟乐灵、绿麦隆和异丙隆对棒头草的ED_(90)均高于推荐剂量上限,尤其是氟乐灵、绿麦隆。11种茎叶处理剂对棒头草的ED_(90)值剂量依次为:烯草酮(11.93 g a.i./hm~2)、甲基二磺隆(4.16 g a.i./hm~2)、啶磺草胺(12.62 g a.i./hm~2)、唑啉草酯(21.49 g a.i./hm~2)、精唑禾草灵(20.15 g a.i./hm~2)、精喹禾灵(6.77 g a.i./hm~2)、高效氟吡甲禾灵(81.82 g a.i./hm~2)、精吡氟禾草灵(32.63 g a.i./hm~2)、氟唑磺隆(176.44 g a.i./hm~2)、炔草酯(20.15 g a.i./hm~2)、烯禾啶(89.99 g a.i./hm~2),其中仅氟唑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对棒头草ED_(90)高于田间推荐剂量的上限。因此在播后苗前按推荐剂量使用乙草胺和吡氟酰草胺,以及除氟唑磺隆、高效氟吡甲禾灵外的9种茎叶处理剂均能有效防除棒头草,在实际应用中还需考虑对作物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对直播早稻田杂草的防治效果,开展了不同除草剂组合施药田间试验,调查各组合施药处理对直播早稻田主要杂草的防除效果以及对秧苗的安全性。结果表明,播后芽前每667 m2喷施40%苄嘧·丙草胺悬乳剂80 g或300 g/L丙草胺乳油100 mL封闭除草,结合水稻3叶1心期以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0%氰氟草酯乳油50 mL作茎叶喷雾,对田间杂草均具高防效,3叶1心期药后4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达99%以上。而不进行封闭除草,只在水稻3叶1心期每667 m2喷施2.5%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50 mL+10%氰氟草酯乳油50mL的控草效果也较为理想,3叶1心期药后40 d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均在90%以上,且防治成本低于上述“一封一杀”处理,对水稻生长安全,推荐将其应用于防治实践。  相似文献   

10.
评价草铵膦、丙炔氟草胺及其混剂对砂糖橘园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用600 g a. i./hm~2200 g/L草铵膦水剂、675 g a. i./hm~24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及396 g a. i./hm~266%氟草·草铵膦可湿性粉剂喷施14 d后,对砂糖橘园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均在95%以上,因此值得在南方砂糖橘园推广使用,尤其是混剂能改善对阔叶类杂草的防效。进一步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测定了3种药剂低于正常使用剂量喷雾对砂糖橘叶片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药剂对砂糖橘叶绿素荧光参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危害程度表现为66%氟草·草铵膦可湿性粉剂 45%丙炔氟草胺悬浮剂 200 g/L草铵膦水剂。因此,3种试验药剂均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药液飘移至果树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田间试验比较了20%双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20%■唑·氰氟乳油、30%氰氟草酯·■唑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20%■嗪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直播水稻田主要杂草的防治效果,并对水稻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唑·氰氟乳油、30%氰氟草酯·■唑酰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直播田千金子、莎草科杂草均有很好的防效,但对阔叶杂草防效差;20%双草醚可分散悬浮剂、20%■嗪草酮可分散油悬浮剂对水稻直播田禾本科杂草防治效果显著。20%■唑·氰氟乳油120 mL/667 m2处理对水稻产生轻微药害,其余处理均对水稻安全。30、45 d的株防效或鲜重防效、水稻增产率、药害情况数据表明,20%双草醚可分散油悬浮剂24 mL/667 m2适于直播水稻茎叶处理,其45 d的株防效、鲜重防效、增产率分别为94.89%、94.86%、16.13%。20%■唑·氰氟乳油70 mL/667 m2对千金子、莎草防效比较突出,适于直播稻田二次补充防除千金子、莎草。  相似文献   

12.
为明确多靶标除草剂协同使用对水直播稻田内抗性稗草的防除效果及对水稻的安全性,在长江中下游地区5省5地开展水直播稻田化学除草试验,采用封杀结合的二次化学除草技术,即播后苗前统一采用300 g/L丙草胺乳油土壤封闭处理,再在稗草3~4叶期喷施不同茎叶处理除草剂。发现使用40%氰氟草酯油悬浮剂、10%噁唑·氰氟乳油进行茎叶处理防除稗草的效果最好,药后35 d株防效均在98%以上;其次是23%五氟·氰氟草油悬浮剂、15%嗪吡·五氟油悬浮剂、100 g/L氰氟草酯乳油+360 g/L异噁草松乳油、3%氯氟吡啶酯油悬浮剂+300 g/L丙草胺乳油,药后35 d株防效均在85%以上;25 g/L五氟磺草胺油悬浮剂、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防除效果较差,药后35 d在浙江金华、湖北黄梅、湖南汉寿试验点的株防效均低于85%。将不同作用机制除草剂混配使用,可有效降低除草剂选择压,提高对抗性稗草的防效。  相似文献   

13.
丙嗪嘧磺隆等4种除草剂防治粳稻直播田杂草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9.5%丙嗪嘧磺隆悬浮剂40ml、60ml、80ml/667m~2(制剂用量,下同)、25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悬浮剂80ml、120ml、160ml/667m~2、100g/L氰氟草酯乳油70ml、105ml、140ml/667m~2、20%双草醚可湿性粉剂20g、30g、40g/667m~2防除粳稻直播田三轮草、稗草、鸭舌草、水花生、千金子等主要杂草,一次性喷施。药后10d对杂草的综合防效7.86%~99.37%,药后20d对杂草的综合防效4.69%~99.64%。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防效及对小麦的安全性,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方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对小麦田主要杂草雀麦、播娘蒿、荠菜均有较好的防除效果,并且防效随着施药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有效成分用量为9、12、15 g a. i./hm~2条件下,施药后30 d对小麦田一年生杂草的鲜质量防效合计为85. 1%、89. 5%、94. 2%,防效较好,小麦的增产率分别为7. 84%、9. 03%、10. 39%;1%甲基二磺隆·双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在试验剂量下,于小麦苗后、杂草3~5叶期进行茎叶喷雾处理,对小麦安全,无药害发生,除草效果良好,并具有一定的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整株生测法系统测定了11种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茎叶及地下部分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药后25 d和45 d,20%二氯喹啉草酮油悬浮剂750 g a.i./hm~2、48%三氯吡氧乙酸乳油1 080 g a.i./hm~2、30%二氯吡啶酸水剂450 g a.i./hm~2、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120 g a.i./hm~2对空心莲子草的地上部分枝数和地下根茎再生分枝数的抑制率均为100%。药后300 d,30%二氯吡啶酸水剂450 g a.i./hm~2对空心莲子草地下根茎再生分枝数抑制率为91.80%,具有较佳的再生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测定了47%氯吡·丙·异隆可湿性粉剂土壤封闭,同时结合不同除草剂茎叶处理的2次化除控草技术方案对旱直播稻田杂草防效及水稻的安全性,为江苏丘陵地区旱直播水稻田杂草化除提供适宜的除草剂种类和施药方案。结果表明,江苏丘陵地区旱直播水稻播后苗前利用47%氯吡·丙·异隆可湿性粉剂2.25 kg/hm2及以上用量土壤封闭处理,对杂草的株防效和鲜重防效可达95%以上。在此基础上水稻4~5叶期选用4%双唑草腈悬浮剂5 250mL/hm2拌土撒施、19%氟酮磺草胺悬浮剂180 mL/hm2+20%氰氟草酯水乳剂1 500 mL/hm2+20%苄嘧磺隆可湿性粉剂225 g/hm2、50%二氯喹啉酸可湿性粉剂900 g/hm2+20%氰氟草酯水乳剂1 500 ml/hm2+2.5%五氟磺草胺悬浮剂1 500 mL/hm2、9.5%丙嗪嘧磺隆悬浮剂825 mL/hm2+20%氰氟草酯悬浮剂1 500...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在移栽稻田的应用前景,2014—2015年开展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施药后56 d,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231~588 g a.i./hm~2对移栽稻田杂草稗[Echinochloacrusgali(L.)Beauv.]、异型莎草(Cyperus difformis L.)、水苋菜属杂草(Ammannia spp.)和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Burm.f.)Presl ex Kunth]的株数防效分别为95.40%~100.00%、94.30%~100.00%、92.96%~100.00%和96.11%~100.00%,总草株数防效达94.75%~100.00%,总草鲜质量防效达96.24%~100.00%;总草株数防效和总草鲜质量防效均显著优于各个对照药剂。在推荐剂量231~294 g a.i./hm~2下1.4%甲磺·五氟·异噁颗粒剂对水稻茎孽数、株高、地上部鲜质量、根长和地下部鲜质量等生长指标无不良影响。水稻移栽后5~7 d一次撒施即可有效解决移栽稻田整个生长季杂草危害,应用推广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8.
稻田杂草与水稻争夺光、热、水等资源,是制约水稻高产、稳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有效防治稻田杂草,本研究采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灵斯科)、40%氰氟草酯悬浮剂(金粳喜)、25%双环磺草酮悬浮剂(葱封)除草剂对稻田杂草进行了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水稻秧苗4叶期至分蘖末期,杂草基本出齐后进行茎叶喷雾,45d后杂草鲜重防效分别为96.6%、94.6%、99.2%。推荐水稻直播田杂草使用3%氯氟吡啶酯乳油1.5 L/hm2加水喷雾进行防除。  相似文献   

19.
为考察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大豆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后茬作物的安全性,在四川地区开展田间试验。选择25.2、37.8、50.4、75.6 g a.i./hm~2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4个剂量进行杂草防除试验,选择25.2、37.8、50.4 g a.i./hm~23个剂量进行后茬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作为土壤处理剂可有效防除田间主要阔叶杂草凹头苋、辣子草、铁苋菜、叶下珠,在施药46 d后,4个剂量处理总阔叶杂草的株防效在95.09%~99.69%之间,鲜质量防效均高于99%;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的推荐剂量为25.2~50.4 g a.i./hm~2。大豆田施用推荐剂量的84%双氯磺草胺水分散粒剂,对后茬蚕豆、油菜、小麦的出苗率(或存活率)、株高、生物量、分枝数(或分蘖数)和产量的影响较小,种植安全。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不同地区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的敏感水平,采用室内整株生测法测定五氟磺草胺对不同稗草种群的生物活性以及对不同稗草种群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和Rubisc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影响稗草Rubisco活性、最大光化学效率以及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但不同稗草种群的变化略有差异。其中五氟磺草胺处理后4 d对安徽潜山稗草种群生理指标影响较大,五氟磺草胺3.75~60.00 g a.i./hm~2处理剂量下稗草Rubisco活性较相同种群空白对照显著降低24.45%~61.09%,15.00~60.00 g a.i./hm~2剂量下,稗草叶片净光合速率较对照显著降低30.04%~58.56%,60.00 g a.i./hm~2剂量下,稗草叶绿素含量和最大光化合效率分别较对照显著降低13.10~28.82%和6.64%~11.29%,而湖北武汉稗草种群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以及Rubisco活性无显著变化,只是叶片净光合速率较相同种群空白对照显著降低18.82%~28.49%。整株生物活性测定结果表明,五氟磺草胺处理21 d后安徽潜山稗草地上部鲜质量ED90值最低,为14.936 g a.i./hm~2,而湖北武汉稗草的ED90值最高,为201.679 g a.i./hm~2,显著超过了五氟磺草胺生产使用的推荐剂量。可见湖北武汉稗草种群对五氟磺草胺敏感性明显低于其他地区稗草种群,生产中需要密切注意其抗药性水平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化学防除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