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语会话中,前置语列中的"礼貌系列前置语列"是一种礼貌策略,当谈话目的内容是威胁听话者"面子"的言语行为时,说话者为了减轻该言语行为对听话者的"面子威胁程度",而使用的一种语言策略。文章运用合作原则、礼貌理论分析前置语列的使用原理,总结得出"礼貌系列前置语列"中较典型的有道歉型、谦逊型、理解型这3种类型。  相似文献   

2.
VoiceXML是建立于XML语言规范基础之上的一种应用于语音浏览的标记语言。利用VoiceXML,用户可以开发出基于语音的Web应用系统,能够通过语音来方便的访问网络,获取信息和得到资源,从而简化网络的访问手段,扩大网络的访问范围。本文将着重通过分析设计VoiceXML解析器的基本框架,突出VoiceXML解析器的作用和地位。  相似文献   

3.
海明威的作品《乞力马扎罗的雪》大量使用对话来表现人物特点。从社会语用学中语言与性别的角度对比分析主人公哈利和海伦的语言特点,探讨这些语言差异产生的原因,并最终得出结论:一方面,男女主人公性别话语分析为文学作品分析提供了新的路径;另一方面,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哈利的语言属于一种"强势语言",而海伦的语言属于一种"无势力语言"。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交流的主要的工具,不同的表现方式和不同形式的语言在人的交流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有所不同,舞蹈艺术主要是以人体的动作为主要的表现手段,人体的舞蹈动作作为传达人类情感信息的符号,它主要是物质的载体,身体作为一种语言可以通过舞蹈的动作来表现。舞蹈是人类最初的语言,在人类还没有系统语言时,舞蹈已经成为人类用来相互传达情感和交流思想的最重要的方式,直到现在,舞蹈仍然是人类情感表现的最高形式之一。当然,不同的艺术形式可以有不一样的物质载体,而舞蹈的物质载体主要还是人的肢体,本文以舞蹈《南京·亮》为主要考察对象,通过对舞蹈中肢体语言的分析,揭示舞蹈肢体语言情节化对于艺术表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英语课是一门思想性很强的语言知识课。语言是人们表达自己思想情感和需要、传播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工具,教师在向学生传授语言知识的同时也流露了自己的情感、态度和认识。思想品德教育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思想品德素质在素质结构中是灵魂,居于首位。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道德教育如果没教学,就失去了手段的目的。"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知识传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的载体,确保德育首位。  相似文献   

6.
幽默语言的运用常常会违反语言的合作原则,然而这种"违规"具有一定特殊性。通过列举和分析《老友记》中的经典幽默台词,阐述其幽默话语是如何违反合作原则而达到话语交际效果的,并且对部分经典台词中的修辞手段做出分析。  相似文献   

7.
文章针对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缺失这一现象,对"输入假说"、"输出假说"和"互动假说"的利弊进行了分析,并采用问卷法对英语专业和生物专业学生的口语习得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孤立看待其中任何一个理论都是错误的,习得者需要把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恰当的结合在一起,并在与别人的交流互动中习得外语。  相似文献   

8.
翻译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受到种种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鲁迅采取"直译"翻译方法的根源,可以运用译学研究文化学派的理论,从文化层面上予以解读,以此探得操纵其"直译"方法的思想意识和诗学,表现为"洋为中用""拿来主义"的文化立场以及实现中国语文改革,建立现代新文学的文化目标,从而揭示翻译具有的思想和文化建构功能.  相似文献   

9.
非语言交际在哈罗德·哈曼的交际模式理论中与语言交际一起构成交际者的交际能力。颜色符号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参与交际过程的展开和思想的"串联"。《东风·西风》中桂兰对"红"、"白"两种颜色符号信息的过滤和解码,实际上反映了东西方对颜色符号的不同理解,从而揭示出东西方两种异质文化的冲撞。从桂兰最初的交际隔阂到最后的交流沟通,体现了赛珍珠通过理想化的交际模式来搭建东西方文化交流之桥、推动异质文化相互理解与融合的意图和努力。  相似文献   

10.
小品在我国是一种备受瞩目的表演形式,通常是以诙谐幽默的手段对生活中的琐事进行升华从而达到一种逗人发笑的艺术效果.而赵本山在中国小品舞台上的十几年时间里一直是人们最欢迎的小品表演艺术大事.Sperber和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在语言学界一直是一个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理论,本文试图以这一理论为研究视角,对赵本山小品<捐助>进行关联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一词多义是一种普遍现象,指一个词语有多种不同却具有互相联系的意义。多义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本文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论证了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或基本意义向其他意义延伸的过程,是人类认知范畴和概念化的结果。通过认知语言学理论对多义结构的分析和解释,希望能对英语词汇教学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2.
语言意识是指借助语言手段和联想场而形成和外化的意识映像的总和。本文从语言意识的语义、语法和语用三级结构出发,语言意识的功能概括为认知功能、交际功能、元语言意识功能和情感功能四种功能,并形成了其社会性、对话性、创造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3.
范畴学习是语言认知的重要途径。基于认知神经学观点,提出一个以词汇基础语义词条为核心,复杂语义范畴为半径的“环形”认知单元连续体概念。L2学习者以“环形”认知单元连续体为发散点,大脑神经网络为联结途径,通过分享已有的认知经验和语言知识,形成语义辐射型认知模型,实现L2的有效习得。分析母语为汉语,L2为英语的语言范畴化模型形成的一般规律,讨论“环形”认知单元范畴化模型的理论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模因论是近年来兴起的揭示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以新达尔文进化理论为基础,为科学解释抽象语言现象提供了可能。模因传递或复制需经历同化、记忆、表达和传播四个阶段。运用模因传播相关理论阐述全球爆红的"江南Style"现象及顺势产生的"XX Style"模因复合体的新词的生成机制,探讨语言发展进化的规律,为语言的模因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网络流行语在网络语言交流以及网络文化传播中的地位不断提升。与此同时,网络流行语的翻译也存在许多问题。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为理论基础,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角度探讨了汉语流行语的翻译,旨在推进汉语网络流行语的英译研究。  相似文献   

16.
挽词是哀挽死者的一种特殊文学体裁。苏轼生平为朋友和长辈共作挽词28篇。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其挽词中蕴含着他"此事古难全"和"我视去来皆梦尔"的人生态度。以黄州之贬为界,其挽词在前后两段时期表现出以下两个特点:"泪"字数量和频率骤然下降;"梦"字承载的情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21世纪,随着大家对信息通讯的效率和精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发展步伐也逐步加快,网络早已普吉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了自电话、广播、电视后最受欢迎的通讯手段。网络用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经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如今的网络群众数量呈现急速上升趋势,继而各种网络语言也是接踵而至。网络用语是网民们为了适应网上交际的特殊需要而推陈出新的一种具有网络特色的语言群,是指与网络有关和"网聊"沟通的语言。它是现代汉语的一种新形式或者说是变异形式。网络用语不仅可以直接幽默的说出网友们的感受,也可以间接的表达出网络人群的心声。本篇文章整合了截至到21世纪,网络用语的特点和其使用规范两方面的成果,并加以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18.
2016年由菲律宾前政府挑起的南海仲裁闹剧最终以菲方图谋的彻底失败而告终。本文运用评价理论,从积极话语分析角度就15篇选自《中国日报》的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旨在揭示中方如何调用各种语言资源进行适切的话语回应,在维护己方正当立场和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同时,又维护了爱好和平和努力促进邻里和谐的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21世纪,随着大家对信息通讯的效率和精准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互联网发展步伐也逐步加快,网络早已普吉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成为了自电话、广播、电视后最受欢迎的通讯手段。网络用其独有的魅力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经国家相关部门统计,如今的网络群众数量呈现急速上升趋势,继而各种网络语言也是接踵而至。网络用语是网民们为了适应网上交际的特殊需要而推陈出新的一种具有网络特色的语言群,是指与网络有关和“网聊”沟通的语言。它是现代汉语的一种新形式或者说是变异形式。网络用语不仅可以直接幽默的说出网友们的感受,也可以间接的表达出网络人群的心声。本篇文章整合了截至到21世纪,网络用语的特点和其使用规范两方面的成果,并加以梳理分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各种网络流行新语体层出不穷,不断引发追捧热议。本文以几种典型语体为例,试图从词汇、语法、话语角度归纳总结网络流行语体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