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丹·布朗是当代美国著名畅销书作家。2003年,其小说《达·芬奇密码》一经推出便畅销全球,受到评论家和读者的追捧。通过细读小说文本,主要从小说的具体内容出发,分别从小说的题材、艺术手法和人物塑造三方面对文本进行详细的分析,以探寻这部小说本身的文学魅力、其大获成功的原因及其对当代小说创作的启发。  相似文献   

2.
《纳尼亚传奇》系列丛书是由英国作家刘易斯创作的,在20世纪中叶时期,成为当时最受读者青睐的畅销书。本文以丛书第一部《纳尼亚传奇:狮子、女巫和魔衣橱》为例,对故事内容进行简单分析,剖析其涉及的文化意象,并从文化隐喻的视角解读这些文化意象反映出的西方基督教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3.
《大师和玛格丽特》是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作家布尔加科夫的代表作品,被誉为世纪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在结构的编排上极具特色,作家巧妙地营造了纷繁复杂的三重时空:大师和玛格丽特的现实时空、魔鬼沃兰德的魔幻时空和耶稣阿和比拉多的历史时空。以《大师和玛格丽特》为分析文本,旨在探讨布尔加科夫在作品中创作出的三重时空相互独立又相互融合的艺术手法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个作家的价值取向,总是同其所属的文学流派的创作倾向有着密切的关联。萧乾在初登文坛之时,就引起关注,并且因其初期作品的内容及整体风格较为接近京派而被许多人称之为京派作家。但通过对萧乾的人生经历、作品内容和创作思想的分析却发现,萧乾在小说创作中,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远离名士风范的平民化倾向,并且逐渐地走向了人生派作家的行列。尤其是他反宗教倾向的小说,更体现出他作为一位人生的歌者那种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创作态度,体现出“为人生”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5.
张爱玲的家庭伦理小说是其文学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她在这些小说里刻画了她所理解的家庭.读者可以从她所涂抹的家庭图景中窥见其独特的家庭观.张爱玲的家庭观是消极的,她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不幸福的家庭生活经历的影响下,将其笔下的大家庭描写得拥挤而阴沉,所描写的家庭无不色调暗淡.同时,她在这些小说中所表现的家庭成员间的关系也极其淡漠.张爱玲对于家庭的爱恨纠结在这些家庭伦理小说中体现得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小说的“多声部现象”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展现,一方面在故事情节的主题上,小说充满了复调色彩;另一方面在小说的章节安排上,呈现出奏鸣曲式的文本结构。在小说《情人》中,围绕“爱”这一主题而产生的变奏,是衍生出“情人”这一身份的基础;在语言上,用小调的特征来体现小说的语言表达方式,是呈现小说音乐结构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张爱玲在《倾城之恋》中倾力为世人呈现了一出始于上海成于香港的乱世恋情。细读文本中范柳原和白流苏的情感历程,会体会到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和身临其境的真切感受。张爱玲不仅描述了没落社会女性婚恋的悲剧,还写出了在挣扎与无奈的自私恋情中赢得一丝真爱的欢喜。  相似文献   

8.
索尔·贝娄的小说《洪堡的礼物》是反映其独特人文精神的一部力作。小说中两位主要人物洪堡和西特林经过艰难的心灵寻求,在精神贫瘠的荒漠上最终倾听到了自己内心的声音,在有限的时空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并携带着对自己、对同类的责任,重新发现人的价值和生存的意义。这种独特性通过小说文本中体现出来的宗教的、历史的和道德的三个维度得以呈现,并与其犹太文化背景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  相似文献   

9.
作为麦尔维尔的代表作,小说《白鲸》用独特的语言视角从表面到深层展现了19实际美国人的捕鲸生活。熟读《圣经》和《白鲸》不难发现,小说中有着大量的圣经典故、圣经人民以及圣经暗示等。这些与圣经相关的内容在小说的某些意象上具有不可否认的关联性,尤其是《圣经》中水意象在《白鲸》中的体现,更是决定了《白鲸》的艺术风貌、美学基调等。  相似文献   

10.
1943年4月,23岁的张爱玲在老牌鸳鸯蝴蝶派作家周瘦鹃主编的《紫罗兰》月刊上连载小说《沉香屑-第一炉香》和《第二炉香》,在文坛异军突起,立即成为沦陷时期读者与媒体青睐的对象。《第一炉香》是张爱玲的处女作也是她的成名作,可是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作家的作品中却显示出了一种与她年龄极不相称  相似文献   

11.
袁枚作为清代性灵派的主将,对清代诗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性灵说”与王士祯“神韵说”、沈德潜“格调说”、翁方纲“肌理说”共同构成清代前期四大诗歌理论派别。《子不语》显示出袁枚在叙事文学创作上的天份,文中将其纳入袁枚的诗学体系进行考察,从小说的审美意蕴论述其“性灵说”思想。《子不语》的语言风格、主体意识、对情感解放的呼唤和反科举八股、考据学的思想倾向都体现出袁枚的诗学理念。小说也直观地反映出袁枚在诗文创作中难以呈现的矛盾世界观,完善了其诗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先生不仅是一位“乡土文学”大师,而且其创作的都市文学也独特而深刻,成为他所构筑的文学世界中又一坚实的轴心。作家的都市文本以独特的透视视角、鲜明而激切的批判姿态,书写都市人在畸形的现代文明围困中生命力萎缩退化与人性被异化扭曲。沈从文试图用一种“生命哲学”去探究重建民族文化的途径,呼唤自然人性的复归,其都市小说在整个现代都市文学中彰显出独异而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草原》2016,(2)
正为传播草原经典文化,繁荣草原小说创作,打造草原文化品牌,促进全国作家交流,发现文学新人,推出优秀原创小说作品,《草原》杂志社将举办内蒙古首届草原小说大奖赛,并同时进行小说论坛和文学采风等活动。优秀作品《草原》杂志社将刊发"小说大奖赛"专号,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大奖赛"专集。一、征稿要求:小说为原创草原文化、后草原文化的中短篇小说,未在其他刊物发表,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从结构与意象两个方面对苏童的长篇新历史小说《碧奴》进行分析,探讨其叙事策略,发现它有着表层结构平衡而深层结构不平衡的特点,同时探讨"碧奴"这一人物形象和"泪水"这一意象在推动情节发展方面的功用,进一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文本主题。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沈从文绝对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作家。他的作品丰富、体式多样,而最能代表他创作艺术水准的是他的小说,特别是他成熟期的许多小说。这些小说的结尾留下了许多“空白”,这些“空白”既包含着传统的美学意蕴,又体现了沈从文对现代文明的反思。  相似文献   

16.
《草原》2016,(1)
正为传播草原经典文化,繁荣草原小说创作,打造草原文化品牌,促进全国作家交流,发现文学新人,推出优秀原创小说作品,《草原》杂志社举办内蒙古首届草原小说大奖赛,并同时进行小说论坛和文学采风等活动。优秀作品《草原》杂志将刊发"小说大奖赛"专号,并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小说大奖赛"专集。一、征稿要求  相似文献   

17.
美国作家海明威是一位极具悲剧创作意识的作家。在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海明威借助战争和爱情两条线索,谱写出一幕关于主人公亨利和凯瑟琳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爱情悲剧。本文从《永别了,武器》的创作背景、书名题目以及情节发展等方面展开分析,以探索战争和爱情这两条线索是如何共同作用来体现作者本人的创作意图的。  相似文献   

18.
文章是对岩彩画《云来云去》系列创作所作的理论性思考。分析了从自然形态到意象形态,从客观色彩到主观色彩,从工艺制作到气韵生动,从生活写生到艺术创作的转变;梳理了创作中运用的表现手法和技巧;思考了从偏重于自然主义的写生状态转变为主体个性的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文化意义、审美价值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怀念狼》体现了贾平凹"以实写虚"的文学创作理念,是一部独具特色的长篇小说。《怀念狼》的独特之处不仅在于因整体性意象构建而造成文本主题的多义性,而且更在于整部作品蕴含深刻的悲剧寓意。小说展现了触目惊心的狼的灭绝和人的异化,在这双重悲剧后面,又隐藏着作者借这部悲剧作品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人类精神的迷失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危机。  相似文献   

20.
《异乡记》中,张爱玲以"文化他者"身份进入异域视域,以上海人视角、文学审美视角记录她对异乡风景的感知,发现了局内人无视或无法感知的"真正的风景"。"他者"心态贯穿张氏的整个创作,也是她给自己设定的一种文学定位。作品渲染都市文化与乡土文化的互相对峙,言说主体的孤独、酸楚,同时也显现出对中国人人性和内地农村的思考。《异乡记》呈现出一个罕见的受"隐身人"的绝对情感控制、千里寻夫的小女人张爱玲,隐身人牢牢掌控着"我"的心境、视角与述说的节奏,并直接导致了《异乡记》纠结、复杂的心理情感和极端失衡、扭曲、指向自我的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