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硫酸盐对厌氧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硫酸盐对厌氧消化的影响钱泽澍(浙江农业大学,杭州,310029)在有机物的厌氧消化过程中,硫酸盐对厌氧消化影响的研究在国外已有不少报道。国内有些单位也在从事该项研究。本文对硫酸盐在厌氧消化中的作用作一概述,与有关研究者共同探讨。1硫酸盐还原细菌在厌氧...  相似文献   

2.
厌氧处理废水过程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生态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厌氧处理硫酸盐废水过程中硫酸盐还原菌的生态学进行了综述,详细介绍了硫酸盐还原菌的生理特性、分类、代谢机理、所利用的碳源种类、SRB在厌氧硝化中的作用,以及影响SRB对废水中硫酸根还原作用的多种因子。如pH值、温度、溶解氧、硫化物、之间的竞争,以及影响SRB与MPB菌种竞争的各种因素。乙酸等。在此基础上,还研究了SRB与其他厌氧菌可见,硫酸盐还原菌是一类多样性群体。  相似文献   

3.
高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34,自引:2,他引:32  
本文通过硫酸盐还原菌和产甲烷菌的竞争、硫化物对产甲烷菌的毒害二方面,论述了在高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中,硫酸盐还原作用对产甲烷菌活性的抑制机理,同时,介绍了当前高硫酸盐有机废水的厌氧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4.
生物炭添加对鸡粪厌氧消化产气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35±1)℃条件下,采用序批式厌氧消化工艺进行了L9(33)正交试验,以生物炭添加量、生物炭粒径和接种量为因素探索生物炭添加对鸡粪厌氧消化产气特性影响,得出了鸡粪添加生物炭厌氧消化产气的最佳工艺组合。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鸡粪厌氧消化产沼气特性的影响从大到小依次为:生物炭添加量(极显著)、生物炭粒径(不显著)、接种量(不显著)。最佳处理组合总固体产气率为345.96 m L/g,挥发性固体产气率为420.62 m L/g,比对照组提高了45.24%。生物炭粒径对甲烷体积分数有极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厌氧法处理硫酸盐有机废水过程中的基质竞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一相法UASB反应器、复合式厌氧反应器、二相法的硫酸盐还原相厌氧滤池中硫酸盐还原菌与产甲烷菌之间的基质竞争作用。  相似文献   

6.
纤维素生物质由于组成和结构的复杂性,纤维素燃料工艺中需通过预处理技术去除木质素,破坏交织结构。相对于物理法和化学法,生物法具有节能、成本少、污染少的优点,近年来受到了国内外研究的关注。目前纤维素生物质厌氧消化单独的生物预处理比较研究未见报道,文章综述了提取酶、单一微生物、菌群对厌氧消化产甲烷的影响,得出:提取酶预处理成本高,沼气或甲烷提高率是4%~110%;单一微生物预处理效果真菌优于细菌,沼气或甲烷提高率为10%~300%;细菌预处理研究主要集中于人工菌群,人工菌群预处理后沼气或甲烷提高率达10%~200%。该研究为纤维素生物质厌氧消化的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升流式厌氧污泥床反应器(up-flow anaerobic sludge blanket, UASB)中,利用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 SRB)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结果表明,温度为35℃,水利停留时间(hydraulic retention time, HRT)为12h,ρ(CODcr)/ρ(SO42-)比为3,进水pH为6.5为SRB厌氧生物法处理脱硫废水的最佳工艺参数。SRB对酸性废水具有较强的耐受性,pH≥4.0的脱硫废水可由SRB厌氧生物法直接进行处理。SRB厌氧体系具有较强的SO42-生物还原能力,控制SO42-负荷小于6kg/(m3?d)时,SO42-去除率在84%以上,相应的CODcr利用率在81%以上。SRB厌氧生物法对脱硫废水具有稳定的处理效果,反应体系在弱酸性、高负荷条件下连续运行30天,SO42-平均还原率为82%,CODcr平均利用率为78%,出水pH值在6.3以上。  相似文献   

8.
硫酸盐浓度与不同基质有机废水厌氧消化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血清瓶批量试验初步研究了含有不同浓度硫酸盐及不同有机酸的有机废水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以乙酸盐为基质,培养早期,较高浓度硫酸盐对产甲炕有些抑制现象,但至发酵盛期抑制现象逐渐消除,从10—40mmol/L硫酸盐处理的产甲烷量均接近或略高于对照。以乙酸盐为基质的硫酸盐还原强度很低,各浓度硫酸盐处理的S~-的生成量仅略高于对照,乙酸氧化释放的电子90%以上用于产生甲烷,3—10%的电子用于硫酸盐还原. 以丙酸盐为基质,存在硫酸盐(10~40mmol/L)均加速丙酸的氧化分解,促进甲炕的产生和SO_4~-的还原。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各利用基质50%左右的电子流。乳酸盐为基质迅速产生甲烷和进行硫酸盐还原,培养7—8天后,两者几乎同步高速进行,乳酸氧化分解产生的电子流51%用于产生甲烷,49%消耗于硫酸盐还原。丁酸盐为基质,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都有不同时间的滞留期,过后存在10~40mmol/L硫酸盐的均不同程度地促进甲烷产生和硫酸盐还原,产甲烷和硫酸盐还原各消耗基质50%左右的电子流,该特性与丙酸、乳酸相一致。  相似文献   

9.
厌氧生物法处理富硫酸盐有机废水的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硫酸盐在废水厌氧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影响进行了浅析。着重对富硫酸盐有机废水厌氧生物处理的几种工艺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硫酸盐还原菌(Sulfate reducing bacteria,SRB)厌氧生物法作为一种高效的脱硫技术,在含硫酸盐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已有较广泛的应用。介绍了电厂脱硫废水的水质特点及危害,以及国内外现行的处理技术。探讨了SRB厌氧生物处理技术对脱硫废水的处理原理及可能性。总结了SRB厌氧生物技术在脱硫废水和与其性质相似废水中的应用实例,同时展望了脱硫废水SRB处理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厌氧消化过程微生物四种群生态系统数学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于含有硫(硝)酸盐的复杂有机废水,硫(硝)酸盐还原菌对厌氧消化代谢途径有重要影响。本文将硫(硝)酸盐还原菌与产氢产乙酸菌之间视为互惠共济关系,与产甲烷菌之间视为竞争抑制关系,采用Volterra模型表达各微生物种群的动态平衡关系。最后,基于全混合式反应器套氧消化过程基质动态平衡方程,获得了用4维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表达的非捕食双链交联微生物四种群关系的生态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2.
不同预处理方式对污泥厌氧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污水生物处理的应用产生了大量污泥,污泥的处理与处置已成为污水处理厂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填埋、焚烧等传统污泥处理方法,不仅污染环境而且消耗大量能源,而厌氧发酵处理作为一种可持续的污泥处理方法具有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等优点。传统的污泥厌氧发酵处理存在反应效率低、污泥降解性差、停留时间长等不足,污泥预处理在改善其厌氧发酵性能方面越来越受到关注。根据污泥的理化特性、厌氧发酵特点,论述了各类预处理方式的不同作用机制,分类比较了不同类型预处理的处理效果及其对污泥厌氧发酵特性的影响,深入分析了影响不同预处理强化污泥厌氧发酵的主要因素。同时,对其强化污泥厌氧发酵存在的不足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作了简要的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搅拌对厌氧消化产沼气的影响综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厌氧消化过程中,混合搅拌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地解决因微生物和可降解有机物无法实际接触而造成的传质困难以及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不均匀等问题,从而改善反应器的性能并提高厌氧消化的沼气产量。目前,对厌氧消化过程中搅拌所起的作用的认识仍不够深入,本文针对这一问题,对搅拌在厌氧消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研究与进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因产酸相和产甲迷地的分离而具有一系列的特点和优势,本文对其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产酸相酸化产物及酸化率、含硫酸盐废水的处理和有关反应器的选择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该试验以化学强化初沉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中温/高温(35℃/55℃)厌氧消化方法,研究采用化学一级强化处理工艺(CEPT)产生的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效果,并对比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在中温、高温工况的厌氧消化产甲烷性能,明确适合化学强化初沉污泥的处理工艺.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强化初沉污泥单位VSS累积产甲烷量和VSS...  相似文献   

16.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及化石能源的日益紧缺,厌氧消化制沼气技术在世界范围内日益受到重视.固态物料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由于整个反应系统没有外排废液,克服了单相发酵工艺及传统两相厌氧消化工艺的缺点,适宜我国资源丰富的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及农村生活垃圾等废弃资源高效处理及能源化利用.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两相厌氧消化工艺及固态物料两相厌氧消...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厌氧消化的预处理技术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戴前进  方先金  邵辉煌 《中国沼气》2007,25(2):11-14,19
厌氧消化是主要的污泥稳定化处理技术,能破坏细胞,释放有机质,提高污泥的水解速率,是增强污泥厌氧消化性能的关键.本文综述了当前研究和应用较多的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等污泥预处理技术,其中主要包括:热处理法、高压喷射法、超声波处理法、冷冻法、辐照法、碱处理法、臭氧氧化法和生物酶技术等,并分析了各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处理效果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餐厨垃圾的干式厌氧消化处理技术初探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本文介绍了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基本工艺,详细讨论了温度、TS、搅拌、接种物、碳氮比、有机负荷、pH值、碱度和VFA以及盐分对干式厌氧消化的影响,并提出了餐厨垃圾干式厌氧消化工艺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