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本文简要阐述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及其分类,对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不同类别水污染控制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得出了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对水污染处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将明显改善我国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微污染水的运行效果,分析载体、微生物、原水高锰酸盐指数等影响因素对固定化微生物技术的净水效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工程菌人工固定化形成的生物活性炭对微污染水中有机物去除率较高,并且稳定,高锰酸盐指数去除率平均40%;出水高锰酸盐指数<2.5mg/L,浊度<1.0NTU,细菌总数<100(cfu/mL),总大肠菌群未检出。  相似文献   

3.
燕可翀 《农业工程》2021,11(7):47-51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周围河道的污染也时有发生。为了净化农村周围黑臭水体,研究了将筛选到的微生物菌剂经复合固定化后进行水体净化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将筛选到的菌株使用汽爆玉米秸秆粉进行固定化后使用,具有更佳的水体净化能力。玉米秸秆粉固定化土著复合微生物菌剂同时作为外加碳源来强化氨氮的去除。在添加量为1∶50的条件下,固定化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重复使用3次(15 d)以上。对于实验黑臭水体,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总磷的去除率可以达到90.85%、92.64%和90.23%。   相似文献   

4.
【目的】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河道引发的水体黑臭问题。【方法】在西安市某河道湿地内构建一封闭试验场,采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消除河道黑臭底泥和改善水质,为后续水生植物的修复和水质提升创造有利条件。【结果】经过3个月试验后,试验场内水体中CODCr、NH4+-N、TN、TP质量浓度基本可维持在22.0、5.0、11.5、1.7 mg/L左右,底泥的厚度减少50%左右,底泥颜色从黑色变成土黄色,底泥的生化降解能力增强。【结论】采用Ⅰ型和Ⅱ型固定化微生物协同技术可有效解决黑臭水体问题。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固定化细胞是指经过物理与化学方法固定之后能生长繁殖的细胞。固定化细胞技术是利用酶或酶系的一条捷径。它沿用了酶固定化的方法,比固定化酶技术更优越,具有酶活性损失少,制备和操作简便,成本较低,贮藏的稳定性好等优点,因而其实际应用的速度已超过了固定化酶。目前,美国、欧洲和日本在酒精生产、高果糖浆生产和某些氨基酸的制备上普遍采用了固定化细胞工  相似文献   

6.
微生物多样性研究是厌氧颗粒污泥自固定化现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该研究的前提和关键步骤是DNA提取方法的确定,所提取DNA的纯度和产量直接决定了微生物多样性研究的成败。文章对各种DNA提取方法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在对比其优缺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其各自的适用范围,以期为厌氧颗粒污泥内微生物的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固定化磷脂酶A1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后的磷脂酶A1用于大豆油脱胶。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酶添加量、钙离子浓度、戊二醛浓度和固定化时间等因素对磷脂酶A1固定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2.0%、酶添加量1.0mL、钙离子浓度0.2mol/L、戊二醛浓度0.4%和固定化时间5h时,固定化效果较好。脱胶过程中分别以酶添加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反应起始pH值为单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当酶添加量0.10g/kg油、反应时间4h、反应温度58℃和起始pH值5.8时磷含量降至最低约为9.87mg/kg,此时大豆油脱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从活性污泥等微生物源中分离、筛选获得10株高效脱色菌,经鉴定其属于Pseudomonas,Bacillus,Xanthomonas,Erwinia,Alealigenes,Plesiomonas。对艳红染料生产废水脱色试验表明最适温度30℃,pH6.6~8.0,湿细胞浓度20~30!g*L-1;静置培养(兼氧)脱色率高于振荡培养;外加NADH、NADPH、易降解有机物和有机废水可强化脱色菌的脱色性能。为实现脱色菌的资源化应用,试验将PseudomonasD18,ErwiniaD17,AlcaligenesD19andPlesiomonasD124株脱色菌制成混合培养物和固定化细胞,分别投加于处理染化废水的厌氧反应器,结果发现在相同COD负荷、水力负荷条件下,投加固定化细胞的反应器,其脱色率可提高5!%~10!%,出水苯胺浓度提高40!%~65!%。电镜观察发现脱色菌在胶团内外持留、增殖。厌氧反应器性能的改善主要通过功能性微生物生物量和相关基因库量的增加而实现。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以海藻酸钠为载体,采用包埋法固定化碱性蛋白酶的固定化工艺。分别考察了海藻酸钠浓度、CaCl2浓度、固定化时间和固定化酶量对酶的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氯化钙浓度为3.0%、海藻酸钠溶液与酶液体积之比为1∶1、海藻酸钠质量分数为3.0%和固定化时间为2h,在此条件下,酶的回收率为23.6%  相似文献   

10.
纤维素酶可以将纤维素高效水解为纤维二糖和葡萄糖等可溶性的小分子还原糖,提高纤维素的利用率。纤维素酶为水溶性制剂,在酶水解反应体系中与产物混合,一方面降低产物的纯度,另一方面造成纤维素酶的损失。为此,采用海藻酸钠-聚乙二醇对纤维素酶进行固定,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并对优化后的固定化酶的酶学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固定化酶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5%(w/w),酶浓度为5 mg·m L-1,海藻酸钠∶戊二醛为1∶0.3(w∶w)、海藻酸钠∶聚乙二醇为1∶1.5(v∶v),固定温度和固定时间分别为50℃和2.5 h。固定化酶的最适温度和p H值分别为70℃和5.0,米氏常数较游离酶增加1倍,热稳定性和操作稳定较游离酶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1.
张海生 《农业机械》2012,(6):113-115
本试验针对菠萝汁的澄清方法进行了研究,试验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壳聚糖为载体制备得到固定化果胶酶,并应用到菠萝汁的澄清工艺中。固定化果胶酶澄清菠萝汁的工艺条件:固定化酶用量为30g/L(果汁)、pH值为3.5、最佳澄清温度30℃和时间为1.5h。结果表明:固定化果胶酶处理菠萝汁的澄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人们对水产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但由于管理不当引起的水质污染问题日益严重,抗生素滥用导致的病害泛滥,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空间,亟需突破这一困境。【方法】鉴于此,课题组在剖析水质问题引起原因的基础上,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常见的几种行之有效的微生物应用方法和研究进展,并分别阐述了益生菌饲料添加剂技术、微藻培养技术、微藻固定化技术,生物絮凝体(BFT)技术在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应用前景。【结果】1)益生菌作为混合或单一培养物的生物活性成分能够发挥作用,增加了抗病性,可以大大减少病毒对鱼类的伤害。2)微藻的大面积培养仍处于试验模型阶段,且不同的微藻针对不同的养殖对象存在特异性效果,相关产业仍不完善,虽有效却难以大面积推广。3)固定化菌-藻共生体在污水净化处理中展现了强大的优越性,但成本较高。4)BFT技术既避免了水体中腐絮以及饲料的残留又维持了水体水质,但目前只存在理论研究,实际应用中仍有诸多问题。【结论】微藻培养以及BFT相较于益生菌饲料添加剂和微藻固定化技术仍不成熟,存在着理论、应用、推广、经济效益等多方面的问题,未来如果完善这两种技术的研究,其能够在我国“双碳”背景...  相似文献   

13.
不同PVA施用量下滨海吹填土淋洗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土柱淋洗试验,研究了PVA施用量对吹填土透水性、电导率、水溶性盐基离子和pH的影响。结果表明,PVA质量分数为0.1%、0.2%、0.35%时,吹填土淋出液电导率降至1dS/m以下所需历时分别为214、214、171h,未施用PVA所需历时为255h。淋洗220h后,PVA质量分数为0.1%、0.2%、0.35%处理的淋出液总体积分别为2.66、2.46、3.01L,较未施用PVA处理(1.68L)分别增加了58%、47%、79%;淋洗220h后,吹填土全盐量均小于0.75g/kg,pH较处理前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14.
兰欣  徐哲  于璐  张明义 《农业机械》2012,(9):99-101
本试验制备得到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并应用于苹果汁的澄清工艺中。结果表明:固定化果胶酶澄清苹果汁的工艺条件:固定化酶用量为50g/L(果汁)、澄清温度50℃和时间80min,苹果汁透光率高达96%以上,且对苹果汁相关理化指标无负面影响,操作性能稳定,可重复10次。以上试验结果证明壳聚糖固定化果胶酶对苹果汁的澄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以海藻酸钠为酵母固定化载体,进行山茱萸果酒固定化连续发酵的工艺优化研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酵母固定化条件,在最佳载体固定化条件下,筛选最优连续发酵工艺条件。采用感官评价对比连续发酵与传统发酵的差异。结果表明,固定化最适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2%,氯化钙浓度3%以及固定化时间2 h,连续发酵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23 ℃,填充率30%和稀释率0.01/h。对比传统发酵,连续发酵对山茱萸果酒的品质和风味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利用从农村生活污水中筛选、驯化的高效菌SHJ-1,以沸石为载体进行固定化,研究了固定化细胞的降解特性.实验表明采用菌体附着载体生长的方法来制备固定化细胞是可行的.沸石固定化细胞去除磷受温度、pH值、生物沸石投加量和接触时间的影响,其中温度是最显著因子,最优条件为温度30℃,pH值8,接触时间60 min,生物沸石投加量15 g/L,则磷去除率为89.90%.  相似文献   

17.
以传统浮岛技术为基础,设计辅以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和曝气充氧技术的组合浮岛系统,采用静态试验和现场观测相结合的方式,考察组合浮岛与传统浮岛在低温条件下对污染水体的处理效果。静态试验结果显示,组合浮岛对NH4^--N和COD Cr处理效果较好,NH4^--N去除率为99.70%,COD Cr去除率为65.78%,由于组合浮岛的小试溶解氧较高,TN去除效率低于传统浮岛。现场观测显示,10月30日至11月10日期间,搭载组合浮岛的试验河段COD Cr、NH4^--N、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1.49%、18.51%、13.44%,而同期搭载传统浮岛的对照河段为0%、1.21%、-1.03%。静态试验和现场观测结果均表明生态浮岛在引入微生物载体和曝气装置后,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起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淀粉—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作为缓释肥包膜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环保等优点,但其高吸水性限制其应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SiO2)改性可提高其疏水性。首先探讨PVA浓度、交联剂用量、增塑剂用量对淀粉—PVA复合膜吸水率的影响,之后用纳米SiO2对淀粉—PVA复合膜进行改性,探讨纳米SiO2添加量对复合膜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找出最优原料配比,最后将此复合膜液作为黏结剂,制备生物质炭基肥并进行土柱淋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50 mL蒸馏水中控制淀粉与PVA的添加质量之和为10 g,当淀粉与PVA的质量之比为2∶3、交联剂硼砂添加量为0.1 g、增塑剂甘油添加量为3 mL时,所制成复合膜的吸水率最低,为78%。添加纳米SiO2后,各处理膜的吸水率随纳米SiO2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当纳米SiO2添加量为2.4 g时,与未添加的相比,复合膜的吸水率下降38.4%,水接触角提高89.5%,拉伸强度提高49.0%,此时制备的复合膜材料性能最佳。将纳米SiO2—淀粉—PVA复合膜材料应用于生物质炭基肥的制备,制备出的炭基肥颗粒包覆完整,粒径主要分布在3.8~4.4 mm之间,在28 d时氮素累计释放率为65%,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炭基肥的开发应用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预处理对固定化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超声波预处理固定化纤维素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法探讨了超声波预处理条件(超声时间、超声频率、超声功率)以及预处理后的酶解温度和CMC-Na缓冲液pH值对固定化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建立并分析了各因子与酶活相对关系的数学模型,优化得到的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58.73℃、CMC-Na缓冲液pH值3.0、超声时间16.88min、超声频率22.33kHz、超声功率26.77W,在此条件下,固定化纤维素酶活性与未加超声波预处理相比较提高了9.75%。  相似文献   

20.
沼气池中有机物在厌氧下的有效生物转化,有赖于各类稳定的微生物群体,可是目前对沼气池中微生物群体的了解,极为肤浅。如对沼气池中不同性质的原料(如城市下水道污泥、动物粪便、秸秆等)怎样影响池中微生物群体和这些微生物群本在不同发酵时期如何变化等,还是一知半解。因此研究沼气池中微生物的不同营养类型、物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