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沼渣育菇杂菌污染少,磨菇品质好,比常规育菇提前10天左右出菇,产量高且减少成本近一半。 出渣 将沼气池内的结壳层、沉渣全部捞起,留下沼液。出料前一星期左右停止向池内投放新料。 摊晒 将捞起后的沉渣摊在干净的晒场上,晒干拍碎,同时将树枝、塑料和石块等杂物去除。 堆料 将截短的秸草用水浸透,铺在地上,厚度0.17米为宜,在秸草上均匀地铺撒沼渣干料,厚约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我国北方地区滑菇栽培的技术水平,提出"弹壳"菌种栽培全熟料滑菇生产方法。此技术的接种器可以重复利用、生产成本低、菌种生长周期短、菌龄一致、菌丝健壮。详细介绍"弹壳"菌种的制作方法、滑菇品种和原料配方的选择、发菌期和出菇期的管理及采取方法等,为滑菇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藏灵菇发酵乳功能性及藏灵菇中益生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晓云  王昕  付丽丽  王茜 《农业机械》2012,(24):145-148
藏灵菇含多种可共生的微生物,包括乳酸链球菌、嗜酸乳杆菌、短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和啤酒酵母等益生菌。用藏灵菇发酵得到的乳制品营养丰富,有改善肠道微环境、增强机体免疫力、降胆固醇和抗癌等保健作用,因此藏灵菇一直是乳品生产中研究的热点。藏灵菇作为天然的共生菌,菌种间没有拮抗作用,但其菌相极易失衡,菌粒的回收和清洗再利用过程繁琐,限制了其在工业化生产的应用。研究藏灵菇的菌相和藏灵菇发酵乳品的功能性,探讨藏灵菇发酵乳的工业化生产方式,将有利于功能性乳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畸形秀珍菇识别方法。研究根据正常和畸形秀珍菇的形状特征,通过统计性分析,提取了分形维数、相对位移、菌盖圆形度、菌盖形状因子、菌盖凸性率、菌盖偏心率、菌柄弯曲度等7个特征参数。通过逐步回归筛选出分形维数、相对位移、菌盖偏心率、菌柄弯曲度等4个特征变量,并将这4个特征变量作为输入向量,采用支持向量机模式识别方法建立畸形秀珍菇判别模型,模型的独立样本预测集实测值识别率达96.67%。研究表明,利用机器视觉技术能很好地识别畸形秀珍菇,研究方法和结果为实现秀珍菇的在线分选提供技术支  相似文献   

5.
<正>1一幅现代"农耕图",一个"机器换人"的崭新时代稻田里,水稻插秧机、联合收割机、秸秆打捆机在来回穿梭;天空中,农用无人机在喷洒植保;山坡上,采摘机、修剪机飞快地越过一片片茶海;海涂上,旋耕机欢快地轰鸣,惊起一群白鹭;菜园里,移栽机、播种机驶过,留下了一排排绿色的希望;加工厂中,水果分级流水线将去袋、上果、分级、装箱、打包一气呵成;菌菇房里,白玉菇、蟹味菇生产实现了从搅拌、装瓶,到灭菌、接种、搔菌的全程机械化;温室大棚中,育  相似文献   

6.
基于GAN网络的菌菇表型数据生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成式对抗网络是基于对抗过程生成数据模型的新框架,它能够生成高质量的图像数据,为解决小样本数据、非均衡数据分析等提供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菌菇作为重要的真菌之一,其种类繁多,数据长尾分布、非均衡性等为其表型智能化识别与分类带来了困难。针对蘑菇表型数据,设计了一个高效的蘑菇表型生成式对抗网络MPGAN。研究了菌菇表型数据生成技术,设计了用于菌菇表型数据生成的生成式对抗网络结构,系统分为模型训练和表型图像生成两个模块。为了提升生成质量,使用Wasserstein距离和带有梯度惩罚的损失函数。利用开源数据和私有数据集测试学习率、处理所需的批次数EPOCH与Wasserstein距离。系统生成的菌菇表型数据为后期菌菇数据分类与识别提供了大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7.
松乳菇属于粘盖牛肝菌,富含植物蛋白、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滑菇多糖等成分,有降低胆固醇、清除血毒、润肠通便功能。松乳菇罐头的加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半熟料滑菇生产方法,指出了半熟料袋料栽培技术的特点,介绍了滑菇品种和原料配方的选择、灭菌装袋、发菌期和出菇期的管理及采取方法等。  相似文献   

9.
针对宁夏南部山区海鲜菇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有较强依赖性的特点,基于传感器技术、组态监控技术、PLC技术及模糊控制技术,设计一种海鲜菇菇棚环境因子监控系统,实现对菇棚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四个主要环境因子数据实时采集记录、存储及监控,同时根据海鲜菇在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因子的不同需求,基于PLC对空调、喷淋装置、风扇和日光灯等执行机构控制运行,从而实现菇棚内环境因子的自动化调控,为海鲜菇在适宜环境条件下生长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宁夏南部山区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期对环境依赖性较强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群落式杏鲍菇生长环境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集成应用了多传感器技术、GPRS传输技术、PLC控制及软件组态技术,对菇棚内的温度、湿度、CO2浓度和光照强度进行实时数据采集、处理和显示。同时,依据杏鲍菇生长发育期对环境因子的不同需求,利用S7-200 PLC控制菇棚内的空调、喷淋装置、换气扇、散光灯等执行器的运行,对菇棚环境因子进行综合调控。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表明,该系统工作性能稳定,在数据采集、传输、执行器控制以及群落式生长环境调控等方面均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1.
香菇加工过程中,因出口或档次的需要,常有大量的残碎菇柄被剔除出来。这些菇柄的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B、D、C的含量与菇盖、菇褶持平,弃之十分可借。为此,现介绍一种以其为原料制作多味香菇丝的方法。 1.浸泡。去除残碎菇柄中的杂质及染病、腐烂等部分,放进重量为其两倍的清水中,添加适量  相似文献   

12.
从平菇出菇菌棒栽培、配方、出菇管理等方面,总结了平菇栽培技术,为其优质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育秧盘因长期使用或运输不当等原因易出现破损,影响了工厂化自动育秧生产线的作业性能。针对水稻育秧盘的裂缝缺陷,采用机器视觉技术,利用图像灰度化、自适应阈值处理和形态学运算等方法对育秧盘的裂缝缺陷进行检测;利用平均值法对RGB图像进行灰度化,采用自适应阈值处理对灰度化后的图像进行二值化,然后通过形态学膨胀对断裂处的裂缝进行连通,以求得最大连通区域,再运用最小外接矩形把最大连通区域标记出来,实现对裂缝缺陷的识别。试验结果表明:对带有裂缝缺陷的育秧盘的正确识别率可达到94.38%。本文的研究为育秧盘裂缝缺陷的检测和判定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但是,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交通安全.目前,平湖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稻—菇—芦笋”、“稻—菇—稻”、“稻—菇—蔬菜(西甜瓜)”等多种以稻草为切入点的农业循环种植模式日益被认同和推广,食用菌废料通过上述循环种植模式实现再利用,稻草资源最大限度实现了变废为宝,减少其大量焚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同时,稻草利用每年为全市水稻种植户直接增收1 100多万元,间接提高了粮食品质,带动了芦笋及蔬菜(西甜瓜)等相关产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是,全市对稻草的需求日益增长,如何提高稻草的利用率,减少焚烧,很大程度上将影响到食用菌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利用北方日光温室,以玉米秸秆为主料进行生料栽培鸡腿菇试验。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加强出菇管理和增温等措施,建立玉米秸秆生料栽培鸡腿菇的高产栽培模式,既提高了鸡腿菇的生物转化率,又有效利用了玉米秸秆,经济和生态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秆、稻草为主料作大球盖菇栽培基质,并设置其为对照,研究青花椒采后废弃枝条、叶片、枝梗、尖锐刺和籽粒不同配比下生料栽培大球盖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主料选用青花椒枝条、叶片、枝梗、尖锐刺等粉碎后混合物62.0%,辅料选用玉米芯19.5%、砻糠16.5%、石灰2.0%来栽培大球盖菇,配比效果最好,产菇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基于机器视觉的花菇分选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花菇的自动分选,设计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花菇分选系统,并提出了相应的算法。针对花菇分选中花菇的菇柄长度、形状类别和菌盖面积这3个重要分选指标,提出了一种曲线结构特征分析的分选方法。跟踪花菇边界并计算曲率,根据边界上点运动变化模式判断曲线凹凸性,利用曲线类半径识别并定位菇柄的位置。使用极坐标意义下的线性插值重建去除菇柄的菌盖边界曲线,在重建曲线基础上提取9种形状特征参数和1个大小特征参数,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9个形状参数中提取相应的3个主分量,以这3个主分量作为输入,构建K近邻分类器作为形状分选模型。结合花菇的菇柄识别情况、形状等级和大小等级共同判定花菇的最终等级。试验表明,菇柄识别正确率为91.4%,且菇柄识别能显著提高形状分选的准确率,最终形状分选正确识别率可达95.6%,花菇等级分选正确率为92.2%。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富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是可再生的生物质资源。但是,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生态环境和交通安全。目前,平湖市食用菌产业发展迅猛,稻—菇—芦笋、稻—菇—稻、稻—菇—蔬菜(西甜瓜)等多种以稻草为切入点的农业循环  相似文献   

19.
当前工厂化食用菌生产菇房空调控制方法存在节能效率低、室内温度波动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CNN)、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Gated recurrent unit neural network, GRU)与注意力机制(Attention)的菇房空调节能控制方法。该方法以CNN-GRU-Attention组合神经网络为预测模型,结合预测误差补偿和预测模型数据集动态更新机制,实现对菇房室内温度精准预测;建立以空调控制量为状态量的目标函数,分别利用熵权法、主观法明确目标函数权重系数,运用带精英策略的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Ⅱ, NSGA-Ⅱ)求解出空调在控制时域内最优控制序列,集成滚动优化和反馈机制,实现菇房环境的精准及节能控制。试验结果表明,提出的CNN-GRU-Attention菇房室内温度预测模型,以历史30 min数据预测未来10 min室内温度效果最好,选取的典型日内预测最大均方根误差为0.122℃、最小决定系数为0.807、最大平均...  相似文献   

20.
一种轻便实用的超小型电动铡草机目前由山东省莱州市仲院宇峰铡草机厂研制成功。该机可快速铡切各种玉米秸、麦秸、稻草及青贮饲料,切制长度在1.5cm~2cm,铡草量在350kg/h,该机可用0.75kW~1.1kW的单机电源为动力,无电或停电地区可用165、175、180等型号的柴油机为动力,整机质量为30kg。这种新型铡草机移动方便,坚固耐用,适用于养牛、养羊等畜牧养殖业户铡工饲料,同时也可用于蘑菇种植业户铡切育菇底料。超小型电动铡草机在莱州问世@于明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