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15年我国种猪进口三大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5年我国种猪进口呈现如下三大特点。1国内引种企业以大型集团公司为主,种公猪及遗传物质进口渐成趋势2015年我国共从国外进口曾祖代种猪4 442头,分别来自法国、丹麦、美国和加拿大。种猪企业引种情况见表1。由表1可见,2015年年度引种企业以大型集团公司为主。由于国外育种水平的先进以及种猪生产性能的  相似文献   

2.
林印孙 《中国猪业》2012,7(10):13-13
<正>我国是养猪大国,生猪的饲养数量居世界第一,但不是养猪强国,种猪的生产水平与养猪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种猪企业的规模小而且过于分散,科技投入不足。我国的种猪业还只是进行简单的"引种—扩繁—退化—引种—扩繁—退化",整个繁育体系受制于国外种猪企业。国家层面的联合育种还没有真正形成,企业各自为战,地方政府也没有主导育种。作为首批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的正邦集团将通过新成立的"加美(北京)种猪养殖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加美)对种猪进行专业化运作,并期望最终发展成  相似文献   

3.
由于育种效率不高,使得我国种猪生产性能与国外始终存在差距,出现"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怪圈,也影响了企业育种的积极性和育种投入。大多数种猪企业只有进一步优化育种方案,才能提高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4.
王怀禹 《猪业科学》2022,39(11):38-40
我国生猪饲养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猪种资源占全球总数的1/3。但我国商品猪90%以上来自国外品种。近年来,我国依赖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自2014年起引种量已逐步减少,2019年后,由于非洲猪瘟对我国种猪体系的破坏,叠加猪价维持高位,2020年我国进口种猪量再创新高,突破2.2万头。我国长期从国外大量引种,久而久之形成了“引种—制种—退化—再引种”的被动局面。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种猪育种存在的较大差距体现在育种的各个环节,非洲猪瘟疫情给我国育种工作也造成了较大影响,不仅种猪质量退化,育种意识也受到冲击。因此,从生猪产业长期发展需求来看,要使我国从养猪大国走向养猪强国,需要彻底解决种猪育种的“卡脖子”问题,才能打赢种猪“翻身仗”。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以及与养殖业的快速融合,一场生猪育种数字化革命正在悄然兴起。  相似文献   

5.
正种猪生产性能测定是世界公认的提高种猪育种水平和生产管理水平的一项技术,通过对生产性能测定数据进行分析,找出种猪育种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猪场生产管理和育种,提高种猪场育种效率和经济效益。我国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多次引入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约克夏猪(以下简称"杜、长、大")等优良品种猪,对改良我国地方品种猪起到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种猪育种主要靠引入杜、长、大种猪,进行改良地方猪品种。因此,为缩短和国外育种的差距,我国应该充分利用国外引进的优秀种猪资源,利用分子育种新技术结合遗传评估和联合育种技术,建立适合我国的优良种猪核心群繁育体系。2016—2019年,河北省种猪生产性能测定的参测种猪场和种猪头数不断增加,累积了大量测定种猪数据,但对性能测定数据还缺乏系统深入的分析。因此,本文收集2016—2019年,河北省种猪遗传评估网平台中7个主要种猪企业上传的杜、长、大种猪的生产性能测定数据,系统地分析各项测定指标,为今后指导种猪选育选配和开展联合育种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驯化和饲养猪的国家,猪的驯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五千年。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达尔文就多次提到我国对猪的驯化、选择和保存所做的巨大贡献。现如今,我国拥有猪的品种及数量可以堪称世界之最。尽管如此,一直"狂热"的从国外引进种猪,引进之后却未能有效地对其进行育种研究,导致品种退化,从而始终逃离不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循环怪圈。然而,安徽长风农牧科技集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已形成以原种及祖代种猪育种遗传研发、无公害生猪繁育养殖、猪肉屠宰及深加工、饲料预混料生产加工等专业化产品为主体的四大产业生产和供应体系。长风作为首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被业内誉为顶级杜洛克育种专家,引领中国种猪产业(图1)。  相似文献   

7.
<正>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费猪肉超过5 000万t,但决定猪肉品质的种猪全部依赖进口。在过去30年间,我国每年平均进口2万头种猪。中国的生猪产业一直徘徊在持续"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怪圈中。中国农科院农经所副所长、王济民研究员认为,目前本地土猪品种的开发出现复苏的迹象,但需求群体有限,只存在于高收入人群中。我国加强自主育种、自主创新是必然趋势。与国内生猪作对比,国外品种优良,性能好,生长速度快,瘦肉率高。当然,国内生猪也具备一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我国养猪规模化的进程的推进,近些年种猪市场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从事种猪育种、生产、销售等工作。除了大批量地从国外引种,外国种猪企业热到中国市场深挖细掘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国内大量行业外的  相似文献   

9.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并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种猪公司急功近利,只管引种,不管育种和健康状况的维持与提高,或是制定的育种方案、管理及生物安全措施不合理。以我公司2004年12月从加拿大海波尔种猪公司引进的大白、长白、杜洛克种猪为探讨对象,就育种、管理和生物安全体系等对其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影响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并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种猪公司急功近利,只管引种,不管育种和健康状况的维持与提高,或是制定的育种方案、管理及生物安全措施不合理.现以我公司引种为例,就育种、管理和生物安全体系等对其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1.
引种是必要的,通过引种可以更新纯种猪的血统,提高商品猪的生产性能,生产杂交配套系,如浙江的苏太猪就是杜洛克与梅山猪的杂交后代。再则,在引种的同时,也引入了先进的饲养管理和良种选育技术。但我国的种猪育种进入了"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怪圈,主要有以下两个原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曾引进大量的国外优质种猪,但由于大部分缺乏系统的选育,致使优良性能逐步退化,不得不重复引种。为了改变对国外种猪的依赖,一方面应由政府或政府参与下的行业协会组织跨场、跨地区的联合育种;另一方面更应规范选育措施、统一技术规程、使种猪场走出单纯引种、繁殖、出售的误区。为此,笔者认为种猪场的育种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 科学饲养管理,使优良遗传潜能充分表现11 严格防疫 作为规模猪场,防疫工作的好坏是养猪生产成败的关键。为此,一方面必须切实做好场内消毒、预防注射工作;另一方面在市场流通…  相似文献   

13.
我国核心种猪长期依赖进口,且进口集中于少数几个国家,对我国种业安全是巨大考验。根据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对国内主要相关猪企的问卷调查数据,2022年上半年,我国进口种猪来源仍较集中,主要来自法国和美国;种猪、精液引进主要用于企业新建猪场扩充生产(37%)和选育补充遗传材料(35%)。目前国内种猪发展仍困难重重,从国外引种成本高、引种程序复杂,国内自主育种缺乏技术经验支持,投入成本高且缺乏相关技术人才,本文据此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每年都大量从国外引进种猪,并长期处于“引种→维持→退化→再引种”的不良循环,究其原因,主要是许多种猪公司急功近利,只管引种,不管育种和健康状况的维持与提高,或是制定的育种方案、管理及生物安全措施不合理。现以我公司引种为例,就育种、管理和生物安全体系等对其繁殖性能、生长性能和健康状况的影响同大家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大量的盲目引种,没有持续的育种当前我国生猪引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为,第一,我国近年来高强度引种,但是许多引进种猪没有本身性能测定数据,大量不符合引种国种猪标准的个体大量引入国内,所以许多种猪在引种之时就已经落后。第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在有限的国家、有限的猪场逐年大幅度、独立分散的引进种猪,效率低下,常规引种公母比例为1:8~1:10,优秀种公猪精液在核心育种群中使用不足5%,造成资源严重浪费。第三,拿来主义产生严重的依赖性,无法形成自主的育种体系。  相似文献   

16.
刘德贵 《中国畜牧杂志》2006,42(18):14-15,20
我国是世界猪肉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饲养猪的数量几乎占世界的50%,猪的存栏、出栏、猪肉产量多年来一直居世界首位.据统计,目前肩负着我国种猪品种改良任务的种猪企业多达3449家,每年提供的种猪数量达600万头以上.种猪市场从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府投资建场、国外引种、统一规划育种体系、政府推广、统一进行种源调拨,到如今的种猪产品市场化以来,种猪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相似文献   

17.
傅衍 《猪业科学》2021,38(12):39-41
猪的育种技术,欧美国家长期领先于我国,所以从国外引种成了常态。近年来,国内有些大型养猪公司,在内部需求的驱动下,加大了对育种的投入,建立了较强的育种团队,开展了育种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我国基于大公司猪育种的技术和成效与国外公司的差距正在缩小,有望在不远的将来赶上或超过国外种猪公司,改变我国猪遗传进展过度依赖进口种猪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正>无论从市场消费者的需求,还是从节省饲料资源的角度,今后以瘦肉型猪为目标的种猪选育方针是不可动摇的。几十年来,我国从国外引进的大量优良的瘦肉型种猪对提高我国养猪生产水平做出了很大贡献。但是,国内一些人在"重引种、轻选育"的错误思想指导下,形成了"引种—退化—再引种"的恶性循环。这些国外高性能的品种,由于过度的选育致使抗逆性越来越差,引进的种猪表现出对中国环境的不适应,  相似文献   

19.
《中国动物检疫》2005,22(12):41-41
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日前成功的从法国引进了首批350头优质原种猪。此次引进的原种猪是由中心的专家组在法国精心选择的.具有品种齐全、血缘丰富、高度健康、性能优秀的特点。从生物安全和育种角度考虑.将这批种猪饲养在新建的分区多点式种猪场.而且配备了先进饲养和育种设备.采用了科学安全生产工艺。中心目前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法系种猪生产基地。北京养猪育种中心法系种猪又一次的成功引入.将对我国种猪的品种改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湛江广垦沃而多公司是美国著名WALDO基因农场与湛江农垦共同投资的中美合资原种猪企业。公司现有核心场和原种扩繁场各一座,总投资1亿多元。2008年3月直接从美国引进新美系杜洛克、大约克、长白SPF种猪进行繁育。公司由美国著名育种专家Socha博士任首席育种专家,与美国同步育种,种猪生长繁殖性能达到美国同步水平,避免了国内其他种猪场因只注重引种忽视育种而出现的"引种—退化—再引种—再退化"的现象发生。广垦活而多种猪在第27届广东省种猪博览会中饲料报酬、日增重、综合指数等多项指标获得第一名;获得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